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有听闻天祥谈电影而不痴迷者。
现任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的闻天祥,为了选片,每年跑遍各大国际影展,单一年度看片量就高达五百余部,非常人可望其项背。这些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是因为受了他的感召而成为忠实影迷,乃至步入电影圈工作。
早慧的他,自高中时代开始写影评,年纪轻轻,文章即散见各大报章杂志。1993年年初,应《电影欣赏》杂志主编之邀,为文点评1992年台湾电影,自此开启每年对台片进行年度检讨的功课。《过影:1992~2011台湾电影总论》集结过去二十年来的评论,俨然是对近代台湾电影做了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总体检。
据闻天祥观察,1990年代,尽管台湾电影商业不振,在电影美学上却迭有建树,在海外大放异彩,“一方面继承了台湾新电影的理想性或表现手法的延续,但内在主题的关注上却有一些差别,无论是蔡明亮都会而疏离的题裁、李安带有通俗剧精神的类型走向、或是张作骥那种表面上写实却又带点魔幻的创意,都有一些新的开展。”到了1990年代末期,隐忧浮现。台湾电影产业长久以来未能升级,加入WTO后,市场更在无预警的情况之下大举开放,导致全面崩盘失守。
2001年,全年度总计只有十部台湾电影进入院线,且没有一部票房超过百万。2004年,青春喜剧《17岁的天空》异军突起;以“九二一地震”重建为背景的纪录片《生命》更因高度煽情性与亲和力,引爆话题,跃居台片年度票房冠军。直至2008年,魏德圣的《海角七号》终于统合了上述两项元素,以草根性和本土性为情感号召,同时吸纳年轻化、类型化的影像语汇,在台湾创下超过5亿的惊人票房。自此,台湾电影好似回春,一片荣景,然而这一路走来,究竟有几多风雨?闻天祥在《过影》一书中,以雅洁精炼之笔,仔细爬梳这二十年的台湾电影走向,是为一册注记,亦是一番提醒。
一个小影迷的诞生
闻天祥自幼住在台北郊区,地处边陲,交通不便,要上戏院,非得搭车不可,因此看电影虽是普遍性的娱乐,但总得由大人陪同,说来仍是件特别的事。从前看电影不清场、不对号,观众多习惯在电影进行到中场时进戏院,在一片阒黑之中,倏忽窥见一段正行进中的故事,小小脑袋瓜不免开始运转:“前面演什么?为什么会演到这个样子?”闻天祥说,这样的经验使然,促使他必须很投入地看电影。
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回看完电影,大人问他好不好看,他总发自内心地说:“好看。”
说起幼年的观影经验,闻天祥印象极深刻的是《蛇王子》。那时他就读幼儿园,在板桥夜市一家专门演邵氏电影的戏院看了这片。《蛇王子》情节有些类似《美女与野兽》,是出爱情悲剧,内容大致讲述的是:美女下嫁给蛇,村民为抢救美女而灌醉蛇族,并大肆屠杀,蛇王子力战而亡,美女最终选择殉情。“我觉得那个结局好惊人!可歌可泣的一部片!带点奇情、文艺、武侠、神怪,全都混在一块儿。”诸如人变为蛇这类奇幻场景,对于幼年的闻天祥来说,大大拓展了电影的想象面。
“《蛇王子》对我后来看电影和看人的某些方式,其实有很根深蒂固的影响,但那时候当然不自觉。像是那么多类型的奇观,小时候觉得好好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复合类型的文本。此外,对所谓异类的宽容看待,以及多数表现出的强势与不仁义,我对这种观念的伸张是很有感受的。”长大以后,他才意识到,这类对于仁义的主张,早在他幼年观看《蛇王子》时便埋入胸口。
1982年,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袂执导的《光阴的故事》,为“台湾新电影”揭开序场。出生于1969年的闻天祥彼时正值国小升国中阶段,升学压力澎湃而来,为挤入高中窄门,只得埋首苦读,1982至1983年间,长达一年他竟一部片都没能沾上。且1980年代初期台湾一度风行社会写实片,诸如《女王蜂》、《黑市夫人》等女性复仇电影,家人自是不会允许孩子去看这类型影片。直到有一回,身为班长的他奉命去帮同学买测验卷,不用留校课后辅导,他就溜去看电影,依稀记得看了《小爸爸的天空》,“然后我又重回电影院的怀抱!”说起这段,闻天祥笑得乐不可支,跟电影的重逢,或许是他青春期最难忘的恋曲。
