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思考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综合考查学生钢琴音乐理论、音乐实践与音乐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其在音乐人才培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已经成为高校钢琴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相关研究不断丰富,但从现实来看,目前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有效落实,不利于钢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从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了优化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路径,从而促进培养实用性和适用性艺术人才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侧重点偏差
  钢琴即兴伴奏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音乐理论、钢琴技能、音乐创编等各项能力,同时对学生思维敏捷度、心理素质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更多地侧重于对学生基础即兴伴奏技巧的教学,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即兴”状态中学生对音乐理解与感悟和艺术情感表达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重要性,因而虽然能够使学生巩固基础,但是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对其日后发展及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亟需对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调整,纠正教学重点偏差,真正培养起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发展[1]。
  (二)鋼琴伴奏教材陈旧
  在目前高校钢琴伴奏教学中,所应用的教材种类虽然各有差异,但其本质内容具有较高的重叠性,教材创新不足,曲目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在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钢琴伴奏教材不仅曲目陈旧,难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其和声部分较为繁杂,伴奏织体转变速度快,这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主要面向初级学习者,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需求更侧重于儿歌节奏,但现有的教材和儿歌伴奏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学培养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难以做到学以致用[2]。
  (三)钢琴即兴伴奏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性不足
  钢琴即兴伴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在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时,通常不会在学生刚入学即开始,而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技术训练、声乐课程乐感训练、视唱练耳、和声、编曲等相关课程内容之后再进行。所以,当前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各项课程教学相互独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协同性不足,导致学生后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不能有效将各个课程所学综合运用在即兴伴奏中,不利于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考核方式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对学生考核过程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无伴奏谱的歌曲旋律进行独立配弹的能力。虽然各高校在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考核评定上各有不同,有的采用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评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掌握情况;有的采用的是在本学期所学歌曲中抽签进行随机考核形式评定学生即兴能力。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些考试中对学生钢琴即兴编配弹奏的能力考查都比较不足,没有充分体现相应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同时,在考试规定内容中,很少有高校将钢琴即兴弹唱作为考查项目之一。因此,当前高校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考核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落后,并不能充分检验出学生真实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音乐素养。

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路径思考


  (一)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高校开展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首先就需要调整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培养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发展学生音乐艺术素养作为综合教学目标[3]。具体来说,高校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目标调整中,主要是在钢琴基础教学培养目标中增加对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在乐理基础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移调练习和和声伴奏练习。同时,在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加入突发情况即兴伴奏表演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不同类型的突发状况,要求学生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例如,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师可以设置需要为中小学生合唱团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突发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符合情境要求的即兴伴奏。通过增加突发情况即兴伴奏表演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音乐思维敏捷度。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将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融入特定情境中,调动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感,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创建校本教材
  传统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的陈旧性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兴趣,同时与学生实际应用需求也存在偏差,不利于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当充分立足学生实际特征及需求,加快创建钢琴即兴伴奏校本教材。一方面,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校本教材中,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流行歌曲中通常不仅有常规和声配置,而且很多歌曲中还包括了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色彩和弦、高叠和弦等,这对于有力补充学生在和声课上学习知识的不足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练习钢琴弹奏过程中,可以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长此以往,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自然而然就能够得到提升。这时候再去学习教材中的曲目,也就变得更加简单,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掌握也会更加熟练。
  另一方面,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校本教材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要求,编制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曲目集。例如,在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可以将中小学音乐课本、儿童歌曲等纳入校本教材曲目中,编制歌曲集,并在其中配以简单和弦,为学生提供伴奏织体案例,然后将案例制作成视频教学资料,形成微课让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谱例以及所有相关音视频资料进行整合,融合钢琴乐理、即兴伴奏及演奏等各种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可以充分发挥所学,学以致用,成长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打破课程“壁垒”,融合即兴伴奏教学
