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碱三元驱高回压治理办法研究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弱碱三元驱油技术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在带来高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采出端单井集输管线的高回压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块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本文通过对弱碱三元驱高回压井成因分析,初步研究了弱碱三元驱高回压井治理方法,为下一步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弱碱三元区块;井口高回压;治理办法
  一、目的与意义
  随着弱碱三元驱开采的进行,在采收率提升的同时,三元区块同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在采出端单井集输管线部分单井出现高回压问题,单井处理周期较长,降低了机采井生产时率,影响了三元区块的整体的开发效益,因此开展了弱碱三元驱高回压井治理方法的研究。
  二、弱碱三元驱高回压成因分析
  2.1采出液成分的分析
  1.含水影响
  通过分析弱碱三元区块高回压井各个月的含水与含聚浓度的离散图(见图1),可以看出, 采出液的含水与含聚浓度均存在影响单井高回压的可能,高回压出现频次较高的单井即高回压周期小于15天,单井含水值主要集中在80%-90%,然而含聚浓度单点较分散;对于出现批次较低的单井即单井回压周期大于15天,含水值主要集中在90%以上,含聚浓度主要集中在700-1200mg/L。因此单井含水越低越易形成高回压,含聚浓度分布较分散,无明显规律影响。
  2.离子浓度影响
  在弱碱环境下,注入端对地层砂岩仍然具有较弱的剥离作用,因此采出液的离子浓度高于水、聚驱含量。较高的离子浓度会加剧单井集输管线的结垢速度,富集的管线垢质增加了采出液油蜡的附着面积,从而加速了回压的升高。
  2.2单井集油半径的分析
  由于单井的抽汲强度不同,采出液在输油管线内流速也存在差异,低流速不仅延长了采出液在集输管线内滞留的时间,也为油蜡附着在管壁内提供条件。在40口高回压井集油半径统计中发现,高回压井平均集油半径为521.6m,且均大于400m;频繁高回压井单井平均集油半径为683.1m,远远高于各项集输半径平均值。因此单井集输半径越长,单井出现高回压的概率越大。
  三、弱碱三元驱高回压综合治理方法
  综上所述,影响单井回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有单井采出液含水值与集油半径。针对以上影响因素,W区块采用了流程冲洗法、热洗车冲洗法、电解法缓解高回压带来的时率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流程冲洗的关键,本文共选取三组不同高回压井油蜡进行水浴熔化实验,证实了弱碱三元区块油蜡的熔点为65℃左右,完全融化需要80℃左右。
  3.1流程冲洗法
  水浴熔化实验表明普通流程冲洗法并不能完全把油蜡熔化清除,鉴于油田生产实际中掺水温度很难达到80度以上,只能通过流程压力缓解油蜡聚集在管壁的速度,达到缓解回压升高的作用,因此对于弱碱三元驱流程冲洗的关键是冲洗压力,而非冲洗水温。
  3.2热洗车冲洗法
  由于冲洗温度的原因,流程冲洗只能暂时减缓单井回压升高的速度而并不能完全解除单井高回压的影响。因此热洗车冲洗干线成为解决高回压井的主要手段,除了冲洗温度需要达到80℃以上,合理安排冲洗高回压井也同样是热洗车冲洗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10口高回压井回油压力和输油半径分析发现,当回油压力低于“突变点”时,压力上升缓慢,高于“突变点”时,压力回升迅速。因此压力进入突变点1时,建议使用流程冲洗,当回油压力进入突变点2时,建议使用热洗车冲洗。
  3.3电解法解堵
  电解法主要是以低电压、高电流恒定功率的方式加热管线,与热洗车冲洗干线的融化油蜡的方式不同,电解法对管线进行均匀加热,最高加热温度可达到85℃,完全符合油蜡融化的温度要求,真正做到解堵化堵的作用。
  四、结论
  1、弱碱三元驱频繁出现高回压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采出液中含水值与离子浓度的影响。其中含水值在80%-90%的单井易频繁出现高回压,含水高于90%的单井出现高回压频次较低。二是离子浓度影响,当碳酸根离子浓度大于1000mg/L,钙离子浓度均小于20mg/L时,垢质对管线回压影响较大。三是单井集油半径的影响,高回压井普遍集油半径较长,平均管线长度都大于400m。
  2、弱碱三元区块的高回压井治理方法主要存在三种,一是流程冲洗法,通过对普通流程冲洗法的流程更进,改善流程冲洗法,提高流程冲洗法效率;二是热洗车冲洗法,通過对高回压井压力变化的分析,引入“突变点”的概念,划定流程冲洗法的开始冲洗压力为“突变点1”,热洗车冲洗法的开始冲洗压力为“突变点2”,合理的规划了工作制度。三是电解法,通过电解的方法加热回油管线,从而提升管线整体温度,从而达到解堵的目的。
  作者简介  高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采油5-7队,助理工程师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
其他文献
【摘要】郑3平6-2L是山西煤层气沁水盆地南部晋城斜坡带郑庄区块一口水平井。该井造斜点200米,垂深762米,水平段长,要求水泥浆一次上返全封固井。该井施工配套工艺要求高、套管下入困难,套管居中度差;煤层段长,容易垮塌等难点。针对该地区固井特点,优选配套附件工具;优化水泥浆配方,形成双凝、高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现场应用成功,固井质量良好,创山西煤层气井晋城斜坡带首口全封记录。  【关键词】水平井固井
期刊