尽管国中阶段升学压力大,但家人念在他已用功如此,也就不拦阻他在课后往电影院跑。“我在国中时候看到了张毅的《玉卿嫂》,那对我影响非常大,是我到十四、五岁左右,看过的最美的电影。因为也开始读些文学,所以有一点互动。”
高中时代,影评人生涯的开端
16岁时,闻天祥考取建中,母亲为他订了《世界电影》杂志。当时除了电影,他还沉迷西洋音乐,每周Billboard排行榜一公告,就迫不及待要去查看榜单,所以最初打算订阅的其实是《余光音乐杂志》。没想到,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见到有人在清理家中杂物,将很早期的《世界电影》扔了出来,他随手捡起来读,很是喜欢,就在最后一刻决定改订《世界电影》。
那是当年台湾唯一的电影杂志,曾风靡一时的《剧场》、《影响》等前卫杂志早已成为绝响,仅《世界电影》屹立不摇。其中有一读者影评单元,广邀读者来稿,一天,闻天祥在看了《英雄本色》后,大为兴奋,回家后立即振笔疾书,将观影心得寄了去,且顺利被刊登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便开始尽量写,愈写愈长,甚至占据别人的篇幅。”
渐渐有了信心和胆识,闻天祥也开始向一些报纸副刊投稿。1990年,闻天祥时值大三,影评首度刊载于报纸影剧版的影评专栏,这也意味着,他正式符合那个年代所定义的影评人资格了。
还记得那是一个台风天的午后,台风已过境,闲来无事,他去戏院看了《麻雀变凤凰》,深觉这部片值得探讨,便在稿纸上一字一句写下评论,随后将稿子装入信封,投递至报社。该片一开始并未受到太多讨论,后来却非常卖座。上映一周后,他的影评出现在《中时晚报》上。于该平台上持续发表三、四个月后,他得到报社主编接见,邀约他长期供稿,一见面,才知道他仍在学中,甚为诧异,“可能跟我写文章的笔调有关系,比较老气。国中国文老师每次都开玩笑说:‘你这小老头儿。’”闻天祥笑言,他从国中起就常代表班上参加作文比赛,屡次夺魁,唯有一次拿到了第二名,被他视为“非常羞耻”的事情。后来有一回,从小害羞成性的他竟被派去参加演讲比赛,意外地,又拿到了第一名。 多年后,闻天祥成了知名影评人、策展人,经常在公开场合演说,并于大专院校和民间讲堂开班授课,无数次见到他,谈起电影时总是神采奕奕,语调轻快而欢愉,透露着对电影永恒不灭的热爱。听着听着,总要被感染,与之一同遁入电影的广袤世界,体验其精妙与美好。
驳杂的观影经验成为很好的触发
过去,要看到经典电影不若当今方便。1987年,继订阅电影杂志后,母亲又在他的央求下,让他报名由黄建业、焦雄屏主持的“电影剧场”放映会。观影地点在一间市区的小公寓里,桌上摆了一台28吋的电视机,学员就在两旁盯着小小的屏幕看,放映片目包括布纽尔《青楼怨妇》、维斯康堤《魂断威尼斯》、费里尼《八又二分之一》、布列松《温柔女子》等经典名片。
影像的震撼力从窄小的屏幕穿射而出,诱发他更强烈的好奇,遂开始找志文出版社的一系列电影书来看,由刘森尧编著的《导演与电影》算是他的入门书;此外,亦开始研读布纽尔、维斯康堤等导演专著。
“我记得我那时候背李幼新(编注:知名影评人,现长期担任《破》周报以及《世界电影月刊》的专栏影评作家,因为家里养了一对心爱的鹦鹉及鹌鹑,于2006年改名为“李幼鹦鹉鹌鹑”)的《坎城威尼斯影展》的详细程度,是远超过三民主义的!”读书读得倦腻了,他就把电影书拿出来翻,“有些电影根本看不到,一边看剧照,一边看描述,真是望梅止渴!”不知不觉中,这些电影知识渗透至他的记忆仓储中,经年累月,竟丝毫未曾毁弃,提到哪一年的得奖影片,他都能即刻应答。
