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记忆,你要吗?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3619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可以移植皮肤、肝脏、心脏等器官,并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健康,那么如果移植记忆呢,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移植记忆的可能性
  你是否曾有这种经历,偶尔能回忆起童年的某些片段,往事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正是童年的经历、记忆才塑造了我们长大后的个性。但问题是,你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些记忆真的发生过吗?
  假如曾经有一位好心人,在你的记忆中故意植入一件虚构的事。这件事很生动具体,但完全不属于你,可是好心人认为这件事能影响你的未来,对你有好处,能使你的生活习惯更加健康。那么,当这种情况被你发现,你是感激有人如此关心你的健康,送给你这么个性化、能够改变生活的一件“礼物”?还是对这人非常生气,他竟然不经同意,就给自己“洗脑”?
  移植记忆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令人无法相信,但它的确很可能是真实的,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几十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脑记忆,发现人们所记忆的往事经常不准确,有时会想起一些根本没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也就是说,这些不存在的记忆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当有人在我们脑海里植入虚构记忆的种子,等这颗种子越来越大、细节越丰富时,这些事情便有可能发生。
  移植记忆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虚构记忆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意念,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心理学家开展了一个实验。实验共分两组,第一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的问卷结果将输入一台高智能计算机,它通过计算,能推演出参与者童年所经历的各种事情,比如,他们童年时生过病,并且是由于吃了变质的酸奶。实际上,这个经历是心理学家虚构出来的。在第二组里,参与者没有被告知任何事情。
  两星期后,心理学家安排了一次貌似不相关的插曲,让两组参与者都参加一次美食鉴赏,品尝各种各样的食物。结果发现,这两组人吃的食物都差不多,大部分都一样,但是第一组参与者所吃的酸奶,比第二组的少了大约25%。拒绝酸奶的人,甚至还说他们想起了童年时因吃酸奶而生病的事。
  由此可见,即使是虚构的事,只要进入你的记忆,就会对你产生影响。如果有人故意给你一个虚构的记忆,它肯定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某种影响。
  除了科学实验,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虚构记忆的事早已发生过。在过去几十年的一些临床记录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心理咨询师通过操控(暗示)客户的记忆,从而解决了这些客户的心理困扰。
  你要移植记忆吗
  那么,如果记忆移植真的可行,你会要吗?
  科学家在英国和美国做了一项调查。他们向大约1000人介绍“虚构记忆疗法”,然后征询意见。在这个治疗方法里,肥胖患者来看医师,寻求专业治疗,期望能减肥。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医师直接在患者的脑海里植入了一段虚构的童年记忆,这段记忆是关于患者童年时吃高脂肪食物恶心,并产生厌恶情绪的感受。然后几个月后患者减肥成功,又过一段时间,医师向这位患者揭开了真相。那么,这种植入虚构记忆的治疗方法,你能接受吗?
  受访者们众说纷纭:41%表示,如果自己是肥胖患者,无法容忍医师这样的欺骗治疗;48%则表示可以接受。这个调查与2011年一项研究相印证。当时研究者调查人们对所谓的“记忆控制”药物的态度。超过50%的人表示能够接受,如果自己受过重大创伤,就愿意接受这种药物治疗,希望能削弱痛苦的创伤记忆。当然,另有少部分人则表示无法接受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通过对200名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科学家发现,如果人们认为良好的健康状况,远比新技术带来的不安忧虑更为重要,就會支持“虚构记忆疗法”。并且有些人希望自己能受到这样的治疗,或者为爱人、家人提供这种治疗。对这些人来说,“虚构记忆”似乎远远比不上健康的身心那么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人表示完全无法接受“虚构记忆”,他们的理由多种多样,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觉得移植记忆很邪恶。首先,医师对病人撒谎,这本身就不道德。而且,如果假以时日,渐渐地记忆移植被用于某种邪恶目的,我们又该如何挽回?比如在国家机构表决投票时,利用记忆移植操控持异议者,那么表决结果还可靠吗?最令人不安的是,记忆移植后,我们将不再是纯正的我们,我们的生活经验也不再是我们的。移植的记忆会剥夺我们的自由意志,改变我们自身的真实性。毕竟我们自身的存在,与脑海里的记忆息息相关。我之所以是我,就因为我的经历和记忆。
  不论怎样反对,科学总会发展。未来,大范围以治疗为目的的“虚构记忆疗法”是否能得到推广,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能确定,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该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他文献
