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代北方钧瓷的特征
闵庄钧窑考古队对明代钧瓷的描述是:大体可以判定在钧窑闵庄遗址,钧瓷的生产延续到了明初。我们在闵庄C区发现了叠压关系清晰的地层,在最晚也是最丰富的地层中,以钧瓷为主,伴随出土的有白地黑花瓷片,特别是地层中还出土了少量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使地层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明代初期。这一组地层构成的生产阶段从元代晚期直到明代初年。
笔者参与了闵庄窑的部分发掘,对明代钧瓷器皿类的体会是:“在最上部的地层中探到了一个圈足完整的钧釉碗底。釉施到圈足与碗体连接圈线,圈足内外壁均不施釉,圈足内施满釉。外壁直立,内壁外撇,与宋金时期碗类圈足工艺明显不同。”
二、清代仿钧器物的特征
(一)御窑厂仿钧器
1.郎窑红。郎窑红瓷器的主要特征是:器物的里釉为白色、米黄色或微泛青色,开有片纹。大件器物垂釉呈黑褐色,并且多数不过底足旋削线,俗称“郎不流”,但也有极少数流釉者,出窑后经人工修磨。如果和明代宣德时期红釉器物比较,宣德红釉器口沿的“灯草口”是自然形成的,而清康熙时红釉器则是人工涂施的一层厚而含粉质的白釉或浆白釉;另一个特点是多在器物的里边和底足内有细小的开片纹白釉,或为苹果绿,或为米汤黄等色,有的为苹果青色,足底也为苹果青或青白色,并显露出红釉的斑晕。
2.窑变红釉。窑变红釉瓷是指像宋、元时期河南禹州市所烧钧瓷红釉,千变万化,釉汁肥厚。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成功。在鉴别宋钧与雍正仿钧时,应从胎质的色泽和声音来区分。宋钧瓷胎多为灰色或香灰色,而雍正仿钧则是白瓷胎,声音清脆,瓷胎没有上窑变釉的地方施白釉。清乾隆初期尚能保持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乾隆中期逐渐变为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不及雍正时釉面流动多变;乾隆后期釉面中,月白与蓝较少,成为缺少变化的红色釉瓷。嘉庆、道光时红釉部分变化更少;有少部分釉面玻璃质强,呈红紫色,仍能保持出现蓝及月白色釉的垂流条纹。
3.祭红(霁红)。祭红釉瓷,是康熙时期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的红釉新品种,色泽多泛黑红色,个别较浅淡而鲜亮,色调均匀。釉面有细小的橘皮皱纹。还有的因釉质粗而呈垂流状,下部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色泽浅淡的釉面则稀薄平滑。胎质坚硬细密。
4.豇豆红。康熙晚期出现的似豇豆红颜色的红釉新品种,称“豇豆红”。其色调淡雅宜人,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釉面里有天然绿色苔点。豇豆红瓷器的造型多小件,以文房四宝为主,还有大口尊、石榴尊、菊瓣瓶、萝卜尊、柳叶瓶、盘、杯、碗等。豇豆红是名贵品种,收藏者多喜爱。
5.炉钧釉。炉钧釉是雍正时所创烧的新品种。基本工艺是两次人窑烧就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窑变效果。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有细小片纹,其结晶体星深浅不等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诸色,并熔融于一体,组成自然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或垂直,或弯曲,或似山岚云气,与斑点混在一起,布满器身。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似刚刚成熟的高粱穗,因此又称“高粱红”。
6.仿钧釉。仿钧釉始于明宣德时期,清雍正七年复烧成功,史称“天蓝仿钧”或“新紫”。其特点以天蓝色为基调,烧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釉色或浅或深,均色调纯正,釉面晶润坚洁,无开片纹。所加施的铜红斑,有的红蓝相混,自然垂流;有的在器物不同部位有意间隔,深施如天然山水似的红斑图案。
(二)石湾窑仿钧瓷
石湾位于广东佛山西南六公里处。元代已开始仿钧釉瓷器。石湾瓷胎采用本地或邻县陶泥作原料,黏性大,可塑性强。器胎呈灰褐色,胎骨厚而重量轻,并略带砂性,叩之声音低沉。烧成温度在1000~1200℃,气氛用氧化焰及中性焰。而钧窑采用瓷土制作,在温度1250~127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中烧成,胎质较细密、坚固,瓷化程度高,叩之声音清脆,胎骨厚且呈香灰色、浅灰色,有的略泛浅黄色。石湾窑所用燃料,全是木柴。石湾窑的仿钧器是一次入窑烧成的。所施釉层有底、面之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钧瓷生产与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轨迹是吻合的。即唐代禹州、鲁山、郏县等地区的花釉瓷是钧瓷生产工艺的前身,宋金是钧瓷生产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到元代形成了遍及南北的钧窑系;明代早中期,钧窑生产仍有所发展,部分地区生产的水平仍相当高,不排除高档钧瓷贡御的可能性;明万历以后,北方钧瓷和景德镇以及全国陶瓷业一样逐步衰落,但一直到明末,钧瓷生产在禹州没有绝迹。清代早中期北方地区的钧瓷生产及产品尚待进一步考证,清代后期禹州地方政府已介入钧瓷生产,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御窑厂生产技术及工艺已回归钧窑。一直到民国前期,近代钧窑仿宋钧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新中国成立后钧窑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
