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有一双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眼神却总是飘向远方;他们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微笑,却对周遭一切都毫无反应……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4月2日第7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星星的孩子”。
特邀专家 王智雄
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少年心理病房主治医师
自闭症 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很多人都听说过自闭症(孤独症),还有的人看过《雨人》《海洋天堂》这些关于自闭症的电影,然而,现实生活要比电影残忍得多。
有些患儿的父母害怕晚上,因为他们晚上不睡觉,甚至大哭大闹;有些父母为患儿的大小便发愁,因为他们总把便便拉在裤子里,甚至抹得满身都是……然而,最让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害怕的就是“如果我死了,他怎么办”,这几乎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家长都不敢去想、也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问题引起的发育障碍,大约每百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虽然病因未知,但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胎儿期、围生期和新生儿期的各种疾病也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自闭和内向不一样
“宝宝就是说话晚,跟你小时候一样。”“宝宝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绝对不是自闭症!”……刚开始发现孩子可能有问题时,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不敢面对,认为长大就好了。最后,还是懂点医学的邻居提醒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他从不跟我们互动,几乎没有眼神的交流,不管怎么逗都没什么反应。最明显的就是语言障碍,他一直不会说话,也不会自己穿衣吃饭,更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
专家解读:
自闭症患儿在出生后和婴儿早期会出现一些症状,但由于很多家长经验不足,往往很难识别。许多自闭症患儿的家长刚开始总以为是宝宝发育慢,还有很多家长分不清“内向”与“自闭症”。
与性格内向不同,自闭症患儿一般在3岁前会表现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例如,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流,当陌生人与他打招呼时,他会躲到家长身后或者拉着家长离开陌生的环境,这是一种正常互动反应。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对父母不依恋,他们常常对家人的呼唤表现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且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
此外,还有一些患儿属于非典型自闭症,不仅不像自闭症孩子那样问题突出,有的还很聪明。所以,在宝宝3岁前,妈妈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一旦发现行为异常就要及时就诊。
自闭症通常会出现以下特征:
一、自闭症最核心的表现是跟家人不亲密。比如给孩子喂奶时,孩子跟妈妈之间没有眼神交流;伸手抱孩子时,他们没有有意的“伸手”迎接姿势;父母逗他时,也不会对大人微笑。
二、没有正常的情感反应并存在社交障碍。对父母不依恋,但对陌生人又不感到害怕,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就算在一起玩其方式也很奇怪,比如说,喜欢把别人推倒在地。
三、语言发育迟缓。一般来说,自闭症患儿说话都比较晚。部分患儿虽具备语言能力,却无法正常对话。
四、喜欢重复地玩某种东西。比如重复给玩具排队,玩弄自己的脚趾。很多孩子拒绝接受变化,比如喜欢把东西放在相同的位置,一旦有变动就会变得异常不安。他们还喜欢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一块砖头、一个瓶子以及自行车轮、电风扇等能够旋转的物品。
治疗黄金期在3岁以前
“我家孩子就是比较各色,不爱说话、不合群,但智力绝对没有问题,不到两岁时就能认识26个字母……”虽然有医生判断孩子自闭症,老赵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更不愿意把孩子送去治疗,他怕孩子受到其他患儿的影响。然而,等孩子到了3岁时,虽然已经能够认识三四千个字,却变得更“奇怪”——爱疯跑,常在地上打滚,时常自言自语,喜欢重复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有时还攻击人……
专家解读:
许多患儿的家长起初都不愿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吃点药、经过几次训练,孩子很快就能痊愈。然而,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最多也只能接近正常的水平。
自闭症治疗的黄金干预时间在3岁以前。1-3岁是人类心理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自闭症患儿越早接受康复训练,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功能恢复得越好。当然,即使错过黄金干预期,干预治疗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治疗会更困难。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一定要及时就诊。
面对自闭症要勇敢:
学会接受: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有些年轻的家长会不耐烦,甚至打骂孩子。殊不知,打骂不但不会减轻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反而会造成患儿情绪不稳,出现暴力行为。所以,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要从心理上接受孩子是自闭症的事实,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太高,这是帮助孩子走出孤独症最重要的一步。
