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空中乘务专业在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中“遍地开花”,这个看似“风光红火”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遭遇到招生、专业建设、职业证书考取和就业推荐等多方面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利于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空中乘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3-02
近年来,各地高等职业学校掀起了一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热潮,空中乘务专业的蓬勃发展满足了我国日益增长的民航客舱服务需求,实现了一大批空姐空少“飞天”梦想,为提高民航服务能力、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空中乘务专业教育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1 空中乘务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供求失衡造成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需求与工作岗位供给的矛盾在空中乘务专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现阶段全国民航客运每年新增150~200架飞机,每架飞机配备20名空乘人员计算,每年空乘需求量为3500~4000人,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至少有200个左右,每年培养的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达10000人以上,尚不统计航空公司不限制专业地通过社会招聘进行“招乘”的人数比例以及现任乘务员们的流失率,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近60%以上是无法在“空中乘务”这个岗位就业的。在不了解内情的外界看来,所谓的“升空率”无法得到保障,专业的发展似乎“堪忧”。
1.2 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
空中乘务专业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尺。作为一门比较新的高职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的现象,大部分学校中,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部分的高职学校还是处于闭门造车,或者仅是“实习实训基地、培训证书”等浅层次的合作,专业建设难以跟上行业需求的变化;一些高职学校则是与“金通、天业”等航空培训中介机构合作,利用中介机构在民航领域的人脉资源,参与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指导,在校企之间搭建合作办学的桥梁,然而这种模式下,学校其实并未与航空企业直接接触,难以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利,更何况培训公司收取的费用最终要转嫁到学生身上,必将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只有少数民航直属院校或民航企业自主开办的职业教育能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
1.3 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各地高职学校空中乘務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政治理论、哲学、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专业基础(民航理论和法规、乘务英语、航空地理、服务心理学等)、专业技能(空乘服务、礼仪、形体、安检、机场运营等)以及部分选修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全面,但是针对性不强,服务技能性专业特点体现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学生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较为薄弱,外语小语种的教学较少顾及,实习实训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常有没学到突出技能的突出感受。
1.4 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发展至今,大部分学校实际上仍没有形成实力壮大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多数学校从事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旅游、艺术、语言、管理等专业转行过来的,虽然在理论知识上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弥补,但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却是最大的短板。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
空中乘务专业过多、过滥,与行业需求相比严重过剩,既影响了招生的质量,也加剧了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发展不利的局面,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对专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化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与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科学制定空中乘务专业发展规划,在现阶段专业数量过剩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当暂停对新设该专业的审批,同时组织对全国各空中乘务专业的评估,对办学质量低下、规模较小、就业推荐存在乱象的学校予以整改,无法达到办学条件的要坚决予以撤销,整合学校、航空企业、培训中介的办学资源,对办学模式有效、质量上佳的学校,鼓励扩大招生规模,从而从整体上优化专业发展格局、提升教育质量。
2.2 谋求共识,全面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空中乘务专业不能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素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民航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且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意放下身段与高职学校合作。要加强校企合作,笔者认为关键是有关各方要从提高民航服务水平和提升专业人才素质的大局出发,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共识。一是,政府部门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教育、民航等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当好“红娘”,并研究制定推动校企合作的鼓励政策;二是,高职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发挥各校优势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的职业素养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增强合作办学的吸引力;三是,民航企业要转变思想认识,社会招聘虽然可以吸收到形象气质佳、职业技能不错的人员,但是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梯队,招聘成本较高,而且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通过短期的培训是无法养成的,而通过与学校合作办学,参与学校招生、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等,提前介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2.3 优化专业课程
空中乘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重视对学生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名航空企业岗位明星成功经验做法的同时,逐渐领悟并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品格。其次,要侧重通过情景模拟,锻炼学生在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再次,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要两条腿走路,下力气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到航空公司、机场、大型会展实地实习实训。最后,要加强外语沟通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外语听说方面的练习的机会,并进行反复的模拟场景的对话训练。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师与一般的理论学科教师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的经验,不能是动动嘴皮子、坐而论道式的。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就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来实现。一方面,要加强本校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要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教员培训、交流研讨,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要创造条件选派专业教师到航空公司进行轮训,同时在教师的职称晋升上要加大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考察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外聘航空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乘务长、培训师到校授课,并参与指导学科建设。
从民航大国逐步向民航强国转变,是今后我国民航的战略目标。而从“遍地开花”向做精、做特、做优、做强以努力形成科学发展新优势以立足,是今后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蕾.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和出路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2] 王艳霞.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办学水平的探索[J].旅游发展研究,2013(3).
