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在节约司法资源、恢复受损社会关系、促进犯罪人及时回归社会、满足被害人合理诉求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本文阐释了该制度的法理基础,说明了该制度的恢复道路,并提出完善改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法律基础 恢复道路
  作者简介:王姣,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44-02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理基础
  任何一种犯罪行为,犯罪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轻微犯罪也不例外,只不过恢复性司法理论又从犯罪责任产生的前提、犯罪责任承担的主体、对象、形式以及犯罪责任的目标等方面,给与其更大的处置空间和更多的救济途径。
  (一)从刑事和解的视角看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犯罪人必须对自己的侵害行为承担责任
  以康德为代表的刑事古典学派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基于自由意志而做出的选择,是犯罪人道德邪恶的体现,因而犯罪人必须为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接受刑罚。后来的刑事实证学派坚持认为,人的意志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是被决定的,同时也是自主决定的,因此对于正常的意识活动而选择犯罪行为的人加以非难,无论在伦理上还是情理上都绝无不妥。上述理论无论对严重犯罪或者轻微犯罪无疑都是理性的对待。正是因为犯罪时行为人自愿选择的结果,因此,由犯罪人主动地对这种错误选择承担责任,是公正处理犯罪的必要前提。但是从恢复性司法的角度看,对于轻微犯罪实行刑事和解又是更为理性的选择。在推行刑事和解办案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了一个理念:“自己受伤害绝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
  (二)从刑事和解的视角看犯罪责任的主体,犯罪人无疑使责任承担的第一主体,但其所在的社区也是重要的责任人
  诚然,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案发社区、当地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对人际关系、社区安定、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犯罪人具有不可推卸的第一位责任。但不可否认,犯罪的产生,也部分地归因于所在社区或者一级组织教育管理的失败。所在社区或一级组织教育的失败、监控措施的失责和社会交往的裂变等因素,催化了犯罪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在社区或者一级组织不仅仅是受害者,也是责任人。因此,在承担责任方面也必须有所作为,包括重塑伦理观念、倡导文明生活、提供教育机会、营造人文环境、密切人际关系、帮助犯罪人和受害人尽快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三)从刑事和解的视角看刑事责任的对象,犯罪人不仅应当面向国家,更应当面向被害人,面向社区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严重犯罪(其实是极少数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是个人对国家权力的侵犯,因此责任对象应当也必须是面向国家。事实上,轻微犯罪中的绝大多数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个人对个人或一部分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其责任对象应当更多地面向受害人和受害人所在的社区。司法实践表明,当今的犯罪,更多的是因为过度追求物质欲望而社会又不能提供合法的获取途径。从行为上看,只是个体对另外一些个体的侵犯,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只是被害人和社区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并不涉及国家利益。如果让轻微犯罪的犯罪人也面向国家,承担被剥夺自由乃至生命的刑罚,对被害人和社区均没有实际的意义。轻微犯罪的责任对象只有首先面对被害人,弥补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害,抚慰被害人遭受的精神损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承担。
  (四)从刑事和解的视角看刑事责任承担的形式,最恰当的绝不是消极的接受刑罚,而赔偿、道歉和公益劳动等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实现路径
  对杀人、爆炸、绑架等暴力犯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对严重犯罪,不重罚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不严处不足以使犯罪人“浪子回头”悔过自新。这无疑是刑事责任首选的承担刑事。然而,轻微犯罪要面向被害人和社区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被害人和社区的实际需要。被害人最现实的损害,一是物质方面,反映出生活状况的下降,需要犯罪人作必要的经济赔偿,以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二是精神方面,反映出紧张、焦躁、沮丧情绪的凸显,需要犯罪人作精神上的抚慰,以恢复原有的宁静祥和。
  二、刑事和解的恢复道路
  1.刑事和解目标的重心,要定位于被犯罪所损害关系的恢复,着眼于社会关系的超越。刑罚与刑事和解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强调对个人过错的自我负责,都强调以责任承担来唤醒当事人的规范意识,都强调对未来犯罪的预防等等。但二者在性质上仍有根本区别:刑罚以惩罚为内在属性,和解则以恢复为根本属性。和解通过犯罪人的真诚道歉、物质赔偿,弥补了被害人的精神和物质损害,恢复了被害人健康的社会角色;通过对犯罪人的责任追加和道德培养,帮助其从过往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相关组织和家庭的广泛参与,矫正人际关系,完善交往规则,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状态的恢复和重建,甚至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信任与尊重更为增强。对一些刑事和解案件的回访也证明,在一些地方,社会关系不仅恢复到犯罪发生前的状态,而且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某种改进和超越。
  2.刑事和解结果的重心,要定位于依法满足被害人的合理诉求。毋庸置疑,犯罪人的复归、被害人的回归、社会和谐状态的恢复都是恢复性司法的题中之义。但相对于传统的唯一关注犯罪人、过度遗忘被害人而言,恢复性司法更多的关注被害人的心理感受和利益诉求,在和解的过程中努力把被害人物质损失的弥补、情感伤害的抚慰乃至复归社会的急迫需求,都作为重要的目标来追求,让被害人能从犯罪人的责任履行中获得现实的利益,同时从伦理上也回应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情结。
  3.刑事和解过程的重心,要定位于最大限度的促使犯罪人自我觉醒、真心悔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多数犯罪人处在社会底层,可能或多或少的受到国家与社会的诸多不公正待遇。但这种状况并不能成为他们实施错误行为的理由。犯罪是行为人自愿选择的结果,犯罪人必须为这种错误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传统刑罚将惩罚和预防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更多的通过剥夺自由、名誉甚至生命的严厉惩罚,对犯罪人及其他社会公众将来可能的犯罪予以强力的遏制和威吓,其中饱含着人格的摧毁,浸润着心灵的悲苦,裸露着耻辱的烙印,演绎着终生的伤痛。与之相对,刑事和解在赋予犯罪人以诸多人性化责任的同时,整个过程都蕴含着恢复的初衷、还原的尝试、补偿的努力、帮助的真诚,使犯罪人对自己的错误真心悔过,对他人的伤痛真诚道歉,以积极地心态复归社会,同建文明,共享和谐。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一)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共识,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刑事和解应当限定在以下两部分案件:一是轻微刑事案件,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二是虽然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加害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加害人主观恶性不大,或者具备其他可以宽处条件的案件。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主体
  应当包括未成年犯,以及成年犯中的初犯、偶犯、过失犯,不适用于累犯。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
