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haijun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这一宝贵时期,在生活学习的一点一滴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培养;言传身教;随机教育;爱心;耐心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益于终身。而幼儿的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实践。杰作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它会直接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所以,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
  古人云:“先入为主”。所以,及早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生活常规的培养应注意生动有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特别是对较小的幼儿来说,趣味性将使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学之初,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认识自己的洗手毛巾,我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准备一张自己的彩色照片,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尽快找到自己的照片,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很快认识了自己的洗手毛巾,保证了毛巾的专人专用,也杜绝了细菌的传播,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这个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把擦手毛巾直接挂上的做法,而是以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找寻活动,达到毛巾专人专用的目的。
  2 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以正确的概念
  幼儿年龄越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越没有正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模式。如:幼儿入园之初,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互相碰撞。针对这种现象,我利用主题课将蒙氏教育理念贯穿其中,蒙台梭利指出“幼儿教育要着重于孩子的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教师要有一颗耐心和爱心,不要一味指责,而要言传身教。”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正确搬小椅子,然后幼儿动手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3 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在每日午饭后,幼儿要漱口、擦嘴。在漱口时,幼儿往往喜欢玩水,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发现这种情况,我利用主题课给幼儿讲解水的用途,使幼儿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节约用水;怎样正确漱口,并給幼儿师范,幼儿通过练习,懂得了洗手时不把水龙头管严会浪费水资源,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洗手后轻轻把手上的水甩到水池里。从此,孩子们懂得了节约用水,也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当然,我并没有忽视对孩子们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孩子纠正,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创设有益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为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我给幼儿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5 重视表扬与奖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平时的游戏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具玩完后,随手丢在一边,我常常为收玩具发愁。我就带幼儿玩“玩具找家”的游戏。既玩了游戏又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游戏中表扬收得多、收得快的小朋友,鼓励奖励其他动作发展慢、收得慢的小朋友,培养幼儿的上进心。
  应该说,对幼儿正面的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与肯定,使幼儿增加自信心,受到鼓舞,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6 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师的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幅样子。也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样的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又苦于没有方法。因此,教师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该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
  例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平时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法,或将平时工作经验教给家长,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家园联系”栏中,利用每周的“家政课”坚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能力,让家长协助教师给幼儿复习和巩固,再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利用教育活动时再“对症下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我国著名教育 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父母与孩子是一种血缘关系,有着亲子之情,在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上感染力很强,尤其家庭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必须与家长共同合作。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培养和研究,我班幼儿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但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因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
  参考文献:
  [1] 《培根随笔集》
  [2] 《中国教育史》
  [3]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4]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强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历史教育历来是陶冶人的道德品性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便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出新型的、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1 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的是冀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二册unit 6 lesson 41 “Snow in April”这一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 说教学理念:  冀教版英语教材要求教师要从教学实践者转为教学的研究者,强调task-based的语言学习,采用project approach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  2 说教材(教材概述、三维目标设立、教学重难点)  2.1 教材概述:本
期刊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不容乐观,父母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对幼儿的情商教育。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和家长共同肩负着培养孩子的重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全面的发展。针对幼儿交往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我与家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引导帮助:  (1)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打好幼儿交往的基础,  (2)增强自信心,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创造更多
期刊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使中等职业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总结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无疑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就职业学校数学课现状而言,要深入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数
期刊
Reading  教材分析  The reading passage title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briefly describes the earliest kinds of festivals with the reasons for them ,and then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festivals that occur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终极意义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教师要明晰幼儿、教师、游戏三者的关系定位, 秉持幼儿园游戏指导关注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取向, 有效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实现幼儿园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情感教育  游戏是幼儿自发性的一种活动,由幼儿自由选择,带有正面的喜乐感情。事实上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践,通过着重探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与中职生的生活、所学专业、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真实情景、如何与学生在情景中互动,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组织语言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实施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经常合理、有效的练习活动来强化,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  1 指导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发现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和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注重学生的
期刊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就要选择一种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和平等合作的可行方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赏识无疑更是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渴望,所以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并发挥其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  “赏识”一词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认识别人的才能,予以重视或赞扬。
期刊
【摘 要】实施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角色,要从服务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新课改如春风拂面,暖流浸溢每个教育人的心田,初中体育也不例外受到新理念新思潮的冲击和洗涤。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角色,要从服务学生学习角度出发,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以目标达成为统领,以健康第一为目标,组织开展日常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