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峡腹地深处,有一座始建于西晋,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座最早古人用以避难的小镇,千百年来“处在深山无人识”。但在2002年,因三峡水庫当时即将蓄水,这座小镇进行了整体性搬迁,从而古镇一夕闻名,吸引了世人众多的目光。这座小镇就是大昌古镇,目前是三峡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
大昌古镇原址位于重庆巫山县滴翠峡口北10公里处,紧邻长江支流大宁河。据《巫山县志》记载,大昌在商、周时期称泰昌,为巴国的属地。后周时期改为大昌,隶属永昌郡。清康熙时期裁去大昌县,并入巫山县。可以说,有记载以来大昌古镇一直是郡县治地,后来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历史上地理位置很优越。
走过城门,进入古镇,只见两排临街老房飞檐翘壁,张扬着昔日的繁华景象,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青石古道。小镇上只有两条主要街道,南北街长150多米,东西街长240多米。因为古街加起来都不到500米,所以被称为“袖珍古镇”。就像本地流传的一首民谣:“一灯照全城,四门可通话;堂上打板子,户户听得见。”说的就是大昌这座袖珍古镇的小巧可爱。
古镇里翘角飞檐的古民居建筑,共有三十七幢,均有完整的青砖石墙。据介绍,这些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时建的,而比较奇特的是,这里是川渝地区,这些古建筑却不似传统川渝民居的穿斗白墙、覆小青瓦的样式,反而有着江南特色的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墙。听老人讲,这其中的缘由之一可能是当年江南工匠建造的,但其实又与江南的马头墙并不完全相同。
走进坐西向东的温家大院,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不过比北方的四合院又显得小巧玲珑很多。窗棂镂木雕花,工艺十分考究。整个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从正门进入,可以直接从后门出。据温家后人介绍,当年建温家大院的祖先是清朝的巡抚,所以这其实还是一处古代官宦人家的所在,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代了。
距离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完毕,刚好10年过去了。经过了这时空穿越的10年,新大昌古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古镇居民在安居乐业的同时,继续延续着原有的民风民俗,通过酿酒、织布等民间工艺,向世人重新展现古镇的生活场景。希望这座千百年来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古镇,在现代乃至未来再创奇迹,永远生机勃勃下去。
大昌古镇原址位于重庆巫山县滴翠峡口北10公里处,紧邻长江支流大宁河。据《巫山县志》记载,大昌在商、周时期称泰昌,为巴国的属地。后周时期改为大昌,隶属永昌郡。清康熙时期裁去大昌县,并入巫山县。可以说,有记载以来大昌古镇一直是郡县治地,后来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历史上地理位置很优越。
走过城门,进入古镇,只见两排临街老房飞檐翘壁,张扬着昔日的繁华景象,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青石古道。小镇上只有两条主要街道,南北街长150多米,东西街长240多米。因为古街加起来都不到500米,所以被称为“袖珍古镇”。就像本地流传的一首民谣:“一灯照全城,四门可通话;堂上打板子,户户听得见。”说的就是大昌这座袖珍古镇的小巧可爱。
古镇里翘角飞檐的古民居建筑,共有三十七幢,均有完整的青砖石墙。据介绍,这些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时建的,而比较奇特的是,这里是川渝地区,这些古建筑却不似传统川渝民居的穿斗白墙、覆小青瓦的样式,反而有着江南特色的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墙。听老人讲,这其中的缘由之一可能是当年江南工匠建造的,但其实又与江南的马头墙并不完全相同。
走进坐西向东的温家大院,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不过比北方的四合院又显得小巧玲珑很多。窗棂镂木雕花,工艺十分考究。整个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从正门进入,可以直接从后门出。据温家后人介绍,当年建温家大院的祖先是清朝的巡抚,所以这其实还是一处古代官宦人家的所在,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代了。
距离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完毕,刚好10年过去了。经过了这时空穿越的10年,新大昌古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古镇居民在安居乐业的同时,继续延续着原有的民风民俗,通过酿酒、织布等民间工艺,向世人重新展现古镇的生活场景。希望这座千百年来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古镇,在现代乃至未来再创奇迹,永远生机勃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