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1.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1.1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费登伯格(Freudenburger)提出来的,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助人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时问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某些职业员工中的情感枯竭、情感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1982)[1]。他认为,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情感衰竭,而后个体以防御性应对方式尽力使自己远离别人(即人格解体),以减少情感的投入,最后个体发现其实际工作状态与期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虽然到现在为止,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一个共识已经在所有研究者中开始形成,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初步定义为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这是由于教师在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是他们的典型症状。
  1.2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
  1.2.1临床学观点
  临床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费登伯格。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3]。
  1.2.2社会心理学观点
  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勒诗和佩斯。他们认为倦怠有3个主要特征:情绪耗竭,即情感感到耗尽、用完;性格解体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对待来访对象;缺乏个人成就感,即觉得无效能和缺乏适应性[3]。
  1.2.3组织观点
  组织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奎内思。奎内思认为,许多人对工作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因此,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倦怠。他还认为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3]这种不一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面对于过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师教太多的学生);另一类是个体面对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战(如教师多年教同一班或同一门学科)。
  1.2.2社会历史学观点
  社会历史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的萨若森。他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3]。”此观点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
  1.3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Maslach和Jackson(1981)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职业倦怠的三个具体表现,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4]。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职业倦怠问题普遍采用的定义。
  1.3.1情绪衰竭
  情绪衰竭是一种疲惫和缺乏工作热情的感觉。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具体表现为:常常有疲劳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时常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因缺乏热情与活力,常有一种无助感,这是情绪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现。正是由于缺乏热情与活力,使得教师在面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悲观。
  1.3.2人格解体
  这一现象是指情感远离了自身而表现出对他人的无情和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不愿意接纳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用冷漠甚至是厌烦的语言对待学生。教师也因此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进而会产生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进而又演变为容易攻击他人的行为,如讽刺同事、挖苦学生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出现不良的健康状况,而且很有可能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例如在检查作业时容易漏掉应当给予纠正的错误),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1.3.3低的个人成就感
  这一现象是指个体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价值,即对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由于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变得心灰意冷。当这种低的个人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媒体关于教师虐待学生以及教师身心疲劳导致抑郁轻生或因病猝死的报道越来越多,相当数量的案例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教师群体中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负面情绪及行为频发,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使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生的利益,最终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在笔者看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后,发现我国各地的中学教师大部分都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杭州市教育工会对全市30余所中小学校的2000多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76%的教师明显感到有职业压力,13%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比其他从业人员高出3个百分点。教师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工作量太大;杭州某区的中小学教师,每周平均要工作5l小时。其中孩子年龄较小的中青年教师最辛苦也最抱怨教师工作量太大。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比一般教师高,各阶段的老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其中初中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5%;高中教师其次,为13.4%[7]。   从重庆市和四川省选取4所中学的230名教师进行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其中59%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而一级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于高级教师;去个性化程度最高的也是一级教师,最低的是高级教师;成就感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高级教师的成就感最高,二级教师的成就感最低[8]。
  在以上的调查结果中,都说明了我国的中学教师都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感,而职业倦怠因为教师所在的地区和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职业倦怠感的强弱不仅和老师的性别、年龄有关系,而且和老师的职称、工作时间等等因素也有着高度相关。教育事业在每个国家都是其关注的重点对象,它将影响着国家以后在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所以说缓解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我国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
  3.1社会因素
  3.1.1过高的社会期望
  近年来,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公平和教师素质等,还具体到课程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10]。社会的高度关注必然带来过高的期望,这些期望给予教师的并不仅仅是动力,更多的还是压力。诸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压力不能得到缓解,职业倦怠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
  事实上,高校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相当复杂的,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并要经常担当起父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及心理问题的辅导者;他们还承担着家庭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这些极易使教师产生角色冲突感.而由过高的社会期望与多重的角色期待所形成的压力,已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3.1.2偏低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经济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或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根据劳动价值论。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应当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教师工资收入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社会其他职业相比也明显偏低。中华英才网公布的薪酬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属于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11]。
  近年来,政府虽然为改善教师待遇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紧张程度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相符合。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仍习惯以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较多地强调无私奉献,却较少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些地方中学,侵犯教师权益、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12]。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3.1.3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提高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他们娇生惯养,把孩子的受教育问题看得很重要,有的把上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普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家长把孩子的安全问题看得也很重要,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13]。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映射到教师身上,往往使教师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3.1.4教师的评价制度落后
  先进的评价制度重视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而我国传统的教师评价只重视结果评价,主要以教师的工作对象即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导致教师把逼学生出成绩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从而走入靠加班加点拼体力、增加作业量、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教学误区。工作量大、考试压力逐渐成为教师的主要压力源,致使有的教师害怕考试,担心学生考得成绩不理想而影响到自己的教学业绩。
  3.2个人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婚姻状况、自身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都会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已婚教师较未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更多是由于已婚教师所承受的角色期待更复杂,他们因处理不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了挫败感[14]。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教师具备了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养,就会较那些知识结构尚不完备和能力素养不足的教师更能够自如地处理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另外,一些人格的具体特征也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人格的坚韧性越高,工作中的应激反应越低,职业倦怠程度也越低。
  3.3学生因素
  早在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民意测验就发现,大约有3/4的教师认为纪律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Shaknarov&Farber在1983的研究中也发现,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15]。学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要花费很多心思去了解学生,而这种身心的投入会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
  研究表明,中学学生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感要比一般任课教师强烈。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情感,因而该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6]。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具有成功影响学生积极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和感受。当教师认为自身的努力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显著时,便会降低自我技能感,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缓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中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加以考虑。   4.1调控社会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缓解职业倦怠环境成因论者认为,外部环境因素是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应侧重于调控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实践表明,获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及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支持和认同,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息的有效措施。
  4.1.1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教育先导”的发展策略,为教师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育,用“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来评价教师。既看要到教师的过去,又要立足于教师的现在,更要面向教师的未来,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
  4.1.2给予教师充分的社会信任
  社会信任对于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工作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中,教师会表现出信心与干劲,产生高度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应积极引导公众,使公众建立对教育和教师的合理期望,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作为教师个体,也要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如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家长沟通等。
  4.1.3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社会支持具体地体现在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上。社会各个层面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解除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扰,如教师的住房条件差、医疗条件不尽人意、教师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等,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宽松的工作和生活舞台。
  4.2增强教师适应环境的能力,缓解职业倦怠
  4.2.1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减轻生活困扰
  有研究者认为,保持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对缓解职业倦怠来说非常重要。研究还提出了协调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具体办法:夫妻双方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决策,充分交流,注重保持家庭生活与工作的合理界限,并充分享受家庭生活的价值与快乐。
  4.2.2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在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还应积极发挥教师自身的作用,引导自己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反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
  参考文献:
  [1]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
  [2]宋志英.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5,(12).
