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索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北京大学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014~2016级1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量表评估学生科研能力,以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和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分析学生科研能力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课程后学生科研能力自评评分高于课程前[(107.9±11.3)分比(102.0±12.5)分],科研活动活跃组学生无论课程前[(107.2±1
【机 构】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北京大学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014~2016级1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量表评估学生科研能力,以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和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分析学生科研能力变化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课程后学生科研能力自评评分高于课程前[(107.9±11.3)分比(102.0±12.5)分],科研活动活跃组学生无论课程前[(107.2±12.2)分比(96.6±12.1)分]还是课程后[(111.6±11.1)分比(104.2±12.2)分]的科研能力自评评分均高于非活跃组学生。相关性分析显示,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经历(ρ=0.243)、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评分(ρ=0.299)和评教分数(ρ=0.264)均与课程后科研能力自评评分呈正相关。对自身科研能力提高发挥促进作用的因素中,带教教师指导(加权比例61.7%)高于课程其他环节。
结论科研思维训练课程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带教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均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近10年全球院校医学教育阶段中开展的跨专业教育实践及其效果进行系统性综述,为推进跨专业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IPE)"为关键词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筛选出2010年至2021年的27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66.7%(18/27)的论文中的IPE实践在美国开展;IPE实践主要是小组活动[51.9%(14/27)]和临床模拟[44.4%(12/27)];92.6%(25/27)的论文报告了IPE实践的正向积极效果
当下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经典传承不足、人文底蕴缺失、中医思维弱化等问题。中医药教育要深刻理解、深入挖掘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全面融入与有效传承,拓展中医药的育人功能。其措施包括增强中医药高等院校育人主体地位;与西医药学汇聚创新,使中医药学在培养领域内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有益于西医药学人才核心素养的养成;全年龄段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使中医药学育人功能辐射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随着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型医院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研究型临床医生的数量缺口日益显著,难以满足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需求。本文探讨了基于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以及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教育体系现况,围绕"增量提升、存量调整"的基本原则,构建形成"院校教育与医院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型临床医生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研究型临床医学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为了探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效果,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教学方式、精选教学案例、教学中同伴教学的实施、学生反思和教师点评结合、转变传统考核方法等进行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学生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及格率为100.0%,优秀率为63.2%(24/38)。84.2%(32/38)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改革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和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增强了解决不熟悉的问题的信心,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使自己
将基础与临床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自2018年起,天津医科大学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实施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包括建设教学团队、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创建课程在线平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课程针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教学、针对部分课程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2016~2018级学生考试及格率分别为55.6%(99/178)、61.4%(102/166)和88.4%(153/
通过访谈医学院校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经历,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理的行为和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医学院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理的行为有真实性参与和象征性参与2种层次,以象征性参与居多,存在参与程度低、机会不足和主观动力不强的问题,其行动受到情境、个体和过程3个因素的影响。激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理需要加强教师参与的情境因素和过程因素建设,并根据教师的个体因素采取差异化激励策略,重点激励有教学理想和教学能力的医学院校教师。
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医学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构适应现代大学组织的新型教师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新体制教师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方式了解新体制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体制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环境、制度、培训等外在因素总体上基本满意,提出了学院整体学术研究方向聚焦不足,部分学科团队建设薄弱,社会各层面对医学人文学科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以及新体制评价体系有待改善等问题。建议学校从提高医学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破解制约学科发展的
目的调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工作投入度的影响,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某高校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中的76名医务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职业素养水平和工作投入度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与职业素养水平和工作投入度的关系。结果89.5%(68/76)的医务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示认同,76.3%(58/76)的医务人员对医院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等的参与率在60%以上。医务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参
课程思政是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以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教育为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从挖掘思政元素、修改教学文件、加强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等方面,介绍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课程结束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8级临床药学专业60名学生和2018级药学专业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个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76.7%(46/60)和75.0%(45/60),其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满意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高年级学生的从医信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医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3所中医药院校450名已参与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的从医信心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5.1%(248/450)的学生从医信心不足,临床能力不足[80.0%(360/450)]是其主要原因。临床思维能力弱[75.3%(339/450)]和动手实践能力弱[70.9%(319/450)]是影响学生临床独立诊疗能力的主要因素。85.1%(383/450)的学生认为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