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慕课”走进中小学课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其实施应用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学校要充分使用和整合现有电教装备,加强微视频制作、网络资源共享,尽快适应“慕课”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慕课;微视频;信息技术;学科渗透
作为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慕课”,走进中小学课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慕课”可以有效创设大班制下的“一对一”课堂。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5到10分钟的视频资源,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展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视频中,呈现的是学习思路;视频结束时,会出现检测与反馈,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视频的同时,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都会获得来自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解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慕课”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某个知识单元停留时间的长短,在哪里停留,回答对了几道题,知道学生哪些方面学习有困难,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慕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优质微视频资源远离家教、促进减负,加快教育均衡和公平的进程。
“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应用,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作保障:(1)要有良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2)要在大量的网络资源下筛选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3)要制作适合自己课堂的微视频;(4)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水平。这就对学校信息技术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充分使用和整合现有电教装备,尽快适应“慕课”时代的步伐。事实表明,整合电教装备时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加强硬件设施整合
(1)学校要利用现有多媒体设备资源,组建微视频录制教室,保证教师能及时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2)学校要为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保证“慕课”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用足用好”的指导思想正确使用,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潜能;(3)学校要开发若干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网络平台,便于教师借助强大的网络功能,分享各种优质资源;(4)学校要加强电教装备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定期维护多媒体设备,对装备使用中出现的疑难及时解决,为学校教育教学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为慕课实施打好基础。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将“慕课”引进课堂是对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很容易就能理解并在课堂中实施,阻碍教师的是微视频的质量。微视频的制作,并不是把整张PPT放进视频,而是“以知识点为基础进行编制,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视频中不出现老师形象,更突出学生的学。因此,老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讲清楚,还要考虑怎么把课讲得生动,教学语言要有亲和力和幽默感,而不是一本正经的‘老师腔’。”此外,微视频在版面设计、声音处理等呈现细节上都要花心思、动脑筋,才能吸引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除了督导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还要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进行电教设备应用的培训,如多媒体使用方法、微视频录制与处理等,使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实践中,并以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使用微视频,为“慕课”实施提供前提。
三、加强网络资源整合
除了互联网应用,学校要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为教师开展“慕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学校各科室、各教师的重要信息、精美课件、优质教案、精彩反思等都可以上传到校园网上展示,逐步实现资源网络化、利用率最大化。校园网站可以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和学生及家长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班主任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可以缩小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迅速地收到家长、学生的反馈,使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更加快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恰当地选择网络信息,进行跨地域交流,实现多元化的熏陶、最新知识的获取,将变得轻而 易举,这些都为“慕课”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加强学科渗透整合
作为学校,要借助各种平台、利用各种资源,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就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渗透整合、优化“慕课”开展进行讨论。微视频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繁琐却很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学校组织各学科成立“微视频资源收集小组”,边实验、边改进,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大胆探索。除此之外,学校要抓住有利时机,举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好慕课的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举办微视频制作使用的展示评比活动,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慕课”有效开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基础教育的中国式“慕课”是对中小学教学流程的再造,是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的产物,实际操作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慕课”使知识传递更加立体,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保持一定的敏锐性,积极稳妥地参与探索,应对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