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张:由消费者研究,到消费者引导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销”之所以有时显得不那么美好,在于它利用人性的弱点,对人们过度的、非正常的消费有意识地推波助澜。今天,也许我们应该在引导消费者回归内心之时,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曾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踏上天堂之路,我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100多年后的今天,狄更斯的這段名言依旧鲜活贴切。
  说这个时代好,是因为现代化大生产使得物质极大的丰富,人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说这个时代不好,是因为物质的富足,并没有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幸福和安宁,反而带来更多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物质主义的泛滥,消费主义的盛行,在时尚、潮流及大众文化的裹挟下,消费者如迷途的羔羊,盲目地为名所累,为利所困,竞相攀比,在焦虑和不满中消耗着自己的财富和青春。
  面具下的内心挣扎
  1959年美国学者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戏剧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目的。这个理论生动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在关系。
  其实社会的舞台不止一个,人们扮演的角色也多种多样。人们在不同的舞台上来回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中转来转去,面具换了一个又一个,唯独忘记了自己是谁,甚至不想知道也不愿意知道自己是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面具戴久了,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因此,我们习惯于用头衔来构筑自己的声誉,用名牌来装点自己的形象,用财富来支撑自身的脆弱,用忙碌来掩盖心灵的孤寂。
  每一种面具,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把我们与社会紧密捆绑在一起。我们就像蚕蛹一样,自己吐丝把自己束缚起来,固定在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中。我们被这巨大的无形之网所束缚,各种各样的关系牵扯着我们的精力和情绪,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恋人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在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我们虽精疲力竭却又乐此不疲,体会着人世间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不幸、亲密与疏远、真理与谎言。
  然而,我们的内心依旧在不停挣扎。于是,我们双眼紧盯外面,试图通过模仿时尚与追逐潮流平息心中的疑问,通过与他人保持一致来消除内心的恐惧,通过刻意的与众不同来突出自己的个性,通过采撷一些符号化商品来完成个人社会身份的区隔与认同,消除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
  但是事与愿违,我们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真正实现。我们发现,时尚潮流过后留下的是寂落,盛名的背后却是愈加心虚,拥有后的满足感会很快消失,刻意装扮出来的个性恰好反衬出自己的平庸。
  向外看,我们迷失了。
  无望的心理泅渡
  根据动机心理学,人的行为原因在于内在的动机。当人遇到刺激而导致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内心会产生紧张感,动机就会产生,从而刺激目标导向的行为,以消除这种紧张感。根据这一理论逻辑,为了消除内心的紧张和不平衡,我们应该从外部寻求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在消费领域,解决方案就是消费,即通过消费来化解内心的矛盾,这即是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原因。
  消费者认同这种逻辑并谨遵其教义,于是我们总是拼命地赚钱然后拼命地消费,通过疯狂的占有、极度的沉溺和狂欢般的感官享受来宣泄心中的郁闷。但这种消费快感带来的满足却如此短暂,以至于转瞬间就可能消失殆尽,或为新的不满所替代。因此,与其说消费给我们带来了满足,不如说给了我们满足的幻觉。不仅如此,消费的欢畅留下的是沉重的负担,短暂的快感带来的是无法消除的倦怠。消费者不得不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埋单。
  因此,消费主义开出的处方—通过消费来寻求内心的平衡和心理补偿,进而实现人生的意义并享受人生的乐趣—已然失效。在消费主义时代,试图通过消费带来满足进而达到内环境稳态的理想,仿佛就在眼前,却始终无法达到。它像海市蜃楼一样,在炎炎的沙漠中,虽给人希望,却最终把人带向疲惫和死亡。
  向内,消除内在的盲目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向内看,才能营销美好。
  既然向外并不能消除我们内心的不平衡,那么只能向内看,直面内心的冲突。
