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6年,土耳其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一直因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思考而受到关注,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他不仅关注东西方文化的命运,还关心小说技巧,这些宝贵的结晶都汇集在他的哈佛大学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通过对《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探讨帕慕克对东西方小说艺术的认识,从而在了解东西方小说艺术差异的基础上去探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文化关系;东方;西方
一、小说家帕慕克其人其事
帕慕克是一个健谈而多产的作家。在诺贝尔获奖词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帕慕克是如何走上小说家的创作道路的,还可以看到父亲这个角色对他的影响。帕慕克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土耳其家庭长大,父亲是一个有着充足图书收藏的怀揣着作家梦的男人,因而在早些时候,帕慕克享受着读书的时光,正如他的父亲。在《父亲的手提箱》中我们可以看到,帕慕克是依靠着自身的阅读走向小说家的道路的。“我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作家传统中的一位成员,不管他们是谁,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他们都一无例外的与世隔绝,把自己关起来只和书待在一起。真正的文学始于一个把自己和书关起来的人”。
帕慕克是特别的。我们似乎不知何时对作家也产生了某种刻板印象。比如说作家有童年阴影,讨厌将自己的生活公之于众,最后作家一定要讨厌采访。这种对于作家的想象是有趣的也是天真的。帕慕克却并非如此,而且他比起同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作家更加畅销,这不禁让们去探索帕慕克的小说究竟有什么魔力。帕慕克在2009年应邀哈佛大学做的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正是探索帕慕克小说世界的关键。在这本书中,能看到帕慕克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以及这两种不同的创作传统是如何共同存在于帕慕克的创作理念之中的,而帕慕克魅力的秘密也恰恰正体现在他如何看待感伤以及天真。帕慕克在成为小说家之前,还只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文艺少年。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我们看到他用充满爱怜的语气诉说在其少年时代也曾模仿喜欢的大作家,买来相似的书房用品营造文艺气息,当然空有文艺之心是无用的,与梦想相应的是帕慕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读书,写作。
帕慕克在创作过程中有他的独特风格。帕慕克非常勤奋,自二十二岁决定要成一名小说家以后,每每提笔写作便基本在十小时左右。在帕慕克看来,画画之于自己是一种天赋,在画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了,他的意志服从于他的心灵。然而当他开始写作,情况大不相同。帕慕克是一个有计划且十分自律的小说家,虽然有时也会进行跳跃式的写作,但是在整片写作的汪洋之中,他一定始终都是掌舵的船长。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灵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与画画不同的是,写小说还需要有谋划的意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纳博科夫所谓的“神经末梢”。
正因此帕慕克建起了许许多多的文本,它们就是帕慕克创造的小说。帕慕克从一个平凡的文艺少年成为建构世界的小说家,这本《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本书的介绍中是这样写的,“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以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識)。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我们自然也从中窥看到帕慕克的一抹色彩,“我三十岁时第一次去巴黎,那时我已经看完了所有重要的法国小说,我跑到那些在书中遇到的地方。像贝尔扎克的小说主人公拉斯迪涅那样,我来到拉雪兹神父公墓的高处,俯瞰巴黎市貌,惊讶地发现眼前的景象是那么平常。然而,我在处女作《杰夫代特先生》中创造了一个主人公,正是以拉斯迪涅为角色模型的。”这一抹色彩同与世隔绝的少年帕慕克形成了呼应,闭门不出的读书少年终于圆了那个用文本建构世界的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到文本当中去揭开谜底。
二、天真的帕慕克与东方传统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个题目并不陌生,它令人想到席勒的《论素朴与感伤的诗》。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自然的诗人是素朴的,他们使我们愉快的走向现实生活和现实事物,素朴的诗人是平静的,无情又睿智的,是强自信的。那么寻求自然的诗人便是感伤的,他们使我们讨厌现实生活,因此要回到对自身的冥想之中,感伤的诗人是多虑的,忐忑不安的,时时质疑自身。席勒显然属于后者。帕慕克在文中这样写到,“席勒嫉妒歌德,不仅因为歌德的诗歌禀赋,并且也因为歌德自信,不假他求,宁静雍容,不矫揉造作,有贵族气派;因为歌德不费雕琢就可以倾吐伟大灿烂的思想;因为他有能力表现自我;因为他的简约谦逊和天才;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一切,恰似一个孩童之所为。相反地,席勒本人多思和理智,文学创作活动更为纠结和痛苦,清醒知道自己的文学方法,对这些方法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并且感到这些态度和特点更为‘现代’。”
那么帕慕克是天真的还是感伤的呢?答案是同时存在。天真的在帕慕克看来更多的指向土耳其式的东方传统,而感伤的则指向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因此我们可以关键词入手来看一看帕慕克是如何在东方传统与西方技法之间游走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天真的帕慕克和东方传统,此处有两个关键词,“景观”与“观看”。
什么是“景观”呢?这如同我们在欣赏福楼拜笔下包法利夫人的闺房时观看到的鼻烟盒,精致的小裙子,置于一边的没完没了的言情小说,也如同我们在观赏山水画时,倘若有人在其中,往往要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一看山水,去想象他在观看时的所思所感。“于是,我们意识到景观的布局是为了反映画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感知的。由此类推,我们就明白了,小说里的景观是小说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延伸和组成部分。”这种“景观”的创作是建构小说世界的需要,这不仅仅是出于占有世界,占有更多的人生的野心,也是为了将小说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无缝隙的融洽的置于“景观”之中。抱着这样的想法,将感知的一切人,一切物构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总体景观”。“在一部小说里,物品,家具,房间,街道,风景,树木,森林,天气,窗外的景致——每一样东西所显示给我们的样子,都成为主人公思想和情感的一个功能,并且脱胎于小说的总体景观。”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文化关系;东方;西方