“那种驳杂的经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触发,因为你是主动的。那时候开始看金马影展,会看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片,对我来讲,每部都是震撼。”高中时代,闻天祥一年的看片量甚至爆冲至两百部。每天放学,他会先到戏院看场电影,再坐车回家。当年因崇拜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为了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还整天泡在图书馆,翻找相关资料,就为从那些断简残篇中串起她的生平。他把稿子投至《建中青年》,确认刊登后,还得自行提供剧照。为搜罗剧照,养成了他每月固定至光华商场报到的习惯,戮力搜藏《世界电影》旧刊,反复阅读。
“那时候满街都是MTV,MTV是我的学校。有些很特别的MTV,拥有各式各样电影史上的珍品。我觉得我还满幸运的,一方面有电影书可看,另外一方面,要印证书上所讲的东西,只要走到MTV或是看金马影展。”闻天祥彻底成了电影的信徒,进入辅仁大学中文系就读后,更创立电影社,筹办校内影展,制作特刊,对于观影的认真态度不言而喻。
毕业后,闻天祥对于台湾电影有更多关注,先后在辅大策划了王童、陈坤厚、宋存寿等导演专题。宋存寿应邀到校座谈当天,播映的是林青霞的银幕处女作《窗外》,该片因版权纠纷未曾公开放映,故在校内引发空前回响。据闻天祥描述,生性害羞的宋存寿当天非常激动,大家涌上找他签名时,只见他的手微微颤抖。
“那时候我们还在学校成立院线研究室,在一个小房间内争辩至半夜,选出自己的年度最佳。我们选了杨贵媚作为年度最佳演员,还自行打印奖状,护贝后寄给她。后来有一次我遇到她,她说:‘你知道吗?那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奖耶!’我们没有想过那一张纸对她有这么大的鼓舞作用。”辅大电影社创社十周年纪念时,杨贵媚也去了,还向闻天祥埋怨道:“你们都没有颁奖典礼!”
在台湾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闻天祥尽可能从校内做起,将电影及影人带入校园,慢慢培植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观众。
影评是一种讨论电影的文学
当年,继在《中时晚报》写影评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媒体找上门,包括《自由时报》、《联合报》、《民生报》、《联合晚报》、《工商时报》等,闻天祥自言,他有幸躬逢其盛,在台湾影评写作黄金年代末梢获得青睐,“为什么影评会在1980年代特别兴盛?我觉得跟解严前后的气氛有关系;另外,很多新的方法被引进,像焦雄屏、刘森尧、张昌彦这些去国外学电影的人,提出类型批评方法、作者论、意识形态等新观点,我都是看他们的影评长大的。”
论及影评人,最初影响了闻天祥的首推刘森尧,之后,对他影响最大的应属黄建业和李幼新,“黄建业会比较全盘式去看待,把电影视为一种人文的产物,融合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文笔优雅大器。至于李幼新,他的一篇影评至少会出现十部电影,就会觉得我必须要看完另外十部片才能看懂这篇影评,所以对我而言永远是一种激励和挑战。”这也是为何他在前作《影迷藏宝图》中将此书题献给他们。
“对我来讲,其实影评就是用看似客观的理论证明你的主观是正确的。你为什么会喜欢看一个人的评论?所谓透彻的分析,应该是见你所不能见,到最后,可能是因为欣赏他看人看事物的方法,或是他切入作品的角度能够说服你,而喜欢上此人的评论。”他进一步阐释,“对我来讲,影评是文学,它是一种由电影作为基础,或者说是讨论电影的文学。影评写得好不好跟电影好不好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其实还是看其文笔。”
闻天祥认为,影评最基本的功能是服务读者,提供电影的来龙去脉以及个人评价,但更深一层来看,影评应当是“一种观念的提醒、一种辩证、一种启发”。而他确实也以其自身的影评作为试炼,充分发挥了此一功能。
