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我还活着——一个湘西土匪的自述》
作者 蒲钰
出版作家出版社
定价27.00元
无疑,沉积着无数重大事件的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几乎无穷的精神资源,在我们厌倦了革命史式的文学作品后,余华的《活着》等一大批以个体生命的历程来折射这一段中国历史的作品出现了。
《我还活着》的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任何角度都称不上强者的人;甚至,“我的软脑壳”这一由始至终贯穿了整部作品的隐喻的意义在于,“软脑壳”是对弱者的生命在命运面前无力状态下的暗示。和余华的《活着》相比,《我还活着》的重音无疑应该落在“还”上。在余华笔下,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其姿态是乐观的,在这部小说中,“我”却是脆弱的,甚至是仓惶的。这种仓惶感甚至构成了铺陈于主人公整个生命历程的底色,是对“我”和亿万国人生命状态最直接的描述。“姿态”不同于“状态”,“姿态”更强调某种刻意塑造的形式、符号在一个具体时间点上的展现,而“状态”却是对某种固有的本质性内容的历史性概括。可以想见,在纷至沓来的灾祸到来之际,在死亡线上侥幸逃生后,“我还活着”,这最脆弱的语调却成了最动听的天籁之音。《活着》中那种浑然无事的超脱,非俗人所能企及,实际上,也不必企及。生命如此可贵,凡夫肉胎无力在死亡面前扭捏作态。在头颅已经被死神反复抚摸,死亡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之际,死神忽而转身离去渐行渐远,此时此刻,不管是惊喜万分喜极而泣,还是心有余悸惊魂未定,感受并释放死而复生的欢愉才是人最正常的反应。
在阅读之际,读者可以细数主人公曾经历多少生死一线。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所有的不幸看似都起因于每每以离奇的方式和历史巨变相遇,从概率学上来说,仿佛狂奔中的人被暴雨中的闪电击中。对于“我”而言,偶然是可诅咒的,厄运总是不期而至;偶然是可赞美的,命运总是最后一刻转危为安。然而,偶然隐藏于必然之中。在那样的时代,生命如同颠簸起伏于时代巨浪之巅的孤舟,时刻可能倾覆,柴米油盐平淡一生反而变得不可能。“我”的遭遇,其实是在时代变迁中对每个升斗小民随时可能遭遇的厄运的普遍写照。面对厄运,平民百姓终归是无计可施的,至多有些狡黠的生存智慧。即使反抗,也仅仅是条件反射式的挣扎。所以,“软脑壳”比余华笔下的“我”更加符合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真实际遇,正如主人公经历了万千磨难之后,才恍然大悟:“电影电视里的英雄不像英雄,土匪不像土匪。然而有人问我,真正的英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却答不上来,因为真正的英雄都死了,真正的英雄都没有名字,也没有样子。” 这种感悟,不是来自于如哲人般站在某个思想海拔上俯视苍生的大智慧,而是来自对在上个世纪那些山河巨变中凡人所经受的无尽伤痛的真体验。
“正午,天上一朵云彩都没有,只有一种深邃的颜色。太阳离我们很近,似乎就停在我们的脑壳上,地上却看不见我们的影子。”这是小说的结尾,是的,最普通的人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背影,对于一生,他们的要求何其简单,但是这些要求想在历史的变幻中实现,却又是何其不可能。
作者 蒲钰
出版作家出版社
定价27.00元
无疑,沉积着无数重大事件的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几乎无穷的精神资源,在我们厌倦了革命史式的文学作品后,余华的《活着》等一大批以个体生命的历程来折射这一段中国历史的作品出现了。
《我还活着》的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任何角度都称不上强者的人;甚至,“我的软脑壳”这一由始至终贯穿了整部作品的隐喻的意义在于,“软脑壳”是对弱者的生命在命运面前无力状态下的暗示。和余华的《活着》相比,《我还活着》的重音无疑应该落在“还”上。在余华笔下,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其姿态是乐观的,在这部小说中,“我”却是脆弱的,甚至是仓惶的。这种仓惶感甚至构成了铺陈于主人公整个生命历程的底色,是对“我”和亿万国人生命状态最直接的描述。“姿态”不同于“状态”,“姿态”更强调某种刻意塑造的形式、符号在一个具体时间点上的展现,而“状态”却是对某种固有的本质性内容的历史性概括。可以想见,在纷至沓来的灾祸到来之际,在死亡线上侥幸逃生后,“我还活着”,这最脆弱的语调却成了最动听的天籁之音。《活着》中那种浑然无事的超脱,非俗人所能企及,实际上,也不必企及。生命如此可贵,凡夫肉胎无力在死亡面前扭捏作态。在头颅已经被死神反复抚摸,死亡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之际,死神忽而转身离去渐行渐远,此时此刻,不管是惊喜万分喜极而泣,还是心有余悸惊魂未定,感受并释放死而复生的欢愉才是人最正常的反应。
在阅读之际,读者可以细数主人公曾经历多少生死一线。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所有的不幸看似都起因于每每以离奇的方式和历史巨变相遇,从概率学上来说,仿佛狂奔中的人被暴雨中的闪电击中。对于“我”而言,偶然是可诅咒的,厄运总是不期而至;偶然是可赞美的,命运总是最后一刻转危为安。然而,偶然隐藏于必然之中。在那样的时代,生命如同颠簸起伏于时代巨浪之巅的孤舟,时刻可能倾覆,柴米油盐平淡一生反而变得不可能。“我”的遭遇,其实是在时代变迁中对每个升斗小民随时可能遭遇的厄运的普遍写照。面对厄运,平民百姓终归是无计可施的,至多有些狡黠的生存智慧。即使反抗,也仅仅是条件反射式的挣扎。所以,“软脑壳”比余华笔下的“我”更加符合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真实际遇,正如主人公经历了万千磨难之后,才恍然大悟:“电影电视里的英雄不像英雄,土匪不像土匪。然而有人问我,真正的英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却答不上来,因为真正的英雄都死了,真正的英雄都没有名字,也没有样子。” 这种感悟,不是来自于如哲人般站在某个思想海拔上俯视苍生的大智慧,而是来自对在上个世纪那些山河巨变中凡人所经受的无尽伤痛的真体验。
“正午,天上一朵云彩都没有,只有一种深邃的颜色。太阳离我们很近,似乎就停在我们的脑壳上,地上却看不见我们的影子。”这是小说的结尾,是的,最普通的人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背影,对于一生,他们的要求何其简单,但是这些要求想在历史的变幻中实现,却又是何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