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创新与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创新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就是民主。”教育实践证明,民主的教育效果最佳,而权威的教育,则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行为,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创造能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自由释放其创新灵气的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首先,教师要热爱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这是课堂上形成民主和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基础。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提问、问题讨论、相互交流、回答提问等活动做过多过细的限制和要求,避免产生学生因害怕违反教师的有关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压抑的现象。再者,教师对学生要多肯定,少批评。对学生的独创、而与教师思维不同的表现,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思维方法甚至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加以压抑,不要讽刺与嘲笑,要给学生正面肯定,并指出需待改进的方面,给学生“创新”的安全感,提供创新的土壤。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景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多做演示实验。如:将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可以选取空易拉罐两只、铁架台、胶袋、酒精灯、水等器材,先取出一只空易拉罐,然后提问学生:如果我用手捏这个易拉罐,则会出现什么现象?接着,将另一只空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水,然后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待易拉罐罐口出现白雾后立即用胶带封住灌口,撤去酒精灯让其冷却后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到现象后感到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把易拉罐压扁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浓厚兴趣。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創新能力的真正实现,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能扮演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多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及效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自主空间,学生难以有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相应的创新思维不断熏陶学生。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总结、类比等,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做出猜想,逐步运用假设的方法处理问题。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再现法引导学生,即让学生沿袭前人的方法推理,经历失败和成功,体会创造的趣味性和收获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建立物理模型,并根据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假设、推理。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扎实基本功,更有助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事例比比皆是:伽利略敢于质疑,不盲从;牛顿善于动脑;布鲁诺为真理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事例,可以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的热情。
  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回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可以形成应用知识的技能,探究新知的基石,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讲完后,可把学生分成几组,教师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让全班同学抢答,看哪组的同学抢得多,答得对,并表扬冠军或冠军组,对抢答不理想的组或个人提出希望,迎头赶上,不要失去信心。这种形式既能抓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五、充实课外科技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对比、验证两种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另一组
繁花似锦,芳草如茵.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记者对我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巡回采访.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现状仍然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挖掘作品思想内涵,阐释人文思想,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层面关注现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人
目的:分析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持续护理质量的改进方式.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预检分诊的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8年8月,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
提问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常用手段.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精彩的提问不仅能够诱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而且还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
创造性地推进党的建设实践rn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江泽民同志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在党的建设实践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 例分娩后产妇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高职院校所应用的JAVA教学方法--基于市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市场使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简化理论教学,丰富课程内容.提出了一种效果良好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方
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已经度过了80个春秋,在跨越两个世纪的时间里走过了创立、壮大、夺权、执政四大步.执政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过程,包括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维护政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