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应交增值税税务会计处理是事业单位比较重要的工作,各个事业单位在核算应交增值税税务的时候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保证会计核算的一般性,这样才能够使得不同报表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统一性。本文就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税务会计处理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增值税税务 会计处理 策略
1 事业单位产生应税收入的会计处理策略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买材料、记录材料入账价格的时候,要将购价和运杂费作为材料的入账价格,计算的时候要区分核算主体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和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事业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那么购进材料的入账价值应按照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入账;如果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额可以抵扣,应将购进货物的增值税额单独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借方”,其余与购进该材料相关的费用计入“材料” 的借方。事业单位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存在一定的区别:第一,事业单位购买商品时,在收到对方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库存商品”等,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而且一定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正因为如此,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要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不需要设置“应交税金”的三级科目,该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是,借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第二,事业单位在销售商品时,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使用的税率不同。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所购买的材料,有时候会比较难区分是否自用,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样的事业单位所取得的收入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不一致,会造成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事业单位只能够被认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单位所购买的材料的价值就是包含有增值税的含税价格,如果所购买的材料已经验收入库,那么材料的价值就是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按照这样的方式,就不必区分材料是否为自用,进而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2 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的会计处理策略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规定,如果事业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要严格的按照合同中规定的价值来进行会计处理,借记“对外投资”,贷记“材料”(按照含税的材料账面价值来进行计量)、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与此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按照材料的账面价值),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如果事业單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应该按照其账面价值(合同中确定的材料价值),借记“对外投资” (按照不含增值税的账面价值),贷记“材料”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合同规定的价值减去材料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计量,将其归为“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与此同时,进行会计处理时要按照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简单的来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会计处理的主要区别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要按照材料含税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要按照材料不含税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但是这样的核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小规模纳税人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的时候,没有对增值税进行核算,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现象的出现;第二,事业单位的投资通过合同来确定价值,很容易造成误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的出现;第三,设置“事业单位----投资基金”这一科目的原因是核算事业单位用于投资的基金,但是这一科目上的资金与“对外投资”这一科目上的数额不相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小规模纳税人对其他单位投出材料,也要核算增值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的从事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个人和单位都在增值税纳税人的范围之内,所以小规模纳税人也要进行增值税的核算;第二,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不应该通过合同来确定价值,而是应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价值,因为事业单位所进行的投资的资产的所有者是国家,因此,事业单位用于投资的资产应该由法定机构来确认,而不是在合同中随意决定。为了避免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失,同时维护双方的利益,在评估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的时候应该认定为不包含增值税的评估价;第三,保证“事业单位----投资基金”和“对外投资”两个科目的数额一致。“事业单位----投资基金”是为了核算对外投资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应该是账面价值和增值税款的总和,所以“事业单位----投资基金”和“对外投资”两个科目的数额应该是一致的。
3 结束语
当前事业单位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完善,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崔丽燕."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 (10).
[2] 李琳.“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 (14).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增值税税务 会计处理 策略
1 事业单位产生应税收入的会计处理策略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买材料、记录材料入账价格的时候,要将购价和运杂费作为材料的入账价格,计算的时候要区分核算主体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和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事业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那么购进材料的入账价值应按照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入账;如果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额可以抵扣,应将购进货物的增值税额单独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借方”,其余与购进该材料相关的费用计入“材料” 的借方。事业单位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存在一定的区别:第一,事业单位购买商品时,在收到对方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库存商品”等,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而且一定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正因为如此,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要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不需要设置“应交税金”的三级科目,该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是,借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第二,事业单位在销售商品时,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使用的税率不同。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所购买的材料,有时候会比较难区分是否自用,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样的事业单位所取得的收入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不一致,会造成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事业单位只能够被认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单位所购买的材料的价值就是包含有增值税的含税价格,如果所购买的材料已经验收入库,那么材料的价值就是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按照这样的方式,就不必区分材料是否为自用,进而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2 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的会计处理策略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规定,如果事业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要严格的按照合同中规定的价值来进行会计处理,借记“对外投资”,贷记“材料”(按照含税的材料账面价值来进行计量)、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与此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按照材料的账面价值),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如果事业單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应该按照其账面价值(合同中确定的材料价值),借记“对外投资” (按照不含增值税的账面价值),贷记“材料”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合同规定的价值减去材料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计量,将其归为“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与此同时,进行会计处理时要按照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简单的来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对外投出材料时,会计处理的主要区别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要按照材料含税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要按照材料不含税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但是这样的核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小规模纳税人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的时候,没有对增值税进行核算,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现象的出现;第二,事业单位的投资通过合同来确定价值,很容易造成误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的出现;第三,设置“事业单位----投资基金”这一科目的原因是核算事业单位用于投资的基金,但是这一科目上的资金与“对外投资”这一科目上的数额不相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小规模纳税人对其他单位投出材料,也要核算增值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的从事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个人和单位都在增值税纳税人的范围之内,所以小规模纳税人也要进行增值税的核算;第二,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不应该通过合同来确定价值,而是应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价值,因为事业单位所进行的投资的资产的所有者是国家,因此,事业单位用于投资的资产应该由法定机构来确认,而不是在合同中随意决定。为了避免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失,同时维护双方的利益,在评估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的时候应该认定为不包含增值税的评估价;第三,保证“事业单位----投资基金”和“对外投资”两个科目的数额一致。“事业单位----投资基金”是为了核算对外投资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应该是账面价值和增值税款的总和,所以“事业单位----投资基金”和“对外投资”两个科目的数额应该是一致的。
3 结束语
当前事业单位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完善,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崔丽燕."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 (10).
[2] 李琳.“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