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女人,脑海中充满有关人间痛苦的思索。
一个女人,精通古典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她没有风流矫情,却把一生都献给了护士这一天职。
一个女人,她的举动,打破了人们对护士职业的偏见,把护士从“丧失品格的女人”升华为“天使”,成就了女性的最好的一个时代。
策划/编辑_梅子丫
今年是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我们已经错过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专题,也许这些都不要紧,关于这个女人,我们迟早都会去写她的。南丁格尔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全社会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个方向,这种势力,当时依然十分顽强。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那种时代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她的气魄和热情确实值得敬佩。
另一个南丁格尔
“人们把护士看成已经丧失品格的女人,因而认为最好由那些甚至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去干。”当时伦敦医院的医生还说道:“护士们都是些酒鬼,以护士长为首,所有人都一个样!”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出生。她是英国人,家中甚为富有。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多种外国语文,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南丁格尔的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1820年他们生下南丁格尔后,既以地名佛罗伦斯(Florence)为她命名。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腼腆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寞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情。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南丁格尔已经十七岁,俨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提灯女神的决心
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1849年 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以后几年中,南丁格尔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锐意追求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但始终得不到家人的谅解与支持,然而她并不灰心,依然随时把握机会充实自己。这时她正值英年,见识与经验已渐趋成熟。她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并不能被许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专业工作,以便能在学校或医院,照顾年迈的病者与儿童。而这一切,决非是大家贵秀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产生的一时冲动,而是真正有计划地把其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使她严然成为十九世纪的一位新女性。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因此在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赞助下,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了一个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她坚持自己的主张,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以收容。她展现了优越的管理能力,委员们对她都十分信任。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九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十月二十一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除了繁忙的护理管理工作,她还要答复大批的来函与询问。她发现卫生状况有问题,就上书给英国政府议员,请求专家给予支援,或依照她的建议采取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百分之四十降为百分之二。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好评如潮,给予她很大的鼓舞。
“独立女性”的先驱
南丁格尔曾在一封信中说:“人生就是斗争,是一场同歪风邪气的搏斗。”
基于实际的需要,克里米亚前线设置了两所医院,需要派遣护士支援。1855年,南丁格尔横渡黑海抵达巴拉克莱瓦,亲自督导这两所医院的护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亚饱经颠簸劳累,深入前线访问,不顾黑暗、寒冷、危险,将个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这种敬业精神,使英军大为振奋!由于她过于劳累,不幸感染克里米亚热,医师们认为已无法救治,病情几近垂危,但她仍不停地写、写、写,指示各项事务,抱病工作。消息传到斯库塔里,所有伤兵均为之落泪。当时在克岛的战地司令官拉格兰将军,急忙赶来看她,并将发病状况报告伦敦,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医师们让她返回英国休养,但南丁格尔坚持留在克里米亚。她虽在病中,但心里很明白,如果她一走,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于无形。她这种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很少人能比得上。直到1855年7月,她才逐渐恢复健康。依据新的卫生科学,在南丁格尔的精心设计下,军队护理逐渐扩展了卫生教育工作,并一步步推展起来,每天晚上,她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到病房巡视病人,给予全心全意安慰与关爱。她所到之处,伤兵们有的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道尔。
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她不但冲破重重困难,获得了如此的成就,更为护理工作开创了一项远大的事业。这种作为,在古今中外女性中殊不多见。
鉴于南了格尔在前线的英勇行为。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而来,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英国女王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