一、小说家帕慕克其人其事
帕慕克是一个健谈而多产的作家。在诺贝尔获奖词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帕慕克是如何走上小说家的创作道路的,还可以看到父亲这个角色对他的影响。帕慕克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土耳其家庭长大,父亲是一个有着充足图书收藏的怀揣着作家梦的男人,因而在早些时候,帕慕克享受着读书的时光,正如他的父亲。在《父亲的手提箱》中我们可以看到,帕慕克是依靠着自身的阅读走向小说家的道路的。“我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作家传统中的一位成员,不管他们是谁,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他们都一无例外的与世隔绝,把自己关起来只和书待在一起。真正的文学始于一个把自己和书关起来的人”。
帕慕克是特别的。我们似乎不知何时对作家也产生了某种刻板印象。比如说作家有童年阴影,讨厌将自己的生活公之于众,最后作家一定要讨厌采访。这种对于作家的想象是有趣的也是天真的。帕慕克却并非如此,而且他比起同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作家更加畅销,这不禁让们去探索帕慕克的小说究竟有什么魔力。帕慕克在2009年应邀哈佛大学做的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正是探索帕慕克小说世界的关键。在这本书中,能看到帕慕克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以及这两种不同的创作传统是如何共同存在于帕慕克的创作理念之中的,而帕慕克魅力的秘密也恰恰正体现在他如何看待感伤以及天真。帕慕克在成为小说家之前,还只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文艺少年。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我们看到他用充满爱怜的语气诉说在其少年时代也曾模仿喜欢的大作家,买来相似的书房用品营造文艺气息,当然空有文艺之心是无用的,与梦想相应的是帕慕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读书,写作。
帕慕克在创作过程中有他的独特风格。帕慕克非常勤奋,自二十二岁决定要成一名小说家以后,每每提笔写作便基本在十小时左右。在帕慕克看来,画画之于自己是一种天赋,在画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了,他的意志服从于他的心灵。然而当他开始写作,情况大不相同。帕慕克是一个有计划且十分自律的小说家,虽然有时也会进行跳跃式的写作,但是在整片写作的汪洋之中,他一定始终都是掌舵的船长。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灵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与画画不同的是,写小说还需要有谋划的意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纳博科夫所谓的“神经末梢”。
正因此帕慕克建起了许许多多的文本,它们就是帕慕克创造的小说。帕慕克从一个平凡的文艺少年成为建构世界的小说家,这本《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本书的介绍中是这样写的,“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以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識)。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我们自然也从中窥看到帕慕克的一抹色彩,“我三十岁时第一次去巴黎,那时我已经看完了所有重要的法国小说,我跑到那些在书中遇到的地方。像贝尔扎克的小说主人公拉斯迪涅那样,我来到拉雪兹神父公墓的高处,俯瞰巴黎市貌,惊讶地发现眼前的景象是那么平常。然而,我在处女作《杰夫代特先生》中创造了一个主人公,正是以拉斯迪涅为角色模型的。”这一抹色彩同与世隔绝的少年帕慕克形成了呼应,闭门不出的读书少年终于圆了那个用文本建构世界的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到文本当中去揭开谜底。
二、天真的帕慕克与东方传统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这个题目并不陌生,它令人想到席勒的《论素朴与感伤的诗》。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自然的诗人是素朴的,他们使我们愉快的走向现实生活和现实事物,素朴的诗人是平静的,无情又睿智的,是强自信的。那么寻求自然的诗人便是感伤的,他们使我们讨厌现实生活,因此要回到对自身的冥想之中,感伤的诗人是多虑的,忐忑不安的,时时质疑自身。席勒显然属于后者。帕慕克在文中这样写到,“席勒嫉妒歌德,不仅因为歌德的诗歌禀赋,并且也因为歌德自信,不假他求,宁静雍容,不矫揉造作,有贵族气派;因为歌德不费雕琢就可以倾吐伟大灿烂的思想;因为他有能力表现自我;因为他的简约谦逊和天才;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一切,恰似一个孩童之所为。相反地,席勒本人多思和理智,文学创作活动更为纠结和痛苦,清醒知道自己的文学方法,对这些方法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并且感到这些态度和特点更为‘现代’。”
那么帕慕克是天真的还是感伤的呢?答案是同时存在。天真的在帕慕克看来更多的指向土耳其式的东方传统,而感伤的则指向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因此我们可以关键词入手来看一看帕慕克是如何在东方传统与西方技法之间游走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天真的帕慕克和东方传统,此处有两个关键词,“景观”与“观看”。
什么是“景观”呢?这如同我们在欣赏福楼拜笔下包法利夫人的闺房时观看到的鼻烟盒,精致的小裙子,置于一边的没完没了的言情小说,也如同我们在观赏山水画时,倘若有人在其中,往往要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一看山水,去想象他在观看时的所思所感。“于是,我们意识到景观的布局是为了反映画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感知的。由此类推,我们就明白了,小说里的景观是小说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延伸和组成部分。”这种“景观”的创作是建构小说世界的需要,这不仅仅是出于占有世界,占有更多的人生的野心,也是为了将小说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无缝隙的融洽的置于“景观”之中。抱着这样的想法,将感知的一切人,一切物构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总体景观”。“在一部小说里,物品,家具,房间,街道,风景,树木,森林,天气,窗外的景致——每一样东西所显示给我们的样子,都成为主人公思想和情感的一个功能,并且脱胎于小说的总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