速战速决的蚂蚁桥梁  在巴拿马运河中间,有一个巴罗科罗拉多岛,这是一个热带小岛,里面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奇特的热带生物。在一片翠绿的叶子上,一只行军蚁正在急匆匆爬行,很快,它就爬上了树枝。行军蚁的视力很不好,它得靠着触角闻其它蚂蚁留下的化学信号辨别方向。  但随后行军蚁停止了前进,在它的面前,没有气味线索,现在没有可以攀爬的地方,树枝断为两截,这只蚂蚁只有0.5毫米长,但两截树枝之间的空隙长达30厘米
期刊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段音乐旋律在脑海里一直萦绕,不断地重复循环,越是想让它停下来,那声音越是在耳边闹得欢腾。这种现象叫做耳虫,由德语词汇“Ohrwurm”直译而来,这个描绘十分形象,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旋律还真是像条在耳朵里作怪的讨厌小虫呢。可这只讨厌的“耳虫”是如何钻进我们的耳朵、扰乱我们心神的呢?  音乐你为啥绕啊绕?  当我们听歌的时候,大脑的听觉皮层被音乐唤醒。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研
期刊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相信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皮肤。”如果你这样回答,那就错了。  25年前,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皮肤学教授曾做了一次计算,估算出一个人皮肤的重量大约是其体重的5.5%,远远落后于人体的骨骼(体重的14%),并远远落后于它的肌肉(40%)。换句话说,这两个器官都比皮肤重。  也许有人会说,这里的“大”并不是比重量,很显然,皮肤这么轻,比起骨骼
期刊
最近,美国一家基因治疗中心一直在观察两种参与肌肉生长的分子——生长抑制素和卵泡抑制素,研究它们在肌肉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生长抑制素,顾名思义,就是会限制组织肌肉的生长能力;而卵泡抑制素则是生长抑制素的“天敌”,会阻止生长抑制素的行动,当生长抑制素被限制,可想而知,肌肉就能“任性”地生长。  如果人与动物的生长抑制素的基因有遗传缺陷的话,肌肉就会比正常的大出许多,比如在1997年,遗传学家就曾发现,
期刊
英国伦敦的警察们十分抓狂,这已经是犯罪分子第9次犯案了,每一次都在M25号高速公路(伦敦外环高速公路)附近。媒体们把这个抓不住的罪犯叫做“M25号强奸犯”。最近的一次犯罪,他在某片树林攻击了一位慢跑的女性。他多次犯罪的地点覆盖范围达9000平方千米,范围太大以致警方无法确定目标进行搜寻。  最终,伦敦警方请英国国家打击犯罪局的地理侧写师科林·约翰逊前来扭转局面。几个小时之后,他便成功完成了警方长久
期刊
疼痛是种特别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身体的不适状况,帮助我们免于遭受更大的伤害。但很多时候,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身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只是觉得头疼、肚子疼、背疼。至于孩子,更是无法言明身体所陷入的窘境,只能用手指指或者避让家长和医生的碰触。奇妙的是,止痛的药物总能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疼痛打哪来?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医生以及科研学者都在努力探寻痛
期刊
在古英语中,有个谚语是说“犯错为人,宽恕为神”。大致意思跟汉语里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样,说的都是犯错是一件人类没法避免的事情,这表现了人类对于犯错之人的宽容度。然而在相同的问题上栽两次跟头甚至多次跟头,就要被人们斥责为不知悔改、不长心了。那么,果然是像人们说的一个人重复犯错是因为态度问题,还是另有隐情呢?  人们为什么重复犯错?  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者在做相关的心理学实验时,发现事情可能并不
期刊
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里,蚊子都是一种威胁,除了冰岛。  目前在冰岛唯一能找到蚊子的地方是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在那里,一个孤零零的蚊子标本,被保存在一罐酒精当中。20世纪80年代,一名乘客在冰岛飞机场登上一架来自格陵兰岛的航班时,发现一只蚊子在飞机里嗡嗡叫,便抓来做成了标本。  冰岛没有蚊子,并不是因为寒冷,也不是因为冰岛没有小池塘或者湖泊那样蚊子喜爱的繁殖地。蚊子可以在冰島的周边地区——挪威、丹
期刊
一本正经的伪科学假说大赛  在许多人忙着科普工作的同时,科学界也忙着自娱自乐。有这样一个活动,大家分享天马行空、荒谬不羁的伪科学假说,这个活动的名称也直截了当,就叫做“伪科学假说大赛”。  伪科学假说大赛从201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一次活动至今,主办方一共成功举办了8次大赛活动,踏足旧金山、伦敦、悉尼等多个城市,每次1000多张门票都会被一抢而空,火熱非常。  在活动现场,会有6个发言人
期刊
何谓丛林肉?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有一类特殊的肉食,被称为丛林肉。之所以说丛林肉特殊,是因为这类肉食并非来自家禽或者家畜,而是“取材”于非洲热带丛林中的猩猩、猴子、鼠类、羚羊或果蝠等野生动物。  对于饮食态度保守的人而言,丛林肉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不好。比如,一些非洲纪录片已经展示过丛林肉交易市场的样子:剥了皮的羚羊和猩猩挂在架子上,烟熏的老鼠和兔子在托盘里一字排开,潮湿的肉案上还堆积着一些你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