  高校钢琴教学中,相关各项课程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性,任何一门课程存在短板,都会影响钢琴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就需要加强钢琴专业各项课程全面综合发展,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机融入各项课程教学中,加强课程协同,实现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持续性培养。因此,高校可以改变传统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时间点,提前将其融入各项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
  (四)完善鋼琴即兴伴奏课程评价标准
  创新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真实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全面考核和对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考查,有效途径是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标准,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评价。从考核内容上,增加实践考核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考核中,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形式的实践考查内容,例如,指导学生结对,相互弹奏伴奏;学生自弹自唱或请同学演唱等。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考核当中,要求学生录制在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中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视频,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从评价标准上,可以设置熟练度、和声选用、织体、音乐表现力等作为钢琴即兴伴奏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根据学生即兴伴奏的连贯度、流利度和熟练度判定熟练度得分;根据学生和声编配的合理性、恰当性判定和声选用得分;根据学生织体选用的自然贴切度、丰富性、多变性、恰当性判定织体得分;根据学生整体弹奏的完整连贯程度和音乐表现判定音乐表现力得分。通过增加实践性考查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标准,真正了解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发展情况。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已经进行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的新时代,高校实施钢琴教学也必须要重视深入推进课程教育改革。高校应当重视加快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寻找有效教学路径,通过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创建校本教材、打破课程“壁垒”,融合即兴伴奏教学、完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较高的音乐综合素养,实现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目标。
  注释:
  [1]刘进:《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的应用探讨》,《音乐生活》2021年第5期,第57-59页。
  [2]许雯雯:《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分析》,《音乐生活》2020年第11期,第86-87页。
  [3]杨丹赫:《初级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创造力培养——论美国音乐教育家罗伯特·佩斯与弗朗西斯·克拉克的即兴演奏与音乐创作教学理念与实践》,《中国音乐》2021年第4期,第144-151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晋唐之间,其中,承载儒家和道家思想精华、贯通艺术活动主客二端、具备形而上意蕴的“道心”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有“法道”与“本心”两个彼此关联的路径,其内涵关涉先秦和汉唐礼乐文化中的时间次序和节律、空间布局和等差、人事秩序和情理法度,以此架构了中国书法的哲学意蕴,使之具备通玄达微的可能。  【关键词】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法道;本心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以来由于没有专业记谱方式,导致发展相对迟缓。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文艺工作者们开始对古筝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有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期,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古筝艺术专业,一些古筝演奏造诣较高的艺人被聘请到专业院校任教,培养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优秀演奏人才,使古筝艺术得到繁荣发展。1953年,东北音专(现沈阳音
《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顾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该影片的配乐参与叙事,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用哀而不伤的音乐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影片讲述的是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故事,但并不流于表层生活流水账一般的叙述,而是深究其职业特殊性之下的人性的光辉与人世的温暖,用朴实的镜头展现出平凡又不寻常的人生图景,用死亡观照人生。通过大提琴家小林大悟亲身经历,对入殓师的态度由偏见转为理
一整场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音乐会拉下来,还能再轻松加演一段充满哲思的巴赫无伴奏(《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1005》第三乐章广板)以及一首疯狂难度的恩斯特“魔王”大随想曲(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D328),恐怕也只有宁峰了!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他的演奏视频,就产生过一种十分微妙的感觉,似乎让我“想到奥伊斯特拉赫又忘掉奥伊斯特拉赫”。宁峰的身形轮廓以及音乐处理的大线条自然会
【摘 要】 丹托对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认为其是失效的理论。贡布里希并未对此作正面回应,但其对当代艺术的态度本身也构成了某种有趣的回答。二人艺术观念差异的焦点—也是丹托批判贡布里希的焦点—在于艺术有无本质的问题:丹托通过指认贡布里希为维特根斯坦主义者,将艺术的本质问题拉回到分析哲学内部并形成了本质主义与唯名论的争论。但是,作为“靶子”的贡布里希的学术思想与维特根斯坦主义在反本质主义
一、古筝练习曲的编写与教学应用  练习曲在器乐表演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懵懂的“琴童”,到表演技术娴熟的“音乐家”, 练习曲一直伴随着音乐表演者的艺术生涯。随着民族器乐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古筝练习曲也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目前古筝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古筝练习曲并不多。主要有项斯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杨娜妮编写,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娜妮古筝教程》;由王建民主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沈阳大学创排的诗画音乐剧《镌·刻》隆重首演。该剧以疫情期间大学的校园生活为切入点,以雕塑系大学生创作建党百年的作品为线索,融汇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辉煌足迹,同时将敖汉小米[1]、三千孤儿[2]、精准扶贫等节点巧妙连接,延展出宏大的想象空间和丰厚的精神内蕴,并以歌舞诗画的青春舞步和艺术语言,展现了当代青年热爱黨、心向党、跟党走的青春风采。其后,2021盛京戏曲论坛“音乐剧
城市音乐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视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价值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方面。本文简要阐述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提升居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城市环境、助力经济增长的价值和如何通过增加资金投入、重视打造品牌、结合多种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实现合理研究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价值的策略,以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
一、韵味元素在豫歌《木兰从军》中表现解析  豫歌《木兰从军》是以“木兰诗”为词,旋律技法吸取了豫剧唱腔板式。作品以熟知的故事为题材,运用豫西调豫剧流派旋律技法,将广板、中板、快板、摇板、垛板五种板式交替使用,形成了具有鲜明戏曲特征的音乐结构形式。除了板式的运用,全曲最有特色的当数豫剧唱腔的运用,以字行腔,以腔诉情,情入心脾。下面就《木兰从军》中的唱腔板腔的运用进行分析:  1.断腔  断腔,利用气
一、中国钢琴作品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是指在中国本土上诞生的钢琴作品,其中的“本土”是指从本土选择钢琴作品创作素材,运用传统文化的一些音乐创作元素,如节拍、旋律和节奏等等,是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作品而言的。从艺术特征角度来讲,中国钢琴作品具有如下几大特征:一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本土素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本土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都是由民族民间民调等所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