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归矣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弹词,又称“长沙道情”,主要流传于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潭、益阳等湘中地区,属于中国传统说唱曲种。长沙弹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产物,是湖湘人民珍贵的血脉符号,是最具长沙文化风格的说唱艺術,然而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代社会,其传承现状却堪忧。对这种将要绝迹的传统民间说唱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让它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能重焕光彩,理论研究(论文)和实际操作(弹词学习和演出)的并行尤为重要。本文就长沙弹词本体特点、生存现状和缘由以及传承发展谈一些思考。
  一、长沙弹词的特点
  长沙弹词最重要的就是唱本内容和音乐。在内容上,具有“古、广、情、谐”这四大特点。
  “古”,指长沙弹词历史之悠久。长沙弹词脚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变文,变文散韵相间的格式与现在的长沙弹词脚本几乎一般无二。清同治年间,长沙弹词正式形成,以鼓板唱道情为最初形式。
  “广”,指长沙弹词脚本众多,题材的涵盖面宽广,如唱宝玉哭黛玉的《悼潇湘》、唱民间故事的《东郭救狼》、宣传抗日精神的《骂汉奸》等。
  “情”,指长沙弹词的主要内容大部分以“情”为主线,讲述君臣情、同僚情、亲情、爱情等。
  “谐”,长沙弹词以长沙方言为基础,兼用大量的长沙俚语,风趣幽默,诙谐别致,具有“谐”的特征。
  在更具体的音乐特点上,举经典长沙弹词的开篇《山在西来水在东》为谱例。
  从图中不难发现,长沙弹词的音乐特点可以归纳为:以徵调式居多,主干音为2、5、1,一般上句落2,下句落5,板腔体,上下两句为基础乐段,唱句长沙方言语调性强,依字行腔,腔随字走,一二四句平稳下滑,符合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唱句多为七字句。
  二、长沙弹词的生存现状
  一个曲种的生存状况主要反映在这四个方面:演出场所、演员、剧目、观众群。
  据《中国曲艺志·湖南卷》《中国曲艺集成·湖南卷》等书目资料记载,长沙弹词的演出场所在20世纪中后期先后倒闭,潇湘书馆、民艺书馆、东区曲艺场、大众游艺场曲艺场、火宫殿书场、裕南书场分别于1953年、1965年、1967年、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83年关闭。场所的倒闭,意味着演员四处流散,也意味着观众群的流失。观众缺失,那么也不会有人愿意学习表演这门艺术,传承后继无人。四个关键因素已失其三,经典的剧目也会随着“没地演、没人唱、无人看”而消失在历史的滔滔洪流之中。
  21世纪初,国家把长沙弹词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拨付专项资金进行抢救整理。把火宫殿对面的湘江剧场作为说书场所,以人称“长沙弹词活化石”的彭延坤作为代表的演员,在此隔三岔五进行长沙弹词传统剧目的演出。前几年,老长沙街坊中还流传一句话:“长沙茶馆数不清,不如彭爹喊两声。”在长沙的市井里,彭延坤的长沙弹词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些老长沙人的生命寄托。我曾观看彭延坤的弹词专场演出,尤记得老先生当时所唱的传统长沙弹词曲目《悼潇湘》,观众席中以老年人居多,间或有几个中年人。
  2016年年底,彭延坤老先生不幸离世,其徒孙王志敏接过传承重担。2016年国庆我有幸曾在湘江剧场“笑工场”观看了“薪火相传·长沙弹词传人王志敏专场演出”,当时尚健在的彭老先生亦到场,观看完演出后他欣慰地表示:“我百年之后,我的传人就是王志敏!” 近日我在网上搜索王志敏相关的弹词视频,观看了他演出的一场最新的弹词快板联唱,我注意到视频中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有上至七旬的白发老人,也有下至六七岁的稚童,台上台下互动连连,说书人与观众打成一片,气氛热烈。王志敏显然抓住了“说、噱、弹、唱”中最重要的噱头,所谓的“无噱不成书”,这就是长沙弹词的灵魂啊!这个年轻人隐隐已具大家风范。
  长沙弹词的场所,以湘江剧场为基础开始重振雄风,长沙弹词的演员,以王志敏为根茎逐渐开枝散叶,四个主要方面已占半壁江山,长沙弹词的生存现状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趋势。
  三、长沙弹词的传承和发展
  综合上述两个部分的内容,三个问题引起笔者深思。
  1.对长沙弹词濒危原因的思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的缺失。
  长沙弹词,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从兴盛走向濒危境地?我认为不能总将症结归类为时代变迁、全球化冲击。田青说过一段话或许能给出一些启发,“100年来对旧传统的‘反叛’让我们得以暂时离开家园眺望山那边的风景,有了比较和开阔的视野,但也留下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新传统’。改革开放,既为复兴传统文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迅速抛弃和抹掉的现象。” 大部分中国人总觉得西方的古典音乐是阳春白雪,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音乐便是下里巴人,正是有了这样的思维误区,长沙弹词乃至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才出现了传承危机。