  1.客观条件,即案件事实基本查明,证据确实充分。对于案件事实尚未查清,当事人双方责任尚未划分的不宜进行刑事和解,否则容易出现反复,甚至当事人上访,不仅矛盾得不到化解,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2.主观条件,即加害人真心悔过、当事人双方完全自愿。刑事和解的基本前提,是加害人已经构成犯罪并自愿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经过赔偿、道歉后,当事人双方同意和解,此时才能进入和解程序,否则,不能适用刑事和解。
  (四)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程序
  1.提出和受理。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如果发现案件符合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应在受理案件三天内告知被害人、加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行使和解的权利。诉讼当事人各方接到告知后,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和解提案,司法机关在及时查明加害人是否承认犯罪及悔罪程度,被害人是否愿意和解及具体原因后,如果认为符合使用刑事和解的条件,即可进入刑事和解程序;不符合条件的,应驳回申请,按正常诉讼程序办理。
  2.时限与时间。刑事和解的时限,一般应限定在法定办案时限内。以避免久调不结情况的发生,同时缓解办案期限紧张的局面。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履行。
  协议内容。刑事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是也必须体现以下内容:一是加害人书面的真心悔过;二是加害人主动地赔礼道歉;三是加害人积极地赔偿损失或公益劳动;四是履行协议的时间;五是被害人恳请司法机关从宽处理的申请书等。
  3.和解方式。和解协议达成并履行后,司法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视情况以以下方式处理:一是退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作治安案件处理;二是检察机关可作酌定不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三是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从轻处理的量刑建议。
  4.监督。检察机关应当对刑事和解全程进行监督,对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应当实行报备监督。对人民法院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应当派员同步见证监督。对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应当全部纳入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邀请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进行评议,严格监督。
  四、刑事和解相关配套制度设想
  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完善批捕和不起诉制度、社区矫正制度、人民调解员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刑事和解监督制度以及检察官奖惩制度等。主要内容有: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有关逮捕的规定,扩大检察官裁量权。对双方达成协议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加害人,可以先行不捕,取保候审,待完全履行和解协议且表现良好的可以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关不起诉制度的规定,扩大对加害人不起诉的范围。对于刑事和解成功的,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建立和健全由社区等基层组织组成的完备的社区矫正网络。对适用刑事和解的加害人,责令其到社区接受培训和监督,或者从事公益劳动来报答社会;进一步完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对由于被加害人侵害造成生活没有来源,失去生活能力,家庭困难的受害人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偿,解决被害人家庭生活困境,使之早日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进一步完善司法人员奖惩制度。改进量化考核和绩效考评方法,对积极运用刑事和解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赢得社会好评的司法人员,应在晋职晋级、表彰奖励中给予有限考虑,对于利用刑事和解制度谋取私利、滥用职权的要给予党纪、政纪甚至法律的严厉惩处,营造一个平和、理性、文明、高效的司法环境。
  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司法机关探索刑事和解还有较大的空间可寻,规范刑事和解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更大范围推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更广面积试行社区矫正,在更深层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用更高标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办案要求,让更多的司法温暖、理性光辉、人情力量体现在各个司法环节、执法岗位,使更多和谐因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恰当、合理地利用英文歌曲,能够很好地辅助英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相对缓慢、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权利失衡的状况,有必要强化检察监督权,成为对法院的审判权的有力监督制约力量和补强力量,从而树立司法的权威和公
摘要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总结和宣传马锡五审判模式的基本经验对于在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特别是对于广大司法干部学习革命老前辈的丰富经验,继承和发扬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锡五 马锡五审判模式 群众路线  作者简介:杨超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大尺寸测量系统无论在科研前沿、国防工业还是在国民生产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需求.大尺寸测量具有显著特点:测量空间大、测量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的特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于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健全和教育主体的弱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学
期刊
逮捕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刑事强制措,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1996《刑事诉讼法》对审查逮捕制度
摘要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作证难和出庭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新刑事诉讼法虽然做出了重要证人强制出庭作证的规定,本文试在介绍相关的概念之后,在法实证主义的基础之上来探析证人出庭作证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在证人保险制度和相关的错案追究制方面予以改革,以寻求一定的突破,希望与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和深刻的教育价值。本文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谈起,着重探讨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摘要 羁押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及时惩罚犯罪,还关系到公民人身自由权的维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还在分则中规定了许多相应的制度,如羁押必要性审查等,进一步体现了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上的进步。因此,为了切实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必须对羁押必要性审查进行深度思考,明确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完善制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