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并总结踝关节骨折进行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A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30例,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等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比较踝关节功能评分不具有临床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疗效显著优于手术治疗。
【关键词】 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疗效 安全性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意外以及车祸导致踝关节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踝关节骨折分为三种类型[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2]。手术疗法进行金属板固定、加压螺钉固定等,非手术疗法通过牵引恢复解剖位置后进行石膏固定。本文对比两种临床治疗方案,抽取我院单踝骨这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一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A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3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所有研究对象来院后确诊为A型踝关节骨折,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65例包括,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0.2±3.4岁。对照组65例中包括,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1.1±3.2岁。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手术,麻醉后,按照骨折类型进行手术入路和复位方式选择。进行踝关节后外侧或内侧切口,进行骨折部位解剖学复位。术后使用抗生素72h,定期复查,骨折部位愈合后将固定钢板或螺钉取出。
研究组进行手法复位,施术者左手紧握前足、右手托足跟,进行牵引,复位踝骨块。复位结果满意后使用石膏外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中药熏蒸和(或)针灸。
1.3 临床疗效评价和观察指标[3]
临床疗效评价:优:关节肿胀消退、能够正常行走;良:关节肿胀轻微,步态正常,行走需搀扶;差:静止状态关节疼痛。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进行踝关节功能检测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记录,进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46%。对照组总有效率86.1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P<0.05)。数值记录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统计
2.2 治疗后踝关节功能
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4.23±4.61分,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3.78±5.03分。两组比较踝关节功能评分不具有临床差异(P>0.05),数值记录见表2。
表2 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比较(x±s,分)
2.3 安全性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为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踝关节在行走动作中起负重和作用力转化作用,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当踝关节骨折发生后,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骨折治疗原则是达到解剖学复位和骨折线愈合,不影响正常行走[4]。临床中采取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通过对患肢进行逆原应力方向牵引,拉伸脚跟、下压腓骨、背伸踝关节。复位满意后于小腿近端至足底进行石膏固定。进行手法复位能够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手术复位通过硬膜外麻醉后,打开损伤的踝关节,进行加压螺钉固定,对于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同时修补韧带。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术后感染、二次损伤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低。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为,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本次临床结果总结同国内其他文献结果一致[5]。本次治疗中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现象。踝关节骨折后进行手法复位能够促进骨折处周围软组织修复、对骨折周围具有营养功能的骨膜不产生破坏作用,利于骨折部位血液供应、营养吸收,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后进行良好复位是治疗的关键,使用手法复位能够保持良好的踝穴位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威, 敖传西, 华贤章. 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B2型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J]. 中医正骨, 2013, 25(4):15-17.
[2]王广辉, 李卫伟, 游嵚,等. 踝关节骨折脱位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6):53-54.
[3]杜昆仑. 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 2015, 36(9):1852-1853.
[4]周一飞, 余洋, 张小磊,等.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骨伤, 2015, 25(9):1340-1341.
[5]崔彦江, 付立新, 张书钦,等. 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5):2764-2765.
【关键词】 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疗效 安全性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意外以及车祸导致踝关节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踝关节骨折分为三种类型[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2]。手术疗法进行金属板固定、加压螺钉固定等,非手术疗法通过牵引恢复解剖位置后进行石膏固定。本文对比两种临床治疗方案,抽取我院单踝骨这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一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A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3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所有研究对象来院后确诊为A型踝关节骨折,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65例包括,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0.2±3.4岁。对照组65例中包括,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1.1±3.2岁。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手术,麻醉后,按照骨折类型进行手术入路和复位方式选择。进行踝关节后外侧或内侧切口,进行骨折部位解剖学复位。术后使用抗生素72h,定期复查,骨折部位愈合后将固定钢板或螺钉取出。
研究组进行手法复位,施术者左手紧握前足、右手托足跟,进行牵引,复位踝骨块。复位结果满意后使用石膏外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中药熏蒸和(或)针灸。
1.3 临床疗效评价和观察指标[3]
临床疗效评价:优:关节肿胀消退、能够正常行走;良:关节肿胀轻微,步态正常,行走需搀扶;差:静止状态关节疼痛。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进行踝关节功能检测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记录,进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46%。对照组总有效率86.1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P<0.05)。数值记录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统计
2.2 治疗后踝关节功能
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4.23±4.61分,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3.78±5.03分。两组比较踝关节功能评分不具有临床差异(P>0.05),数值记录见表2。
表2 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比较(x±s,分)
2.3 安全性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为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踝关节在行走动作中起负重和作用力转化作用,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当踝关节骨折发生后,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骨折治疗原则是达到解剖学复位和骨折线愈合,不影响正常行走[4]。临床中采取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通过对患肢进行逆原应力方向牵引,拉伸脚跟、下压腓骨、背伸踝关节。复位满意后于小腿近端至足底进行石膏固定。进行手法复位能够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手术复位通过硬膜外麻醉后,打开损伤的踝关节,进行加压螺钉固定,对于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同时修补韧带。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术后感染、二次损伤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低。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为,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本次临床结果总结同国内其他文献结果一致[5]。本次治疗中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现象。踝关节骨折后进行手法复位能够促进骨折处周围软组织修复、对骨折周围具有营养功能的骨膜不产生破坏作用,利于骨折部位血液供应、营养吸收,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后进行良好复位是治疗的关键,使用手法复位能够保持良好的踝穴位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威, 敖传西, 华贤章. 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B2型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J]. 中医正骨, 2013, 25(4):15-17.
[2]王广辉, 李卫伟, 游嵚,等. 踝关节骨折脱位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6):53-54.
[3]杜昆仑. 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 2015, 36(9):1852-1853.
[4]周一飞, 余洋, 张小磊,等.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骨伤, 2015, 25(9):1340-1341.
[5]崔彦江, 付立新, 张书钦,等. 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5):2764-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