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长周期低油价影响当前钻井工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已经成为油气钻井工程企业一个新的问题。本文结合钻井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人力资源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如何将我国油气钻井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融入新的经济形势下,提升钻井工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钻井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常态
一、突出“三个强化”,汇聚推进人力资源改革落实的强大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
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确保程序合规、政策合理;要建立每日生产办公会制度,集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保证生产运行节奏的平稳有序;要尽快完成“日清月結”全要素系统搭建和子系统移植,打造一个统领全公司经营管控的电算化平台体系,真正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要深度着力合规建设,做实和打牢准入、合同、概预算、财务、审计等内控关节,切实抵御违规风险、止住业绩流失;要重新组织包括物资采购、设备修保、钻前工程、技术服务、外雇运输、安全措施在内的全环节选商定价谈判,刚性下调价格,实现降本增效。
(二)强化班子建设
要抓实“关键少数”,在两级班子中间注入“面对挑战敢于争胜、面对压力勇于承担”的价值导向,传承“忠诚、无畏、奋斗”的钻一基因,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延伸到两级班子日常抓管理、保落实中来,集中整治“慵、懒、散、浮、拖”的问题,进一步锤炼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毅力和信念。
(三)强化机关考核
要以公司领导、对接处室、基层单位为各部门“主考官”,指标分解量化、打分挂钩绩效,使机关部门切实围绕各自业务职责、公司政令部署以及长城重点关注事项来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人员的执行效率和管理质量。
二、把“基层井队”作为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优化要素配置、筑牢生长根基
(一)政策向基层倾斜
以“严考核、硬兑现”作尺,突出“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导向,进一步拉大一线与二线、基层与机关的薪酬差距,全年在员工收入普遍提档的情况下,一线收入增幅最大,达到55%。公司用实际行动,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员工队伍兑现了改革承诺,与全体钻一人共享胜利果实;同时,主动协调外部单位,为长年奋战在钻井一线的老员工开通劳务输出通道,员工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尊重,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有力彰显;此外,注重从基层选拔科级干部,推动一批敢打敢拼、经验老道、履历过硬的青年骨干步入领导岗位,将其打造成为攻坚破局的先锋队、人才成长的示范连、落实改革的生力军,为基层管理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人员向基层流转。启动两级机关职能岗位梳理和基层长期不在岗人员专项清理工作,将与现场“亲密度”较高的业务管理力量全部向基层下沉,在补强现场施工管理短板、缓解一线井队隐形缺员的同时,改善了机关的臃肿状态,促成建立了精简高效、责权清晰、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的机关工作界面,有效根治了“小基层”拉“大机关”而造成的改革动力不足和发展延宕。
(二)措施向基层锁定
将“全员素质提升”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创办公司培训内刊,组织教导队开展现场送教,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成功举办油区钻井井喷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演练,持续检验并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岗位大练兵,对技能人才队伍进行了一次集中检阅,充分激发了基层员工“比学赶超”的主动性,为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获评省级示范工作站;启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主题劳动竞赛,不断发挥广大员工的智慧和能量,切实营造了全员节约挖潜、革新攻关的浓厚氛围。
(三)管控向基层发力
面对极为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公司不回避、不偏袒,自领责任、主动归零,以事故为起始点、以基层为着力点,全面启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重新摆正安全与改革、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从头梳理并建立全员HSE责任体系和主要作业风险控制流程,升级日常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升级高风险作业的现场监管质量、升级员工的标准化操作和应急处置培训、升级“三种工具”的实际应用效果考核,重拳出击,消灭管理真空和指导失位,有效遏制员工遵章守制观念缺失、违章行为屡禁不绝、应付蛮干任意生长的态势,进一步刻牢全员对安全生产的“红线”认识,重新浇筑了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
三、进一步精简盘活,优化配置,全方位推动人力资源减量提素
