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大力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学校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措施时力度很大,尤其是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科普视角、化学魔术、化学实验等社团活动等。
一、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化学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苏教版化学教材体系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理论穿插安排、螺旋式递进的,有时候知识是零碎的但又必须网络起来,有的老师特别注重学生课堂上化学知识的系统消化,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很少有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地去探索新的化学问题,很显然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不利的。
根据新化学教材的特点,我在讲述物质性质规律时常常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去实验室设计实验验证,归纳并形成一般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学习理论知识,则抛出几种提法让学生思辨,激起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去图书馆查资料,使学生能逐步认同课本上的内容,每章结束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拓展延伸。
例如:镁条燃烧的实验,在初中的序言课上化学老师都喜欢做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到后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再做一次实验,为学习和掌握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铺垫(2Mg+O2 2MgO);到高中学习镁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又做这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并注意观察,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普遍的回答是耀眼白光和白色粉末,有的同学会发现白色粉末的边缘有黑色固体,为什么?老师引出课本内容镁是很活泼的金属,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和黑色的炭黑(2Mg+CO2 2MgO+C),这时学生感到比初中学到更多东西,求知欲望高涨,老师可趁机引导观察有无淡黄色物质夹杂期间,学生发现有,同时感到自身的观察力不够,更想知道原因?这时打住,提倡同学们课后上网搜索或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回分解。下节课让学生实验把镁条燃烧后的灰烬转移入试管,加水振荡,滴加酚酞溶液,指导学生观察溶液变红,有白色沉淀,试管口有刺激性气体逸出,老师讲解黄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3Mg+N2 2Mg3N2;Mg3N2+6H2O= 3Mg(OH)2↓+2NH3↑),通过老师的设疑、激疑、质疑、析疑、释疑,学生的知识螺旋式层层递进,越来越丰富,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有效的训练,师生的成就感得到很好的体验,这样,学习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在启发式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认知和探究
启发式教学是化学教学乃至各学科教学中大力推崇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启发式教学应重视思维过程的诱导和展示,重视问题结论的探究。那种掩盖思维的产生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
例如:在学习了化学必修1的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内容后,兴趣小组同学实验卤素的性质验证,由于实验过程中首先是制备氯气,多数同学的设计方案是用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获得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老师启发气体有毒,氯气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怎样除杂,让同学思考:必须加塞子,尾气要吸收,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这样一来实验装置就比较复杂,收集气体也很麻烦,后面的氯气性质实验也就很费时间,做完实验,老师启发学生制备氯气的有效而简单的方法是用浓盐酸和氯酸钾混合不需加热即可得到氯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要求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下次活动再比比看谁的实验好。有的同学参考了高考练习题设计的方案是: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1 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这个微型化的化学实验设计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很有帮助。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思维促成学生对化学问题共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是解决问题。课外活动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学习方面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在那里是可以大显身手的。
三、重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动态发展
就化学知识而言,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反思的结果,是智慧的产物。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但教科书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些简单的结论,因而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传授知识绝不意味仅仅是向学生展示现成的结论,这些知识很难转变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成为发展能力的基点,难以提升学习过程中内化并镌刻于知识结论中的认知发现能力,体悟不到化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艰辛历程。
臭氧空洞的研究曾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关心社会,注意环境保护是当代青年的必备素质。有的学生问我,为什么臭氧空洞出现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和青藏高原的上空,难道是我们发达地区使用空调、冰箱所释放出的氟利昂都飘到那里去破坏臭氧层?当时我信口开河说两极冷,地球是个椭圆,氟利昂是极性分子,臭氧也有极性,受静电作用过去的。后来,学生找我质疑,说水也是极性分子,为什么两极上空的水分却少?一下被问住,我干脆把问题又抛给大家,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认为老师都做不出,而不少人却想证明一下自己,翻书查资料,上网求援助,有告诉我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是氮氧化物和氟利昂;有的说是天外星体的影响,还说某国科学家就是这个观点;有的说破坏臭氧层的不是氟利昂里的氟而是氯,说市场上的“无氟”环保冰箱应该叫“无氯”冰箱;还有的与我谈极性分子的判断可以从物理学角度的场理论解释,等等。
学生虽然没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但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诱思探究,对其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途径和方法的形成等无疑是有良好作用的。这和那种单纯靠模仿和记忆的教学相比,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教学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变得聪明了,也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力求“学”化学和 “用”化学的有机整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内容基本远离生活,用框架体系支撑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再加上为了应对考试常常是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同学对化学学习便慢慢缺乏了兴趣,又因一部分化学理论的抽象性而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化学知识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应将化学教学的触角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化学知识植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沃土。
如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后让学生在放月假回去时对家用液化气或煤炭的消费及经济支出作一个调查,回校后在活动时进行交流讨论,有人提出现在烧的天然气与以前烧的液化气哪一种划算,即用相同的钱获得的热值哪一种高?老师布置任务后,在下一次活动时有同学就把调查的情况做了交流,使大家弄清楚了同质量和同体积的热量的不同,而眼下的收费是用体积的,经过比较得出现在使用的天然气价格比较便宜,如按液化气每立方8.00元算,天然气为4.70元,而现在是2.40元。在学习胶体知识后实验豆腐的制作、谈肥料在土壤胶体中的吸附、解释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等活动使学生的学化学热情更高。
