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教师的思想观念就得转变,教师就要设法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引发探究活动的发生,让探究成为学生的乐趣和习惯。 只有教师的“质变”,才会引起学生的“质变”。
【关键词】转变; 观念; 创新; 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70-02
学生善不善于探究科学的素养,取决于课堂上教师的引路。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跟上了,学生就容易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探究活动的发生。那么,教师应如何当好这样一个角色:
1 变“看守”为“向导”, 创造创新可能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再居高临下地命令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协作、纠错,变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信息交流,使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两方法中创造创新可能。
《科学课堂里的故事》——《种子》一课里有这样一个案例:第一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再根据假设一起设计了检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实验。一个星期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在快要得出教材中的结论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不属于教材内容的问题——小鸡怎样来的?随即在班上引起共鸣,此时教师并没有草率处理,撇开不谈,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由此诞生了一节计划外的探究课,学生反应非常热烈,“课虽已结束,但探究仍在继续”。
像上面的例子中迸发的精彩也许是偶然的,可要是从“善作向导”的教师角度看来却又是必然的,有了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将来自然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2 变“压迫”为“诱导”, 激发创新热情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就会拥有实践探究、科学创新的热情。
比如:当有些孩子对钟表里的指针一刻不停地走发生了兴趣时,教师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允许将钟表拆开一探究竟,孩子们一定兴趣高涨,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可见问题若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又能为他们创设问题的来源——情境,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引发问题的产生以进入探究过程。
2.1 引导探究,注重趣味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做游戏、知识竞赛、“做一做”等激发兴趣的活动,使探索的气氛洋溢在整个教室,在“玩”中形成探索问题的动机和环境。
比如教学“有关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课堂中,可请13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各消化器官,每人各举一块画着器官,标上名称的纸牌,按一定的位置排列好,并说出自己所扮器官的位置、功能,如何协同工作。接着,扮“食物”的同学先被扮“口腔”的同学拉过去逐一按消化顺序推下去,直至推出“肛门”为止。这样的课堂,效果必定非常好。
2.2 激发热情,注重直观
直观的形式可以是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或实验演示直观等。而实验演示这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设置情景的方法。教师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将科学现象呈现于学生面前,由于学生对其中的科学道理不了解,经常被老师唬得一愣一愣的,就象我们被大卫?科波非尔的魔术吸引一样。神奇的现象最能激发人类探究的本能,许多的科学奥秘就是在此基础上被揭示出来的。
如“热在气体中传播”一课中的热气球演示实验,随着塑料袋被酒精灯加热的空气托起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呼,一遍完成后还意尤未尽地要求再做一次。三次演示后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塑料袋会飞?”、“这是什么现象?怎么发生的?”等问题,使教学围绕“热在空气中的对流现象”展开探究活动。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吸管穿土豆”、“水下冒火”、“冷水烧开水”、“金鱼热水游”等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3 培养能力,注重实践。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认识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并能最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实际来创设恰当的情景,将生活中的细节放大,有意识地将其独立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起兴趣,引发提问。
如在案例《科学“做”出一番新天地》中,为探究物质的溶解性,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蔗糖的溶解过程,探寻其中的奥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使课堂教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变“生搬”为“活用”,传授探究方法
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探究活动,还得讲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3.1 活用教材为探究
各种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精选,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教材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是无限的,要培育有探究精神的人才,不能把“无限”框死在“有限”之中。
如科学课《磁铁的力量》,揭示课题之后,教师都会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磁铁能吸引好多物体。那么磁铁是不是能吸引所有物体呢?如果不是,那它都能吸引哪些物体呢?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的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可以让同学说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去猜。然后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样的课堂,就教给了学生在“有限”中发现“无限”的探究方法,为培育新型人才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3.2 活用“工具”为探究
从事科学探究活动,往往要多方搜集资料。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来为科学探究活动服务。
例如,在课堂上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丹麦隆比工业大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发现了“碎花瓶理论”。我们的实验需要了解这个理论,你有什么方法查到相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询问专家、到图书室查找等等方法。之后,教师并通过多媒体演示网络查询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宝库实现探究活动。