走出误区:为了能够治好自闭症孩子,很多家长不惜尝试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最终却耽误了自闭症孩子的最佳干预期。目前,自闭症的康复方法主要以干预训练为主,只有自闭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自残”这类行为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言传身教: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相信“请家教效果好”或者干脆把孩子扔给培训机构,殊不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恒心,学习干预训练的方法,用爱与孩子交流,为他们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陪伴他们一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接纳是对自闭最好的治疗
欣欣今年已经5岁了,虽然偶尔还是有些歪歪斜斜,摇摇晃晃,但是已经能够勉强正常走路,也能够用看起来很生硬怪异的表情微笑,并认真地说出一些正常的话语,比如“早…上好。”“你…好。”然而,每当我带着欣欣来到小区的公园里,周围的人就像躲避瘟神一样。“那孩子有神经病吧,别跟他一起玩!”“这种孩子就应该关在家里,让他出来干什么?”……
专家解读:
随着自闭症儿童的增多,人们也开始关注自闭症这个特殊的群体,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孩子。如果自闭症孩子去上普通学校,学生家长担心被“传染”,学校老师也不具备相应的经验,担心影响教学与秩序……这也是自闭症孩子想要走进社会的一大难点所在。
研究表明,正常的孩子完全可以和自闭症孩子在一起相处玩耍,这种融合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患儿学习如何融入社会,也可以让普通小朋友学会包容、接纳和关爱。此外,自闭症患儿的家长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孩子做到“情绪稳定、行为规范”,这样才会更容易被人所接纳。如果患儿一时无法融入正常的集体,也不应勉强,否则只会让患儿变得非常自卑,更加自闭。
总之,这些“星星的孩子”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呵护。所以,请放下我们心中的偏见与冷漠,去接纳这些星星的孩子。
相关链接
有些自闭症难发现
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症状较温和的一种,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中会产生严重困难,行为和兴趣狭隘刻板。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跟一般孩子一样聪明,甚至在某一领域有超常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很好的语言技能。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通常不愿意和别人眼神交流,普通的人际交流也存在问题。如果怀疑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还需要跟踪调查,才能确诊。
高功能孤独症: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高功能自闭症占自闭症的百分之十,其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征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
特邀专家 王智雄
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少年心理病房主治医师
自闭症 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很多人都听说过自闭症(孤独症),还有的人看过《雨人》《海洋天堂》这些关于自闭症的电影,然而,现实生活要比电影残忍得多。
有些患儿的父母害怕晚上,因为他们晚上不睡觉,甚至大哭大闹;有些父母为患儿的大小便发愁,因为他们总把便便拉在裤子里,甚至抹得满身都是……然而,最让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害怕的就是“如果我死了,他怎么办”,这几乎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家长都不敢去想、也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问题引起的发育障碍,大约每百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虽然病因未知,但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胎儿期、围生期和新生儿期的各种疾病也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自闭和内向不一样
“宝宝就是说话晚,跟你小时候一样。”“宝宝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绝对不是自闭症!”……刚开始发现孩子可能有问题时,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不敢面对,认为长大就好了。最后,还是懂点医学的邻居提醒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他从不跟我们互动,几乎没有眼神的交流,不管怎么逗都没什么反应。最明显的就是语言障碍,他一直不会说话,也不会自己穿衣吃饭,更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
专家解读:
自闭症患儿在出生后和婴儿早期会出现一些症状,但由于很多家长经验不足,往往很难识别。许多自闭症患儿的家长刚开始总以为是宝宝发育慢,还有很多家长分不清“内向”与“自闭症”。
与性格内向不同,自闭症患儿一般在3岁前会表现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例如,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流,当陌生人与他打招呼时,他会躲到家长身后或者拉着家长离开陌生的环境,这是一种正常互动反应。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对父母不依恋,他们常常对家人的呼唤表现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且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
