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湾陶塑的特色是“古雅、朴拙、刚劲、厚重”。由于石湾本地所产的陶土较为粗糙,含沙量大,但可塑性较强,因而适宜表现一些比较苍劲和筋骨肌肉表露的题材。如瘦骨仙、铁拐李、武侠人物、罗汉等,这些石湾陶塑经常表现的题材,正是由于陶土的性质不适宜用彩绘,而着重采用以雕塑为主的表现手法。这是由原材料决定的。石湾陶塑的另一特色是“题材广泛、釉色斑斓”。这也是同原材料分不开的,我们的陶塑宜于采用高温单色釉,通过中性焰的煅燒方法,形成丰富多彩的窑变。由此可知,任何民间工艺美术如果离开了原材料的特点性能而去创作是不行的。石湾陶塑正是根据上述条件,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原材料这个先决条件外,艺术创作的理论指导和方式、方法方面也是决定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在这几方面深入了解呢?
要想创作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三个方面条件:第一,必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第二,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第三,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创作方法。这三个方面条件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了这个源泉才能丰富我们的艺术,使艺术富有生命力。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艺术就不能自立起来。对此,我们绝不能忽视。我是怎样体验生活的呢?我们民间艺人的作品既然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的,当然就要求我们深入人民群众中去,人民生活中的“渔、樵、耕、读”是我们经常反映的主题,除此之外,在反映传统人物和“仙、佛、道”的人物时,也要求我们对生活有深刻的观察,通过现实生活的体会,才能更好地塑造古代的传说人物。不管这些传说人物如何离奇,它仍是“人”的化身。“铁拐李”可以从貌丑心善的人中找类型,而“行者武松”可以从好打抱不平的现代人中找影子,“诗翁李白”又可以从一些喜欢饮酒而又饱读诗书的人中找借鉴。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生活,有目的地积累生活素材。有人说我“常常蹲在街边、庙角、渡口等热闹场所,仔细观察来往人们的动态,活像一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这是过奖了,但这是创作的需要,我确实是有兴趣观察人生百态的。除此以外,我还喜欢看大戏,它对我是具有启发性的,我们民间艺人,过去由于读书少,对古代人物的时代背景、风俗人情甚至衣着穿戴都是生疏的。通过看戏可以从中了解人物形象和生活方式,为我所用,舞台人物不但有外表装束还有故事情节,因而更容易加深记忆。同时,我也喜欢看美术作品,特别是反映古代人物的国画、连环画。正是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看”,使自己的头脑中有更多生动的、传神的人物形象。我体会到:积累形象越多,形象思维越丰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越生动、越传神。
有些人认为,这样随时随地地“看”,日常生活中接触那么多的事物,怎能完全记得住呢?甚至怀疑是否能运用到创作中去。的确,体验生活也要讲究方法,有时有些事物看起来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容易视而不见,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事物在社会的存在,是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但不论怎样千变万变,总有它的根,也就是万变不离其本,这个“本”就是根,只要我们抓到事物形成的“根”,探索到事物形成的规律性,那么就容易认识事物了。同时我们必须边观察、边认识,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将归纳到的理性认识再指导我们去观察生活,这样不断反复,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根本的理性认识做指导,那就分不出主次,不清楚自己所需要、所渴求的是什么。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对事物只有一揽子接受,这势必导致所得非所需、劳而无获的结果。例如,观察老年人,我们要从老年人的年龄、性格、生理特点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是肌肉松弛、下垂,眼深耳大,动作迟钝、缓慢,身体短小、收缩。如果我们掌握不到老年人这些普遍特点,就无从下手,哪怕请一个老人当模特儿来塑造,也只能局限于“依样儿画葫芦”。为模特儿而模特儿,这是绝不会达到艺术的最佳效果的。在复杂的事物面前,总的来说,我们不是什么都记,而是有所选择。对所了解的事物不是照搬,而是作为素材,以充实“形象思维”的仓库。平时有积累,在进行创作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入你的思维中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个搞艺术创作的广东人,他想塑造一个北方人的形象,但是由于他对广东人熟悉,不管怎样,他所表现的形象总是掺有广东人的味儿;反之,北方人要塑造广东人的形象,有些地方也终究脱离不了北方人的特征。如果外国人要塑造中国人的形象,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了。这说明我们平日观察生活不是没有作用的,何况有意识、有系统、分型别类的观察,那就会更加不知不觉地渗融在脑海里化为己有了。
除了原材料这个先决条件外,艺术创作的理论指导和方式、方法方面也是决定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在这几方面深入了解呢?