  动机可分两种:一种是源自生理需要,出于本能反应,如遇冷求暖,遇饥求食,这些生理因素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种是源自外在刺激,如我们的期望与现实差异过大而导致的认知失衡,这种因认知而导致的心理缺失感则可以从心理上来加以调适。在物质高度丰富的今天,我们的消费动机更多是受到外在诱惑而出现的。因此从认知出发,在观念上进行调整,对于消除我们的内在冲突显得特别有价值。
  要让我们的内心恢复平静,需要我们消除内在的盲目,找到内在的平衡点。
  从自卑与自负的跷跷板中回归自信。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其病理都在于试图从他人的反应中获得对自己的肯定,成功了则自负,失败了则自卑。他人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恭维的话语,会让自己窃喜、心花怒放甚至忘乎所以,这种心理的满足感恰恰是建立在自己对自己不信任的基础上的,其本质是自卑。在现代消费生活中,用名牌来武装自己,用高档来包裹自己,用稀有来映衬自己,意图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高不可攀,这种对成功的饥渴恰恰投射出自己内心的虚弱。正如老子所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信的起点是正视并尊重自己。尼采曾说,“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重自己”。自信者他信,自重者他重。
  敢于正视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视自己不仅是自信的要求,亦是自知的要求。自知要求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亦要知道自己的优点。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还要正视它们,并坦然接纳。生而有之的东西,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无须骄傲,也不必嫌弃和掩饰,更不须与人攀比。现代消费社会中的痛苦,不在于我们未曾拥有,而在于我们过度攀比,它让我们的心灵在欲望的膨胀中扭曲变形。其实,所谓的美与丑、好与坏,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执念演绎的幻境。如果我们为这种幻境所惑,则只能自欺欺人。正视自己,才能破除幻境,回归本真。   打破对完美的执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消费生活中,我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其实是一种执念,而无关真理,而这种执念恰好是我们心中痛苦的根源。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人们对于商品符号价值的关注遠超其实用价值,希望通过符号商品来完成个人社会身份的区隔和认同,通过符号承载的意义来完成个人的自我实现。但是,我们执着的消费符号中的完美却总是近在眼前而又远在天边,如镜花水月,终究一场空欢喜。因此,对于追求完美这一执念的态度,与其像夸父逐日那样道渴而死,不如放手潇洒走一回。其实,活得好的诀窍在于不强求美好,美丽的诀窍在于不执着于完美。
  为贪婪加上良知的门槛。消费社会的种种痛苦,其根源不是我们拥有的不足,而是我们贪心的过度。在物质主义的裹挟、消费主义的诱惑下,我们内心的贪婪在无限地膨胀,让我们忘记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告诫,体会到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痛楚。事实上,真正的富足,是内心的,而不是物质的,正所谓“知足者富”。在当今物质富足的情境下,学会知足,就要先给内心的贪婪加上良知的门槛。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终身仰望,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一是我们心底高尚的道德律。任何为贪婪的辩护,都是有违道德准绳的,无异于谋财害命!一旦我们学会了知足,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眼前。
  实现内在诚实,消费亦是修行
  只有向内看,消除内在的盲目,才能营销美好。要做到这一点,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回归内在诚实,认知真正的自己,让内心恢复澄净。
  实现内在诚实的功夫在内省。通过内省,我们可以看护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达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的境界,从而达到心境澄明,自在清静。内省是利器,可以帮助我们刺破消费幻境,看清消费本质,认清自身真正的需求。内省是灯塔,可以帮助我们照亮内心的良知,免除内疚之苦。其实内疚正是我们内在良知的暗自挣扎。内省是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前行的怯意,“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身处滚滚的消费洪流之中,个体很难独善其身,只能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现代消费,我们曾痛恨过、逃避过也批判过,但所有这些抗拒似乎都是无望的挣扎,我们终究被卷入其中。然而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或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境界。正所谓“烦恼即菩提”,消费亦是一种修行,其修行的次递是:内在诚实—内在充足—内在美好—外在美好。如果认同这一观点,请接受下面的赠言:天地之间,至诚无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风雨兼程,无问西东!