1856年3月16日,作战部长颁布了一道命令,肯定了南丁格尔的成就并正式授予她在军中工作的地位,任何护理人员的调动与勤务支援,必须获得她的同意,有关护理工作,军医首长须与她作充分协商,才可执行,这是南丁格尔一项重大的胜利。战争结束后,她最后离开斯库塔里时,特意来到英军墓地,并在他们的墓前发下誓言:“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为你们的生命而奋斗片此后她一生,都在实践这一壮严的诺言。4月29日,最后的病人离开了营区医院, 7月 28日,她启程回国。英国举国上下,准备以英雄凯旋仪式,欢迎她的归来,但她不愿宣扬自己,因此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伦敦。8月7日,她独自返回李哈斯待老家,使家人大吃一惊。次晨,村中的教堂响起一连串的钟声,向这位女英雄致敬。她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南丁格尔除了注意军中医院的护理管理外,同时注意改革全国医疗有关问题。1859年,她完成一本《医院摘要》,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的理论。她强调良好的建筑、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照护。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见,改变了旧有的护理观念。这本书对当时的卫生领域的影响,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许多国部队士纷纷求购,视其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样板。当时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往往是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院统计标准模式,使各医院能准确表现相关死亡数字,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公认是一件了不起的贡献。 1859年底,她又出版了一本《护理摘要》,提供给一般妇女阅读,它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不但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普受欢迎,后来成为护士学校的教科书。1860年6月24日,她在圣陶玛斯医院创立的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从此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的成就,不但蜚声于英国,欧美大陆也都公认她是医疗与护理方面的专家,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凡有关各国重大医疗问题与计划,以及国际红十字的建立,也都得力于南丁格尔的协助与支持。1865年10月,她迁往伦敦大街十号,这是她父母为她购置的一所住宅,此后她即在此定居。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她丰功勋章。这是首次将此类勋章颁授女性,真是无比光荣。稍前曾有人提议,在维多利亚女王就职六十周年时,将护理事业进步实况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尔表示反对。她不愿将她的照片罢出去任人欣赏,认为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1910年8月13巴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溢然长逝。南丁格尔的一生,历经了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像她这样致力于社会改革而获得实效的人,在当时很稀少。她以个人的远见与抱负,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的伟业,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今天她被尊称为护理先驱,实在是当之无愧。
护士服的故事
1. 18世纪以前,护理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僧侣、修女,或者一些地位低下的妇女。穿护士服也并不是出于卫生的目的,护士穿的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
2. 在南丁格尔的年代,还没有像样的护士服出现。她在照顾战争中的伤员时,也只不过在腰上多系了一条围裙。
3. 还是在南丁格尔的年代。护士穿了件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那时有很多护理小器械需要随身携带,可惜还没有实用的口袋设计,所以只能挂在腰间。
4. 1880 年左右,开始有了比较正式的护士服。早期的护士服不仅要卫生,还要体现出护士的端庄,因此全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手和脸,什么都没露出来。这种制服还有个傻乎乎的名字——“发烧防护服”(Fever Proof Uniform) 。
5. 在1890年前后的美国,护士服的袖子变短了,但外面还是配一条有交叉设计的围裙,有的交叉在前面,有的则在背后。
6. 20世纪初,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用帽子或面纱完全遮起来。
7. 20 世纪的头十年,围裙式的护士服穿起来像极了女仆,某些护士帽的设计使得其 “女仆装”的特点更加明显。幸好,臂章显示了她们的职业,还能体现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
8. 这套格外帅气的护士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护士的制服(照片是后来拍摄的)。一件长袖的橄榄绿大衣,金光闪闪的纽扣从颈部一直到腹部。腰间束有皮带,以确保大衣贴身,外加一条红色的斗篷,身材高大的女性穿起来,要是没有头上那顶标志性的护士帽,还真难认出是位护士。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Red Guard Nurses)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
10. 1920 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玛芬帽”(Muffin Cap,上)。后来,玛芬帽又被“手帕帽”(Handkerchief Cap)给取代,因为后者更容易清洗、制作和运输,而且相比只能盖住头顶发髻的玛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个头部。
11. 1936 年,南丁格尔去世 11 年之后,护士帽开始变得千奇百怪,几乎每所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 “校帽”。这个时期大多数护士帽都很小,更像是一件配饰,是护士职业的象征。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展开了大规模、公开性的征召护士工作。这是一张二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的招募宣传海报,画中的护士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眼神充满怜悯,浑身散发着圣母般的光辉。
13. 护士服的 “黄金时代” 始于 1950年,护理业越来越流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不过,比起外形时髦的护士服,简洁大方的款式更受欢迎。
14. 1960 和 1970 年代,护士服的领口 “打开了”,其中以“彼得潘式”( Peter—pan Styled)的小翻领最为盛行。这个时期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还出现了一次性的护士帽。
15. 如今,洗手衣成了更多护士的选择,特别是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穿着洗手衣能让护士工作更高效和舒适。由于它的中性设计,女护士和男护士都能穿,多种款式的洗手衣让护士服显得既时尚又有趣。