现任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的闻天祥,为了选片,每年跑遍各大国际影展,单一年度看片量就高达五百余部,非常人可望其项背。这些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是因为受了他的感召而成为忠实影迷,乃至步入电影圈工作。
早慧的他,自高中时代开始写影评,年纪轻轻,文章即散见各大报章杂志。1993年年初,应《电影欣赏》杂志主编之邀,为文点评1992年台湾电影,自此开启每年对台片进行年度检讨的功课。《过影:1992~2011台湾电影总论》集结过去二十年来的评论,俨然是对近代台湾电影做了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总体检。
据闻天祥观察,1990年代,尽管台湾电影商业不振,在电影美学上却迭有建树,在海外大放异彩,“一方面继承了台湾新电影的理想性或表现手法的延续,但内在主题的关注上却有一些差别,无论是蔡明亮都会而疏离的题裁、李安带有通俗剧精神的类型走向、或是张作骥那种表面上写实却又带点魔幻的创意,都有一些新的开展。”到了1990年代末期,隐忧浮现。台湾电影产业长久以来未能升级,加入WTO后,市场更在无预警的情况之下大举开放,导致全面崩盘失守。
2001年,全年度总计只有十部台湾电影进入院线,且没有一部票房超过百万。2004年,青春喜剧《17岁的天空》异军突起;以“九二一地震”重建为背景的纪录片《生命》更因高度煽情性与亲和力,引爆话题,跃居台片年度票房冠军。直至2008年,魏德圣的《海角七号》终于统合了上述两项元素,以草根性和本土性为情感号召,同时吸纳年轻化、类型化的影像语汇,在台湾创下超过5亿的惊人票房。自此,台湾电影好似回春,一片荣景,然而这一路走来,究竟有几多风雨?闻天祥在《过影》一书中,以雅洁精炼之笔,仔细爬梳这二十年的台湾电影走向,是为一册注记,亦是一番提醒。
一个小影迷的诞生
闻天祥自幼住在台北郊区,地处边陲,交通不便,要上戏院,非得搭车不可,因此看电影虽是普遍性的娱乐,但总得由大人陪同,说来仍是件特别的事。从前看电影不清场、不对号,观众多习惯在电影进行到中场时进戏院,在一片阒黑之中,倏忽窥见一段正行进中的故事,小小脑袋瓜不免开始运转:“前面演什么?为什么会演到这个样子?”闻天祥说,这样的经验使然,促使他必须很投入地看电影。
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回看完电影,大人问他好不好看,他总发自内心地说:“好看。”
说起幼年的观影经验,闻天祥印象极深刻的是《蛇王子》。那时他就读幼儿园,在板桥夜市一家专门演邵氏电影的戏院看了这片。《蛇王子》情节有些类似《美女与野兽》,是出爱情悲剧,内容大致讲述的是:美女下嫁给蛇,村民为抢救美女而灌醉蛇族,并大肆屠杀,蛇王子力战而亡,美女最终选择殉情。“我觉得那个结局好惊人!可歌可泣的一部片!带点奇情、文艺、武侠、神怪,全都混在一块儿。”诸如人变为蛇这类奇幻场景,对于幼年的闻天祥来说,大大拓展了电影的想象面。
“《蛇王子》对我后来看电影和看人的某些方式,其实有很根深蒂固的影响,但那时候当然不自觉。像是那么多类型的奇观,小时候觉得好好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复合类型的文本。此外,对所谓异类的宽容看待,以及多数表现出的强势与不仁义,我对这种观念的伸张是很有感受的。”长大以后,他才意识到,这类对于仁义的主张,早在他幼年观看《蛇王子》时便埋入胸口。
1982年,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袂执导的《光阴的故事》,为“台湾新电影”揭开序场。出生于1969年的闻天祥彼时正值国小升国中阶段,升学压力澎湃而来,为挤入高中窄门,只得埋首苦读,1982至1983年间,长达一年他竟一部片都没能沾上。且1980年代初期台湾一度风行社会写实片,诸如《女王蜂》、《黑市夫人》等女性复仇电影,家人自是不会允许孩子去看这类型影片。直到有一回,身为班长的他奉命去帮同学买测验卷,不用留校课后辅导,他就溜去看电影,依稀记得看了《小爸爸的天空》,“然后我又重回电影院的怀抱!”说起这段,闻天祥笑得乐不可支,跟电影的重逢,或许是他青春期最难忘的恋曲。
