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新闻价值”:一个新闻学中层理论的构建与创新

来源 :新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理论需要创新已是学界共识,关键则在于以何种路径和策略来予以创新.本文以新闻价值理论为分析对象,从理论化的角度探讨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通过对新闻价值理论过去50多年发展历程的“重访”,厘清这样一个行业用语发展为分析概念的轨迹,讨论它如何成为一个中层理论的过程,由此揭示它何以重要的原因.新闻价值理论形成于传统媒体时期,在数字新闻时代依然保有继续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它的理论化过程可以为新闻学界提供一个理论创新发展的范例.
其他文献
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错位”现象,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效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全球中国”方法论对国际传播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和重点渠道,媒体应该如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开展实践呢?本文提出,应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策略、传播范围等六个主要环节进行核心要素的调整和升级.在“全球新闻→全球记者→全球媒体→全球受众→全球本土→全球传播”六大新核心要素循环往复形成的传播闭环推动下,改变固有的对外传播定式,创新国际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
游戏在当代社会已经被赋能为社交、娱乐、科技的多元结合体.随着参与人群的扩大,游戏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认知参与.因而,厘清不同群体对游戏的认知,成为当下进一步深入研究游戏及其相关场景、建设出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舆论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前提.本文以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腾讯游戏为对象,以微博评论为样本,采用LDA主题模型及内容分析的方法,比较游戏玩家、父母和大众这三个群体对腾讯游戏的认知差异.横向比较三大群体在腾讯游戏相关评论中评论情感的差别和评论主题选择的侧重,并针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游戏认知差异提出解释,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扶贫报道记录了这一伟大历程.本文借助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的方法,从高中低三个维度探究人民日报在建构扶贫议题时所采用的新闻框架.研究发现,在高层次上,体现为领导人扶贫工作、脱贫成果展示、国际减贫事业、典型宣传、舆论监督、精准扶贫等六个框架.在中层次上,强化主要事件和口头反应框架,弱化事件背景和评估框架.在低层次上,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交显报道客观性,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
本文从劳动控制理论出发,考察网络文学平台与签约作者之间的雇佣关系,由此探讨互联网平台及其平台资本对签约作者的劳动控制机制,以及签约作者针对平台控制而采取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思考平台劳动控制和平台劳动者博弈所带来的启示.研究发现:随着网络文学产业的规模扩大,作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越发频繁,消费者成为劳动者的“隐性雇主”;网络文学签约作者作为内容直接生产者,比其他数字劳工拥有更多的劳动自主权,同时也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控制着签约作者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者会采取“灌水”或“打擦边球”等个体策
健康传播已成为新形势下应用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当下,接种疫苗成为各个国家抗击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由于个体信息接受渠道以及认知要素的差异,疫苗接种的犹豫心理广泛存在.本研究立足于新传播生态格局的视角,构建了居民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了问卷调查法对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检验,在文献总结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环境—认知—行为意愿”的理论模型,厘清了影响公众疫苗接种的综合行为路径.本研究验证了泛众化时代公众在媒介接触方面的不同取向与偏好,以及这种偏好对塑造风险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