  [3]徐胡燕.中学心理学教师健全人格结构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5).
  [4]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9(1).
  [5]宋大力,教师职业枯竭的表现与干预[J].心理世界,2005,12(5).
  [6]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1l(5).
  [7]龙佳韵.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思考[J]教学月刊2008,(20).
  [8]宫贤平,王惠萍,张美峰,滕洪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江西教育科研2007,(6).
其他文献
【摘要】:出版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如恩格斯所评价,虽然它的篇幅不长但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是无产阶级的圣经,是全人类的财富。它作为时代的产物,距离现在已经过去160多年,但是其精神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现代化思想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精神资源,同对于当今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时代产物;当代中
期刊
【摘要】: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法案》是美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的颁布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陆续建立了一大批赠地学院, 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步伐,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使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开创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第三大职能,开辟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教育的先河,从而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莫里尔法案》
期刊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教学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把所学进行应用,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性人才问题。要做到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多方面综合运作。教师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寻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切入点,把握社会的专业发展动向。本文对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究分析  引言:艺术
期刊
【摘要】:庄硚因回楚路被阻,留在滇地区,率领众人建立滇国。最初的滇部落已是农业定居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与楚国来说,差距仍很大,因此庄硚率部队在滇定居了下来,以带来的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滇地区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使得滇逐步成为劳浸、靡莫各部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关键词】:秦汉;滇国;社会发展  楚威王时期楚国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与中原抗衡,与西南各地联系颇多,楚国想要往西南边
期刊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凭借其海量的学习资源、可自由支配的学习行为以及灵活的学习时间空间等优势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另外,由于网络学习的种种便捷性,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网络学习不仅是一种实现终身教育的手段,也是融入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因而,作为一项专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得大学生更加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在
期刊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举足轻重的代表性人物,其深厚的辩证说理功底在先哲之中亦是出类拔萃的。然而面对先秦百家论辩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却于《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辩无胜”的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就这一问题的表述进行分析,探究支撑“辩无胜”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实质所在,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个体间交流的意义问题。  【关键词】 辩无胜;庄子;道家悖论  一、辩论的现实困境:判断标准的确立问题  庄子,作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汉藏史集》的资料来源,着重剖析这部史集中手工业部分的资料来源,从总体上把握《汉藏史集》的史料价值。文中通过一一的分析《汉藏史集》的内容,从而对这部著作的资料来源及其类别进行了最初的探索,并对著作中手工业生产、物品鉴别方法、做工流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论述。关于刀剑和茶碗的记录,更是独具匠心地增补了藏族手工业史方面的大量题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汉藏史集;史
期刊
【摘要】:双重组织是指一个部落或者村落被分为两个部分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反映了社会行动背后的组织原则——以两个对立而相互支撑存在的组织为基础的相互关系。本文借用双重组织理论分析昭穆制度和父子连名制这两种不同的亲属命名方式,分析发现昭穆制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基于互惠原则的组织形式,具有社会行动背后的组织原则的意义,而父子连名制不具备组织形式这一属性。  【关键词】:双重组织;昭穆制度;父子连名制  一
期刊
【摘要】: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繁荣的王朝之一,政治开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在其强大国力和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之下,周边许多国家与之建立了较为长久和稳定的联系。研究唐朝前期与西突厥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  【关键词】:政治往来;政策;国家利益  一、唐朝前期与西突厥的政治往来  唐朝前期,随着东突厥的兴亡,唐朝与西突厥既有结盟交好又有敌对时期。双方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自唐武
期刊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贯彻于音乐课堂的始终,是教师向学生讲解乐理知识,教授学生演唱的必要工具,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手段。本文从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对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于语言艺术进行讲解和探讨,以期为广大音乐教师找到适宜的授课方式,实现音乐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