一是持续缓解用工压力。通过劳务工清退、队伍撤并以及人力输出等有效手段。二是整合优化岗位配置。重新调整两级机关编制,裁撤冗员充实到生产前线;同时整编各岗位内富余人力资源,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实现各专业各层次人员转岗分流。三是增强干部选拔的规范性和公信力。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制度,规范选拔任用流程;同时采取公开竞聘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每名科级干部的调整都经过了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会议研究、任前公示、上报说明、下达批复、下文聘任、上报备案等审批、聘任程序,确保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公开、民主、透明。四是动态完善国内外一体化人才交流机制。定期选拔储备具备一定现场经验和语言基础的国际化人才,并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展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其业务素质和交流能力。五是个性化定制员工激励方案。出台《优秀钻井队长评选管理办法》和《评选优秀劳务用工实施方案》,对业绩突出的优秀钻井队长、劳务工分别给予奖励措施;打破身份界限,聘任多名高职大专生任技术员。六是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三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实现管理人才队伍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的提升;举办青年员工科技论文发布会,实现科技人才队伍竞争力与创造力的提升;举行钻井队员工岗位技能大练兵,组建技能专家工作室并将其打造成技术攻关的智囊团、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攻坚克难的尖刀连,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素质的提升。
四、强化员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福利待遇
一是继续做好国际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储备工作。充分利用公司培训资源,本着自我培训打基础、企业培训促提升的原则,组织好新出国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要。二是突出技能和晋级培训,抓好国内员工的培训工作。在现有取证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对员工操作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培训,分期举办各岗位专题技能培训,力争年内将井队所有岗位员工轮训一遍;梳理员工晋级培训需求,组织制订并实施年度员工晋级专项培训计划,满足员工晋级需要;改善井队网络条件,配备专用电脑,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开展自我培训,解决集中培训的时间问题。三是统筹公司人力资源,增加井队人员的倒休时间。根据各地区忙闲不均的特点,加大项目部之间井队人员调配,以班组为单位替换轮休;同时制订相应考勤制度,鼓励职工替换轮休;增加劳务工管理的弹性,根据需要季节性适当增加井队劳务工数量,保证职工正常倒休,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四是改善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设备修理和更新改造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状况的改善,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逐步更新井队营房,更新和增配洗衣机、电视等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后勤服务公司的保障职能,逐步承揽井队的营房保洁、工衣洗理和餐饮等服务业务,提高生活质量。五是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求各级干部将落实带薪休假作为专项工作来抓,班子、科室、项目部、分公司、井队和基层均要结合业务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职工正常休假。六是持续增加员工薪酬收入。确保公司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关键词:钻井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常态
一、突出“三个强化”,汇聚推进人力资源改革落实的强大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
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确保程序合规、政策合理;要建立每日生产办公会制度,集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保证生产运行节奏的平稳有序;要尽快完成“日清月結”全要素系统搭建和子系统移植,打造一个统领全公司经营管控的电算化平台体系,真正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要深度着力合规建设,做实和打牢准入、合同、概预算、财务、审计等内控关节,切实抵御违规风险、止住业绩流失;要重新组织包括物资采购、设备修保、钻前工程、技术服务、外雇运输、安全措施在内的全环节选商定价谈判,刚性下调价格,实现降本增效。
(二)强化班子建设
要抓实“关键少数”,在两级班子中间注入“面对挑战敢于争胜、面对压力勇于承担”的价值导向,传承“忠诚、无畏、奋斗”的钻一基因,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延伸到两级班子日常抓管理、保落实中来,集中整治“慵、懒、散、浮、拖”的问题,进一步锤炼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毅力和信念。
(三)强化机关考核
要以公司领导、对接处室、基层单位为各部门“主考官”,指标分解量化、打分挂钩绩效,使机关部门切实围绕各自业务职责、公司政令部署以及长城重点关注事项来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人员的执行效率和管理质量。
二、把“基层井队”作为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优化要素配置、筑牢生长根基
(一)政策向基层倾斜
以“严考核、硬兑现”作尺,突出“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导向,进一步拉大一线与二线、基层与机关的薪酬差距,全年在员工收入普遍提档的情况下,一线收入增幅最大,达到55%。公司用实际行动,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员工队伍兑现了改革承诺,与全体钻一人共享胜利果实;同时,主动协调外部单位,为长年奋战在钻井一线的老员工开通劳务输出通道,员工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尊重,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有力彰显;此外,注重从基层选拔科级干部,推动一批敢打敢拼、经验老道、履历过硬的青年骨干步入领导岗位,将其打造成为攻坚破局的先锋队、人才成长的示范连、落实改革的生力军,为基层管理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人员向基层流转。启动两级机关职能岗位梳理和基层长期不在岗人员专项清理工作,将与现场“亲密度”较高的业务管理力量全部向基层下沉,在补强现场施工管理短板、缓解一线井队隐形缺员的同时,改善了机关的臃肿状态,促成建立了精简高效、责权清晰、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的机关工作界面,有效根治了“小基层”拉“大机关”而造成的改革动力不足和发展延宕。
