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注重实验探究与分析。在化学教学应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教学课内与课外各种实验的观察,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同时通过与思路教学的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力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大多数科学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与思维结合。
一、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学生比较喜欢做化学实验,主要是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感到好奇(例如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喷泉现象等等),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喜欢看实验并不代表会观察。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将学生兴趣引导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观察的潜能,而不是将兴趣停留在好奇的阶段。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老师做演示实验,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钠在石棉网上加热,钠与氯气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实验结论。另外,可以适当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例如化学趣味小实验,家庭小实验,实验技能比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弄清楚要观察什么,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并且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是观察全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在观察时很多学生会漫无目的,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现象比较新奇或比较激烈的一些变化上,分不清主次,导致顾此失彼,无意中忽略了本质现象,造成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全面。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和形成教学目的要求的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化学知识。
另外,化学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在观察实验现象时不仅仅是用眼睛,而是需要用到各种感觉器官。例如,在钠与水的反应中观察到钠浮在水中来回游动,熔成小球,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反应后烧杯壁变热,在这实验中就需要眼观、耳闻、手摸等来观察。因此,在观察任何实验时,要有意识的去调动各种感覺器官进行观察,以获得较全面的实验现象,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征。
三、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化学实验是一门科学,因此在观察时要秉着科学的实事求是态度,在观察时要做到一丝不苟,善始善终,不能漏掉任何的蛛丝马迹,如实反映观察到的现象,不能随意捏造实验事实,更不能用自己预想的结果来代替真实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化学变化中通常会有一些时间比较短促,复杂的反应,因此在观察时要做到细致入微,严谨求实。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观察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地点,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例如,Cu分别稀硝酸和浓硝酸的反应,虽然反应物都相同,但是实验条件不同,导致实验结果也不相同。
四、 学会观察与思维相结合
一切观察都是感官知觉和思维知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化学现象的观察也不例外。所以在观察前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巧设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研究Na2CO3和盐酸反应过量与少量的问题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物质互滴时的现象,分析为什么互滴时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同,找出本质原因,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五、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高观察能力
老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拟定一些研究性的实验,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课本的知识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提高观察能力和观察的独立性。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学生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自主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知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自主观察兴趣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景、巧设疑问,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巧设疑问,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生主动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七、小结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能力的培养与思路教学的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力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提供观察条件,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7]。
参考文献:
[1]谢建峰.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3:34.
[2]王俊奇.浅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J] 河南农业.2007,8:49.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大多数科学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与思维结合。
一、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学生比较喜欢做化学实验,主要是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感到好奇(例如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喷泉现象等等),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喜欢看实验并不代表会观察。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将学生兴趣引导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观察的潜能,而不是将兴趣停留在好奇的阶段。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老师做演示实验,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钠在石棉网上加热,钠与氯气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实验结论。另外,可以适当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例如化学趣味小实验,家庭小实验,实验技能比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弄清楚要观察什么,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并且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是观察全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在观察时很多学生会漫无目的,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现象比较新奇或比较激烈的一些变化上,分不清主次,导致顾此失彼,无意中忽略了本质现象,造成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全面。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和形成教学目的要求的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化学知识。
另外,化学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在观察实验现象时不仅仅是用眼睛,而是需要用到各种感觉器官。例如,在钠与水的反应中观察到钠浮在水中来回游动,熔成小球,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反应后烧杯壁变热,在这实验中就需要眼观、耳闻、手摸等来观察。因此,在观察任何实验时,要有意识的去调动各种感覺器官进行观察,以获得较全面的实验现象,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征。
三、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化学实验是一门科学,因此在观察时要秉着科学的实事求是态度,在观察时要做到一丝不苟,善始善终,不能漏掉任何的蛛丝马迹,如实反映观察到的现象,不能随意捏造实验事实,更不能用自己预想的结果来代替真实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化学变化中通常会有一些时间比较短促,复杂的反应,因此在观察时要做到细致入微,严谨求实。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观察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地点,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例如,Cu分别稀硝酸和浓硝酸的反应,虽然反应物都相同,但是实验条件不同,导致实验结果也不相同。
四、 学会观察与思维相结合
一切观察都是感官知觉和思维知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化学现象的观察也不例外。所以在观察前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巧设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研究Na2CO3和盐酸反应过量与少量的问题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物质互滴时的现象,分析为什么互滴时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同,找出本质原因,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五、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高观察能力
老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拟定一些研究性的实验,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课本的知识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提高观察能力和观察的独立性。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学生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自主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知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自主观察兴趣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景、巧设疑问,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巧设疑问,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生主动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七、小结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能力的培养与思路教学的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力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提供观察条件,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7]。
参考文献:
[1]谢建峰.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3:34.
[2]王俊奇.浅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J] 河南农业.2007,8:49.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