新的化学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开发校本课程、提倡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缄默知识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成为形成能力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一、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化学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苏教版化学教材体系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理论穿插安排、螺旋式递进的,有时候知识是零碎的但又必须网络起来,有的老师特别注重学生课堂上化学知识的系统消化,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很少有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地去探索新的化学问题,很显然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不利的。
根据新化学教材的特点,我在讲述物质性质规律时常常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去实验室设计实验验证,归纳并形成一般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学习理论知识,则抛出几种提法让学生思辨,激起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去图书馆查资料,使学生能逐步认同课本上的内容,每章结束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拓展延伸。
例如:镁条燃烧的实验,在初中的序言课上化学老师都喜欢做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到后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再做一次实验,为学习和掌握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铺垫(2Mg+O2 2MgO);到高中学习镁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又做这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并注意观察,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普遍的回答是耀眼白光和白色粉末,有的同学会发现白色粉末的边缘有黑色固体,为什么?老师引出课本内容镁是很活泼的金属,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和黑色的炭黑(2Mg+CO2 2MgO+C),这时学生感到比初中学到更多东西,求知欲望高涨,老师可趁机引导观察有无淡黄色物质夹杂期间,学生发现有,同时感到自身的观察力不够,更想知道原因?这时打住,提倡同学们课后上网搜索或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回分解。下节课让学生实验把镁条燃烧后的灰烬转移入试管,加水振荡,滴加酚酞溶液,指导学生观察溶液变红,有白色沉淀,试管口有刺激性气体逸出,老师讲解黄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3Mg+N2 2Mg3N2;Mg3N2+6H2O= 3Mg(OH)2↓+2NH3↑),通过老师的设疑、激疑、质疑、析疑、释疑,学生的知识螺旋式层层递进,越来越丰富,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有效的训练,师生的成就感得到很好的体验,这样,学习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在启发式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认知和探究
启发式教学是化学教学乃至各学科教学中大力推崇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启发式教学应重视思维过程的诱导和展示,重视问题结论的探究。那种掩盖思维的产生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
例如:在学习了化学必修1的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内容后,兴趣小组同学实验卤素的性质验证,由于实验过程中首先是制备氯气,多数同学的设计方案是用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获得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老师启发气体有毒,氯气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怎样除杂,让同学思考:必须加塞子,尾气要吸收,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这样一来实验装置就比较复杂,收集气体也很麻烦,后面的氯气性质实验也就很费时间,做完实验,老师启发学生制备氯气的有效而简单的方法是用浓盐酸和氯酸钾混合不需加热即可得到氯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要求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下次活动再比比看谁的实验好。有的同学参考了高考练习题设计的方案是: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1 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这个微型化的化学实验设计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很有帮助。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思维促成学生对化学问题共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是解决问题。课外活动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学习方面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在那里是可以大显身手的。
三、重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动态发展
就化学知识而言,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反思的结果,是智慧的产物。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但教科书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些简单的结论,因而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传授知识绝不意味仅仅是向学生展示现成的结论,这些知识很难转变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成为发展能力的基点,难以提升学习过程中内化并镌刻于知识结论中的认知发现能力,体悟不到化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艰辛历程。
臭氧空洞的研究曾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关心社会,注意环境保护是当代青年的必备素质。有的学生问我,为什么臭氧空洞出现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和青藏高原的上空,难道是我们发达地区使用空调、冰箱所释放出的氟利昂都飘到那里去破坏臭氧层?当时我信口开河说两极冷,地球是个椭圆,氟利昂是极性分子,臭氧也有极性,受静电作用过去的。后来,学生找我质疑,说水也是极性分子,为什么两极上空的水分却少?一下被问住,我干脆把问题又抛给大家,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认为老师都做不出,而不少人却想证明一下自己,翻书查资料,上网求援助,有告诉我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是氮氧化物和氟利昂;有的说是天外星体的影响,还说某国科学家就是这个观点;有的说破坏臭氧层的不是氟利昂里的氟而是氯,说市场上的“无氟”环保冰箱应该叫“无氯”冰箱;还有的与我谈极性分子的判断可以从物理学角度的场理论解释,等等。
学生虽然没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但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诱思探究,对其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途径和方法的形成等无疑是有良好作用的。这和那种单纯靠模仿和记忆的教学相比,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教学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变得聪明了,也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力求“学”化学和 “用”化学的有机整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内容基本远离生活,用框架体系支撑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再加上为了应对考试常常是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同学对化学学习便慢慢缺乏了兴趣,又因一部分化学理论的抽象性而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化学知识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应将化学教学的触角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化学知识植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沃土。
如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后让学生在放月假回去时对家用液化气或煤炭的消费及经济支出作一个调查,回校后在活动时进行交流讨论,有人提出现在烧的天然气与以前烧的液化气哪一种划算,即用相同的钱获得的热值哪一种高?老师布置任务后,在下一次活动时有同学就把调查的情况做了交流,使大家弄清楚了同质量和同体积的热量的不同,而眼下的收费是用体积的,经过比较得出现在使用的天然气价格比较便宜,如按液化气每立方8.00元算,天然气为4.70元,而现在是2.40元。在学习胶体知识后实验豆腐的制作、谈肥料在土壤胶体中的吸附、解释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等活动使学生的学化学热情更高。
新的化学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开发校本课程、提倡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缄默知识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成为形成能力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