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通讯应该具备的三项能力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采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采写通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了每一项能力在使用和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通讯报道的采写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框架和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通讯;采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通讯报道如何采写?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的人经历过科班的训练,写得有板有眼;有的人来自于新闻宣传实战,写得骨丰肉满、生动活泼;有的人从报刊杂志汲取经验,写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高屋建瓴又贴近生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么,如何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通讯报道呢?在此,笔者主要从通讯采写人员的采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采访能力
  精彩,总是在路上,好的通讯报道,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这并不否认事先做好案头工作,做好立意以及收集并研读背景材料、擬定采访方案和采访提纲的重要性。
  立意也叫策划,这篇通讯报道要反映什么?是反映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总结经验教训,还是反映一个团队或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現出来的精神,是以人带事,还是以事代人,这是作者在开始就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占领了思想的高度,才能有通讯报道的影响力度。
  明确了立意,下一步就要消化吸收能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采访之前,要最大限度地了解背景、数据、资料,特别是互联网情况下面对巨量的信息,只有做到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归类分析,才能对采访对象心中有数。
  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还不能马上付诸行动,还需要草拟写作提纲。虽然没有采访,但是草拟写作提纲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收集素材,有的放矢地进行采访,减少盲目性,少做无用功。当然,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新的闪光点,甚至将提纲推翻,但是这个提纲的有用性仍然体现在为我们新搭建的提纲提供了逻辑上的基础。
  在写作提纲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设计出采访提纲。采访对象不同,采访提纲就要分门别类地拟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泛泛而问,尽量只有这一个采访对象可以回答,对有关联的采访对象可以使用同一问题。
  案头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进入采访最关键的一步——深入生活,扎实采访。也就是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首先,要深入调研。只有深入第一线,直击要写的人与事,才能有最真实深刻的感受。只有和采访对象同工作同生活,才能体会出特殊微妙的感受,才能挖掘出生动鲜活的东西。
  其次,要抓原创素材。任何人和事件中都不乏独特的信息,关键是怎么样去发掘。新闻宣传人员就是要把别人看不到、看不透,或者是看到了说不出来的,看到、看透、提炼出来。王国维说:“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因此只有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既进得去——了解采访对象内心,又站得高——看到采访对象背后的东西,才能抓到原创性的素材。
  最后,要有采访技巧。第一,要能营造氛围与采访互动。采访最好在采访对象工作的环境中,这样能够还原真实、保留原始的气场,可以有利于采访对象体现自身的真情实感和特质。采访者必须走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必要时做一些互动,比如谈自己和采访对象一些相似的经历,聊共同认识的某些人、关注的某些话题,以便拉紧两人之间的距离,为紧张的采访营造宽松的氛围。
  第二,要掌握提问的诀窍。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如果是首次见面,双方都会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此时不要谈论一些“动机”、“追求”等概念性的问题。比如针对科研人员,不要上来就问“你对科研创新是怎么理解的?你追求什么?”等大而化之的问题,如果换成“做科研,有哪些令你兴奋和激动的事情?”采访对象自然就表达流畅了,因为这就是他最熟悉的生活。另外,提问,一开始不要过于宏大,要尽量听采访对象说。采访者要认真倾听,然后抓住一两个细节引申开来,让采访对象讲故事。同时,面对抽象的主题,需要形象化地提问。比如“如何认识创新的问题”,可以设计成“面对科研问题,你采用哪些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这个方法不行,是如何想到那个方法的?问题解决了,自己有没有收获?这些收获是什么?”通过不同的提问设计,既可以打开采访空间,也能够深化主题,但是这也是采访者需要下大力气用心训练的能力——使得深奥的道理能够得到直观的表达。
  第三,形成采访的“爆发点”。采访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和采访者形成共鸣,从而进入一种忘记“我是采访对象”的状态,展现最本质的特点和最为隐秘的内心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多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找到其兴趣点所在,寻找共同的语言,逐渐引向采访话题,这是渐进式的。还可以使用“激将法”,比如1972年法拉奇采访基辛格越战谈判的内幕,基辛格三缄其口,法拉奇问“很多人认为您和尼克松总统接受那个协议就是向河内投降,对此您也不愿谈论吗?”如果仍然不说话,无异于等同默认这种说法,结果法拉奇拿到了第一手的资料。这种“激将法”必须要对采访对象有深刻的了解,并有娴熟的使用手法才行,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当多次成功的采访结束,我们就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有采访对象最原始的录音、有对采访现场真实的记录、有采访过程中采访者真挚感情的描述和对事件人物的所思所感……“米”已经有了,能否做成一锅香喷喷的“米饭”,那就看“巧妇”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了。
  二、逻辑思维能力