  究其根本,是对待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的态度出了问题,是我们没有树立文化自信和自觉。
  2.对创新现象的思考:音乐艺术不能走向“同质化”。
  看完王志敏最新演出视频,看到现场融洽和谐的氛围后,笔者思考,为什么在王志敏之前,长沙弹词传承状况不好?是不是作为音乐工作者,对长沙弹词的保护太过于“博物馆”式了,亦或没有好好去了解长沙弹词真正引人入胜之处,便一味想着创新。
  据大数据显示,中国所有的地方戏,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有将近400种,但在改革开放的这40年里,地方戏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丢失了不少,剧团没了,观众群消失,传承人更是绝迹。地方戏曲的消失意味着什么,剩下的这些剧团要怎么办?长沙弹词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各种各样的茶楼书社相继倒闭,压力非常大。湘江剧场曾提出来要发展,但发展要如何进行?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发展目标是哪里?又如何创新呢?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手段和方式是什么?……   为了解开这些疑惑,我参照当下这个创新的趋势,将发展的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种:尽量请名作家写剧本;要贴近生活反映现在生活;邀请作曲家来写曲子,请話剧家或者导演来导戏;请现在的舞美设计师进行声光电包装。但是,这样创新就真的有新观众来看了吗?我认为,这种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音乐的面貌,更会间接导致老的观众认为表演已经变味,让他们失去兴趣,而且新观众也没有很多的流入,他们如果追求时髦,电声音乐不是时髦得多吗?这样的创新结果是什么,答案呼之欲出——结果是自己原有特色的逐渐消失,被“同质化”。独有特色消失了之后,各式各样的说唱音乐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长沙弹词已过春秋三百载,岂愁侯君三十年?这种越创新越同质化,是艺术的末路。“但是现代化带给人们的思想,就造就了所有艺术的同质化。”
  3.对长沙弹词发展方向的思考:拒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发展。
  对于长沙弹词、对于说唱音乐甚至是整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笔者更多的是希望不要肤浅、机械地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含义。每个时期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以这个时代的眼光去评判,去决定后代接触什么样的音乐文化。只有把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才能找到自信与自豪的支点,而不是接触它之前,尚未了解它之前,就划分三六九等是非好坏,挑三拣四地去学习传承,这样学到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可能和原本的样子相去甚远,失去其内涵。
  长沙弹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产物,是湖湘文化的血脉符号,属于曲艺类别,而“这类讲唱文学在中国的俗文学里占了极重要的成分,且也占了极大势力,一般的民众,未必读小说,未必时时得见戏曲的演唱,但讲唱文学却是时时被当作精神上的主要的食粮的。”可以说,这是真正的“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一种民间的读物。”在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文化自信缺失的冲击”“艺术创新同质化的冲击”的今天,为了将这份“精神食粮”,这份民族文化的“基因”保存下去,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湖湘古老音乐文化,避免它接受“艺术同质化”的洗礼,“留住我们生活中的记忆,重现其往昔的荣光”,陌上花开可归矣。
  参考文献:
  ①《中国曲艺志·湖南卷》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著,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74页。
  ②雷济菁:《长沙弹词唱腔研究》,2007年3月,第1页。
  ③雷济菁:《长沙弹词唱腔研究》,2007年3月,第2页。
  ④谢玲玲:《民族论坛报》“‘长沙弹词’的失落与希望”记,2011年6月版,第31页。
  ⑤李月红、陈爽、姚艺君、赵晓楠等,《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3年1月,第29页。
  ⑥杨超:《论长沙弹词的艺术特征及发展》,《当代音乐》,2016年9月号(下),第45页。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季先生以及他所创演的大量作品,为相声这门艺术也为我们这些后学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一笔财富。马季先生一生创演了三百多段相声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创演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像《画像》《打电话》《多层饭店》《百吹图》《一仆二主》以及《五官争功》等,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相声精品之一。  马季先生在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时,认为“一
