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是文学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人们除了对原著小说有着深层想象和精神探求之外,因为影视剧的改编,又对小说的意蕴阐述产生了新的解释。网络小说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网络小说的影视剧的改编,则因为电子媒体本身含有的声音、画面等多要素,给现代受众视听双重立体感受。小说和影视你来我往的互动关系,除了对文学本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外,又关系到大众传媒,文化改革以及文学审美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热潮;原因
随着《甄嬛传》、《步步惊心》、《失恋 33 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电视电影的热映,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在最近两年达到了空前的热度,而且很多网络小说,一旦宣布立项拍摄,便取得极高关注度与讨论度,成为“全民话题”。譬如,2014 年 6 月 12 日,光线传媒举行《盗墓笔记》影视制作的发布会,随后连续三天,“盗墓笔记”均高居新浪微博热搜榜首位,相关讨论高达 1200 多万条。由此可见,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已用耀眼的数字宣布了其高潮的到来。“大众文化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产物,它以商品生产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商品消费为目的的一种新类型的文化概念。”[1]影视生产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的特性又在影视作品的内容上表现出来,或者说影视本身就是大众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选择改编网络小说本身就是对大众口味的重视乃至迎合,蕴含着浓郁的大众文化色彩。
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热潮的动因:
(一)传统剧作的现实状况堪忧
原创剧本质量与数量的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国影视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纵观 2000 年以来的中国影视业,表面好似发展迅猛,但存在问题比比皆是。跟风严重,翻拍成风,剧情混乱,作品乏味,这些问题无一不与优质原创剧本的匮乏有关。
首先是影视剧人物故事的雷同。比如,四大名著有众多的版本,1986 年版的《西游记》、2010 年版的《西游记》、1987 年版的《红楼梦》、2010 年版的《红楼梦》,同一故事不同导演、不同年份进行拍摄;电影《叶问》、《叶问前传》、《一代宗师》,电视剧《武林宗师叶问》都是对一代武林宗师叶问故事的演绎;电视剧《隋唐演义》、《隋唐英雄》、《隋唐英雄传》都是对秦琼、罗成等英雄好汉辅佐李渊、李世民开国创业故事的讲诉。影视创作者喜欢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进行多个版本的不同演绎。
其次是影视剧题材上的雷同。比如谍战剧《潜伏》、《黑狐》、《致命名单》、《悬崖》、《一触即发》、《与狼共舞》等剧集,接连不断地充斥着荧屏。又如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遇上妈》、《妯娌的三国时代》、《新女婿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接连播出。仅仅 2012 年一年的时间,惊悚题材的电影就有《杀生》、《绣花鞋》、《百万巨鳄》、《凶间雪山》、《荒岛情未了》等约 50 部作品上映。
再次,影视剧作品的名称雷同。有电视剧《婆婆来了》、《丈母娘来了》、《前妻来了》等“来了”系列;有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媳妇的美好宣言》等“美好”系列;《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岳母的幸福生活》等“幸福系列”系列;有电视剧《婆婆也是妈》、《婆婆遇上妈》、《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等“婆婆妈妈”系列。影视创作者喜欢用前期热播剧的起名方式,为新的影视剧命名。创作者的初衷是借热播剧的名气引起观众对新剧集的关注,事实上这样的起名方式让观众眼花缭乱,容易让剧集的识别度降低。网络小说群众基底庞大,网络作家们同样是从各行各业发展而来,这使得网络小说展示出来的空间相当广泛,从玄幻到现实主义,从历史题材再到穿越范围。经过“海选”后成形的作品必然成为精品。
(二)商业利益的巨大驱动
网络小说成为各大影视公司热门来源的另一大商业价值在于低成本。众所周知,影视剧除了拍摄进度会影响制作成本之外,演员,场地费用,工作人员费用,以及设备和后期制作的费用等等,导致了影视剧成本的大手笔。反观中国的影视剧市场,各大题材,各种类型轮番上场,除了本土较量以外,还要抵挡来自海外的侵占。谁能在千军万马齐上阵的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小成本成就大收益,就成为了导演们的首要目标。
1、剧本改编费用相对偏低
一部知名度中等的网络小说的改编版权费用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这个价格仅仅是一部热播电视剧一集的价格,网络小说必然成为有待挖掘的宝藏。何况粉丝的团购打包模式,的确让人眼红。正如红袖添香文学网首席执行官孙鹏所言: “有一些作品拥有很好的故事内核,但作者苦于没有名气或者就只是一个新晋作者,那么他的议价能力就要低很多,一部原本可以卖到30 万元的本子,有可能几万元就卖掉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正规的渠道联系,既找不到优秀的出版方,也找不到正规的影视出版公司,私下签了合同却收不到款项,有时候还会上当受骗。”网络文学影视版权难以规范运作,不仅直接伤害了网络写手的利益,影响了原创文学网站的收益,最终也将伤害到整个产业体系。盛大文学相关人是也透露,购买网络小说使的影视公司在产品宣传上减少了不少费用,这种买版权送粉在商业竞争的背后,还有着网络文学影视版权难以规范运作的问题。
