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世今生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
京剧发展到鼎盛时期,可以说是流派纷呈,人才济济。这一时期出现了旦角的梅派(梅兰芳);老生行中的余派(余叔岩);净行中的金派(金少山);老旦行中的龚派(龚云甫);丑行中的叶派(叶盛章)等等著名京剧名伶。
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通过赴海外的多场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2010年11月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两百年来,京剧以它杰出的技艺和巨大的魅力,传遍全中国。
浮沉变化
人们常用集大成三个字来形容京剧这个剧种,京剧之所以能从徽、汉二调脱胎出来,并且在艺术上又高于徽、汉二调,恐怕也就在这集大成三字上。所谓集大成,包含两重意思,一是指它的内容和形式,二是指艺术技巧,京剧确实是一个容量很大的剧种,它能够兼收并蓄,几乎无所不包。
中国京剧发展的进程中,也曾受到过像辛亥革命这种欲结束封建王朝统治,像文化大革命这种文体思潮巨变为主线的改革,这些改革认为戏曲也应该成为唤起民众,宣传政治,普及教育的手段。虽然也排出众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时装新戏、样板戏,到后来却未能在舞台上保留下来。单从现实性、思想性上衡量,这些改革戏有其革命意义,作为一种宣传品,它具有教育意义,而作为一种艺术品,它却缺少鉴赏价值,也就难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不能苛求前人,责怪他们急功近利;我们只是从历史经验中受到启发,领悟到艺术作品可以用于宣传。庆幸的是,中国传统京剧的传承之树,有着肥沃的土壤,强健的根基,众多京剧界的后辈们及广大的京剧痴迷者,用他们的满腔热情和勤奋执着,呵护着这一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和精髓。
探秘梨园
京剧表演具有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京剧演员从小就需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京剧特色,更好表现和刻画戏中人物类型。
京剧的行当根据舞台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类型,“生”即除花脸及丑角以外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女性正面角色统称,分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相貌特异的男性人物;“丑”喜剧角色,又称小花脸,分文丑,武丑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恶狡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浙派梨花
虽然,浙江是公认的越剧之乡,不过京剧在这片南方的土壤里也培育出一大批京剧戏迷。杭州人至今还记得那些曾经活跃在家乡京剧舞台上的响当当名字。
张英杰——艺名“盖叫天”,他继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艺术风格,并借鉴武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表演艺术,他擅长猴戏及《武松》,有“江南活武松”之誉。
宋寶罗——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7岁登台轰动北京,号称神童,15岁自组班社和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周信芳同台共演,解放后进入浙江京剧团,多次为毛泽东、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赵麟童——幼年拜“黄胜芳”为师,九岁登台演《追韩信》,后追随“周信芳”,是最具代表性的麒派表演艺术家,1949年后定居浙江,后入浙江京剧团,长期与张二鹏(盖叫天次子)、宋宝罗等合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京剧经历了近两百年的艰辛历程,而成为了积淀民族审美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瑰宝,愿这朵壮美的梨园之花常开不谢!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
京剧发展到鼎盛时期,可以说是流派纷呈,人才济济。这一时期出现了旦角的梅派(梅兰芳);老生行中的余派(余叔岩);净行中的金派(金少山);老旦行中的龚派(龚云甫);丑行中的叶派(叶盛章)等等著名京剧名伶。
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通过赴海外的多场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2010年11月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两百年来,京剧以它杰出的技艺和巨大的魅力,传遍全中国。
浮沉变化
人们常用集大成三个字来形容京剧这个剧种,京剧之所以能从徽、汉二调脱胎出来,并且在艺术上又高于徽、汉二调,恐怕也就在这集大成三字上。所谓集大成,包含两重意思,一是指它的内容和形式,二是指艺术技巧,京剧确实是一个容量很大的剧种,它能够兼收并蓄,几乎无所不包。
中国京剧发展的进程中,也曾受到过像辛亥革命这种欲结束封建王朝统治,像文化大革命这种文体思潮巨变为主线的改革,这些改革认为戏曲也应该成为唤起民众,宣传政治,普及教育的手段。虽然也排出众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时装新戏、样板戏,到后来却未能在舞台上保留下来。单从现实性、思想性上衡量,这些改革戏有其革命意义,作为一种宣传品,它具有教育意义,而作为一种艺术品,它却缺少鉴赏价值,也就难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不能苛求前人,责怪他们急功近利;我们只是从历史经验中受到启发,领悟到艺术作品可以用于宣传。庆幸的是,中国传统京剧的传承之树,有着肥沃的土壤,强健的根基,众多京剧界的后辈们及广大的京剧痴迷者,用他们的满腔热情和勤奋执着,呵护着这一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和精髓。
探秘梨园
京剧表演具有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京剧演员从小就需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京剧特色,更好表现和刻画戏中人物类型。
京剧的行当根据舞台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类型,“生”即除花脸及丑角以外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女性正面角色统称,分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相貌特异的男性人物;“丑”喜剧角色,又称小花脸,分文丑,武丑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恶狡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浙派梨花
虽然,浙江是公认的越剧之乡,不过京剧在这片南方的土壤里也培育出一大批京剧戏迷。杭州人至今还记得那些曾经活跃在家乡京剧舞台上的响当当名字。
张英杰——艺名“盖叫天”,他继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艺术风格,并借鉴武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表演艺术,他擅长猴戏及《武松》,有“江南活武松”之誉。
宋寶罗——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7岁登台轰动北京,号称神童,15岁自组班社和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周信芳同台共演,解放后进入浙江京剧团,多次为毛泽东、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赵麟童——幼年拜“黄胜芳”为师,九岁登台演《追韩信》,后追随“周信芳”,是最具代表性的麒派表演艺术家,1949年后定居浙江,后入浙江京剧团,长期与张二鹏(盖叫天次子)、宋宝罗等合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京剧经历了近两百年的艰辛历程,而成为了积淀民族审美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瑰宝,愿这朵壮美的梨园之花常开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