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崇德指出: “学科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被研究者长期忽视的问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生命本身的体验与感悟,而对“外部”学习内容,即“考试”内容的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陈旧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了。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学习中体验文化,感悟鲜活的时代,体验“一次次生命的历程”,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呢?顾黄初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把生活引入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的一种精神建构和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一、课前积累,增加生活厚度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使语文教学不脱离生活,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五“科学之光”模块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陶瓷、动物毛皮、荔枝、公园设计等,使他们从观察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课前就对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和直接的体验,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也就会兴趣盎然地对文本进行学习和探究了。
二、教室布置,营造生活氛围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任何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因此,在教室布置上,要活化生活场景,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充满生活的情趣。
报刊杂志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学生虽居于教室一隅,经常看书读报,能知晓国内外大事,能览尽天下风物。可以在教室里辟出空间,放进书架,设计班内的“读书角”,指导学生养成翻阅报刊杂志的习惯,这不失为一条激活语文课堂的好途径。当然,图书的布置、板报的设计、班歌的选择,乃至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三、课堂设计,凸显生活底色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发学生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学习、感悟新知识,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关键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悉心筛选、精心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抓住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情绪,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震撼”。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一旦与阅读实践发生联系,不仅会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入,而且还会带来经验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捕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点,通过唤醒生活,使语文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
四、课后练习,紧扣生活延伸
叶圣陶对“语文”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但是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新的学习内容需要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不断向课后延伸、拓展。
课后练习,如果能紧扣生活延伸,学生就既可以得到语文学科能力的锻炼,也能得到语文学科能力展示的機会。
总之,语文学科能力的提高就是依托在大语文观之上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生活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语文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焕发迷人的光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学习中体验文化,感悟鲜活的时代,体验“一次次生命的历程”,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呢?顾黄初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把生活引入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的一种精神建构和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一、课前积累,增加生活厚度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使语文教学不脱离生活,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五“科学之光”模块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陶瓷、动物毛皮、荔枝、公园设计等,使他们从观察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课前就对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和直接的体验,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也就会兴趣盎然地对文本进行学习和探究了。
二、教室布置,营造生活氛围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任何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因此,在教室布置上,要活化生活场景,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充满生活的情趣。
报刊杂志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学生虽居于教室一隅,经常看书读报,能知晓国内外大事,能览尽天下风物。可以在教室里辟出空间,放进书架,设计班内的“读书角”,指导学生养成翻阅报刊杂志的习惯,这不失为一条激活语文课堂的好途径。当然,图书的布置、板报的设计、班歌的选择,乃至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三、课堂设计,凸显生活底色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发学生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学习、感悟新知识,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关键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悉心筛选、精心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抓住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情绪,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震撼”。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一旦与阅读实践发生联系,不仅会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入,而且还会带来经验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捕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点,通过唤醒生活,使语文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
四、课后练习,紧扣生活延伸
叶圣陶对“语文”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但是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新的学习内容需要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不断向课后延伸、拓展。
课后练习,如果能紧扣生活延伸,学生就既可以得到语文学科能力的锻炼,也能得到语文学科能力展示的機会。
总之,语文学科能力的提高就是依托在大语文观之上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生活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语文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焕发迷人的光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