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怀一颗不素心
猪油帮主老波头教你成为“美食家”
在“福记港式茶粥面”接受访问,邻桌的小朋友听得入巷,跑过来搭讪:“美食家这个职业整天吃吃喝喝,真是不错。”
唉,不止一次被人这么问,我也照旧回答:“三百六十行,才没有美食家呢。不然,大学的专业榜上,为什么没有这一栏?”
蔡澜先生拍电影出身,沈宏非老师从记者做起,当今中国最著名的两大美食家亦曾有正职,何况我们这些小辈?事实上,身边的老饕友人“梅玺阁主”邵宛澍兄、“食家饭”俞沁园姐姐、“管家”程熙兄,无不另有谋生之道。至于我,之前写了近10年的计算机软件,当今不再那么辛苦,把写软件的精力拿来写食物罢了。
说来说去,“美食家”只是大家认可我们对食物的理解而赠送的称号,兴趣为主,绝非工作,更不能当成职业看待。
金钱是原因之一,稿费低廉,靠什么生活?拿人红包,不管好不好吃,一概美言几句,有人不亦乐乎,但是违背良心的事情,不可做就是不可做。
其实,如果能够保持一份判断力的话,每个人都有成为美食家的资本。你可以随意地喜欢,也可以随意地讨厌,甚至是偏见也没关系,但一切观点均应该经过自己的大脑,而非单听美食家们怎么说。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事情,最要不得。
更别看三流的美食节目,那些主持人只会拼命做出陶醉状。他们说得最多的三句话是“羊肉不膻”、“肥而不腻”和“入口即化”。羊肉不膻,不如吃鸡和猪,连意大利面也“入口即化”,你当是M&M誷巧克力吗?
大家觉得某种食物好吃或者不好吃,是源于小时的记忆,或者第一次接触的经验。“幼年的火腿常带耗味(哈喇味)。”有次听沈宏非老师说,“当今明知没有这股味道品质才佳,但是反而不习惯。”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会怀念妈妈或者外婆的菜嘛。
另一方面,总有几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等着你去尝试,像日本的纳豆、宁波的臭货和北京的豆汁。拥有足够的好奇心,鼓足勇气先来上一下子,不习惯就再来一下子,两三次后从此爱上也不一定。
友人张瑞煜兄一向不碰大肠和榴莲,经我介绍,连试三次,结果不得了,张兄现今变成大肠痴和榴莲痴,而且愈演愈烈,两种食物一起吞下也照样面不改色,大有反超我之势。
最基础的,当然是对食物的爱,会不会做菜并不是关键。沈宏非老师说得好:“写影评的未必会拍电影呀。”不过有几道拿手菜,就没人说你“光说不练”。尤其上海男人风范,为家人下厨,其乐融融。
自己的厨艺如何?我不敢夸口,总之大部分不算难吃,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关起门来献献丑不是难事。
我烧菜研究的成分居多,尤其喜欢翻出那些古老的食谱做试验。《随园食单》离我们太远,近一点的则有陈梦因先生的《食经》。我找到一套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菜谱》,记载的菜式已有半数失传。嫌原文冗长,我将之一一简写,在微博上与爱好厨艺的网友分享。写法只保留基本的步骤和原理,略加评述。不必要的味精和勾芡亦一并舍去,至于几克几两,更是请大家凭经验即可。做这件事情吃力不讨好,只为还食物的本来面目。
精彩的食材越来越少倒是事实,但绝非没有,街头巷尾更有数不尽的美味,花工夫去找,即能找到,为什么不马上出发呢?
最疯狂的经历之一是在厦门,由当地老饕带路,连吃8顿早餐,餐餐精彩绝伦,翌日写稿,虎虎有“八顿将军”之风。
但是每餐只举筷一次,多则不美。胡吃海喝一气的,不是美食家,是猪八戒。
猪油帮主老波头教你成为“美食家”
在“福记港式茶粥面”接受访问,邻桌的小朋友听得入巷,跑过来搭讪:“美食家这个职业整天吃吃喝喝,真是不错。”
唉,不止一次被人这么问,我也照旧回答:“三百六十行,才没有美食家呢。不然,大学的专业榜上,为什么没有这一栏?”
蔡澜先生拍电影出身,沈宏非老师从记者做起,当今中国最著名的两大美食家亦曾有正职,何况我们这些小辈?事实上,身边的老饕友人“梅玺阁主”邵宛澍兄、“食家饭”俞沁园姐姐、“管家”程熙兄,无不另有谋生之道。至于我,之前写了近10年的计算机软件,当今不再那么辛苦,把写软件的精力拿来写食物罢了。
说来说去,“美食家”只是大家认可我们对食物的理解而赠送的称号,兴趣为主,绝非工作,更不能当成职业看待。
金钱是原因之一,稿费低廉,靠什么生活?拿人红包,不管好不好吃,一概美言几句,有人不亦乐乎,但是违背良心的事情,不可做就是不可做。
其实,如果能够保持一份判断力的话,每个人都有成为美食家的资本。你可以随意地喜欢,也可以随意地讨厌,甚至是偏见也没关系,但一切观点均应该经过自己的大脑,而非单听美食家们怎么说。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事情,最要不得。
更别看三流的美食节目,那些主持人只会拼命做出陶醉状。他们说得最多的三句话是“羊肉不膻”、“肥而不腻”和“入口即化”。羊肉不膻,不如吃鸡和猪,连意大利面也“入口即化”,你当是M&M誷巧克力吗?
大家觉得某种食物好吃或者不好吃,是源于小时的记忆,或者第一次接触的经验。“幼年的火腿常带耗味(哈喇味)。”有次听沈宏非老师说,“当今明知没有这股味道品质才佳,但是反而不习惯。”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会怀念妈妈或者外婆的菜嘛。
另一方面,总有几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等着你去尝试,像日本的纳豆、宁波的臭货和北京的豆汁。拥有足够的好奇心,鼓足勇气先来上一下子,不习惯就再来一下子,两三次后从此爱上也不一定。
友人张瑞煜兄一向不碰大肠和榴莲,经我介绍,连试三次,结果不得了,张兄现今变成大肠痴和榴莲痴,而且愈演愈烈,两种食物一起吞下也照样面不改色,大有反超我之势。
最基础的,当然是对食物的爱,会不会做菜并不是关键。沈宏非老师说得好:“写影评的未必会拍电影呀。”不过有几道拿手菜,就没人说你“光说不练”。尤其上海男人风范,为家人下厨,其乐融融。
自己的厨艺如何?我不敢夸口,总之大部分不算难吃,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关起门来献献丑不是难事。
我烧菜研究的成分居多,尤其喜欢翻出那些古老的食谱做试验。《随园食单》离我们太远,近一点的则有陈梦因先生的《食经》。我找到一套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菜谱》,记载的菜式已有半数失传。嫌原文冗长,我将之一一简写,在微博上与爱好厨艺的网友分享。写法只保留基本的步骤和原理,略加评述。不必要的味精和勾芡亦一并舍去,至于几克几两,更是请大家凭经验即可。做这件事情吃力不讨好,只为还食物的本来面目。
精彩的食材越来越少倒是事实,但绝非没有,街头巷尾更有数不尽的美味,花工夫去找,即能找到,为什么不马上出发呢?
最疯狂的经历之一是在厦门,由当地老饕带路,连吃8顿早餐,餐餐精彩绝伦,翌日写稿,虎虎有“八顿将军”之风。
但是每餐只举筷一次,多则不美。胡吃海喝一气的,不是美食家,是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