(作者均系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闵庄钧窑考古队对明代钧瓷的描述是:大体可以判定在钧窑闵庄遗址,钧瓷的生产延续到了明初。我们在闵庄C区发现了叠压关系清晰的地层,在最晚也是最丰富的地层中,以钧瓷为主,伴随出土的有白地黑花瓷片,特别是地层中还出土了少量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使地层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明代初期。这一组地层构成的生产阶段从元代晚期直到明代初年。
笔者参与了闵庄窑的部分发掘,对明代钧瓷器皿类的体会是:“在最上部的地层中探到了一个圈足完整的钧釉碗底。釉施到圈足与碗体连接圈线,圈足内外壁均不施釉,圈足内施满釉。外壁直立,内壁外撇,与宋金时期碗类圈足工艺明显不同。”
二、清代仿钧器物的特征
(一)御窑厂仿钧器
1.郎窑红。郎窑红瓷器的主要特征是:器物的里釉为白色、米黄色或微泛青色,开有片纹。大件器物垂釉呈黑褐色,并且多数不过底足旋削线,俗称“郎不流”,但也有极少数流釉者,出窑后经人工修磨。如果和明代宣德时期红釉器物比较,宣德红釉器口沿的“灯草口”是自然形成的,而清康熙时红釉器则是人工涂施的一层厚而含粉质的白釉或浆白釉;另一个特点是多在器物的里边和底足内有细小的开片纹白釉,或为苹果绿,或为米汤黄等色,有的为苹果青色,足底也为苹果青或青白色,并显露出红釉的斑晕。
2.窑变红釉。窑变红釉瓷是指像宋、元时期河南禹州市所烧钧瓷红釉,千变万化,釉汁肥厚。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成功。在鉴别宋钧与雍正仿钧时,应从胎质的色泽和声音来区分。宋钧瓷胎多为灰色或香灰色,而雍正仿钧则是白瓷胎,声音清脆,瓷胎没有上窑变釉的地方施白釉。清乾隆初期尚能保持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乾隆中期逐渐变为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不及雍正时釉面流动多变;乾隆后期釉面中,月白与蓝较少,成为缺少变化的红色釉瓷。嘉庆、道光时红釉部分变化更少;有少部分釉面玻璃质强,呈红紫色,仍能保持出现蓝及月白色釉的垂流条纹。
3.祭红(霁红)。祭红釉瓷,是康熙时期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的红釉新品种,色泽多泛黑红色,个别较浅淡而鲜亮,色调均匀。釉面有细小的橘皮皱纹。还有的因釉质粗而呈垂流状,下部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色泽浅淡的釉面则稀薄平滑。胎质坚硬细密。
4.豇豆红。康熙晚期出现的似豇豆红颜色的红釉新品种,称“豇豆红”。其色调淡雅宜人,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釉面里有天然绿色苔点。豇豆红瓷器的造型多小件,以文房四宝为主,还有大口尊、石榴尊、菊瓣瓶、萝卜尊、柳叶瓶、盘、杯、碗等。豇豆红是名贵品种,收藏者多喜爱。
5.炉钧釉。炉钧釉是雍正时所创烧的新品种。基本工艺是两次人窑烧就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窑变效果。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有细小片纹,其结晶体星深浅不等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诸色,并熔融于一体,组成自然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或垂直,或弯曲,或似山岚云气,与斑点混在一起,布满器身。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似刚刚成熟的高粱穗,因此又称“高粱红”。
6.仿钧釉。仿钧釉始于明宣德时期,清雍正七年复烧成功,史称“天蓝仿钧”或“新紫”。其特点以天蓝色为基调,烧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釉色或浅或深,均色调纯正,釉面晶润坚洁,无开片纹。所加施的铜红斑,有的红蓝相混,自然垂流;有的在器物不同部位有意间隔,深施如天然山水似的红斑图案。
(二)石湾窑仿钧瓷
石湾位于广东佛山西南六公里处。元代已开始仿钧釉瓷器。石湾瓷胎采用本地或邻县陶泥作原料,黏性大,可塑性强。器胎呈灰褐色,胎骨厚而重量轻,并略带砂性,叩之声音低沉。烧成温度在1000~1200℃,气氛用氧化焰及中性焰。而钧窑采用瓷土制作,在温度1250~127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中烧成,胎质较细密、坚固,瓷化程度高,叩之声音清脆,胎骨厚且呈香灰色、浅灰色,有的略泛浅黄色。石湾窑所用燃料,全是木柴。石湾窑的仿钧器是一次入窑烧成的。所施釉层有底、面之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钧瓷生产与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轨迹是吻合的。即唐代禹州、鲁山、郏县等地区的花釉瓷是钧瓷生产工艺的前身,宋金是钧瓷生产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到元代形成了遍及南北的钧窑系;明代早中期,钧窑生产仍有所发展,部分地区生产的水平仍相当高,不排除高档钧瓷贡御的可能性;明万历以后,北方钧瓷和景德镇以及全国陶瓷业一样逐步衰落,但一直到明末,钧瓷生产在禹州没有绝迹。清代早中期北方地区的钧瓷生产及产品尚待进一步考证,清代后期禹州地方政府已介入钧瓷生产,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御窑厂生产技术及工艺已回归钧窑。一直到民国前期,近代钧窑仿宋钧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新中国成立后钧窑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
(作者均系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