期刊
首届“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在上海举办  10月27日至28日,第一届“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在上海嘉定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指导,中国曲协、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市法宣办、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曲艺》杂志社、上海市曲协、上海市嘉定区法宣办、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上海市嘉定区文广局、上海
期刊
有人說如果“连连看”这款游戏以韩国明星脸来设计的话,那一定会因为辨识度太低而大大增加难度。韩国政府似乎也有类似的烦恼。据英国《卫报》2019年2月20日报道,韩国性别平等和家庭事务部上周颁布流行文化多样化发展指南,批评韩流偶像歌手“长得太像”—— 这也许是韩国有关部门为本国整容业做的软广告,但更大可能是他们也在为产能过剩的韩流偶像产业而担忧吧。  可不管怎么说,韩流明星是韩国对外展示其文化软实力的
期刊
和風吹得黎花笑,  如雪满枝梢,杏花村里,  酒旗飘摇,春兴更高,游春的人,  个个醉在阳关道,醉眠芳草,猛抬头,  青杨绿柳如烟罩,弱丝千条,  紫燕双双,飞过小桥,  去寻新巢。  两河岸,桃花深处渔翁钓,  春水一篙,深林中,  远远近近黄鹂叫,声儿奇巧。  (文选自姜昆董耀鹏主编《中国历代曲艺作品选》下卷之时调·白雪遗音)
期刊
1943年5月的一个清晨,  暴雨过后,  空气清新,  油绿的漫洼白蒙蒙的雾,  绿野中间涓涓流水生命的魂,  草窝的青蛙脚下蹦,  燕子展翅水面划波纹,  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映衬着祖国山河格外亲。  本该是地肥苗旺丰收景,  仔细看,  缺苗断垄还有的倒伏露着根。  都因为,日本鬼子来侵略,  烧、杀、抢、掠,招人恨。  小日本的扫荡队,  三天一扫荡五天一搜寻,  村里村外地找八路,  
期刊
说起曲艺,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评书、相声、京韵大鼓、山东快书、凤阳花鼓、四川金钱板等说唱艺术形式,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至今令人耳熟能详。而这些曲艺品种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地域的地域文化。正如宋代学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这句话来阐释地域文化与曲艺创作的关系再贴切不过了。  一、地域文化是曲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的产生与存在,与人们所处
期刊
一、业余电工险被麻翻  在沙坪坝曲艺队干过25年的凌宗魁,除了吹拉弹唱,还得搬道具、装台、写宣传海报、卖票、推销票……整个一货真价实的万金油。更意外的是他根本就没有当过电工,居然还兼队里的电工。一次在某茶园演出,舞台上只有一盏十五瓦的灯泡,为增加几盏面光灯,他在观众已经进场的情况下带电接灯。  突然,他感到手指尖麻了一下,继而是手指,再来脚趾头也“来了电”。他低头一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一边用手指
期刊
如果不试着全面理解集体记忆这一学术概念,而仅仅阐释其功能性的话,那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建立群体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相对于漫长的可述历史和会更加漫长的未来,我们要在短暂的现实中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认同,在很大程度是必须依靠一个个共享的故事、一段段共同的体验、一种种相似的情怀在个人、群体、社会乃至国家中的持续积累,如此认同才能得到实现。所以大到一个国家或民族、小到朋友圈或家庭,都需要仔细打理彼此共享的集
期刊
近段时间,一位青年相声演员的“荧光棒相声”成为热议的文化现象。它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争论,看似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实则触及了曲艺发展路线的敏感神经。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在强势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曲艺发展所面临的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分化问题的集中显现。就此,浅析三点。  一、大众和小众的分化,是曲艺发展的必经之路  曾听闻,有一次上海某老牌剧院上演商业舞台剧,排队购票者甚多,门庭若市,一位老者经过轻叹
期刊
如果一人魅力十足且堪为人表,那大抵会得到一句“气场强大”的赞誉。照此而论,凌宗魁老先生的气场可谓十足。我这个曾经懵懂地在曲艺圈10环以外徘徊的贵州晚辈,也被这位重庆籍的谐剧表演艺术家所影响。只是这气场散发出来的不是让人“虎躯一震”的霸王之气,而是老先生平易近人的风度和因经年浸淫于谐剧艺术而自然散发出的艺术芬芳。  一、台下的仰望  我初见老先生是在2014年11月间,其时我正在重庆参加中国曲协举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