(二)措施向基层锁定
将“全员素质提升”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创办公司培训内刊,组织教导队开展现场送教,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成功举办油区钻井井喷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演练,持续检验并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岗位大练兵,对技能人才队伍进行了一次集中检阅,充分激发了基层员工“比学赶超”的主动性,为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获评省级示范工作站;启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主题劳动竞赛,不断发挥广大员工的智慧和能量,切实营造了全员节约挖潜、革新攻关的浓厚氛围。
(三)管控向基层发力
面对极为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公司不回避、不偏袒,自领责任、主动归零,以事故为起始点、以基层为着力点,全面启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重新摆正安全与改革、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从头梳理并建立全员HSE责任体系和主要作业风险控制流程,升级日常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升级高风险作业的现场监管质量、升级员工的标准化操作和应急处置培训、升级“三种工具”的实际应用效果考核,重拳出击,消灭管理真空和指导失位,有效遏制员工遵章守制观念缺失、违章行为屡禁不绝、应付蛮干任意生长的态势,进一步刻牢全员对安全生产的“红线”认识,重新浇筑了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
三、进一步精简盘活,优化配置,全方位推动人力资源减量提素
一是持续缓解用工压力。通过劳务工清退、队伍撤并以及人力输出等有效手段。二是整合优化岗位配置。重新调整两级机关编制,裁撤冗员充实到生产前线;同时整编各岗位内富余人力资源,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实现各专业各层次人员转岗分流。三是增强干部选拔的规范性和公信力。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制度,规范选拔任用流程;同时采取公开竞聘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每名科级干部的调整都经过了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会议研究、任前公示、上报说明、下达批复、下文聘任、上报备案等审批、聘任程序,确保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公开、民主、透明。四是动态完善国内外一体化人才交流机制。定期选拔储备具备一定现场经验和语言基础的国际化人才,并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展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其业务素质和交流能力。五是个性化定制员工激励方案。出台《优秀钻井队长评选管理办法》和《评选优秀劳务用工实施方案》,对业绩突出的优秀钻井队长、劳务工分别给予奖励措施;打破身份界限,聘任多名高职大专生任技术员。六是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三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实现管理人才队伍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的提升;举办青年员工科技论文发布会,实现科技人才队伍竞争力与创造力的提升;举行钻井队员工岗位技能大练兵,组建技能专家工作室并将其打造成技术攻关的智囊团、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攻坚克难的尖刀连,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素质的提升。
四、强化员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福利待遇
一是继续做好国际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储备工作。充分利用公司培训资源,本着自我培训打基础、企业培训促提升的原则,组织好新出国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要。二是突出技能和晋级培训,抓好国内员工的培训工作。在现有取证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对员工操作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培训,分期举办各岗位专题技能培训,力争年内将井队所有岗位员工轮训一遍;梳理员工晋级培训需求,组织制订并实施年度员工晋级专项培训计划,满足员工晋级需要;改善井队网络条件,配备专用电脑,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开展自我培训,解决集中培训的时间问题。三是统筹公司人力资源,增加井队人员的倒休时间。根据各地区忙闲不均的特点,加大项目部之间井队人员调配,以班组为单位替换轮休;同时制订相应考勤制度,鼓励职工替换轮休;增加劳务工管理的弹性,根据需要季节性适当增加井队劳务工数量,保证职工正常倒休,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四是改善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设备修理和更新改造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状况的改善,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逐步更新井队营房,更新和增配洗衣机、电视等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后勤服务公司的保障职能,逐步承揽井队的营房保洁、工衣洗理和餐饮等服务业务,提高生活质量。五是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求各级干部将落实带薪休假作为专项工作来抓,班子、科室、项目部、分公司、井队和基层均要结合业务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职工正常休假。六是持续增加员工薪酬收入。确保公司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