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是新课程强调的理念。我们应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55-002
  
   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是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第一动因。体育与健康课程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作为一项重要要求,这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偏重身体方面的内容,忽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不少学生步入社会,环境一变,没有学校那样固定的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没有体育教师辅导督促,他们就不去锻炼身体,时间一长,运动场也不光顾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参与,养成经常持久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这门学科在目前孩子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是他们相对较感兴趣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使学生真正对体育感兴趣,这是我们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探究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需要,唤醒兴趣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调动积极性的源泉。体育需要则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将把体育作为人生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需要。新时代的中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强身健体需要;有的是健美需要;有的是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需要;有的是学一至两项体育项目,为今后更好地参与运动需要;有的是愉悦身心需要;有的是磨练意志、健全人格需要;有的是尝试成功、参加体育训练与竞赛需要。所以说,人对体育的需要既是多方面的,又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需要,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教学指导,尽量给予满足。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体育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更持久。如有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简单的篮球传接球、运球和投篮技术动作,就会三三两两去玩篮球,打比赛,有时周日也要去抢占场地玩个痛快。但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需要不太热情,如课外活动时,有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踢足球,向老师借器材,教师因怕麻烦,就不理睬,学生很扫兴。对于学生此类合理的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应该拒绝而应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要,并热情地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练得更好。
  二、自由选项,诱发兴趣
   事实上,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有自己的偏爱,他们很多时候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自主的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活动或训练。如果教师过于偏执或单一的规定课堂上一定得进行自己擅长运动项目,学生往往会反感,甚至是心理上拒绝,感到没有兴趣,很乏味,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我有时采用体育选修课教学,体育运动项目多,既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爱好进行选修教学。让学生自己选项,自行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选修情况,提供可能提供的场地、器材,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学生时代有自己的爱好项目,培养了自炼能力,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利用时间去锻炼,展示自己的特长,使之终身受益。
  三、创造教学,开拓兴趣
   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我讲你练”的沉闷课堂气氛变为和谐宽容、师生互动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展开自由联想,产生新、特、奇的想法,如学生生疑、质疑,提出与教本、教师不同的想法,教师要保护他们参与教改的热情,绝对不能采用粗暴的态度讽刺打击学生,伤了学生自尊心。常常是这样,对教学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往往是最有创新的,他们提什么意见不能老是说:“靠边站,你懂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在教学中作了尝试,如展示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动脑筋,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我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活动中教师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四、合作学习,分享兴趣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中更应注重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为了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含义,其次要引导学生怎样合作。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当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学习困难时,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并缩短掌握技能的时间。例如:教学立定跳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跳得更远”的问题,在学生基本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采取以小组形式竞赛,而小组成绩为各组员跳远成绩之和。这样,为了本小组的荣誉,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竭尽全力,奋力拼搏,融入情感,并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互助,从而极为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
  五、有效评价,延展兴趣
   教师的评价是一种艺术,课堂上需要老师画龙点睛的评价,需要如春雨般地肯定,这将如甘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时一句恰到好处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终身受用的东西。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教师既要说“好”或“很好”,更要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一节课还未结束,更多的学生在心中往往会产生这样想法:“希望在下节课上能更好地展示自己。”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得到了很好的延展。
  六、强化目标,提升兴趣
   目标是激励人们行动的有效诱因,目标具有启动、导向功能。体育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制订的目标要科学合理,过高、实现概率小,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轻而易举的目标,没有刺激性,就没有激励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最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将目标分成若干层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去选择适宜的层次目标。学生选择的目标,教师应该尊重,当然对个别人选择的目标,如过低,可以提些指导性建议,给予适当调整。在目标激励下,學生会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坚持经常锻炼,努力实现目标。教师要做有心人,对各人选择的目标要给予及时高效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从而体验运动后的快感和成就感,增强锻炼的信心,向新的目标进军。
   培养中学生体育的兴趣,途径是很多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的兴趣,既要通过育教学的氛围和对教学内容的变换来实现这一目的,又要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体育中的乐趣,如充分的运动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和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兴趣激发,使好奇心得到满足。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入手,梳理了我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脉络,进而阐述当前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迷失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加规划中文化辨识的几点思考意见
摘 要:现在的学生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精心照料,万般呵护,却忽略了学生在家庭、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各种班队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关键词:班级教育; 责任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38-001  “责任”是指做好自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