[3] 李广春.我国高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空中乘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3-02
近年来,各地高等职业学校掀起了一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热潮,空中乘务专业的蓬勃发展满足了我国日益增长的民航客舱服务需求,实现了一大批空姐空少“飞天”梦想,为提高民航服务能力、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空中乘务专业教育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1 空中乘务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供求失衡造成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需求与工作岗位供给的矛盾在空中乘务专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现阶段全国民航客运每年新增150~200架飞机,每架飞机配备20名空乘人员计算,每年空乘需求量为3500~4000人,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空中乘务专业的学校至少有200个左右,每年培养的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达10000人以上,尚不统计航空公司不限制专业地通过社会招聘进行“招乘”的人数比例以及现任乘务员们的流失率,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近60%以上是无法在“空中乘务”这个岗位就业的。在不了解内情的外界看来,所谓的“升空率”无法得到保障,专业的发展似乎“堪忧”。
1.2 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
空中乘务专业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尺。作为一门比较新的高职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的现象,大部分学校中,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部分的高职学校还是处于闭门造车,或者仅是“实习实训基地、培训证书”等浅层次的合作,专业建设难以跟上行业需求的变化;一些高职学校则是与“金通、天业”等航空培训中介机构合作,利用中介机构在民航领域的人脉资源,参与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指导,在校企之间搭建合作办学的桥梁,然而这种模式下,学校其实并未与航空企业直接接触,难以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利,更何况培训公司收取的费用最终要转嫁到学生身上,必将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只有少数民航直属院校或民航企业自主开办的职业教育能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
1.3 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各地高职学校空中乘務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政治理论、哲学、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专业基础(民航理论和法规、乘务英语、航空地理、服务心理学等)、专业技能(空乘服务、礼仪、形体、安检、机场运营等)以及部分选修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全面,但是针对性不强,服务技能性专业特点体现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学生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较为薄弱,外语小语种的教学较少顾及,实习实训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常有没学到突出技能的突出感受。
1.4 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发展至今,大部分学校实际上仍没有形成实力壮大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多数学校从事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旅游、艺术、语言、管理等专业转行过来的,虽然在理论知识上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弥补,但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却是最大的短板。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
空中乘务专业过多、过滥,与行业需求相比严重过剩,既影响了招生的质量,也加剧了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发展不利的局面,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对专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化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与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科学制定空中乘务专业发展规划,在现阶段专业数量过剩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当暂停对新设该专业的审批,同时组织对全国各空中乘务专业的评估,对办学质量低下、规模较小、就业推荐存在乱象的学校予以整改,无法达到办学条件的要坚决予以撤销,整合学校、航空企业、培训中介的办学资源,对办学模式有效、质量上佳的学校,鼓励扩大招生规模,从而从整体上优化专业发展格局、提升教育质量。
2.2 谋求共识,全面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空中乘务专业不能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素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民航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且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意放下身段与高职学校合作。要加强校企合作,笔者认为关键是有关各方要从提高民航服务水平和提升专业人才素质的大局出发,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共识。一是,政府部门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教育、民航等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当好“红娘”,并研究制定推动校企合作的鼓励政策;二是,高职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发挥各校优势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的职业素养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增强合作办学的吸引力;三是,民航企业要转变思想认识,社会招聘虽然可以吸收到形象气质佳、职业技能不错的人员,但是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梯队,招聘成本较高,而且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通过短期的培训是无法养成的,而通过与学校合作办学,参与学校招生、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等,提前介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2.3 优化专业课程
空中乘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重视对学生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名航空企业岗位明星成功经验做法的同时,逐渐领悟并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品格。其次,要侧重通过情景模拟,锻炼学生在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再次,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要两条腿走路,下力气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到航空公司、机场、大型会展实地实习实训。最后,要加强外语沟通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外语听说方面的练习的机会,并进行反复的模拟场景的对话训练。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师与一般的理论学科教师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的经验,不能是动动嘴皮子、坐而论道式的。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就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来实现。一方面,要加强本校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要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教员培训、交流研讨,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要创造条件选派专业教师到航空公司进行轮训,同时在教师的职称晋升上要加大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考察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外聘航空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乘务长、培训师到校授课,并参与指导学科建设。
从民航大国逐步向民航强国转变,是今后我国民航的战略目标。而从“遍地开花”向做精、做特、做优、做强以努力形成科学发展新优势以立足,是今后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蕾.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和出路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2] 王艳霞.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办学水平的探索[J].旅游发展研究,2013(3).
[3] 李广春.我国高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