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鸡卜经》与《摩经》及道教经典的关系——壮族鸡卜研究之四

来源 :文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如汉族先民的龟筮占卜信仰演绎为《易经》一样,壮族先民的鸡卜信仰演绎成了《鸡卜经》。壮族的《鸡卜经》,由卦象、卦名、卦宫和卦辞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它是越巫文化的基石,与《摩经》一样,倡导崇尚自然与人伦道德,对规范壮族先民的传统道德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既是摩教的主要经典,也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鸡卜经》里的卦宫,吸收了道教经典中有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和五行寄生十二宫的理论,显示了壮汉两个民族的宗教文化在统一的国家中逐渐趋于相互整合的历史进程,也体现了壮族原生文化的包容性。
其他文献
以(Cu50Zr50)100-xAlx相组成为考察指标,研究冷却速率和合金成分对其相组成的影响。通过XRD衍射实验,得到了成分-冷却速率-相组织的选择图,总结得出了能够得到单一B2-CuZr相+非
元明两代王朝统治时期,即公元13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积极经营,云南边疆得到了较大开发,经济社会比此前有进一步发展。而此时期内地移民源源不断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