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为人民谋福利;马克思主义观点,最重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方法,关键是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世界观 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改革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延续,又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习近平同志在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对中国未来改革进行了全盘考虑和总体部署,这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立场鲜明、观点正确、方法科学。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立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接见中外记者时说:“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离不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一切奋斗不但不能成功,而且变得毫无意义。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在当下就是要抓好发展、民生、反腐三件事。要抓好就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所以,我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为了人民群众。
(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是我党的历史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③毛泽东这些论述没有过时,物质财富谁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谁创作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谁实现的,人民群众推动的。所以,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如何依靠?第一,相信群众。相信群众是依靠群众的前提,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摒弃英雄史观,树立群众史观。第二,服务群众。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告诉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明白理解,人民群众才可能按照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才能得以落实。第三,鼓励人民群众。怎样鼓励?一是思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是需要教育的,人民群众是分阶层的、分群体的,思想觉悟有高有低。二是利益导向机制,人们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利益鼓励,打土豪分田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有好日子过。改革开放也是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利益导向机制来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资本出资本,使资本增值,有劳动力出劳动,使劳动创造财富,有技术的出技术,使知识获得利益。三是利益博弈机制。市场经济是利益博弈经济,利益博弈双方要有博弈的平台,博弈双方要势均力敌,博弈双方才能获得各自应得的利益。现实,在征地拆迁的利益博弈中,强开发商弱农民,农民分散没有力量,农民得不到应有合理的利益。在劳资利益博弈中,强资本弱劳动,劳动者分散没有力量,劳动者得不到应有合理的利益。在物业服务的利益博弈中,强物业弱业主,业主分散没有力量,业主得不到应有合理的物业服务。把分散的农民、工人、市民等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势均力敌利益博弈双方,使农民、工人、市民在利益博弈中获得应有合理利益。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科学认识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最重要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习近平经常讲,要用历史、现实、未来这三个角度来透视当今中国,来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从历史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性,从现实情况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从未来预测来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来龙去脉清晰明白。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够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方向。习近平在湖北省调研时说: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改革的领导人要有勇气、要有魄力,但是同时要清醒,光有勇气不清醒是会犯颠覆性错误。因为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上是有教训的,苏东巨变就是一个颠覆性错误。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强调稳妥谨慎、三思而后行。就是牢牢把握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叫做“万改不离其宗”。意思是什么都可以改革,就是不能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不能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了中国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这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思想集中体现。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系统科学的改革
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1、全面性改革
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思想实际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显现出来了。党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的标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相互联系的。两者都是五位一体的,建设是五位一体,改革也是五位一体的。所以十八大报告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尤其在阐述改革开放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所以,起草三中全会文件在征求党内意见的时候,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和中央的意图。
2、系统性改革
“全面改革”是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也是历届党中央都强调的重要思想。比如小平同志说过,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的进行社会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小平同志还说过,深化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近平同志不仅坚持了这一系列重要思想,而且对于全面改革、综合性改革有重大创新。“全面改革”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线性推进的全面改革,就是先搞经济改革,然后搞其他方面改革。有人说现在经济改革搞得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了,有的说政治体制改革条件不成熟,先搞社会体制改革。也就是各项改革是有先有后的,是在全面改革思路下序列推进的。习近平同志的全面改革思想是系统推进的,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习近平同志从基层做起,从地方到中央,他深知改革触动的利益之复杂、之广泛、之深刻,所以他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各项改革要协同配套推进,把它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各项改革协同配套推进,系统的改革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这场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他在一系列讲话中一再强调要求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强调各项改革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习近平强调改革要按照中国改革的内在规律来推进。
3、规律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内在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认识前提。把握规律是一个认识过程,根本的方法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着力点,一是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学习历史中发现规律。二是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从洞察趋势中把握规律。三是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从集思广益中认识规律。四是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从改革实践中提炼规律。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三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四是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在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均衡点上展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稳度统一起来。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事求是的改革
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认识跟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习近平总书记常用 “啃硬骨头”、“涉险滩”两个词组来表明新一轮改革任务艰巨性、情况复杂性,认为当今中国进入到了改革攻坚期阶段和改革闯险滩状态。35年后,新新一轮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骨头、难闯的险滩。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时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也就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要一鼓作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是知难而上精神和品质,是面对问题、面对矛盾不回避,且积极应对解决的担当责任。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走群众路线的改革
坚持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更要始终牢记,真正的英雄是群众,真正的力量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领导工作的认识论。大家知道两个公式,一是实践—认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公式,认识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二是群众—领导—群众,从群众中来形成正确的指导意见又回到群众中去。两个公式是统一的,第一个公式是认识规律的认识论,任何人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都得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第二个公式是唯物史观的认识论,领导、领导机关的正确认识是从群众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群众实践中的去指导实践。改革是实践,怎改是认识,怎样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改革实践中去指导改革;领导改革从群众改革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群众改革实践中去领导群众改革。
注释:
①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②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94—1095.
