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媾合物,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
关键词 语文 审美 素质 人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飞扬着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语文除具有知识性和文化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审美性。"语文"是美学载体,教师应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美的学科,其中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文化之美,既有各种既在的美学形式的显现,也有既时的教学美学形态的表现。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朗读是学生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指导朗读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受主要方式,是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的感受。如吴功正写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展现出的阿里山美丽的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人感觉到阿里山的神奇。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 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 朗读时对学生的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仿佛置身于阿里山的怀抱之中,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路、无边无际的森林、那神木,完全感觉就在身边一样,而这一切是朗读带来的美感。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二、 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都有它特有的形象,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我主要从两方面来启发学生。
(一) 比较形象,鉴赏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让学生通过比较反衬,来发现文中人物的美与丑,在不断揣摩、理解中更能感受到美的形象。 教学中,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不同的角度上各自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鉴赏、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体会形象,感悟美。
好些课文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来体现美的,学生只有通过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人物的心灵美。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指导学生体味作品中的情感美。
语言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方式,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情感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如《菏塘月色》,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月夜菏塘美景抒怀。在作品中作者的情绪有时是淡淡的忧愁,有时是淡淡的高兴,忧愁时,低调的心绪笼罩着全文。比如,作者心里不要静,路 是幽僻、寂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想起古人采莲盛况心底里惦着江南,感慨良多。不满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出发的。比如,作者忽然想起月光照耀下的菏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菏塘的小路,往日阴沉沉的,今晚却很明亮,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了,到了菏塘,心系美景,得自由,喜悦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是笼罩着全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
关键词 语文 审美 素质 人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飞扬着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语文除具有知识性和文化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审美性。"语文"是美学载体,教师应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美的学科,其中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文化之美,既有各种既在的美学形式的显现,也有既时的教学美学形态的表现。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朗读是学生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指导朗读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受主要方式,是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的感受。如吴功正写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展现出的阿里山美丽的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人感觉到阿里山的神奇。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 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 朗读时对学生的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仿佛置身于阿里山的怀抱之中,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路、无边无际的森林、那神木,完全感觉就在身边一样,而这一切是朗读带来的美感。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二、 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都有它特有的形象,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我主要从两方面来启发学生。
(一) 比较形象,鉴赏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让学生通过比较反衬,来发现文中人物的美与丑,在不断揣摩、理解中更能感受到美的形象。 教学中,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不同的角度上各自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鉴赏、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体会形象,感悟美。
好些课文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来体现美的,学生只有通过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人物的心灵美。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指导学生体味作品中的情感美。
语言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方式,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情感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如《菏塘月色》,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月夜菏塘美景抒怀。在作品中作者的情绪有时是淡淡的忧愁,有时是淡淡的高兴,忧愁时,低调的心绪笼罩着全文。比如,作者心里不要静,路 是幽僻、寂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想起古人采莲盛况心底里惦着江南,感慨良多。不满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出发的。比如,作者忽然想起月光照耀下的菏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菏塘的小路,往日阴沉沉的,今晚却很明亮,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了,到了菏塘,心系美景,得自由,喜悦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是笼罩着全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