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如汉族先民的龟筮占卜信仰演绎为《易经》一样,壮族先民的鸡卜信仰演绎成了《鸡卜经》。壮族的《鸡卜经》,由卦象、卦名、卦宫和卦辞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它是越巫文化的基石,与《摩经》一样,倡导崇尚自然与人伦道德,对规范壮族先民的传统道德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既是摩教的主要经典,也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鸡卜经》里的卦宫,吸收了道教经典中有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和五行寄生十二宫的理论,显示了壮汉两个民族的宗教文化在统一的国家中逐渐趋于相互整合的历史进程,也体现了壮族原生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