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崇德指出: “学科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被研究者长期忽视的问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生命本身的体验与感悟,而对“外部”学习内容,即“考试”内容的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陈旧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了。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学习中体验文化,感悟鲜活的时代,体验“一次次生命的历程”,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呢?顾黄初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把生活引入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的一种精神建构和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一、课前积累,增加生活厚度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使语文教学不脱离生活,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五“科学之光”模块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陶瓷、动物毛皮、荔枝、公园设计等,使他们从观察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课前就对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和直接的体验,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也就会兴趣盎然地对文本进行学习和探究了。
  二、教室布置,营造生活氛围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任何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因此,在教室布置上,要活化生活场景,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充满生活的情趣。
  报刊杂志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学生虽居于教室一隅,经常看书读报,能知晓国内外大事,能览尽天下风物。可以在教室里辟出空间,放进书架,设计班内的“读书角”,指导学生养成翻阅报刊杂志的习惯,这不失为一条激活语文课堂的好途径。当然,图书的布置、板报的设计、班歌的选择,乃至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三、课堂设计,凸显生活底色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发学生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学习、感悟新知识,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关键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悉心筛选、精心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抓住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情绪,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震撼”。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一旦与阅读实践发生联系,不仅会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入,而且还会带来经验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捕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点,通过唤醒生活,使语文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
  四、课后练习,紧扣生活延伸
  叶圣陶对“语文”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但是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新的学习内容需要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不断向课后延伸、拓展。
  课后练习,如果能紧扣生活延伸,学生就既可以得到语文学科能力的锻炼,也能得到语文学科能力展示的機会。
  总之,语文学科能力的提高就是依托在大语文观之上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生活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语文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焕发迷人的光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不少原本初中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升入高中后,尤其是考试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对高中语文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所以在学生入高中后,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和引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作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工作,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一、初高中课程标准不同导致知识断层  第一次意识到初高中语文教学存
期刊
说起父亲,总是会想到山,父爱如山,是一份踏实、可靠和安全,而我的父亲,更像是远山,让我们远远地凝望。  父亲的怀抱是我小时候最深的留恋,回到四岁的时光,父亲一只手握着拖拉机的方向盘,一只手揽着我,我坐在父亲的腿上,昏昏欲睡。这是儿时在父亲怀中唯一清晰的记忆,每每回想,总有一份温暖充溢心间,以至于常常留恋难舍。上高中时,到邻村同学家串门,见她妹妹有一米五六的个子了,还在父亲怀中撒娇,便不屑地嘲笑,其
期刊
文本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文本的情味,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让心灵有所触动,继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使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去挖掘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诠释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放飞了生命的灵性。  一、在品味词语中激活生命的灵性  文本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
期刊
很多语文教师也许会羡慕大学教师讲课的随意洒脱,不拘一格,可以离题万里而不必在意,因为这样的课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享受。教师可以添加上自己喜欢的情节而乐在其中,学生享受于这些趣事而饶有兴味,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享受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因为语文课的兴趣和魅力正诞生于此。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在要求上虽然更加严谨精细,不能任由教师随意发挥,但也并非要求教师只能死板教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
期刊
一、召开特定的德育主题班会  通过召开特定德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品德标准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德育工作的常态化,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  每月都应定时召开主题班会,最好每月安排两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这个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期刊
其实,最终让我写下此文的是复习班的那几位女生。  她们应该是来借书或者交什么表,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也不知道说了啥,她们的笑声感染了整个办公室的人,我们也都不由得从疲惫的阅卷中抬起头,笑了起来。人生越往后走,会越喜欢干净的眼神和明朗的笑声。有个女生走过来,说了句:“老师,其实我很喜欢你。”这个年龄被人直接“表白”,虽然很受用,但还是会觉得有点突兀和不好意思,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的管理很有温度
期刊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道为趣。”“趣”即趣味,它是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感受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体,能让课堂更增活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半倍。情趣盎然的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语文教学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明珠,逾久逾亮。作为中国人联接情感纽带的精
期刊
全国卷高考文言文一共有三道选择题,这几年,前两道题考核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从2010年到2013年,前两道选择题是一道实词题和一道题干为“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主人公某某性格或特点的一组是”的题。2014年,第一道是实词题,第二道变成了断句选择题。2015到2017年,第一道是断句选择题,第二道是文化常识选择题。无论前两题如何变化,第三题都没有发生变化,都是选择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期刊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那就是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二、品读课文,选点突破  第一组问题:遇绿。  全文仅14段文字,却用了4段文字才引出常春藤,为什么?  提示:通过写居室之狭小、潮湿、简陋、朝向不佳而炎热、窗户破损,一方面为常春藤的出现设置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我”对绿色的极度欢喜,同
期刊
经典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阅读方法,也在于获得文化传统的启蒙和文化精神的熏陶。由于作家的精神意识、人文情怀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所以要把这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精神揭示出来,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还原与比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朱自清《背影》最后一段的内容似乎很容易理解,其实,作者的懊悔和感慨,对父亲的怜惜与宽容,统统埋伏在平实而不平静的文字之下,没有合宜的操作方法是很难帮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