  (杨晓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教授;张红明:副教授、博士;李春瑜:80后青年学者;华之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然疗愈师,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推广者,知行合一辅导师。)
  编辑:中元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们打过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叫过渠道为王,现在,进入产品为王和产品战阶段了。  今天,营销专家们开始大谈产品。可当年我与刘春雄老师讲“不做品牌做销量”和“不是名牌也畅销”时,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惭愧”。为了证明我们不是“反品牌”,我们煞费苦心地演绎了“品牌图谱”,去证明没有声誉产品和产品声誉,就没有什么品牌;去证明不首先把产品做好、业绩做好,就没有什么品牌;去证明企业兴也产品,衰也产品。产品在品
期刊
中国式战略中有一个特殊的词,叫“战略性战术”。  战略性战术到底是战略还是战术?它首先是战术,但却是有战略意义的战术。说直白一点,就是有效的战术套路。  中国企业的战略,用特劳特在其名著《营销革命》中的说法,“成功战术的一致化,就是战略”。在每个阶段的成功战术是快速迭代的,因此,把握成功战术的时代节奏,就成为重要的战略。  中国营销的成功,除了本身的營销能力外,还有一个特点:当营销成为“现象级”的
期刊
大企业都自带光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从业人员的心弦。  许多专家言必称娃哈哈、旺旺、康师傅,话必言农夫山泉、伊利、蒙牛,这对于大多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中小企业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娃哈哈下滑近40%,仍然有500多亿元的销售额,光这一点就直接秒杀众多中小企业。  以大企业为模板的转型之路注定会水土不服,或者转了一圈还是原地踏步。  所有这种类型的转型,都可以称之为假转型,除此之外,还有三
期刊
转眼夏季,衣着渐减,无处可藏的肉脂,一点一点催促着你快去减肥。奈何,冰淇淋与小龙虾齐飞,老酸奶与甜西瓜共舞……对于吃货大国的民众,减肥,简直意味着生无可恋。  其实,时值3月,就有一场唤醒全民减肥、健康生活的营销事件悄然酝酿。与以往策划方式不一样的是,这次事件的创意发源与执行落地,既不是营销大师的灵光一闪,也不是过往成就的引申借鉴。安利旗下品牌纽崔莱乐纤联合今日头条,用大数据实现了一场智能营销的完
期刊
现在的竞争是换新力的竞争,谁的换新力强,谁就是市场的主宰。  过大年,自然要穿新衣,戴新帽,辞旧迎新是主旋律,但是不能光顾着自己,品牌也需要过大年,也要让自己的品牌辞旧迎新,品牌比人更需要辞旧迎新。  新的一年,是品牌升级的最好时机,品牌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大家都喜气洋洋、焕然一新过大年时,如果只有你的品牌依然不变,依然故我,即使你容颜再美,也会让人感觉你老了,品牌一旦被认为“老”了,结果你懂的
期刊
都说“90后”因为生活环境太好,没有生存压力,所以有钱任性,心态浮躁,不开心就走,吃不得苦,受不得气,耐不得委屈……“90后”给一个大写的不服!  人物:  Luke:“90后”,互联网运营岗  老炮儿:“70后”,Luke的直属领导  楔子  老炮儿一直觉得跟Luke的沟通让他很头疼,但Luke的工作能力很强,也总能给他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主意,所以又舍不得让Luke走。于是老炮儿喜欢采用思想攻势
期刊
编者按:  从格瓦斯到小陈陈、C驱动再到鲜榨果汁Kelly One,这些年娃哈哈的新品不断,可没有一个成功的;从领酱国酒到娃欧商场再到童装,娃哈哈的跨界也是一次比一次生猛,但均以失败告终。近日,娃哈哈斥巨资打造无人店的消息再次掀翻网络,这次会成功吗?坐困愁城的娃哈哈到底是战略迷茫還是战术乏力?
期刊
在品牌商“去中间化”与“直营终端”的大潮下,许多代理商、分销商叫苦不迭,深感“行业冬天来了”,或寻求“小三”产品、“备胎”产品补充产品线,或试水新渠道、新模式、新平台来应对行业变革,更有甚者直接将公司打包转售。  笔者所在公司即为土生土长的中间商,历经厂商問风雨变幻,仍然屹立不倒,甚至出现老树逢春再添新枝迹象,且将这一段充满狗血剧情的奋斗史娓娓道来,以供中间商们借鉴。(出于对曾经合作伙伴的尊重,以
期刊
消费者在情感性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价值对冲抵消了他所付出的超大能耗。  根据能耗理论,只有综合能耗(时间能耗、空间能耗、价格能耗、安全能耗、学习能耗、关联能耗的总和)最低的商业模式才能赢得顾客,因为顾客总是喜欢便捷、便利、便宜的。但凡事总有例外。在商业世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明显不符合能耗最低法则的现象。  当苹果公司发售最新的iPhone手机时,在苹果的专卖店外面,人们为什么要在正式发售前就排起长队
期刊
这段时间,关于解读美团财报的文章特别多,我看了一下,大多是基于数字进行分析,这对于炒股者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尽量从业务、商业模式、企业特征等方面,提出另一个角度的思考。摩拜这个坑,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填平  3月11日晚间,美团点评披露上市首年的业绩公告:2018年,美团点评交易总额5156亿元,用户数量突破4亿,活跃商家总数580万;营收652.27亿元,亏损1154.93亿元,经调整后亏损85.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