尽管国中阶段升学压力大,但家人念在他已用功如此,也就不拦阻他在课后往电影院跑。“我在国中时候看到了张毅的《玉卿嫂》,那对我影响非常大,是我到十四、五岁左右,看过的最美的电影。因为也开始读些文学,所以有一点互动。”
高中时代,影评人生涯的开端
16岁时,闻天祥考取建中,母亲为他订了《世界电影》杂志。当时除了电影,他还沉迷西洋音乐,每周Billboard排行榜一公告,就迫不及待要去查看榜单,所以最初打算订阅的其实是《余光音乐杂志》。没想到,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见到有人在清理家中杂物,将很早期的《世界电影》扔了出来,他随手捡起来读,很是喜欢,就在最后一刻决定改订《世界电影》。
那是当年台湾唯一的电影杂志,曾风靡一时的《剧场》、《影响》等前卫杂志早已成为绝响,仅《世界电影》屹立不摇。其中有一读者影评单元,广邀读者来稿,一天,闻天祥在看了《英雄本色》后,大为兴奋,回家后立即振笔疾书,将观影心得寄了去,且顺利被刊登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便开始尽量写,愈写愈长,甚至占据别人的篇幅。”
渐渐有了信心和胆识,闻天祥也开始向一些报纸副刊投稿。1990年,闻天祥时值大三,影评首度刊载于报纸影剧版的影评专栏,这也意味着,他正式符合那个年代所定义的影评人资格了。
还记得那是一个台风天的午后,台风已过境,闲来无事,他去戏院看了《麻雀变凤凰》,深觉这部片值得探讨,便在稿纸上一字一句写下评论,随后将稿子装入信封,投递至报社。该片一开始并未受到太多讨论,后来却非常卖座。上映一周后,他的影评出现在《中时晚报》上。于该平台上持续发表三、四个月后,他得到报社主编接见,邀约他长期供稿,一见面,才知道他仍在学中,甚为诧异,“可能跟我写文章的笔调有关系,比较老气。国中国文老师每次都开玩笑说:‘你这小老头儿。’”闻天祥笑言,他从国中起就常代表班上参加作文比赛,屡次夺魁,唯有一次拿到了第二名,被他视为“非常羞耻”的事情。后来有一回,从小害羞成性的他竟被派去参加演讲比赛,意外地,又拿到了第一名。 多年后,闻天祥成了知名影评人、策展人,经常在公开场合演说,并于大专院校和民间讲堂开班授课,无数次见到他,谈起电影时总是神采奕奕,语调轻快而欢愉,透露着对电影永恒不灭的热爱。听着听着,总要被感染,与之一同遁入电影的广袤世界,体验其精妙与美好。
驳杂的观影经验成为很好的触发
过去,要看到经典电影不若当今方便。1987年,继订阅电影杂志后,母亲又在他的央求下,让他报名由黄建业、焦雄屏主持的“电影剧场”放映会。观影地点在一间市区的小公寓里,桌上摆了一台28吋的电视机,学员就在两旁盯着小小的屏幕看,放映片目包括布纽尔《青楼怨妇》、维斯康堤《魂断威尼斯》、费里尼《八又二分之一》、布列松《温柔女子》等经典名片。
影像的震撼力从窄小的屏幕穿射而出,诱发他更强烈的好奇,遂开始找志文出版社的一系列电影书来看,由刘森尧编著的《导演与电影》算是他的入门书;此外,亦开始研读布纽尔、维斯康堤等导演专著。
“我记得我那时候背李幼新(编注:知名影评人,现长期担任《破》周报以及《世界电影月刊》的专栏影评作家,因为家里养了一对心爱的鹦鹉及鹌鹑,于2006年改名为“李幼鹦鹉鹌鹑”)的《坎城威尼斯影展》的详细程度,是远超过三民主义的!”读书读得倦腻了,他就把电影书拿出来翻,“有些电影根本看不到,一边看剧照,一边看描述,真是望梅止渴!”不知不觉中,这些电影知识渗透至他的记忆仓储中,经年累月,竟丝毫未曾毁弃,提到哪一年的得奖影片,他都能即刻应答。
