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将德育与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初中英语教师的职责。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英语教师应以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中心,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教育。本文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德育融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德育融入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堂;策略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有关要求需要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及品德养成相结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做学生的领路者,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位教师共同的职责。国家各种相关文件、政策、课程标准等对于学科德育都相当重视,都期望并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二)初中生群体的特点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加强德育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育的关键,是要注重青少年的培养。卢梭也提出了儿童中心理论,提高德育要從少年儿童抓起,尤其是处于道德理性启蒙期的初中阶段,更应该把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课题,一是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转折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二是初中生自控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但是他们的模仿性较强,如果能及时树立榜样,对于其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初中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研究初中生的德育,将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学科德育是较适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的学校德育方式,避免了初中生对传统道德说教的反感。
(三)保障英语学科德育的顺利实施,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各科教师应把育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将英语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要素,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来实现其育人功能,不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能活跃英语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而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有效利用是英语学科不偏离原本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
二、初中英语课堂以及在融入德育过程中的现状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学在指导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业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们为落实素质教育和适应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认真探索英语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及时发现英语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教研、教改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可喜的成果,由此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提高,“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等观点开始并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多数教师能够灵活驾驭、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学习语言,开始显得主动、轻松,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提高,个别化学习也得到加强。
(二)初中英语课堂德育教育的不足
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我国的初中英语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过于注重对英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以及语法方而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养成运用英语和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老师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因而对德育教育也就不怎么重视。而事实上,英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责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入也是我国对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2.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
初中阶段是人的智力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外,中学生还表现出选择性强的特点。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升学和就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和内容,往往能够认真对待;而一些被他们认为与自己未来关系不大的学科和内容,通常可能忽视或不愿学习,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以,课堂上的道德教育不受欢迎,甚至一些同学认为道德教育是班主任或者说家长的事情。
三、在初中英语课堂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有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能完成教学内容就很不错了,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教育。不可否认,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经常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工作贯彻于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效果将是难以估量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德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德育融入,二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挖掘德育素材
找准教材内容上的德育点,然后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的融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七年级到九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教科书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七年级阶段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如“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教师利用课堂,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从中学会一些文明礼貌用语,让学生受到教育。八年级的教材里有很多短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融入的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爱护动物,遵守社会公德等思想。而到了九年级时,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在教科普知识这一类课文,要求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意识地融入到教学中,比如环境问题,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口问题,航天技术等。 (三)抓住德育融入时机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融入德育。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在组织活动中进行无痕融入和有目的培养,對学生实施德育融入。
(四)德育与情感的融合
通过情感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英语教学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情动人,从而形成跟学生的情感的共鸣,这样对于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融入在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
(五)扩大德育的融入范围
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融入的范围。如举行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活动。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播放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电影,既能充分地认识和了解英语文化,学习地道的英语发音,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使其在活动中继续深化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初中英语教学,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教育,通过实施德育的融入,提高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者简介:张丽(1984-),女,四川通江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而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2]杜文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教研版),2009(8).
[3]郭喜荣.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1).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堂;策略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有关要求需要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及品德养成相结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做学生的领路者,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位教师共同的职责。国家各种相关文件、政策、课程标准等对于学科德育都相当重视,都期望并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二)初中生群体的特点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加强德育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育的关键,是要注重青少年的培养。卢梭也提出了儿童中心理论,提高德育要從少年儿童抓起,尤其是处于道德理性启蒙期的初中阶段,更应该把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课题,一是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转折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二是初中生自控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但是他们的模仿性较强,如果能及时树立榜样,对于其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初中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研究初中生的德育,将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学科德育是较适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的学校德育方式,避免了初中生对传统道德说教的反感。
(三)保障英语学科德育的顺利实施,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各科教师应把育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将英语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要素,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来实现其育人功能,不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能活跃英语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而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有效利用是英语学科不偏离原本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
二、初中英语课堂以及在融入德育过程中的现状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学在指导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业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们为落实素质教育和适应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认真探索英语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及时发现英语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教研、教改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可喜的成果,由此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提高,“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等观点开始并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多数教师能够灵活驾驭、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学习语言,开始显得主动、轻松,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提高,个别化学习也得到加强。
(二)初中英语课堂德育教育的不足
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我国的初中英语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过于注重对英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以及语法方而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养成运用英语和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老师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因而对德育教育也就不怎么重视。而事实上,英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责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入也是我国对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2.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
初中阶段是人的智力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外,中学生还表现出选择性强的特点。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升学和就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和内容,往往能够认真对待;而一些被他们认为与自己未来关系不大的学科和内容,通常可能忽视或不愿学习,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以,课堂上的道德教育不受欢迎,甚至一些同学认为道德教育是班主任或者说家长的事情。
三、在初中英语课堂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有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能完成教学内容就很不错了,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教育。不可否认,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经常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工作贯彻于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效果将是难以估量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德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德育融入,二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挖掘德育素材
找准教材内容上的德育点,然后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的融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七年级到九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教科书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七年级阶段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如“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教师利用课堂,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从中学会一些文明礼貌用语,让学生受到教育。八年级的教材里有很多短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融入的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爱护动物,遵守社会公德等思想。而到了九年级时,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在教科普知识这一类课文,要求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意识地融入到教学中,比如环境问题,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口问题,航天技术等。 (三)抓住德育融入时机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融入德育。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在组织活动中进行无痕融入和有目的培养,對学生实施德育融入。
(四)德育与情感的融合
通过情感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英语教学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情动人,从而形成跟学生的情感的共鸣,这样对于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融入在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
(五)扩大德育的融入范围
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融入的范围。如举行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活动。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播放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电影,既能充分地认识和了解英语文化,学习地道的英语发音,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使其在活动中继续深化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初中英语教学,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教育,通过实施德育的融入,提高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者简介:张丽(1984-),女,四川通江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而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2]杜文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教研版),2009(8).
[3]郭喜荣.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