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研究者总结: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视频再现创设情境;运用美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渲染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借助实物创设情境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设 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86-02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创建教学情境。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对几种途径和方法做如下总结。
1 视频再现创设情境
当前,现代教学媒体显现活灵活现的情景,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出现在教学内容里的人、景、事物等动起来,活起来,在创设特定的情境时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会调动多种感官,用心投入体验,去把握,去领会,通过感觉补充或替代语言,将传递和接受信息转变为一种享受,在愉悦的审美感觉中接受知识,将“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例如:教学《九寨沟》时,笔者播放了有关九寨沟的系列专题片,再配以笔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被深深的感染了,那种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热爱的感情也油然而生。
2 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与想象的艺术,音乐能复位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感,渲染情境,营造氛围。
如在教《孔子拜师》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视听情境,感悟孔子求学的辛劳。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反馈。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谈感受: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抓关键词读: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孔子求学路上的辛苦?
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指导朗读: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孔子求知若渴,一路艰辛读出来吗?
听声音想象说话(播放声音课件):孔子在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引读悟情。
是啊,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的路途,上千里的艰辛,换了别人早已忍受不住,但是为了求学,孔子——(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一路上,吃不饱,睡不暖,有时甚至连命都保不住,可为了拜师学艺,他仍然——(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晚上,走了一天的孔子早已疲惫不堪了,但是为了早日见到老师,他还是——(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此环节摒弃了习惯的给画面想象,而是单纯地提供声音,以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虫鸣声等为载体,创设一种如临其境却又不见其影的效果,让学生调动“耳朵”这一个体敏感的部位,用“心理视线”去感受、去想象孔子求学路上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学生对文本深厚的感悟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酝酿而生。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又三次引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使学生充分感受路途的辛苦、求学的执着,扩充情感内涵、词语形象的内涵,通过词语和意境的沟通运用,让学生得到语言的滋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与作者生成更强烈的情感共呜。
3 应用美的语言感化学生渲染情境
如今大多的小学课文是朗朗上口、文质兼美的雅文,有很强的感染力。针对教师运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课前,该研究者一般是先深入研究教材,接受课文的启迪、熏陶,用心感悟。将自己的情感和该文作者表达的情感合二为一,那么在课堂上很容易进入角色投入其中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与学生、教师和作者的情感沟通联系,三者间感情共鸣,灵犀相通,这样一定能够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
在教学中该研究者大胆通过朗读来渲染教学情境。古人云“读得好,则不带解说,自晓其义。”研读《周总理,您在那里》时,该研究者运用有感情的朗诵创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境,学生在哀乐的交织里好像身处在因失去伟人而无比哀痛的境界里,这个时候讲读课文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还是缺少生气和活力。那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务必在尊重学生意愿和顺应其发展天性的基础上,教学中需要创意引导学生在本真的生存状态中去关注和亲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广阔的“生活田园”时空情境中去适应“开放”,积极自主地感知和实践,进行愉悦建构,习得和生成学科素养。因此,在我们的常态备课和教学中就要善于有效预设和操作,启导学生“开放”学习的策略。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科书编排有了一个新取向,即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该思路促使语文教科书组织单元的要素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主题”,代替了之前的“知识、能力体系”,冲破了之前教科书结构体系的乏味与封闭。教师教学也因该设计面临了新的要求。“主题”统摄单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也就是说要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高度来看待,与语文教科书的“主题”设计思路相契合,“主题单元统整教学”也能说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科书的一个可操作途径。这也正为我们去给学生创意经营“开放”学习的一片“生活田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设 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86-02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创建教学情境。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对几种途径和方法做如下总结。
1 视频再现创设情境
当前,现代教学媒体显现活灵活现的情景,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出现在教学内容里的人、景、事物等动起来,活起来,在创设特定的情境时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会调动多种感官,用心投入体验,去把握,去领会,通过感觉补充或替代语言,将传递和接受信息转变为一种享受,在愉悦的审美感觉中接受知识,将“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例如:教学《九寨沟》时,笔者播放了有关九寨沟的系列专题片,再配以笔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被深深的感染了,那种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热爱的感情也油然而生。
2 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与想象的艺术,音乐能复位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感,渲染情境,营造氛围。
如在教《孔子拜师》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视听情境,感悟孔子求学的辛劳。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反馈。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谈感受: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抓关键词读: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孔子求学路上的辛苦?
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指导朗读: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孔子求知若渴,一路艰辛读出来吗?
听声音想象说话(播放声音课件):孔子在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引读悟情。
是啊,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的路途,上千里的艰辛,换了别人早已忍受不住,但是为了求学,孔子——(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一路上,吃不饱,睡不暖,有时甚至连命都保不住,可为了拜师学艺,他仍然——(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晚上,走了一天的孔子早已疲惫不堪了,但是为了早日见到老师,他还是——(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此环节摒弃了习惯的给画面想象,而是单纯地提供声音,以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虫鸣声等为载体,创设一种如临其境却又不见其影的效果,让学生调动“耳朵”这一个体敏感的部位,用“心理视线”去感受、去想象孔子求学路上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学生对文本深厚的感悟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酝酿而生。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又三次引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使学生充分感受路途的辛苦、求学的执着,扩充情感内涵、词语形象的内涵,通过词语和意境的沟通运用,让学生得到语言的滋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与作者生成更强烈的情感共呜。
3 应用美的语言感化学生渲染情境
如今大多的小学课文是朗朗上口、文质兼美的雅文,有很强的感染力。针对教师运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课前,该研究者一般是先深入研究教材,接受课文的启迪、熏陶,用心感悟。将自己的情感和该文作者表达的情感合二为一,那么在课堂上很容易进入角色投入其中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与学生、教师和作者的情感沟通联系,三者间感情共鸣,灵犀相通,这样一定能够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
在教学中该研究者大胆通过朗读来渲染教学情境。古人云“读得好,则不带解说,自晓其义。”研读《周总理,您在那里》时,该研究者运用有感情的朗诵创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境,学生在哀乐的交织里好像身处在因失去伟人而无比哀痛的境界里,这个时候讲读课文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还是缺少生气和活力。那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务必在尊重学生意愿和顺应其发展天性的基础上,教学中需要创意引导学生在本真的生存状态中去关注和亲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广阔的“生活田园”时空情境中去适应“开放”,积极自主地感知和实践,进行愉悦建构,习得和生成学科素养。因此,在我们的常态备课和教学中就要善于有效预设和操作,启导学生“开放”学习的策略。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科书编排有了一个新取向,即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该思路促使语文教科书组织单元的要素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主题”,代替了之前的“知识、能力体系”,冲破了之前教科书结构体系的乏味与封闭。教师教学也因该设计面临了新的要求。“主题”统摄单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也就是说要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高度来看待,与语文教科书的“主题”设计思路相契合,“主题单元统整教学”也能说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科书的一个可操作途径。这也正为我们去给学生创意经营“开放”学习的一片“生活田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