  写一篇通讯,就像指挥千军万马过一座独木桥。桥的这面是作者,桥的那边是读者,如何让军队井然有序、条理清楚地站在桥的对面,考验的是作为指挥官的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次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组织结构、有哪些论据可以作为对论点的支撑,这些在写作之前就应该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实际上,在采访之前拟定写作提纲的时候已经初步设计到了这部分,在前面已经做了介绍),所谓“画竹,先成竹在胸”。   接下来最好把想法落到纸上。把能够想到的和采访过程中收集到的所有素材都列出来,不必拘泥于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内容,但必须是和通讯的主题紧密相关。笔者的经验是采用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種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将主题关键词以图像和颜色形成一定逻辑关系的记忆链接,由中心主题向外辐射若干个关节点,每个关节点又可以成为新的中心主题,从而充分发挥人左右脑的互动),发现主题内容和相关事件、人物的普遍的、深层次的联系。这一步,对信息不要求做出明确严谨的分层,但内容必须要详细。
  然后,将纸上列出的信息再分类、分层进行整理。这时涉及到了对通讯的层次结构的划分。分类要尽可能简单,分层要尽可能清晰。例如当讨论一个企业发展的时候,主要是产品、客户、员工三大类,其他的细节比如市场可以归于产品,服务可以归于客户。
  层与层之间不外乎三种逻辑关系:向上、向下、横向。向上,是为了证明上层观点;向下,是对下层观点的整合与总结;横向,则体现了同层次观点或论据的相关性。只要把握住了这三种逻辑关系,一个简单的类三角形模型就形成了。这种方法就叫做“金字塔原理”。
  当分类和分层完成之后,一个简单的文章构架就清晰明了地摆在了眼前。最顶层是我们提出的问题或者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中间一层是如何写好这篇文章,对于人物性的通讯则侧重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于事件性的通讯则侧重于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分析,对于评论性的则引入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思考并展开论述,所有这些都是紧紧围绕着最顶层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再下一层就是对于上一层的充分阐释说明,提供丰富的论述去证明上一层的论点的正确性。用人或事件去刻画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内涵以及其他。最下面一层就是归纳整篇文章,以点带面、见微知著,对通讯文章的立意进行升华。
  需要提出注意的是,通讯性文章最多不要超过3层(当然篇幅较大的除外),至于学术性的文章也不要有过多的层次。虽然文章经过整理已经有了较强的逻辑性,但是层次越多、信息量越大,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无意识地过滤,只关注部分内容,反而看不清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写作的过程,也充满了战略与战术的考量。在通讯初始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要让读者沿着作者设定的思路和模式进行思考;通讯终了,又要让读者拍案称绝,自然而然地大呼“果然不出我所料”。
  三、写作能力
  到了这个环节,可以说万事具备。通讯要表达的主题有了,从哪个方面来表达也有了,甚至应该怎么表达也基本上定型了,所欠的就是“东风”——把这些加工后的素材有机结合起来,成文。但是,要注意四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要恪守文字的真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把通讯比喻成一座宏伟的大厦,那么恪守文字的真实就是大厦的地基。要确保通讯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如果是一篇人物通讯,哪怕仅仅是一丁点儿的虚构,其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因为,读者一旦认为作者“造假”,就会对整个通讯报道质疑,产生信任危机。结果就真如《红楼梦》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一样,甚至“真”也成了“假”,“有”也等于“无”。因此,写作通讯时,要始终坚守严谨细致的作风,“准确,准确,再准确一些”。
  第二个重点是要注意行文的起承转合,即观点之间、章节之间、事例之间的贯通、勾连、转接,贯通是思想贯通、情感贯通、语言贯通,勾连即将不同时空的對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转接是在勾连的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笔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写一篇通讯报道就像是做一串冰糖葫芦,中间的竹签就是通讯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通讯的灵魂或者主线,自始至终,主题只能有一个,比如反映一个人爱岗敬业,反映一个组织团队的科技创新,反映一种风气或者精神风貌等。竹签上的山楂就是为了反映主题而采用的几个层次或类别,这些层次和类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从不同的层面来证明、阐释唯一的主题;它们包含了一个个的故事和观点,故事或观点不能干巴巴、硬邦邦地勾连在一起,而是需要形成平滑的过渡,这种过渡依靠对故事的评论或抒情性的语言来实现,山楂最外层的糖就是起这个作用,它包裹在故事之上,保证了故事与故事,层次与层次,故事与层次之间的有机连接。
  对应起承转合来说:竹签就是“起”并贯穿始终;糖是“承”和“转”帮助过渡,“承”起到递进作用,“转”则是另起一个故事;山楂就是“合”在一起的故事,用于反映主题。起承转合更侧重于如何使文章的写作更加通顺流畅,在日常的写作中要注意收集对当前现象的观点和看法,形成自己的思想,以及培养自己文学抒情、景物描写、普遍联系等并不限于写作技巧的能力,只有这样在写作中才能信手拈来。
  第三个重点是总体调整。初稿完成之后,在修改阶段首先要考虑总体框架结构,总体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否符合总体要求,长或短,厚或薄。这是一个把方向、定调子的过程,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推倒重来。这个阶段要把握以下关键:一是主线必须突出,所有的内容都要依附于主线,不得横生枝节;二是必须深刻展现情节冲突和人物内心矛盾;三是逻辑顺序必须合理,情节的出现要遵循一定顺序,不能盲目闪进闪出,不能让读者有跳跃感;四是语言把握必须要精准、精到、精致;五是想象力必须充分展开,确保真实的前提下,要善于在不同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善于生发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
  第四个重点是精细打磨。通讯能否成为精品,首先是看立意,其次就是细节。对通讯细节的雕琢就像是打铁,除了抡大锤成形之外,用小锤敲打修饰更显功夫。修饰的方法多样,有的用重笔局部调整,让文章在关键时刻提神提气;有的用简笔删繁留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的用点睛之笔,聊聊几个字就能让人的精神跃然纸上。精细打磨的功夫可以学,但要想举重若轻则必须勤学苦练才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四、结语
