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圈里流行一句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NBA也未能免俗,所以ABC(美国广播公司)一位体育销售总裁在被问到希望哪支球队进入总决赛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尼尔森”。这里的尼尔森指的是全美最大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如果该机构的收视率调查是一路飘红,转播商和NBA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像是去年总决赛湖人和凯尔特人就算是万众期待的较量,他们还大战了七个回合才分出胜负,最终这个系列赛的收视率也创造了过去六年的最高值。
总决赛收视率是不可控制的,因为你没法提前预测最后对阵的是哪两支球队,也不知道这两支球队会在比赛中达打什么样子。但收视率终归是最能够代表民意的,从这个角度去判断某届总决赛是否完美,也不失为一个客观的方法。
总决赛收视率是从1976年才开始有相关机构进行统计的。从1976年凯尔特人对太阳,到去年凯尔特人对湖人,36次总决赛的收视率共有十次低于10%。另一方面,收视率超过15%的总决赛共有八次。其中,有湖人参加的占到四次,公牛更是参与了其中的五次,活塞和爵士各参加了两次。
传统观念以为,防守大战会赶走球迷,但如果你耐心翻看一下36年来总决赛收视率统计表,不难发现:其实防守球队与收视率并不是冤家。受欢迎的总决赛不乏防守大战,而不受欢迎的总决赛,参赛球队未必不爱进攻。1998年总决赛公牛和爵士的较量创造了18.7%的收视率,这个最高纪录保持至今——就在那一年,两队联手奉献了一轮经典的防守大战。事实上,真正的“票房毒药”是市场不够大的小球会和缺乏号召力的球星,如果比赛再缺乏悬念,例如2007年的马刺对阵骑士,创下史上收视率最低收视纪录就不足为奇了。
史上八次收视率超过15%的总决赛都具备两大特征:都有大都市球队参加,都拥有全国意义上的超级巨星。洛杉矶和芝加哥是除纽约之外美国最大的城市,而“魔术师”约翰逊和乔丹都是当时全美具有号召力的超级巨星。加之那几次总决赛还出现了跌宕起伏的过程,观众自然会目不转睛地坐在电视前面。
最近几年,总决赛收视率一直比较低迷。从2003年开始到去年,八次总决赛中只有两次收视率超过10%。无论是防守球队马刺还是进攻球队小牛,都无法改变低迷的球市。惟独2004年和去年总决赛收视率超过10%,这两届总决赛的共同点就是有湖人和科比直接参与,这再次证明了大都会和巨星的重要性。我们再换个角度,在马刺四次参加过总决赛,只有一次收视率超过了10%,那是在1999年,他们的对手来自美国最大的城市和球市:纽约。
总冠军代表实力,收视率则代表市场。实力和市场偶尔会成为一对矛盾,毕竟圣安东尼奥不是纽约,克利夫兰也不比洛杉矶。NBA官方希望的最理想对阵模式是超级球星加超级都市:超级球星是指个人技术或者个人魅力指数已臻化境的球员,比如科比、詹姆斯、霍华德等;超级都市是指在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抑或芝加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最理想模式不能实现,至少两者有其一,那收视率也不会太差。
一个好消息,从去年10月底常规赛开始以来,NBA和电视转播商一直在同步发布利好消息。前者的票房收入节节上升,后者收视率不断冲高。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三巨头”聚首迈阿密,再加上西海岸的科比和波士顿的老“三巨头”,他们的存在有可以改变那些数字的魔力。可惜的是,如今湖人和凯尔特人都已经回家钓鱼,他们之间无法再续写恩怨,而所谓的总决赛“23VS24”(现在是“6VS24”)也再一次烟消云散,这肯定是一个遗憾一至少从收视率的角度而言是这样的。
总决赛收视率是不可控制的,因为你没法提前预测最后对阵的是哪两支球队,也不知道这两支球队会在比赛中达打什么样子。但收视率终归是最能够代表民意的,从这个角度去判断某届总决赛是否完美,也不失为一个客观的方法。
总决赛收视率是从1976年才开始有相关机构进行统计的。从1976年凯尔特人对太阳,到去年凯尔特人对湖人,36次总决赛的收视率共有十次低于10%。另一方面,收视率超过15%的总决赛共有八次。其中,有湖人参加的占到四次,公牛更是参与了其中的五次,活塞和爵士各参加了两次。
传统观念以为,防守大战会赶走球迷,但如果你耐心翻看一下36年来总决赛收视率统计表,不难发现:其实防守球队与收视率并不是冤家。受欢迎的总决赛不乏防守大战,而不受欢迎的总决赛,参赛球队未必不爱进攻。1998年总决赛公牛和爵士的较量创造了18.7%的收视率,这个最高纪录保持至今——就在那一年,两队联手奉献了一轮经典的防守大战。事实上,真正的“票房毒药”是市场不够大的小球会和缺乏号召力的球星,如果比赛再缺乏悬念,例如2007年的马刺对阵骑士,创下史上收视率最低收视纪录就不足为奇了。
史上八次收视率超过15%的总决赛都具备两大特征:都有大都市球队参加,都拥有全国意义上的超级巨星。洛杉矶和芝加哥是除纽约之外美国最大的城市,而“魔术师”约翰逊和乔丹都是当时全美具有号召力的超级巨星。加之那几次总决赛还出现了跌宕起伏的过程,观众自然会目不转睛地坐在电视前面。
最近几年,总决赛收视率一直比较低迷。从2003年开始到去年,八次总决赛中只有两次收视率超过10%。无论是防守球队马刺还是进攻球队小牛,都无法改变低迷的球市。惟独2004年和去年总决赛收视率超过10%,这两届总决赛的共同点就是有湖人和科比直接参与,这再次证明了大都会和巨星的重要性。我们再换个角度,在马刺四次参加过总决赛,只有一次收视率超过了10%,那是在1999年,他们的对手来自美国最大的城市和球市:纽约。
总冠军代表实力,收视率则代表市场。实力和市场偶尔会成为一对矛盾,毕竟圣安东尼奥不是纽约,克利夫兰也不比洛杉矶。NBA官方希望的最理想对阵模式是超级球星加超级都市:超级球星是指个人技术或者个人魅力指数已臻化境的球员,比如科比、詹姆斯、霍华德等;超级都市是指在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抑或芝加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最理想模式不能实现,至少两者有其一,那收视率也不会太差。
一个好消息,从去年10月底常规赛开始以来,NBA和电视转播商一直在同步发布利好消息。前者的票房收入节节上升,后者收视率不断冲高。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三巨头”聚首迈阿密,再加上西海岸的科比和波士顿的老“三巨头”,他们的存在有可以改变那些数字的魔力。可惜的是,如今湖人和凯尔特人都已经回家钓鱼,他们之间无法再续写恩怨,而所谓的总决赛“23VS24”(现在是“6VS24”)也再一次烟消云散,这肯定是一个遗憾一至少从收视率的角度而言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