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题材的画作,国外称为风景画,而在我们中国被称为山水画。
山水画按其笔墨表现形式,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几大类。
浅绛山水,是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这种山水画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到明末清初,为新安画派所继承(新安为晋唐时郡名,今日之安徽歙县、黟县、休宁等均属其辖地)。
清代晚期咸(丰)同(治)年间,新安画派后期代表人物、安徽黟县人程门,金品卿、王廷佐等来到景德镇,在瓷上绘浅绛山水,首创了带有文人画特色的浅绛彩瓷。这种浅绛彩瓷笔墨飘逸豪放,色彩淡雅秀丽,诗书画印配为一体,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快成为当时釉上彩瓷的主要品种。
但浅绛彩瓷有画料单薄、黏连不够牢固、难以长期保存的弱点,这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露,使人们对它的兴趣日益降低。到民国20年(1931年)之后,浅绛彩瓷逐步退出市场。
代之而起的是新粉彩瓷。新粉彩瓷继承了浅绛彩瓷的长处,而抛弃了其缺点。它以粉彩画文人画,每件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且都题写诗词和作者的名款,不同于传统粉彩照搬前人代代相传的底本,所有作品千人一面,使一度沉寂的粉彩瓷画重现了生机。
新粉彩瓷的代表人物为“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各有所长,其中以画山水著称的是徐仲南、何许人、汪野亭等。
汪野亭从艺之初画浅绛山水,后改画粉彩,是粉彩山水瓷画的奠基人。
中国画之山水画,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粉彩山水瓷画亦如此。
汪野亭之粉彩山水瓷画就有这两个特点。
他庚辰年(1940年)创制的粉彩《瀑布云山石上流》山水瓷板,绘一幅早春江南山乡水村景色。画幅左侧群峰耸立,林木参差,两股瀑布从主峰飞泻而下,落地后由山树间流过,汇入广阔的湖水之中。湖水荡漾,向画幅右侧展开。湖面上飘泊着几只小船,一只打鱼劳作,一只泊在岸边,还有一只向浩渺的湖之深处驶去。湖心小岛有垂柳草舍,一老翁带随从经过小桥向草舍走去。远处山脚下民居散落其中,为盛开的桃花和轻雾所掩映。右上侧用墨彩题诗、落款并钤印,诗曰:“瀑布云山石上流,湖溪烟水送轻舟。桃红柳绿常回首,策杖呼僮且漫游。”整个画面用平远山水布局,远处起伏的山峦,近处浩淼的湖水,平岗、林木、房舍无不配置适宜,与画面上的落款与钤印有机配合,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完美地表现了生活真实和画家的主体意识,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汪野亭的这幅粉彩山水瓷画,是他晚年画作中的精品,代表了民国时期粉彩山水瓷画的最高水平。
汪野亭之后直到当今,景德镇的粉彩山水瓷画,仍在沿着他开创的这条路径前进。
但粉彩山水瓷画与中国画之山水画毕竟还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主要是:
绘画材料不同
粉彩山水瓷画的绘画材料主要是珠明料、玻璃白、乳香油,中国画之山水画主要为水墨。
载体不同
前者为瓷器,后者为宣纸或绢帛。
成画的过程不同
中国画的成画较简单,画完就成了;而瓷画则不光是画出来的,还是靠烧出来的。特别是粉彩,同样的彩料,经过不同条件的烧制过程,所造出的粉彩瓷绘的色彩效果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掌握好烧制的火候以及对烘烤温度高低的控制等,是烧好烧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要画出好的粉彩山水瓷画,不仅要会画中国山水画,而且要懂得粉彩颜料的科学原理、工艺性能,掌握瓷绘的技巧,还要了解各种色料在火中烘烤的适当温度,使粉彩的呈色达到预想的效果。
正是因此,许多著名的中国画山水画家到景德镇后,可以很快地学会绘制青花山水瓷画,却难以很快学会绘制粉彩山水瓷画。
所以,对于外来的中国画山水画家来说,要想画好粉彩山水瓷画,要紧的是掌握料性、瓷性及粉彩瓷画的烧制技术,而对于土生土长熟谙粉彩瓷绘画及烧成技巧的景德镇本地瓷艺工作者来说,则应该是在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上下更多的功夫。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后者更难,不光需要努力学习绘画的理论和技巧,还要读很多书,掌握丰富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品格修养与笔墨意趣。
前人论山水画日:
“画有以邱壑胜者,有以笔墨胜者。胜于邱壑为作家,胜于笔墨为士气。然邱壑停当而无笔墨,虽自谓作者,总不足贵。故得笔墨之机者,随意挥洒而不乏天趣。若能士气作家兼备,直可入元大家之室矣。”
这话告诉我们,画山水画,仅胜于邱壑为作家,还不够,还要胜于笔墨,为士气。只有士气作家兼备,做到情与景合,意与象融,才能“入元大家之室”,创作出真正好的山水画来。