2、原作粉丝团的热捧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在经济上,注意力往往又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网络小说凭借庞大的读者群,使其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获得先天的眼球优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对网络文学使用率高达 41.4%,用户量超过 2.3亿。这样庞大的读者群体为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提供了稳定的观众群体。并且,这些读者同时又都是网民,他们的信息敏感度和网络互动能力极高。一旦他们所钟爱的作品可能被影视化时,这些读者就自动聚集网络。尽管某些读者存在部分异议,如对演员的不认可,但客观上却促成了相关话题,协助了影视制作方的宣发。在网络小说的影视化过程中,获利的除了是影视制作方,还有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及相关平台。
“自由是网络小说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3]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与接受者多为青年一代,他们自小深受电影电视和网络的浸染,不自觉地表现出视觉化创作与视觉化接受。丹尼尔·贝尔曾明确提到,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 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4]网络小说的写作群体很大, 网络小说是多层面的,其对市场和读者的把握能力超越了纯文学,网络文学的成熟与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必将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与这个发展的时代相适应,娱乐化、精神深度、艺术性是拼贴、混杂在一起的。基于如此,人们可能很惊讶的发现,由网络小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正向传统的影视市场发出了越来越猛烈的攻势,而这些一向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改编影视作品,不但收视率一路飙升,也留下了不少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种现象值得让人思考。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
[2]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5.
【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热潮;原因
随着《甄嬛传》、《步步惊心》、《失恋 33 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电视电影的热映,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在最近两年达到了空前的热度,而且很多网络小说,一旦宣布立项拍摄,便取得极高关注度与讨论度,成为“全民话题”。譬如,2014 年 6 月 12 日,光线传媒举行《盗墓笔记》影视制作的发布会,随后连续三天,“盗墓笔记”均高居新浪微博热搜榜首位,相关讨论高达 1200 多万条。由此可见,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已用耀眼的数字宣布了其高潮的到来。“大众文化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产物,它以商品生产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商品消费为目的的一种新类型的文化概念。”[1]影视生产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的特性又在影视作品的内容上表现出来,或者说影视本身就是大众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选择改编网络小说本身就是对大众口味的重视乃至迎合,蕴含着浓郁的大众文化色彩。
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热潮的动因:
(一)传统剧作的现实状况堪忧
原创剧本质量与数量的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国影视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纵观 2000 年以来的中国影视业,表面好似发展迅猛,但存在问题比比皆是。跟风严重,翻拍成风,剧情混乱,作品乏味,这些问题无一不与优质原创剧本的匮乏有关。
首先是影视剧人物故事的雷同。比如,四大名著有众多的版本,1986 年版的《西游记》、2010 年版的《西游记》、1987 年版的《红楼梦》、2010 年版的《红楼梦》,同一故事不同导演、不同年份进行拍摄;电影《叶问》、《叶问前传》、《一代宗师》,电视剧《武林宗师叶问》都是对一代武林宗师叶问故事的演绎;电视剧《隋唐演义》、《隋唐英雄》、《隋唐英雄传》都是对秦琼、罗成等英雄好汉辅佐李渊、李世民开国创业故事的讲诉。影视创作者喜欢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进行多个版本的不同演绎。
