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大家对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论。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带来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哲学 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相对于“不可持续的发展”概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强调本代人的生存利益,而且特别关注我们的下一代人的生存利益。不仅要实现本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要实现人类的子孙后代的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强调的是限制现代发展观提倡的“过度消费”、“挥霍性消费”,减少“无意义消费”,以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其次,可持续发展观要求限制现代发展观提倡的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的行为。以上两点都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保证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重塑自然的本体论地位
1.自在与存在。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是通过强调自然对主体的依赖,否定了自然的本体论地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自然被称为人化自然、属人自然,这就使得自然失去了自在性,而失去了自在性,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性。因为只有自在的东西才是真正存在的。“自然”一词主要是指“自然而然”的意义。它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是天生自成的、本然的状态和性质。因此,所谓自然性,就是指物的自在性,即存在性。如果物不能自在,不能自然存在,它也就是非自身的存在,而是别物的存在。存在即自在。人工自然或人化自然已经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属人存在”。在宗教神学中,实际上只有上帝是存在的,在近代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中,只有人是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扭曲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2.存在论的关系与主客体关系。自然即存在,因为自然即自在,而存在一定是自在。所以存在论的存在,应当就是自然。不过,它不是个别物,而是一切个别物的生存方式。个别的物通过存在使自己成为存在物。
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存在论的关系,即人从属于自然,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从属于自然界的整体,而且人的本原、本性也是自然的。在“人从属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和“人改造自然”的主客关系中这两个关系中,无疑自然界整体的自在性、存在性是根本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只能发生在自然整体的自在性容许的限度以内。自然界整体的自在性、存在性最终决定着主客体关系的限度。
三、从传统人道主义到新人道主义
主体性哲学和“以人为本”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使人成为绝对的主体,使世界成为围绕人旋转的、没有存在论根基的世界,把人的地位推向了极端。这种人道主义哲学正是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时代精神,为现代性发展观的“征服自然”、“改天换地”、“无限增长”、“无限进步”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价值基础。因此,不超越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和传统的人道主义,要解决当代人类面对的全球性的自然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是没有希望的。时代在呼唤一种新哲学。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确立一种新的人道主义观念。这种人道主义观念的核心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的转变。传统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并在启蒙思想中得到发展的那种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的物质基础是机器生产和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其道德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合理的利己主义”。它所追求的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平等以及伦理学讲的幸福、快乐等都是以个人为基点的。这种人道主义为资产阶级自由发展其个性和追逐最大的物质利益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和自由竞争,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开发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使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
第二,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传统的人道主义在处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时,消灭了人的理性、价值追求和实践行为的绝对界限,使人失去了任何限制和约束。
作为自然界整体一部分的人类,永远都不可能超越自然界整体对它的限制。它始终是一个有限的和有约束的主体。自然界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的保持,是人类的欲望、行为的绝对限度(底线)。所谓发展伦理学就是在应当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评价、约束和规范人的欲望和实践行为的伦理学。对有限主体的确认,是这种伦理学的终极原理之一。
第三,从现世主义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当传统的人道主义赶走了“神道主义”虚幻的“来世崇拜”之后,合理的“未来意识”也被判处“退场”。 现世主义的人生观是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孪生姐妹。新人道主义的人生观则是面向未来的人生观。
当今人类面对的生存危机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在,更应当关注未来;我们不仅自己要生存,而且也要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去。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可持续性)的需要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现在的发展与实践。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自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先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8(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哲学 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相对于“不可持续的发展”概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强调本代人的生存利益,而且特别关注我们的下一代人的生存利益。不仅要实现本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要实现人类的子孙后代的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强调的是限制现代发展观提倡的“过度消费”、“挥霍性消费”,减少“无意义消费”,以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其次,可持续发展观要求限制现代发展观提倡的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的行为。以上两点都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保证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重塑自然的本体论地位
1.自在与存在。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是通过强调自然对主体的依赖,否定了自然的本体论地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自然被称为人化自然、属人自然,这就使得自然失去了自在性,而失去了自在性,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性。因为只有自在的东西才是真正存在的。“自然”一词主要是指“自然而然”的意义。它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是天生自成的、本然的状态和性质。因此,所谓自然性,就是指物的自在性,即存在性。如果物不能自在,不能自然存在,它也就是非自身的存在,而是别物的存在。存在即自在。人工自然或人化自然已经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属人存在”。在宗教神学中,实际上只有上帝是存在的,在近代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中,只有人是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扭曲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2.存在论的关系与主客体关系。自然即存在,因为自然即自在,而存在一定是自在。所以存在论的存在,应当就是自然。不过,它不是个别物,而是一切个别物的生存方式。个别的物通过存在使自己成为存在物。
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存在论的关系,即人从属于自然,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从属于自然界的整体,而且人的本原、本性也是自然的。在“人从属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和“人改造自然”的主客关系中这两个关系中,无疑自然界整体的自在性、存在性是根本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只能发生在自然整体的自在性容许的限度以内。自然界整体的自在性、存在性最终决定着主客体关系的限度。
三、从传统人道主义到新人道主义
主体性哲学和“以人为本”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使人成为绝对的主体,使世界成为围绕人旋转的、没有存在论根基的世界,把人的地位推向了极端。这种人道主义哲学正是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时代精神,为现代性发展观的“征服自然”、“改天换地”、“无限增长”、“无限进步”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价值基础。因此,不超越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和传统的人道主义,要解决当代人类面对的全球性的自然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是没有希望的。时代在呼唤一种新哲学。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确立一种新的人道主义观念。这种人道主义观念的核心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的转变。传统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并在启蒙思想中得到发展的那种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的物质基础是机器生产和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其道德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合理的利己主义”。它所追求的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平等以及伦理学讲的幸福、快乐等都是以个人为基点的。这种人道主义为资产阶级自由发展其个性和追逐最大的物质利益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和自由竞争,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开发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使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
第二,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传统的人道主义在处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时,消灭了人的理性、价值追求和实践行为的绝对界限,使人失去了任何限制和约束。
作为自然界整体一部分的人类,永远都不可能超越自然界整体对它的限制。它始终是一个有限的和有约束的主体。自然界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的保持,是人类的欲望、行为的绝对限度(底线)。所谓发展伦理学就是在应当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评价、约束和规范人的欲望和实践行为的伦理学。对有限主体的确认,是这种伦理学的终极原理之一。
第三,从现世主义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当传统的人道主义赶走了“神道主义”虚幻的“来世崇拜”之后,合理的“未来意识”也被判处“退场”。 现世主义的人生观是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孪生姐妹。新人道主义的人生观则是面向未来的人生观。
当今人类面对的生存危机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在,更应当关注未来;我们不仅自己要生存,而且也要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去。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可持续性)的需要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现在的发展与实践。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自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先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