“那种驳杂的经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触发,因为你是主动的。那时候开始看金马影展,会看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片,对我来讲,每部都是震撼。”高中时代,闻天祥一年的看片量甚至爆冲至两百部。每天放学,他会先到戏院看场电影,再坐车回家。当年因崇拜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为了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还整天泡在图书馆,翻找相关资料,就为从那些断简残篇中串起她的生平。他把稿子投至《建中青年》,确认刊登后,还得自行提供剧照。为搜罗剧照,养成了他每月固定至光华商场报到的习惯,戮力搜藏《世界电影》旧刊,反复阅读。
“那时候满街都是MTV,MTV是我的学校。有些很特别的MTV,拥有各式各样电影史上的珍品。我觉得我还满幸运的,一方面有电影书可看,另外一方面,要印证书上所讲的东西,只要走到MTV或是看金马影展。”闻天祥彻底成了电影的信徒,进入辅仁大学中文系就读后,更创立电影社,筹办校内影展,制作特刊,对于观影的认真态度不言而喻。
毕业后,闻天祥对于台湾电影有更多关注,先后在辅大策划了王童、陈坤厚、宋存寿等导演专题。宋存寿应邀到校座谈当天,播映的是林青霞的银幕处女作《窗外》,该片因版权纠纷未曾公开放映,故在校内引发空前回响。据闻天祥描述,生性害羞的宋存寿当天非常激动,大家涌上找他签名时,只见他的手微微颤抖。
“那时候我们还在学校成立院线研究室,在一个小房间内争辩至半夜,选出自己的年度最佳。我们选了杨贵媚作为年度最佳演员,还自行打印奖状,护贝后寄给她。后来有一次我遇到她,她说:‘你知道吗?那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奖耶!’我们没有想过那一张纸对她有这么大的鼓舞作用。”辅大电影社创社十周年纪念时,杨贵媚也去了,还向闻天祥埋怨道:“你们都没有颁奖典礼!”
在台湾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闻天祥尽可能从校内做起,将电影及影人带入校园,慢慢培植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观众。
影评是一种讨论电影的文学
当年,继在《中时晚报》写影评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媒体找上门,包括《自由时报》、《联合报》、《民生报》、《联合晚报》、《工商时报》等,闻天祥自言,他有幸躬逢其盛,在台湾影评写作黄金年代末梢获得青睐,“为什么影评会在1980年代特别兴盛?我觉得跟解严前后的气氛有关系;另外,很多新的方法被引进,像焦雄屏、刘森尧、张昌彦这些去国外学电影的人,提出类型批评方法、作者论、意识形态等新观点,我都是看他们的影评长大的。”
论及影评人,最初影响了闻天祥的首推刘森尧,之后,对他影响最大的应属黄建业和李幼新,“黄建业会比较全盘式去看待,把电影视为一种人文的产物,融合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文笔优雅大器。至于李幼新,他的一篇影评至少会出现十部电影,就会觉得我必须要看完另外十部片才能看懂这篇影评,所以对我而言永远是一种激励和挑战。”这也是为何他在前作《影迷藏宝图》中将此书题献给他们。
“对我来讲,其实影评就是用看似客观的理论证明你的主观是正确的。你为什么会喜欢看一个人的评论?所谓透彻的分析,应该是见你所不能见,到最后,可能是因为欣赏他看人看事物的方法,或是他切入作品的角度能够说服你,而喜欢上此人的评论。”他进一步阐释,“对我来讲,影评是文学,它是一种由电影作为基础,或者说是讨论电影的文学。影评写得好不好跟电影好不好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其实还是看其文笔。”
闻天祥认为,影评最基本的功能是服务读者,提供电影的来龙去脉以及个人评价,但更深一层来看,影评应当是“一种观念的提醒、一种辩证、一种启发”。而他确实也以其自身的影评作为试炼,充分发挥了此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