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世界观 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改革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延续,又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习近平同志在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对中国未来改革进行了全盘考虑和总体部署,这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立场鲜明、观点正确、方法科学。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立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接见中外记者时说:“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离不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一切奋斗不但不能成功,而且变得毫无意义。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在当下就是要抓好发展、民生、反腐三件事。要抓好就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所以,我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为了人民群众。
(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是我党的历史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③毛泽东这些论述没有过时,物质财富谁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谁创作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谁实现的,人民群众推动的。所以,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如何依靠?第一,相信群众。相信群众是依靠群众的前提,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摒弃英雄史观,树立群众史观。第二,服务群众。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告诉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明白理解,人民群众才可能按照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才能得以落实。第三,鼓励人民群众。怎样鼓励?一是思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是需要教育的,人民群众是分阶层的、分群体的,思想觉悟有高有低。二是利益导向机制,人们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利益鼓励,打土豪分田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有好日子过。改革开放也是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利益导向机制来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资本出资本,使资本增值,有劳动力出劳动,使劳动创造财富,有技术的出技术,使知识获得利益。三是利益博弈机制。市场经济是利益博弈经济,利益博弈双方要有博弈的平台,博弈双方要势均力敌,博弈双方才能获得各自应得的利益。现实,在征地拆迁的利益博弈中,强开发商弱农民,农民分散没有力量,农民得不到应有合理的利益。在劳资利益博弈中,强资本弱劳动,劳动者分散没有力量,劳动者得不到应有合理的利益。在物业服务的利益博弈中,强物业弱业主,业主分散没有力量,业主得不到应有合理的物业服务。把分散的农民、工人、市民等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势均力敌利益博弈双方,使农民、工人、市民在利益博弈中获得应有合理利益。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科学认识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最重要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习近平经常讲,要用历史、现实、未来这三个角度来透视当今中国,来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从历史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性,从现实情况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从未来预测来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来龙去脉清晰明白。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够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方向。习近平在湖北省调研时说: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改革的领导人要有勇气、要有魄力,但是同时要清醒,光有勇气不清醒是会犯颠覆性错误。因为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上是有教训的,苏东巨变就是一个颠覆性错误。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强调稳妥谨慎、三思而后行。就是牢牢把握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叫做“万改不离其宗”。意思是什么都可以改革,就是不能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不能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了中国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这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思想集中体现。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系统科学的改革
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1、全面性改革
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思想实际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显现出来了。党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的标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相互联系的。两者都是五位一体的,建设是五位一体,改革也是五位一体的。所以十八大报告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尤其在阐述改革开放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所以,起草三中全会文件在征求党内意见的时候,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和中央的意图。
2、系统性改革
“全面改革”是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也是历届党中央都强调的重要思想。比如小平同志说过,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的进行社会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小平同志还说过,深化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近平同志不仅坚持了这一系列重要思想,而且对于全面改革、综合性改革有重大创新。“全面改革”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线性推进的全面改革,就是先搞经济改革,然后搞其他方面改革。有人说现在经济改革搞得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了,有的说政治体制改革条件不成熟,先搞社会体制改革。也就是各项改革是有先有后的,是在全面改革思路下序列推进的。习近平同志的全面改革思想是系统推进的,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习近平同志从基层做起,从地方到中央,他深知改革触动的利益之复杂、之广泛、之深刻,所以他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各项改革要协同配套推进,把它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各项改革协同配套推进,系统的改革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这场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他在一系列讲话中一再强调要求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强调各项改革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习近平强调改革要按照中国改革的内在规律来推进。
3、规律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内在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认识前提。把握规律是一个认识过程,根本的方法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着力点,一是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学习历史中发现规律。二是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从洞察趋势中把握规律。三是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从集思广益中认识规律。四是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从改革实践中提炼规律。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三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四是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在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均衡点上展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稳度统一起来。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事求是的改革
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认识跟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习近平总书记常用 “啃硬骨头”、“涉险滩”两个词组来表明新一轮改革任务艰巨性、情况复杂性,认为当今中国进入到了改革攻坚期阶段和改革闯险滩状态。35年后,新新一轮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骨头、难闯的险滩。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时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也就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要一鼓作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是知难而上精神和品质,是面对问题、面对矛盾不回避,且积极应对解决的担当责任。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走群众路线的改革
坚持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更要始终牢记,真正的英雄是群众,真正的力量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领导工作的认识论。大家知道两个公式,一是实践—认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公式,认识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二是群众—领导—群众,从群众中来形成正确的指导意见又回到群众中去。两个公式是统一的,第一个公式是认识规律的认识论,任何人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都得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第二个公式是唯物史观的认识论,领导、领导机关的正确认识是从群众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群众实践中的去指导实践。改革是实践,怎改是认识,怎样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改革实践中去指导改革;领导改革从群众改革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群众改革实践中去领导群众改革。
注释:
①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②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94—1095.
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