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维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高中美术;价值观;教学
  【Abstract】With a new 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goal establishment,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education, become a highligh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n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n fine arts teaching values education research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how in the high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values education, hope to further promote students' values education.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values
  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那么,究竟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呢?笔者总结几点如下。
  1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每天全球消费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无法降解将会成为永远的垃圾。长此以往,地球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而实质性受影响的就是人类自己。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有一些超市就已经撤销了塑料袋的使用,为消费者准备的是可多次使用的环保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习的也不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树立这种环保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环保意识是设计意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制造设计品时对原材料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使用完之后的回收都应尽量地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典型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比较同类产品中环保意识较强的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针对目前自己使用的产品提出看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做设计时加进环保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会理解环保意识在设计时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同时也会潜意识地影响学生在购物时注重选择环保型产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环保意识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之一。
  2 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去品味生活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画中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其内容上体验到作品中内在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与创造生活的意念与激情。如,我们在欣赏罗贯中的油画《父亲》的时候,当学生看到画中人物形象的那一刻的时候,无意识的就与自己现在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学生当时的那种震撼与触目惊心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不由自主的就要追述画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概况,而且要与现代人的生活差异作一对比,进行原因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种触景生情、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三、通过美术教学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2.1 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的全面关心,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有审美价值。
  2.2 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来说,因为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等,他们许多的是非观念都还比较模糊,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情感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孩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极易被感情所打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感受付出、关怀、尊重、理解、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现中学习生活、学习做人。
  2.3 注意情操陶冶、人格培养的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教学中少作枯燥的讲解分析,而要充分的利用作品、图像以及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分析;要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表现的冲动;要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培养,可以平面创作,也可以立体表现,可以利用美术媒材,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综合音乐、戏曲、文学、诗歌、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培养空间。
  如在欣赏凡高《星空》这幅作品时,站在单纯的认知角度将会看到,《星空》是后印象派画家利用蓝与黄的强烈对比,多变而富有生气的绘画技巧将零碎的色点和急促的线条组成旋涡状的各种图案,强化绘画的表现力,表达画家内心强烈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将会看到多组对立物之间的融合和对话。不管是教堂还是村庄,不管是树木还是炊烟,都统统被卷入一个个巨大能量的旋涡中,这能量传到柏树身上,使柏树旋转升腾,扶摇直上,形成天地之间的大循环,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牙状的新月和圆形的满月,分别代表着开始和圆满,新与老,缺与圆融为一体。在这里,前者看到的是画的表象,而后者看到的是画中更深的内涵,从中悟出人世的哲理。
  4 结语
  高中生阶段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高中生走好以后人生道路的关键,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以及家庭幸福的追求。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战略,各地正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在对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主要措施建议,以期参考。  关键词 加快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  党的十七大明确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把发展文化产业从部
期刊
摘 要 根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现状,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趋势和对策的分析,提出了建设特色馆藏数字资源,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建立健全的电子阅览室,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现多元化服务,开展网络咨询服务,对读者需求跟踪等,搞好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图书馆;读者服务;对策  当今时代已经被广泛定义为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环境的构建对图书馆的各
期刊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各类品牌从无到有,华为和中兴,三一和中联,苏宁和国美都算是各自行业的响当当的品牌,但是和国外名牌相比,它们或多或少都还存在一些差距,本文阐述了名牌战略意义和规划实施方案,通过描述品牌战略的目标和其为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企业推进名牌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期刊
引言:  在看到《黑天鹅》这部影片之前,我一直沉浸在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幼稚幻想中。所以一如人们惊慌于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法完全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的宣告,我在恐惧中开始认识“我”。于我而言,“我”的可怕在于“我”与痛苦的形影不离。痛苦的来源有静有动。静的是与生俱来的“一仆三主”格局,“三主” 自我、本我、超我的层次不一立场不一,谁都不会被完全释放,谁也不会被完全压抑,就在某种程度上将挣扎烙入人心,任何一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目前普通中学推行健康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存在的认识模糊,标准混乱,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能对学校健康教育正常开展,师生身心健康的促进,健康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普通中学;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对策与措施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实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日益突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学校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
期刊
摘 要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直流系统通常采用环型供电的方式,特别是110kV变电站。这种直流供电方式不仅可靠性相对较差,而且一旦出现直流接地故障,查找也比较困难。对于供电系统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均以直流系统为工作电流,一旦其出现问题则供电的可靠性将会受到重大影响。本文提出在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中采用辐射状供电的方式,改善原有环型供电方式的不合理现状,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辐射状供电方式不仅
期刊
鉴于当前的国内形势,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发表以后,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浅淡我个人的认识。  1 高中历史教学应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除了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以外,还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在历史教学中,强调渗透德育,是为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打实基础,从而达到培养
期刊
摘 要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进攻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进攻性思维能力  创造心理学指出,进攻性是创造性活动的动机之一.从思维角度看,进攻性思维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具有挑战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不能忽视他们的进攻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一旦具备了进攻性思维能力,思维的结果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能发挥自己
期刊
2011年新学期伊始,我没有等到接新初一的消息,而是接到学校安排我中途接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的任务。我知道中途接班,难度很大。因为初二是整个初中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的变化相当大,尤其是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难以捉摸,弄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上初三,甚至整个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我接手的这两个班,情况也不一样,一个是好班,一个是平行班,两个班的成绩在同级部中也不容乐观,加上学生和老师的磨合又需要
期刊
古代诗歌的创作,是诗人捕捉意象、创造意象,然后加以有序化组合的过程;诗歌的鉴赏,就是品味意象、揣摩意象,然后进入意象组合形成的意境内享受、陶醉、震撼和共鸣的过程。  而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通过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鉴赏诗歌时,我们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