(此处参考资料来源于果壳网)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
一个女人,精通古典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她没有风流矫情,却把一生都献给了护士这一天职。
一个女人,她的举动,打破了人们对护士职业的偏见,把护士从“丧失品格的女人”升华为“天使”,成就了女性的最好的一个时代。
策划/编辑_梅子丫
今年是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我们已经错过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专题,也许这些都不要紧,关于这个女人,我们迟早都会去写她的。南丁格尔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全社会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个方向,这种势力,当时依然十分顽强。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那种时代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她的气魄和热情确实值得敬佩。
另一个南丁格尔
“人们把护士看成已经丧失品格的女人,因而认为最好由那些甚至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去干。”当时伦敦医院的医生还说道:“护士们都是些酒鬼,以护士长为首,所有人都一个样!”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出生。她是英国人,家中甚为富有。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多种外国语文,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南丁格尔的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1820年他们生下南丁格尔后,既以地名佛罗伦斯(Florence)为她命名。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腼腆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寞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情。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南丁格尔已经十七岁,俨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提灯女神的决心
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1849年 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以后几年中,南丁格尔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锐意追求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但始终得不到家人的谅解与支持,然而她并不灰心,依然随时把握机会充实自己。这时她正值英年,见识与经验已渐趋成熟。她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并不能被许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专业工作,以便能在学校或医院,照顾年迈的病者与儿童。而这一切,决非是大家贵秀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产生的一时冲动,而是真正有计划地把其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使她严然成为十九世纪的一位新女性。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因此在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赞助下,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了一个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她坚持自己的主张,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以收容。她展现了优越的管理能力,委员们对她都十分信任。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九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十月二十一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除了繁忙的护理管理工作,她还要答复大批的来函与询问。她发现卫生状况有问题,就上书给英国政府议员,请求专家给予支援,或依照她的建议采取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百分之四十降为百分之二。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好评如潮,给予她很大的鼓舞。
“独立女性”的先驱
南丁格尔曾在一封信中说:“人生就是斗争,是一场同歪风邪气的搏斗。”
基于实际的需要,克里米亚前线设置了两所医院,需要派遣护士支援。1855年,南丁格尔横渡黑海抵达巴拉克莱瓦,亲自督导这两所医院的护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亚饱经颠簸劳累,深入前线访问,不顾黑暗、寒冷、危险,将个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这种敬业精神,使英军大为振奋!由于她过于劳累,不幸感染克里米亚热,医师们认为已无法救治,病情几近垂危,但她仍不停地写、写、写,指示各项事务,抱病工作。消息传到斯库塔里,所有伤兵均为之落泪。当时在克岛的战地司令官拉格兰将军,急忙赶来看她,并将发病状况报告伦敦,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医师们让她返回英国休养,但南丁格尔坚持留在克里米亚。她虽在病中,但心里很明白,如果她一走,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于无形。她这种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很少人能比得上。直到1855年7月,她才逐渐恢复健康。依据新的卫生科学,在南丁格尔的精心设计下,军队护理逐渐扩展了卫生教育工作,并一步步推展起来,每天晚上,她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到病房巡视病人,给予全心全意安慰与关爱。她所到之处,伤兵们有的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道尔。
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她不但冲破重重困难,获得了如此的成就,更为护理工作开创了一项远大的事业。这种作为,在古今中外女性中殊不多见。
鉴于南了格尔在前线的英勇行为。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而来,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英国女王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