其次是影视剧题材上的雷同。比如谍战剧《潜伏》、《黑狐》、《致命名单》、《悬崖》、《一触即发》、《与狼共舞》等剧集,接连不断地充斥着荧屏。又如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遇上妈》、《妯娌的三国时代》、《新女婿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接连播出。仅仅 2012 年一年的时间,惊悚题材的电影就有《杀生》、《绣花鞋》、《百万巨鳄》、《凶间雪山》、《荒岛情未了》等约 50 部作品上映。
再次,影视剧作品的名称雷同。有电视剧《婆婆来了》、《丈母娘来了》、《前妻来了》等“来了”系列;有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媳妇的美好宣言》等“美好”系列;《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岳母的幸福生活》等“幸福系列”系列;有电视剧《婆婆也是妈》、《婆婆遇上妈》、《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等“婆婆妈妈”系列。影视创作者喜欢用前期热播剧的起名方式,为新的影视剧命名。创作者的初衷是借热播剧的名气引起观众对新剧集的关注,事实上这样的起名方式让观众眼花缭乱,容易让剧集的识别度降低。网络小说群众基底庞大,网络作家们同样是从各行各业发展而来,这使得网络小说展示出来的空间相当广泛,从玄幻到现实主义,从历史题材再到穿越范围。经过“海选”后成形的作品必然成为精品。
(二)商业利益的巨大驱动
网络小说成为各大影视公司热门来源的另一大商业价值在于低成本。众所周知,影视剧除了拍摄进度会影响制作成本之外,演员,场地费用,工作人员费用,以及设备和后期制作的费用等等,导致了影视剧成本的大手笔。反观中国的影视剧市场,各大题材,各种类型轮番上场,除了本土较量以外,还要抵挡来自海外的侵占。谁能在千军万马齐上阵的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小成本成就大收益,就成为了导演们的首要目标。
1、剧本改编费用相对偏低
一部知名度中等的网络小说的改编版权费用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这个价格仅仅是一部热播电视剧一集的价格,网络小说必然成为有待挖掘的宝藏。何况粉丝的团购打包模式,的确让人眼红。正如红袖添香文学网首席执行官孙鹏所言: “有一些作品拥有很好的故事内核,但作者苦于没有名气或者就只是一个新晋作者,那么他的议价能力就要低很多,一部原本可以卖到30 万元的本子,有可能几万元就卖掉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正规的渠道联系,既找不到优秀的出版方,也找不到正规的影视出版公司,私下签了合同却收不到款项,有时候还会上当受骗。”网络文学影视版权难以规范运作,不仅直接伤害了网络写手的利益,影响了原创文学网站的收益,最终也将伤害到整个产业体系。盛大文学相关人是也透露,购买网络小说使的影视公司在产品宣传上减少了不少费用,这种买版权送粉在商业竞争的背后,还有着网络文学影视版权难以规范运作的问题。
2、原作粉丝团的热捧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在经济上,注意力往往又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网络小说凭借庞大的读者群,使其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获得先天的眼球优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对网络文学使用率高达 41.4%,用户量超过 2.3亿。这样庞大的读者群体为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提供了稳定的观众群体。并且,这些读者同时又都是网民,他们的信息敏感度和网络互动能力极高。一旦他们所钟爱的作品可能被影视化时,这些读者就自动聚集网络。尽管某些读者存在部分异议,如对演员的不认可,但客观上却促成了相关话题,协助了影视制作方的宣发。在网络小说的影视化过程中,获利的除了是影视制作方,还有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及相关平台。
“自由是网络小说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3]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与接受者多为青年一代,他们自小深受电影电视和网络的浸染,不自觉地表现出视觉化创作与视觉化接受。丹尼尔·贝尔曾明确提到,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 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4]网络小说的写作群体很大, 网络小说是多层面的,其对市场和读者的把握能力超越了纯文学,网络文学的成熟与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必将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与这个发展的时代相适应,娱乐化、精神深度、艺术性是拼贴、混杂在一起的。基于如此,人们可能很惊讶的发现,由网络小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正向传统的影视市场发出了越来越猛烈的攻势,而这些一向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改编影视作品,不但收视率一路飙升,也留下了不少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种现象值得让人思考。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
[2]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