  采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都是基本的功夫,只要勤加练习一定会取得成效。但是,若想写出传世的精品,作者还需要有两个特质才行。一方面是要有真感情,带着感情的文字才有真正的感染力,通过文字技巧获得的感染力只能有一时的力量,有感情的感染力才能穿透时空。另一方面是要有胆识,人有胆识文章就有风骨,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而不肆意谩骂,弘扬正气成风化人而不做作浮夸。
  作者简介:王通洲(1981),男,河北沧州人,政工师,出版专业资格中级,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实践,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党委宣传部副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叙事理念和观众审美期待两者于认知需求、情感体验的匹配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命运。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在视听制作技术和报恩与爱的主题受到广泛肯定的同时,叙事层面却出现世界观表述缺日、传统文化价值体认碎片化、生命历程缺乏心灵内省、主人公道德偏差四种与受众审美期待相抵悟的现象,而通过增删相关叙事细节、拓展叙事符号意蕴等叙事策略的调整,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化解影片中这种失衡状况。  关键词:大
期刊
摘要:随着语文现代化教学的全面发展,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观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自己的学中去发现问题,发挥想象。因而,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启发;解析;结合点;想像  随着语文现代化教学的全面发展,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方法。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红楼梦》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还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小说是荒凉的,带着号角的音响!”其实《红楼梦》也是如此,整个都相当凄凉,都带着号角的音响。  关键词:红楼梦;共鸣;感伤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鲋鱼多刺一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未完”’。  ——张爱玲  这段话极易引人共鸣,红楼一梦引来多少辛酸泪?小时候恨著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与前提。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愉快地识字,还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迅速识字、引导学生在区别特点创编口诀中巧妙识字,以此迅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制学生要认识常用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不仅导致了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巨大可塑性和创造性的人。语文课堂生活已不仅仅在于“文化的复制”,而是在于通过师生间积极地交往与互动,使课堂教学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
期刊
摘要:网络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现代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在当前的义务教育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是,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之中,醉心于网络游戏,使得学业荒废,不学无术。文章则主要围绕“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网瘾;义务教育;成因;方法;体系;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了接受免费的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机会,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使传统教学方法焕然一新,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学习效率也可以有所提高。史料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生机,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推广,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应用  所谓史料主要是编纂和研究历史所需要的资料。这些材料通常是在人
期刊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地理教学的最基本特色,地图既是中学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和地图的运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大重点,学会读地图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地图具有很好的概括性、整体性,信息量大,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等方面的特性,学好地图,并运用好地图,对初中学生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会地图的三要素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只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经济全球化,语言已经成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互相了解,相互交流的重要沟通渠道。这种语言交流最为广泛的是英语。小学英语成为我国教学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最为有力的课程体系结构。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英语的教育模式也在进行创新和推进。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游戏教学;实践探索  随着英语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对传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