1856年3月16日,作战部长颁布了一道命令,肯定了南丁格尔的成就并正式授予她在军中工作的地位,任何护理人员的调动与勤务支援,必须获得她的同意,有关护理工作,军医首长须与她作充分协商,才可执行,这是南丁格尔一项重大的胜利。战争结束后,她最后离开斯库塔里时,特意来到英军墓地,并在他们的墓前发下誓言:“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为你们的生命而奋斗片此后她一生,都在实践这一壮严的诺言。4月29日,最后的病人离开了营区医院, 7月 28日,她启程回国。英国举国上下,准备以英雄凯旋仪式,欢迎她的归来,但她不愿宣扬自己,因此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伦敦。8月7日,她独自返回李哈斯待老家,使家人大吃一惊。次晨,村中的教堂响起一连串的钟声,向这位女英雄致敬。她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南丁格尔除了注意军中医院的护理管理外,同时注意改革全国医疗有关问题。1859年,她完成一本《医院摘要》,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的理论。她强调良好的建筑、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照护。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见,改变了旧有的护理观念。这本书对当时的卫生领域的影响,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许多国部队士纷纷求购,视其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样板。当时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往往是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院统计标准模式,使各医院能准确表现相关死亡数字,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公认是一件了不起的贡献。 1859年底,她又出版了一本《护理摘要》,提供给一般妇女阅读,它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不但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普受欢迎,后来成为护士学校的教科书。1860年6月24日,她在圣陶玛斯医院创立的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从此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的成就,不但蜚声于英国,欧美大陆也都公认她是医疗与护理方面的专家,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凡有关各国重大医疗问题与计划,以及国际红十字的建立,也都得力于南丁格尔的协助与支持。1865年10月,她迁往伦敦大街十号,这是她父母为她购置的一所住宅,此后她即在此定居。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她丰功勋章。这是首次将此类勋章颁授女性,真是无比光荣。稍前曾有人提议,在维多利亚女王就职六十周年时,将护理事业进步实况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尔表示反对。她不愿将她的照片罢出去任人欣赏,认为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1910年8月13巴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溢然长逝。南丁格尔的一生,历经了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像她这样致力于社会改革而获得实效的人,在当时很稀少。她以个人的远见与抱负,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的伟业,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今天她被尊称为护理先驱,实在是当之无愧。
护士服的故事
1. 18世纪以前,护理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僧侣、修女,或者一些地位低下的妇女。穿护士服也并不是出于卫生的目的,护士穿的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
2. 在南丁格尔的年代,还没有像样的护士服出现。她在照顾战争中的伤员时,也只不过在腰上多系了一条围裙。
3. 还是在南丁格尔的年代。护士穿了件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那时有很多护理小器械需要随身携带,可惜还没有实用的口袋设计,所以只能挂在腰间。
4. 1880 年左右,开始有了比较正式的护士服。早期的护士服不仅要卫生,还要体现出护士的端庄,因此全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手和脸,什么都没露出来。这种制服还有个傻乎乎的名字——“发烧防护服”(Fever Proof Uniform) 。
5. 在1890年前后的美国,护士服的袖子变短了,但外面还是配一条有交叉设计的围裙,有的交叉在前面,有的则在背后。
6. 20世纪初,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用帽子或面纱完全遮起来。
7. 20 世纪的头十年,围裙式的护士服穿起来像极了女仆,某些护士帽的设计使得其 “女仆装”的特点更加明显。幸好,臂章显示了她们的职业,还能体现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
8. 这套格外帅气的护士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护士的制服(照片是后来拍摄的)。一件长袖的橄榄绿大衣,金光闪闪的纽扣从颈部一直到腹部。腰间束有皮带,以确保大衣贴身,外加一条红色的斗篷,身材高大的女性穿起来,要是没有头上那顶标志性的护士帽,还真难认出是位护士。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Red Guard Nurses)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
10. 1920 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玛芬帽”(Muffin Cap,上)。后来,玛芬帽又被“手帕帽”(Handkerchief Cap)给取代,因为后者更容易清洗、制作和运输,而且相比只能盖住头顶发髻的玛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个头部。
11. 1936 年,南丁格尔去世 11 年之后,护士帽开始变得千奇百怪,几乎每所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 “校帽”。这个时期大多数护士帽都很小,更像是一件配饰,是护士职业的象征。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展开了大规模、公开性的征召护士工作。这是一张二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的招募宣传海报,画中的护士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眼神充满怜悯,浑身散发着圣母般的光辉。
13. 护士服的 “黄金时代” 始于 1950年,护理业越来越流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不过,比起外形时髦的护士服,简洁大方的款式更受欢迎。
14. 1960 和 1970 年代,护士服的领口 “打开了”,其中以“彼得潘式”( Peter—pan Styled)的小翻领最为盛行。这个时期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还出现了一次性的护士帽。
15. 如今,洗手衣成了更多护士的选择,特别是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穿着洗手衣能让护士工作更高效和舒适。由于它的中性设计,女护士和男护士都能穿,多种款式的洗手衣让护士服显得既时尚又有趣。
(此处参考资料来源于果壳网)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