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准则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本文突破以往财务会计课程中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从分析双准则的差异及高职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出发,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融入财务会计课程体系中,形成双准则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准则;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施。2014年,财政部修订了《基本准则》,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实施,从而实现了大中型企业使用准则的趋同。在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完整的会计准则教育就应该涵盖《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两部分内容。
  1 “大准则”与“小准则”差异比较
  1.1 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小准则”适用于不对外筹资且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这些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相对简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也实行简化处理,“大准则”适用于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大、业务相对复杂,计量和報告也相对复杂,特别是类似于非货币性资产等一些特殊项目。“大准则”更强调遵循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以及会计确认、计量 、报告的相关原则,强调职业判断,坚持会计与税法的分离,而“小准则”虽然也考虑相关会计原则,但更多地强调服务于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它大大地减少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1.2 账务处理差异比较
  1.2.1 应收款项的比较。在“小准则”下,当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时,采用直接转销法,不得计提减值损失,直接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而在“大准则”中,计提减值准备时采用备抵法,借记“资产价值损失”科目,贷记备抵科目“坏账准备”,这就造成了两者在坏账损失方面的差异。
  1.2.2 存货核算的比较。在“小准则”中,存货盘盈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生产用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维护领用存货直接记入“制作费用”科目、存货减值处理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而在“大准则”中,存货盘盈需要冲减当期“管理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维护领用存货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则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2.3 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比较。在“小准则”中,企业取得投资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成本。而在“大准则”中,企业入账的成本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并且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在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面,“小准则”采用成本法核算,而“大准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双准则中不同的核算方法就导致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不同。
  1.2.4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比较。在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清查及固定资产减值方面,双准则中的规定也不相同。例如:在“小准则”中,固定资产无需计提减值准备,而在“大准则”中固定资产则需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在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中,双准则在减值处理、摊销方法、处置方面的规定都有所不同。
  2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2.1 缺乏将“小准则”融入课程体系的模式 根据我校历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这些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学历等因素的影响,很少毕业生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工作,大多数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微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简单、外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简单,并不适宜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在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中缺乏将“小准则”融入课程体系的模式,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能力也最多只能接受《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就间接造成了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2 缺乏与实际岗位的衔接 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材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理论依据来编写,主要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这种按照总论、目标的方式循序授课,导致大部分章节之间前后链接性不大,缺乏对完整行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学生的思维往往禁锢在某个会计账户的运用上,容易造成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就是做分录的错误思想,忽视了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导致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具体经济业务的工作情境相脱离,缺乏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3 基于双准则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3.1 遵循“小准则”的通用岗位课程设计 小企业是高职会计类专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培养更多满足于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合格人才,实现小企业和高职院校双赢的局面,此阶段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经济业务核算的会计工作人员。结合双准则中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尤其是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该阶段围绕“小准则”展开课程的设计。
  3.2 遵循“大准则”的提升岗位课程设计 学生在学完上一个阶段以后,对于会计基本工作岗位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理解与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该阶段作为能力提升阶段,结合“大准则”中比较复杂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公允价值计量等内容,在通用岗位的基础上设置投资和融资岗位核算、主管会计岗位核算、外币折算岗位核算。
  4 双准则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4.1 加强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积累 高职会计教师由于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岗位内容、方法都不熟悉,在教学过程不能较好地区分双准则通用岗位和提升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情况,也只能按照教材开展,这样的教学缺乏真实性。
  4.2 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会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大部分教师工作压力大、缺乏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不愿探索新方法,宁愿多花时间去进行科研,也不愿意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刘啸尘.《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26-427.
  [2]胡云.对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会计之友,2010(6):118-119.
其他文献
由中国公路学会筑机分会与国际道路联盟(IRF)联合主办,中建文广告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公路养护技术大会暨中国公路实验、检测技术大会"于2005年11月23~24日在我国美丽的
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大,极大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交通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不断增多,许多领导干部
《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仍有很大不足,应当在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基础上确定无权处分的内涵和适用范围,再从现代民法保护交易安全的理念出发,利用利益衡
执政理念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通过论述执政理念的分类提出执政理念是以阶级或政党为载体,但执政理念并非为执政的阶级或政党所独有;通过对执政理念特征的分析论述了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应着力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拓展学生的探索时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