摘要:目前,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油田基地,对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设备的结构组成和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设备的整体现场技术应用和运行进行了进一步的技术分析和设计研究。通过对三次采油地面工艺设备实际技术应用进展的分析,相关改进技术措施仍在完善中,设备的整体现场技术应用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可以直接满足目前三次采油工艺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三次采油地面工艺;三次采油地面装备;研究  引言  近年
期刊
摘要:如何合理利用平台空间,对平台的总体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开展平台井井口布置方案优化的研究。遵循安全设计原则,从多个维度,对平台井井口与采气间距进行合理化设计。并采用优化组块套井口布置流程的方式,完成对方案的优化。此外结合对比实验,证明了提出的优化方法所设计的成果,可满足《固定结构平台吊装设计》等文件提出要求,可满足油田开采需求。  关键词:平台井;井口布置;方案优化;油田开采  
期刊
摘要:蒸汽驱是稠油区块中后期开发的主要手段,配套蒸汽驱测试工作又是蒸汽驱分析蒸汽波及范围、汽驱主流方向、汽腔发展状况等规律的主要途径,并分析井区动用状况,为汽驱效果分析及调整提供了依据。为能够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蒸汽驱动态测试资料,不断引进、推广应用蒸汽驱测试新技术,加强蒸汽驱区块的配套测试工作:高温微差井温测试、注汽井吸汽剖面测试、注汽井干度捞样测试、存储式固井质量测试、泵下长效温度、压力测试、
期刊
摘要:聚合物配置站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一直是企业的关键目标,目前配置站普遍存在综合单耗偏高的问题,引起了各大企业的重视。本文首先探讨了聚合物的配置站能耗控制现状,其次对聚合物的配置站节能降耗的常用技术途径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聚合物的配置站节能降耗的效果评价与分析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聚合物的配置站能耗控制水平,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聚合物;配制站;节能降耗;策略  1.聚合
期刊
摘要:水平井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采油技术,既能有效地降低产油成本,还能提升采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就基于水平井采油的工藝及配套技术,对水平井采油工艺的研究与展望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水平井;采油工艺;发展趋势  一、水平井采油工艺  (一)人工举升  人工举升的采油方式是我国过去最常用的采用工艺之一,应用非常广泛。人工举升的采油工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杆式泵,一种是电潜泵,其中杆式泵是最
期刊
摘 要 低渗油藏区块需要采取整体压裂措施才能实现有效开发,通过区块压裂难点分析、裂缝长度优化、导流能力优化、压裂液体系优化、支撑剂优选、施工参数优化、形成区块整体压裂技术。  主题词 滑溜水;蓄能压裂;  1概况  奈曼油田具有中孔—低渗、特低渗的特点,孔隙度17.17%,渗透率86.91×10-3μm2,储层纵向上储层和隔层交互分布,单层厚度要小。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分选差—中等,岩屑成分为中、酸
期刊
摘 要:L区块属于普通稠油油藏。通过精细基础地质研究重新落实区块构造、储层发育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注水开发可行性分析,提出对区块进行调驱注水开发的开发方式,因此对区块2015年开展了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于2015年8月转注2口试注,见到明显注水效果,2016.1新增转注2口,目前4个注水井组对应13口油井中有4口油井,见到明显注水效果,同时结合深部调驱进一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为类似复杂断块油田开
期刊
摘要:薄层水平井技术为油层总厚度较薄的低品位油藏开发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S84块边部油层总厚度较薄,一般低于40m,井距较大,井网不完善,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动用程度较低。为了提高该块储量动用程度,进行薄层水平井开发部署研究,以实现该类油藏的开发动用。通过薄层水平井部署研究,落实S84边部井区构造形态和沉积特征,以含油单砂体为单元进行精细单砂体刻画,落实单砂体油水分布特征,量化单砂体剩余油分布,优选
期刊
摘要:为应对低油价,转变观念,全面优化精细化各种措施及管理成本投入,井组从算好经济账、挖掘汽驱热场潜力,优化参数几个方面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关键词:低油价 井组 降本增效  一、背景  11-248井组莲花油层于2007年3月转蒸汽驱开发,注入PV0.94,采注比1.33,油汽比0.24。井组有生产井12口,2007年注汽受效,2011年 日产液达到峰值,已突破,目前井组日产液200.8吨,日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