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习惯。中段学生应注重选择优秀读物,扩大阅读范围。高段学生重在积累,感悟。
关键词:阅读兴趣;优秀读物;积累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学生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而第三学段就已要求达到100万字。这些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会阅读的孩子才会更成功。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识字量还不够,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读一些比较经典的绘本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总是有办法》以及《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贝贝熊》系列等等,绘本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同时字数不多,易于孩子接受。先由单本的开始,再进行系列阅读,逐渐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然后逐步过渡到桥梁书……读上一段时间后,可以在班级里推行“阅读小班长”制度:每天由一个孩子当阅读小班长,他的任务就是选一篇好的文章,在下午上课前交给老师,让老师来读给大家听,但是所选的内容不能和前面的同学所选的内容重复,这样孩子们就会认真听别的孩子所选的故事。同时作为阅读小班长,可以配带“阅读小班长”的小牌子一天,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一段时间后,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来读,谁能完整地读上一个故事,或是一段故事,就给他贴上一朵小红花。每天,老师找一个同学给大家读故事听。每周的班会课上,评选出本周的“阅读之星”。这样,喜欢读书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愿意读给大家听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同时,在孩子们阅读量达到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在班里开展“阅读猜谜比赛”。在比赛中,可以出一些有关孩子们读过的书的问题,比如有关书名与书中主角的问题,书名与作者的问题,或者是读一段书中的话,让孩子猜一猜是哪本书……通过这样的比赛,答对多的孩子或者是读书多的孩子可以发给他“阅读小冠军”的标志。
二、中段:注重选择优秀读物,扩大阅读范围
学生到三四年级时,阅读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由过去的绘本、童话故事变为一些情节生动的儿童故事。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孩子开始喜欢看漫画书。怎样引导孩子多阅读优秀的图书呢?我认为,首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两周给孩子推荐一本优秀的课外读物,最好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做一些拓展阅读。比如,学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之后,可以给孩子们推荐《匹诺曹的故事》看一看;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也可以找来一些写伟人小时候的故事的书来对比感悟一下。每次寒暑假,也可给学生开书单,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多阅读一些推荐书目中的优秀图书。
其次,还可以在班里创建图书角。图书角里的书由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书带来分享,老师可指定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还书工作,借书、还书都要登好记,以防丢书或把别人的书弄坏。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时间,第二天的课外活动为还书时间,一般从借书到还书不得超过三天时间,这样保证好书大家都能尽快分享。图书角里的书一百多本,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换一次图书角里的书,即当所有孩子把小书柜里的书轮流看完时,就
让孩子们把这些看完的书带回家,再从家里拿来别的书,这样,孩子们就能经常看到新书,也更激发了他们看书的兴趣。
三、高段:重在积累,感悟
学会了积累,才可能学会运用,不会积累,运用又从何谈起呢?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如:1.今天你想积累哪些词语?把它们抄在积累本上。2.你所读的文章中是否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你积累了几个?3.你所读的文章中的哪句话最打动你?由此你想到了什么?4.把今天的阅读中你的收获写下来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根据自己所读篇目的内容,选择自己想写或积累的内容。让学生根据阅读情况自己决定要写下记下什么,这样的阅读,更具实效性。
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经典活动,可以选取篇幅较长的唐诗、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浅近的文言散文等等,诵读经典,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宽厚的基础;中华经典诵读还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老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班里还可以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讲述名人读书故事、好书向你推荐等读书交流、比赛活动。通过交流、比赛,大家既学到了读书的好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通过读书交流会,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真实的读书故事写下来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在分享精彩的读书故事时感受他人读书的乐趣,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激发每个人更加热爱读书。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香陪伴孩子成长,才能真正实现“不教”。
参考文献:
吕艳霞.巧设疑问 开启智慧[J].中学生物教学,2003(Z2).
关键词:阅读兴趣;优秀读物;积累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学生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而第三学段就已要求达到100万字。这些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会阅读的孩子才会更成功。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识字量还不够,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读一些比较经典的绘本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总是有办法》以及《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贝贝熊》系列等等,绘本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同时字数不多,易于孩子接受。先由单本的开始,再进行系列阅读,逐渐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然后逐步过渡到桥梁书……读上一段时间后,可以在班级里推行“阅读小班长”制度:每天由一个孩子当阅读小班长,他的任务就是选一篇好的文章,在下午上课前交给老师,让老师来读给大家听,但是所选的内容不能和前面的同学所选的内容重复,这样孩子们就会认真听别的孩子所选的故事。同时作为阅读小班长,可以配带“阅读小班长”的小牌子一天,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一段时间后,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来读,谁能完整地读上一个故事,或是一段故事,就给他贴上一朵小红花。每天,老师找一个同学给大家读故事听。每周的班会课上,评选出本周的“阅读之星”。这样,喜欢读书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愿意读给大家听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同时,在孩子们阅读量达到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在班里开展“阅读猜谜比赛”。在比赛中,可以出一些有关孩子们读过的书的问题,比如有关书名与书中主角的问题,书名与作者的问题,或者是读一段书中的话,让孩子猜一猜是哪本书……通过这样的比赛,答对多的孩子或者是读书多的孩子可以发给他“阅读小冠军”的标志。
二、中段:注重选择优秀读物,扩大阅读范围
学生到三四年级时,阅读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由过去的绘本、童话故事变为一些情节生动的儿童故事。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孩子开始喜欢看漫画书。怎样引导孩子多阅读优秀的图书呢?我认为,首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两周给孩子推荐一本优秀的课外读物,最好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做一些拓展阅读。比如,学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之后,可以给孩子们推荐《匹诺曹的故事》看一看;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也可以找来一些写伟人小时候的故事的书来对比感悟一下。每次寒暑假,也可给学生开书单,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多阅读一些推荐书目中的优秀图书。
其次,还可以在班里创建图书角。图书角里的书由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书带来分享,老师可指定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还书工作,借书、还书都要登好记,以防丢书或把别人的书弄坏。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时间,第二天的课外活动为还书时间,一般从借书到还书不得超过三天时间,这样保证好书大家都能尽快分享。图书角里的书一百多本,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换一次图书角里的书,即当所有孩子把小书柜里的书轮流看完时,就
让孩子们把这些看完的书带回家,再从家里拿来别的书,这样,孩子们就能经常看到新书,也更激发了他们看书的兴趣。
三、高段:重在积累,感悟
学会了积累,才可能学会运用,不会积累,运用又从何谈起呢?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如:1.今天你想积累哪些词语?把它们抄在积累本上。2.你所读的文章中是否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你积累了几个?3.你所读的文章中的哪句话最打动你?由此你想到了什么?4.把今天的阅读中你的收获写下来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根据自己所读篇目的内容,选择自己想写或积累的内容。让学生根据阅读情况自己决定要写下记下什么,这样的阅读,更具实效性。
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经典活动,可以选取篇幅较长的唐诗、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浅近的文言散文等等,诵读经典,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宽厚的基础;中华经典诵读还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老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班里还可以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讲述名人读书故事、好书向你推荐等读书交流、比赛活动。通过交流、比赛,大家既学到了读书的好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通过读书交流会,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真实的读书故事写下来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在分享精彩的读书故事时感受他人读书的乐趣,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激发每个人更加热爱读书。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香陪伴孩子成长,才能真正实现“不教”。
参考文献:
吕艳霞.巧设疑问 开启智慧[J].中学生物教学,200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