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4 N”流程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78
“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组织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以“提出目标——目标逐个达成——目标检测——小结”四个流程为核心的流程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中以问题为中心式的设计开展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学为和有所不为。“ N”是指在核心流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教师的个性开展教学流程的增加情景创设、学生自觉将知识放在知识树上、布置课后作业等流程,让教学的设计内容更丰富,学生更活泼。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和技能联动内容减少,因此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的本质,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从形式和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想象能力,适合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哪种探究方式,笔者认为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问题的设计策略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策略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1. 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教学目标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地增强课堂感染力。
2. 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个达成目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笔者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以及如何控制等。
4. 创设教与学动态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目标检测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能使物理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在“4 N”流程式教学中,N设计策略还有许多许多,如:合作交流策略、体验式策略、个体差异策略等。好的设计策略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自我、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二、实施“4 N”流程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目标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教学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因材施教,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选题、猜想、实验设计等阶段都要围绕着“双基”进行;重视探究后学生对结论的认识;课后练习和训练要使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加强。
2. 注意达成目标与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
初中物理内容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些结论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那么,物理的基本知识是否就不重要呢?如何处理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相互关系呢?笔者认为:物理用语、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识固然可以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但是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和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將“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时应把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
3.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在各阶段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要通过教师组织、指导使课堂有效、有序。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和干预,最终达成目标。
诚然,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艺术是在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完善的,是在广大教师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成功经验中提升的。因此,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在教学效果上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十五中学 545000)
关键词:“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78
“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组织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以“提出目标——目标逐个达成——目标检测——小结”四个流程为核心的流程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中以问题为中心式的设计开展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学为和有所不为。“ N”是指在核心流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教师的个性开展教学流程的增加情景创设、学生自觉将知识放在知识树上、布置课后作业等流程,让教学的设计内容更丰富,学生更活泼。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和技能联动内容减少,因此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的本质,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从形式和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想象能力,适合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哪种探究方式,笔者认为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问题的设计策略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策略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1. 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教学目标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地增强课堂感染力。
2. 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个达成目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笔者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以及如何控制等。
4. 创设教与学动态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目标检测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能使物理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在“4 N”流程式教学中,N设计策略还有许多许多,如:合作交流策略、体验式策略、个体差异策略等。好的设计策略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自我、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二、实施“4 N”流程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目标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教学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因材施教,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选题、猜想、实验设计等阶段都要围绕着“双基”进行;重视探究后学生对结论的认识;课后练习和训练要使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加强。
2. 注意达成目标与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
初中物理内容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些结论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那么,物理的基本知识是否就不重要呢?如何处理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相互关系呢?笔者认为:物理用语、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识固然可以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但是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和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將“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时应把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
3.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在各阶段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要通过教师组织、指导使课堂有效、有序。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和干预,最终达成目标。
诚然,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艺术是在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完善的,是在广大教师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成功经验中提升的。因此,初中物理“4 N”流程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在教学效果上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十五中学 5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