此外,还有一些患儿属于非典型自闭症,不仅不像自闭症孩子那样问题突出,有的还很聪明。所以,在宝宝3岁前,妈妈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一旦发现行为异常就要及时就诊。
自闭症通常会出现以下特征:
一、自闭症最核心的表现是跟家人不亲密。比如给孩子喂奶时,孩子跟妈妈之间没有眼神交流;伸手抱孩子时,他们没有有意的“伸手”迎接姿势;父母逗他时,也不会对大人微笑。
二、没有正常的情感反应并存在社交障碍。对父母不依恋,但对陌生人又不感到害怕,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就算在一起玩其方式也很奇怪,比如说,喜欢把别人推倒在地。
三、语言发育迟缓。一般来说,自闭症患儿说话都比较晚。部分患儿虽具备语言能力,却无法正常对话。
四、喜欢重复地玩某种东西。比如重复给玩具排队,玩弄自己的脚趾。很多孩子拒绝接受变化,比如喜欢把东西放在相同的位置,一旦有变动就会变得异常不安。他们还喜欢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一块砖头、一个瓶子以及自行车轮、电风扇等能够旋转的物品。
治疗黄金期在3岁以前
“我家孩子就是比较各色,不爱说话、不合群,但智力绝对没有问题,不到两岁时就能认识26个字母……”虽然有医生判断孩子自闭症,老赵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更不愿意把孩子送去治疗,他怕孩子受到其他患儿的影响。然而,等孩子到了3岁时,虽然已经能够认识三四千个字,却变得更“奇怪”——爱疯跑,常在地上打滚,时常自言自语,喜欢重复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有时还攻击人……
专家解读:
许多患儿的家长起初都不愿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吃点药、经过几次训练,孩子很快就能痊愈。然而,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最多也只能接近正常的水平。
自闭症治疗的黄金干预时间在3岁以前。1-3岁是人类心理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自闭症患儿越早接受康复训练,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功能恢复得越好。当然,即使错过黄金干预期,干预治疗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治疗会更困难。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一定要及时就诊。
面对自闭症要勇敢:
学会接受: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有些年轻的家长会不耐烦,甚至打骂孩子。殊不知,打骂不但不会减轻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反而会造成患儿情绪不稳,出现暴力行为。所以,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要从心理上接受孩子是自闭症的事实,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太高,这是帮助孩子走出孤独症最重要的一步。
走出误区:为了能够治好自闭症孩子,很多家长不惜尝试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最终却耽误了自闭症孩子的最佳干预期。目前,自闭症的康复方法主要以干预训练为主,只有自闭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自残”这类行为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言传身教: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相信“请家教效果好”或者干脆把孩子扔给培训机构,殊不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恒心,学习干预训练的方法,用爱与孩子交流,为他们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陪伴他们一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接纳是对自闭最好的治疗
欣欣今年已经5岁了,虽然偶尔还是有些歪歪斜斜,摇摇晃晃,但是已经能够勉强正常走路,也能够用看起来很生硬怪异的表情微笑,并认真地说出一些正常的话语,比如“早…上好。”“你…好。”然而,每当我带着欣欣来到小区的公园里,周围的人就像躲避瘟神一样。“那孩子有神经病吧,别跟他一起玩!”“这种孩子就应该关在家里,让他出来干什么?”……
专家解读:
随着自闭症儿童的增多,人们也开始关注自闭症这个特殊的群体,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孩子。如果自闭症孩子去上普通学校,学生家长担心被“传染”,学校老师也不具备相应的经验,担心影响教学与秩序……这也是自闭症孩子想要走进社会的一大难点所在。
研究表明,正常的孩子完全可以和自闭症孩子在一起相处玩耍,这种融合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患儿学习如何融入社会,也可以让普通小朋友学会包容、接纳和关爱。此外,自闭症患儿的家长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孩子做到“情绪稳定、行为规范”,这样才会更容易被人所接纳。如果患儿一时无法融入正常的集体,也不应勉强,否则只会让患儿变得非常自卑,更加自闭。
总之,这些“星星的孩子”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呵护。所以,请放下我们心中的偏见与冷漠,去接纳这些星星的孩子。
相关链接
有些自闭症难发现
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症状较温和的一种,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中会产生严重困难,行为和兴趣狭隘刻板。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跟一般孩子一样聪明,甚至在某一领域有超常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很好的语言技能。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通常不愿意和别人眼神交流,普通的人际交流也存在问题。如果怀疑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还需要跟踪调查,才能确诊。
高功能孤独症: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高功能自闭症占自闭症的百分之十,其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征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