要想创作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三个方面条件:第一,必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第二,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第三,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创作方法。这三个方面条件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了这个源泉才能丰富我们的艺术,使艺术富有生命力。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艺术就不能自立起来。对此,我们绝不能忽视。我是怎样体验生活的呢?我们民间艺人的作品既然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的,当然就要求我们深入人民群众中去,人民生活中的“渔、樵、耕、读”是我们经常反映的主题,除此之外,在反映传统人物和“仙、佛、道”的人物时,也要求我们对生活有深刻的观察,通过现实生活的体会,才能更好地塑造古代的传说人物。不管这些传说人物如何离奇,它仍是“人”的化身。“铁拐李”可以从貌丑心善的人中找类型,而“行者武松”可以从好打抱不平的现代人中找影子,“诗翁李白”又可以从一些喜欢饮酒而又饱读诗书的人中找借鉴。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生活,有目的地积累生活素材。有人说我“常常蹲在街边、庙角、渡口等热闹场所,仔细观察来往人们的动态,活像一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这是过奖了,但这是创作的需要,我确实是有兴趣观察人生百态的。除此以外,我还喜欢看大戏,它对我是具有启发性的,我们民间艺人,过去由于读书少,对古代人物的时代背景、风俗人情甚至衣着穿戴都是生疏的。通过看戏可以从中了解人物形象和生活方式,为我所用,舞台人物不但有外表装束还有故事情节,因而更容易加深记忆。同时,我也喜欢看美术作品,特别是反映古代人物的国画、连环画。正是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看”,使自己的头脑中有更多生动的、传神的人物形象。我体会到:积累形象越多,形象思维越丰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越生动、越传神。
有些人认为,这样随时随地地“看”,日常生活中接触那么多的事物,怎能完全记得住呢?甚至怀疑是否能运用到创作中去。的确,体验生活也要讲究方法,有时有些事物看起来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容易视而不见,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事物在社会的存在,是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但不论怎样千变万变,总有它的根,也就是万变不离其本,这个“本”就是根,只要我们抓到事物形成的“根”,探索到事物形成的规律性,那么就容易认识事物了。同时我们必须边观察、边认识,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将归纳到的理性认识再指导我们去观察生活,这样不断反复,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根本的理性认识做指导,那就分不出主次,不清楚自己所需要、所渴求的是什么。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对事物只有一揽子接受,这势必导致所得非所需、劳而无获的结果。例如,观察老年人,我们要从老年人的年龄、性格、生理特点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是肌肉松弛、下垂,眼深耳大,动作迟钝、缓慢,身体短小、收缩。如果我们掌握不到老年人这些普遍特点,就无从下手,哪怕请一个老人当模特儿来塑造,也只能局限于“依样儿画葫芦”。为模特儿而模特儿,这是绝不会达到艺术的最佳效果的。在复杂的事物面前,总的来说,我们不是什么都记,而是有所选择。对所了解的事物不是照搬,而是作为素材,以充实“形象思维”的仓库。平时有积累,在进行创作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入你的思维中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个搞艺术创作的广东人,他想塑造一个北方人的形象,但是由于他对广东人熟悉,不管怎样,他所表现的形象总是掺有广东人的味儿;反之,北方人要塑造广东人的形象,有些地方也终究脱离不了北方人的特征。如果外国人要塑造中国人的形象,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了。这说明我们平日观察生活不是没有作用的,何况有意识、有系统、分型别类的观察,那就会更加不知不觉地渗融在脑海里化为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