总之,培养具有探究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讲究方法。只有教师的“质变”,才会引起学生的“质变”。
【关键词】转变; 观念; 创新; 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70-02
学生善不善于探究科学的素养,取决于课堂上教师的引路。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跟上了,学生就容易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探究活动的发生。那么,教师应如何当好这样一个角色:
1 变“看守”为“向导”, 创造创新可能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再居高临下地命令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协作、纠错,变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信息交流,使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两方法中创造创新可能。
《科学课堂里的故事》——《种子》一课里有这样一个案例:第一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再根据假设一起设计了检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实验。一个星期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在快要得出教材中的结论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不属于教材内容的问题——小鸡怎样来的?随即在班上引起共鸣,此时教师并没有草率处理,撇开不谈,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由此诞生了一节计划外的探究课,学生反应非常热烈,“课虽已结束,但探究仍在继续”。
像上面的例子中迸发的精彩也许是偶然的,可要是从“善作向导”的教师角度看来却又是必然的,有了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将来自然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2 变“压迫”为“诱导”, 激发创新热情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就会拥有实践探究、科学创新的热情。
比如:当有些孩子对钟表里的指针一刻不停地走发生了兴趣时,教师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允许将钟表拆开一探究竟,孩子们一定兴趣高涨,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可见问题若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又能为他们创设问题的来源——情境,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引发问题的产生以进入探究过程。
2.1 引导探究,注重趣味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做游戏、知识竞赛、“做一做”等激发兴趣的活动,使探索的气氛洋溢在整个教室,在“玩”中形成探索问题的动机和环境。
比如教学“有关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课堂中,可请13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各消化器官,每人各举一块画着器官,标上名称的纸牌,按一定的位置排列好,并说出自己所扮器官的位置、功能,如何协同工作。接着,扮“食物”的同学先被扮“口腔”的同学拉过去逐一按消化顺序推下去,直至推出“肛门”为止。这样的课堂,效果必定非常好。
2.2 激发热情,注重直观
直观的形式可以是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或实验演示直观等。而实验演示这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设置情景的方法。教师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将科学现象呈现于学生面前,由于学生对其中的科学道理不了解,经常被老师唬得一愣一愣的,就象我们被大卫?科波非尔的魔术吸引一样。神奇的现象最能激发人类探究的本能,许多的科学奥秘就是在此基础上被揭示出来的。
如“热在气体中传播”一课中的热气球演示实验,随着塑料袋被酒精灯加热的空气托起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呼,一遍完成后还意尤未尽地要求再做一次。三次演示后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塑料袋会飞?”、“这是什么现象?怎么发生的?”等问题,使教学围绕“热在空气中的对流现象”展开探究活动。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吸管穿土豆”、“水下冒火”、“冷水烧开水”、“金鱼热水游”等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3 培养能力,注重实践。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认识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并能最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实际来创设恰当的情景,将生活中的细节放大,有意识地将其独立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起兴趣,引发提问。
如在案例《科学“做”出一番新天地》中,为探究物质的溶解性,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蔗糖的溶解过程,探寻其中的奥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使课堂教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变“生搬”为“活用”,传授探究方法
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探究活动,还得讲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3.1 活用教材为探究
各种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精选,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教材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是无限的,要培育有探究精神的人才,不能把“无限”框死在“有限”之中。
如科学课《磁铁的力量》,揭示课题之后,教师都会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磁铁能吸引好多物体。那么磁铁是不是能吸引所有物体呢?如果不是,那它都能吸引哪些物体呢?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的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可以让同学说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去猜。然后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样的课堂,就教给了学生在“有限”中发现“无限”的探究方法,为培育新型人才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3.2 活用“工具”为探究
从事科学探究活动,往往要多方搜集资料。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来为科学探究活动服务。
例如,在课堂上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丹麦隆比工业大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发现了“碎花瓶理论”。我们的实验需要了解这个理论,你有什么方法查到相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询问专家、到图书室查找等等方法。之后,教师并通过多媒体演示网络查询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宝库实现探究活动。
总之,培养具有探究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讲究方法。只有教师的“质变”,才会引起学生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