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严重者可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极端异常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可能给患者自身的安全造成影响,也会给精神科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可能造成对护士不必要的伤害。本研究就精神科护理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风险自我保护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79-01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着较为病态的心理,这种病症的特殊性使得对患者的护理难上加难,精神科护理的风险也要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护理,精神科护士更易受到来自患者、自身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方面的威胁,因此,探究神经科风险的产生原因、提出一些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尽量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精神科护理风险分析
1.1家属带来的不良影响
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当出现药物反应或疗效不理想时,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容易产生纠纷;因经济困难不能承受医疗费用而嫌弃患者,导致患者情绪失衡等。
1.2护士自身防护技能较差
刚走上精神科护理岗位的护士,往往拥有干好本职工作的一腔热血和激情,但护理经验缺乏,对工作的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对患者精神症状变化的观察不细致,对患者的特殊表现如妄想、幻觉、自杀言行、冲动伤人等观察不详细。对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判断不准确,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在发生突发状况前没有防备,易受到伤害。
1.3医疗风险
精神科护士也要面对医疗风险。如果患者在有精神障碍的同时伴有身体疾病,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只对精神方面进行了护理,忽略了对身体疾病的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承认自己有病,入院检查不合作、不及时,患者的身体疾病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准确细致的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是精神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4医嘱执行不力造成的风险
长期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使精神科的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过于机械化,不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精神科患者缺少自知力,护士在告知时,未能将其病情、治疗风险、疾病预后等详细情况告知患者家属,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
1.5护理记录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科表格设计不够完善、以及护理人员的专科记录水平不够等原因,对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处理经过、结果等多无记录,有记录的也大多与医生的病历记录雷同,未能充分体现护理过程。
1.6设施不良造成的风险
医院在设施方面只注意外观形象好看,而忽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如洗池台过高、楼房门窗未加护栏,地面滑、缺少必要的扶手,未设专用的躁动房间,这些隐患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1.7社会大环境给精神科护理工作带来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康复的期望值随之增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来严格,对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的紧张状态则会导致心理疲劳。
2 保护措施
2.1努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
医院应经常组织业务技术讲座,不定期进行外派学习,不断引进精神科护理的新技术和新观念,大力提升护士的技术水平。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各项技术操作加以规范,培养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2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了解病史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人,做好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关心每一例精神病患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消除患者的疑虑、抵触、恐惧心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3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当前,医患纠纷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如果患者或者家属对医疗结果不满,护士就是他们发泄的首要目标。减少或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除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增进护患沟通。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对护士更加信任,增加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使护患双方一起面对疾病。护士要及时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风险。
2.4准确有效地执行医嘱、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过程中要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文书是诊疗护理的记录,是一种法律文件,在发生护患纠纷时,护理文书是唯一的证明材料,要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习惯,这是减少护理工作风险又一重要措施。
2.5完善环境安全设施
病房的安全设置要完善,所有门、窗都要安全防护栏,如果有设施损坏要立即维修。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不允许患者藏有危险物品。患者家属探视时,要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进行检查,尽量防止带入这些物品的带入。
2.6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通过媒体等途径加大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了解精神病及其患者的基本知识,提醒人们减轻生活压力,注意自我调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方式,尽量降低精神病的发病率,防患于未然。
2.7加强护士法制观念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护理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以法行医,做到有法可依。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
3 结语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病症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理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我们必须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加强护士对自身的风险防范的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尽量完善医院设施,尽可能的降低护理的风险,在保护好护理人员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梁玉婵,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
[2]夏继春,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确保临床护理安全[J],健康天地,2010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风险自我保护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79-01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着较为病态的心理,这种病症的特殊性使得对患者的护理难上加难,精神科护理的风险也要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护理,精神科护士更易受到来自患者、自身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方面的威胁,因此,探究神经科风险的产生原因、提出一些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尽量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精神科护理风险分析
1.1家属带来的不良影响
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当出现药物反应或疗效不理想时,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容易产生纠纷;因经济困难不能承受医疗费用而嫌弃患者,导致患者情绪失衡等。
1.2护士自身防护技能较差
刚走上精神科护理岗位的护士,往往拥有干好本职工作的一腔热血和激情,但护理经验缺乏,对工作的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对患者精神症状变化的观察不细致,对患者的特殊表现如妄想、幻觉、自杀言行、冲动伤人等观察不详细。对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判断不准确,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在发生突发状况前没有防备,易受到伤害。
1.3医疗风险
精神科护士也要面对医疗风险。如果患者在有精神障碍的同时伴有身体疾病,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只对精神方面进行了护理,忽略了对身体疾病的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承认自己有病,入院检查不合作、不及时,患者的身体疾病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准确细致的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是精神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4医嘱执行不力造成的风险
长期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使精神科的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过于机械化,不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精神科患者缺少自知力,护士在告知时,未能将其病情、治疗风险、疾病预后等详细情况告知患者家属,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
1.5护理记录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科表格设计不够完善、以及护理人员的专科记录水平不够等原因,对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处理经过、结果等多无记录,有记录的也大多与医生的病历记录雷同,未能充分体现护理过程。
1.6设施不良造成的风险
医院在设施方面只注意外观形象好看,而忽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如洗池台过高、楼房门窗未加护栏,地面滑、缺少必要的扶手,未设专用的躁动房间,这些隐患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1.7社会大环境给精神科护理工作带来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康复的期望值随之增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来严格,对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的紧张状态则会导致心理疲劳。
2 保护措施
2.1努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
医院应经常组织业务技术讲座,不定期进行外派学习,不断引进精神科护理的新技术和新观念,大力提升护士的技术水平。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各项技术操作加以规范,培养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2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了解病史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人,做好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关心每一例精神病患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消除患者的疑虑、抵触、恐惧心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3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当前,医患纠纷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如果患者或者家属对医疗结果不满,护士就是他们发泄的首要目标。减少或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除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增进护患沟通。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对护士更加信任,增加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使护患双方一起面对疾病。护士要及时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风险。
2.4准确有效地执行医嘱、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过程中要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文书是诊疗护理的记录,是一种法律文件,在发生护患纠纷时,护理文书是唯一的证明材料,要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习惯,这是减少护理工作风险又一重要措施。
2.5完善环境安全设施
病房的安全设置要完善,所有门、窗都要安全防护栏,如果有设施损坏要立即维修。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不允许患者藏有危险物品。患者家属探视时,要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进行检查,尽量防止带入这些物品的带入。
2.6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通过媒体等途径加大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了解精神病及其患者的基本知识,提醒人们减轻生活压力,注意自我调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方式,尽量降低精神病的发病率,防患于未然。
2.7加强护士法制观念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护理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以法行医,做到有法可依。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
3 结语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病症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理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我们必须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加强护士对自身的风险防范的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尽量完善医院设施,尽可能的降低护理的风险,在保护好护理人员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梁玉婵,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
[2]夏继春,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确保临床护理安全[J],健康天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