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疏导职中生逆反心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它带有偏差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它对职中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以平等、相互尊重、加以赞美的方式,对疏导职中生逆反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中生 逆反心理 平等 尊重 赞美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职中生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都表现出怀疑、抵触或不满,对长辈的言语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至反抗,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就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偏差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如媒体报道:“中国政法大学一大学生在课堂上把正在授课的教授杀死;一高中生怕老师家访竟把班主任骗至山头杀死等等。”所以教师应正确地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合理引导和教育。
  
  一、以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抚平受伤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接触学生,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映、言谈、反馈等来了解他们的心态及其变化,实际上,逆反心理正是自尊心的一种畸形表现,学生最大的懊恼便是别人不尊重自己的意见,以别人的意见为意见,这样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当务之急就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我班有一个男生,由于在初中和他的班主任闹别扭,一直处于抵触状态,对老师、家长的话置之不理,上了职高以后总是以一种敌对态度来对待老师,只要你说他几句他就马上顶你几句,语气强硬,总是带着嘲弄和挑衅的表情,交流和沟通都很困难。他上课总是爱讲话,不管老师们怎么说教都不愿改正。因此所有的任课老师对他都深感头疼,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消除他的敌对心理,防止课堂纪律进一步恶化,我决定给学生重新调动座位。这位男同学当即在班上扬言:“怎么调我就是不走,看老师你拿我怎么样?”面对他的挑衅我没有动怒,而是思之再三,然后把他叫到操场上和颜悦色的对他说:“老师遇到难题了,和你商量一下,想让你帮个忙?”他听了愣了一下,接着我把班上的情况和他说了起来,并让他给我想办法,没想到他竟然热情起来,主动地和我说班上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样处理,而且自动提出要调动位置的事情,还说须把那位同学怎么调更为妥当,我当场对他的做法给予肯定,还要他负责安排调动位置的事情,他的脸上扬起了笑容,神采飞扬,一路小跑地回教室了。没想到这件事情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这位同学也逐渐变得和善,易于相处,对人也热情多了,而且还经常给我出主意,帮助管理班级。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我没有直接去说教,没有利用老师的威严让他屈服,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他沟通,他认为自己受到了尊重,结果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以赞美代替批评,引导学生走出心灵的误区
  
  职中生大多远离家乡父母,少了父母的爱护和关注,好多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叛逆,他们只想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老师的关注,以缓解焦虑情绪。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多赞美少批评,这对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职中我教的是语文,所教的班级很多,其中有一个汽修班,很多老师戏称为“气死班”。因为语文不是专业科,他们就表现得更加厌恶、反感,面对这样的班级我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次我让学生设计一篇招聘广告,在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中,我细心研究,课堂上充分赞美了他们,特别赞美了两个男生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内容具体,颇具艺术魅力,字体苍劲有力,语言得体,能掌握分寸。”当时这两个男生特别激动,脸红扑扑的,对我提出的问题不再顶撞,而是饶有兴趣地思考。事后听反映这两个学生是“集体抱怨”的对象,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批评他们,而我这次突然赞美了他们,让他们觉得我关注、重视他们,对于我的赞美,他们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排除了不快,上课也就没有再和我对着干,而是满心热情地欢迎我。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出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优点的,他们渴望理解,希望得到认可,从而充满信心,哲学家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希望得到赞美。”其实,我们可以用赞美的方式来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总之,在职中生的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是他们独立意识萌芽的一种表现,它对职中生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只要用心去加以帮助、引导,相信“迷路”的学生一定会走出心灵的误区,成为一个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袁军等.心理学概论.南宁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保证;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节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速度训练不仅要从认识上加强,还要从方法上着手;安排女运动员例假期的训练必须要讲究科学;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整个训练过程。  【关键词】田径;课余训练;注意问题  田径是在校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它既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又是其它
电工基础的内容复杂,很多定理、定律都要学生能够掌握,若教师仅采取单向的知识传授来讲解知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致使教学效果甚微.因此,本文结合电工基础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学生学习状态,将被动改为主动,将复杂变得简单,将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型约束结构不确定性的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H∞控制方案。从具有指定干扰抑制能力的不确定性系统的绝对稳定控制着手,通过加入额外的不确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虚拟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来.如何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虚拟课堂,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从实际需求入手,系统模块化设计,逐个功能实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