我们粉彩瓷艺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多努力。
山水画按其笔墨表现形式,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几大类。
浅绛山水,是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这种山水画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到明末清初,为新安画派所继承(新安为晋唐时郡名,今日之安徽歙县、黟县、休宁等均属其辖地)。
清代晚期咸(丰)同(治)年间,新安画派后期代表人物、安徽黟县人程门,金品卿、王廷佐等来到景德镇,在瓷上绘浅绛山水,首创了带有文人画特色的浅绛彩瓷。这种浅绛彩瓷笔墨飘逸豪放,色彩淡雅秀丽,诗书画印配为一体,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快成为当时釉上彩瓷的主要品种。
但浅绛彩瓷有画料单薄、黏连不够牢固、难以长期保存的弱点,这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露,使人们对它的兴趣日益降低。到民国20年(1931年)之后,浅绛彩瓷逐步退出市场。
代之而起的是新粉彩瓷。新粉彩瓷继承了浅绛彩瓷的长处,而抛弃了其缺点。它以粉彩画文人画,每件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且都题写诗词和作者的名款,不同于传统粉彩照搬前人代代相传的底本,所有作品千人一面,使一度沉寂的粉彩瓷画重现了生机。
新粉彩瓷的代表人物为“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各有所长,其中以画山水著称的是徐仲南、何许人、汪野亭等。
汪野亭从艺之初画浅绛山水,后改画粉彩,是粉彩山水瓷画的奠基人。
中国画之山水画,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粉彩山水瓷画亦如此。
汪野亭之粉彩山水瓷画就有这两个特点。
他庚辰年(1940年)创制的粉彩《瀑布云山石上流》山水瓷板,绘一幅早春江南山乡水村景色。画幅左侧群峰耸立,林木参差,两股瀑布从主峰飞泻而下,落地后由山树间流过,汇入广阔的湖水之中。湖水荡漾,向画幅右侧展开。湖面上飘泊着几只小船,一只打鱼劳作,一只泊在岸边,还有一只向浩渺的湖之深处驶去。湖心小岛有垂柳草舍,一老翁带随从经过小桥向草舍走去。远处山脚下民居散落其中,为盛开的桃花和轻雾所掩映。右上侧用墨彩题诗、落款并钤印,诗曰:“瀑布云山石上流,湖溪烟水送轻舟。桃红柳绿常回首,策杖呼僮且漫游。”整个画面用平远山水布局,远处起伏的山峦,近处浩淼的湖水,平岗、林木、房舍无不配置适宜,与画面上的落款与钤印有机配合,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完美地表现了生活真实和画家的主体意识,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汪野亭的这幅粉彩山水瓷画,是他晚年画作中的精品,代表了民国时期粉彩山水瓷画的最高水平。
汪野亭之后直到当今,景德镇的粉彩山水瓷画,仍在沿着他开创的这条路径前进。
但粉彩山水瓷画与中国画之山水画毕竟还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主要是:
绘画材料不同
粉彩山水瓷画的绘画材料主要是珠明料、玻璃白、乳香油,中国画之山水画主要为水墨。
载体不同
前者为瓷器,后者为宣纸或绢帛。
成画的过程不同
中国画的成画较简单,画完就成了;而瓷画则不光是画出来的,还是靠烧出来的。特别是粉彩,同样的彩料,经过不同条件的烧制过程,所造出的粉彩瓷绘的色彩效果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掌握好烧制的火候以及对烘烤温度高低的控制等,是烧好烧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要画出好的粉彩山水瓷画,不仅要会画中国山水画,而且要懂得粉彩颜料的科学原理、工艺性能,掌握瓷绘的技巧,还要了解各种色料在火中烘烤的适当温度,使粉彩的呈色达到预想的效果。
正是因此,许多著名的中国画山水画家到景德镇后,可以很快地学会绘制青花山水瓷画,却难以很快学会绘制粉彩山水瓷画。
所以,对于外来的中国画山水画家来说,要想画好粉彩山水瓷画,要紧的是掌握料性、瓷性及粉彩瓷画的烧制技术,而对于土生土长熟谙粉彩瓷绘画及烧成技巧的景德镇本地瓷艺工作者来说,则应该是在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上下更多的功夫。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后者更难,不光需要努力学习绘画的理论和技巧,还要读很多书,掌握丰富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品格修养与笔墨意趣。
前人论山水画日:
“画有以邱壑胜者,有以笔墨胜者。胜于邱壑为作家,胜于笔墨为士气。然邱壑停当而无笔墨,虽自谓作者,总不足贵。故得笔墨之机者,随意挥洒而不乏天趣。若能士气作家兼备,直可入元大家之室矣。”
这话告诉我们,画山水画,仅胜于邱壑为作家,还不够,还要胜于笔墨,为士气。只有士气作家兼备,做到情与景合,意与象融,才能“入元大家之室”,创作出真正好的山水画来。
我们粉彩瓷艺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