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的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背景出发,结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分析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网络育人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45-02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杨在2012年“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演讲上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产品和服务都在接受着来自互联网的深刻变革,每一个传统行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同时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管理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络育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重视。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网络育人工作,开拓网络育人的新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重要的第一课,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做好新生入学的环境适应性教育,通过网络视频以及微信推送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在心中形成大致的印象,慢慢消除入学前产生的陌生感,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经过高三紧张的学习,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不断地在心目中构建美好的大学生活蓝图,认为进入大学就自由了,同时对大学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辅导员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网路平台搭建学生和学校的有效桥梁,让他们尽快了解“大学”这位新朋友。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提前对即将入学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后续工作的进行较有帮助。
  二、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应对这类问题,谨慎和循序漸进是不可或缺的原则。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了很多高校辅导员比较棘手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当,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出现灾难性的结局。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利用网络平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大学生心理适应讲座或个别心理咨询等工作,防患于未然,通过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可以把对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形成系统,方便定时或者不定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有动态的把握。此外,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甚至可以借助校外心理专家进行辅导,这避免了学生在面对心理老师时出现局促不安的情绪,促进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微信网络平台与同学们在网络上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让学生能有倾诉对象,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比较孤单,当他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特别需要倾诉的对象,从而让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康人格。
  三、利用网络平台做好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之根本。高校辅导员应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方向、学完专业后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内容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方向。在开学之初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据统计,每年都会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清楚的认识,以至于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比较模糊,学习起来的动力不足,而感到迷茫,甚至休学或退学。传统的说教学生可能不感兴趣,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明确的定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对“职业”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现在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的社会背景之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越清醒,越有助于学生的毕业后的就业,也能提高本校的就业率。
  四、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班级建设
  一个团结奋进,积极追求进步的班集体可以让学生自信健康地成长。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有着几分反叛,但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班级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在尊重学生表达民主意见的同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管理规则,让自由雄鹰能够在校纪校规的天空中翱翔。网络的大数据,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言论的广阔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有能力的人也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引导班级的舆论建设,让整个班级的班风更和谐,更上进。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团队,经过学生民主选举出来的团队更能够让学生信服。
  五、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毕业离校教育
  毕业离校是学生四年时光的最后一站,高校辅导员对毕业生离校教育也不应放松,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目送学生离开。就像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就印证了“目送”。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党员进行一次网络民主生活会,使党的民主生活不受毕业的影响,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同时通过开展毕业生网络贷款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为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优秀毕业生网络访谈,积极宣传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对下一届的学弟学妹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的现状带了巨大的变革,高校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任怡.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路径研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
  [2]李春燕,李金萍.依托微信平台发挥网络育人功能[J].新校园(上旬),2017(03):66-67.
  [3]牛立蕊,李汉超,刘彦柱,牛伟.“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6):17-18+24.
其他文献
宁夏六盘山区针阔混交林比1964年北落叶松引种开始,到1986-1998年大规模的工程造林,此期间共营造人工林5.7万hm^2,保存率70%,有2.0万hm^2已郁闭成林。这些林对改善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发挥了重要作
【摘要】 良好、适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数学”大有裨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應突出趣味性、可探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四个特性的意义和做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认知,拓展思维和培养应用意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思维拓展  在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一味地追求数学的生活
柠条Caraganakorshinskikom.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主要固沙造林优良树种。我们于1996年在盐池县柳杨堡乡试验采种基地重点对危害柠条种实害虫的柠条豆象KytorrhinusimmxitusMotschulsky、柠条荚螟EtielaZinckenelaTreitschke、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neocaragaeLiao3种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代课改理念:丰富激励学生主动要求进步的精神,要求独立、协作、探索学习.任务单导学教学方式的实行从推动他们学习方法的改变开始,其根本落脚点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变成学习的主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课堂接受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参与”是课堂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这里“参与”必须是学生自己愿意的,不能是外部强加的、人云亦云的;这种 “参与”是全课堂的,而不是间歇的、时有时无的;这种“参与”是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