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8月,我如愿在洱海的一张渔船上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半夜醒来,只觉周围黑成一片。这种纯净的黑暗突然使我不知身在何处,过了一会儿,听见不远处此起彼落的鼾声传来,渐渐才想起原来是在老渔民杨六斤家的渔船上。头天晚上,老杨把船舱收拾了一下,就让我挤着锅灶睡下了,而他们夫妻就睡在和我仅一块竹板相隔的另外一个小的船舱里。那是他们夫妻在船上的“卧室”,很紧凑,只够两人平躺下来,脚也刚刚可以伸直。老杨说他们夫妻每年最少有八个月是睡在这里,他们在一个叫沙村的地方还有一院讲究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不过,那个家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设施齐全的旅馆,在海上实在累了,才到那里休息几天,来了亲戚朋友也往那边带,我是第一个执意要在他们海上的家留宿的人。
捕鱼世家
杨六斤家是洱海周围有名的捕鱼世家,到他这一代,至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他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就正式子承父业做起了渔民,那年刚十三岁。
杨家捕鱼的绝活是驯养鱼鹰。据老杨和其他世代捕鱼的渔民介绍,早在三四百年前,鱼鹰就在洱海周围出现并被当地百姓驯养之后用于捕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洱海渔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四个专门的捕鱼队,整个洱海有鱼船五六千条。那时洱海周围养鱼鹰的人家有一千多户,差不多每五家捕鱼人就有一家养鱼鹰。因为污染小,洱海鱼多、好打,鱼鹰也好养,一个打鱼人可以养活十来个人,还可以天天吃鱼。近几年因为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洱海的鱼少了,打一天的鱼却要晒半个月的网,渔民的生活日渐困难,打到鱼,更多的是拿去卖,自己也舍不得吃。加之鱼鹰吃的小鱼一年比一年贵,训练鱼鹰的费用也不低,洱海里的鱼又少了,所以都觉得成本太高,养的人反而少了。沙村是有一千多户人家的一个大村子,只有两家人养。而整个洱海周围,上万户渔民,养鱼鹰的也不超过二三十家了。
老杨家的鱼鹰大约有二十多只,他给每个鱼鹰都取了名字,上半年抱出来的叫“挖得子”、秋季抱出来的叫“旗国子”……等等。每次看老杨呼唤着鱼鹰的名字叫它们回来吃饭时,我都觉得像在叫他贪玩的儿子一样,而鱼鹰回到老杨的身边,凶猛的眼神也立刻变得温顺了。
我和杨六斤1999年时交上了朋友,次年初春,就到他家住了一阵子。那段时间,每天清晨,他们一家早早地就起身了。他老伴张四姐自从19岁嫁到杨家,就跟着老杨在海上闯荡了一辈子。如今,他们有了一男三女,都已长大成人,大的两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和小姑娘留在家里。儿子结婚以后,老杨买给他们一张铁皮船,让他们小两口自己闯生活。最小的女儿准备招姑爷到家里,姑爷也已经找好,是洱源下山口人,准备年底完婚。
灵性鱼鹰
鱼鹰的“家”和老杨的船仅隔着十来米。老杨用旧鱼网和一些木板、铁丝、油毛毡为鱼鹰盖起了房子,虽然在外人的眼里,房子盖得有些简陋,可是看得出鱼鹰已经很满足了。它们摇摇摆摆地走进宽敞的房子里,不一会儿就把头藏进翅膀底下,安然入睡了。
每天早上老杨来到鱼鹰的房子边时,鱼鹰还没有动静,透过周围的鱼网,老杨看到这些贪睡的家伙的头还没有从翅膀底下抽出来,而这时,太阳已经照到这个房子里了。老杨顺手从地上捡起一截木棍,开始有些不忍,可还是轻轻敲响了房子周围的木板。鱼鹰立刻就醒了,警觉地把头伸出来,四处张望。等看清是老杨,它们又放松下来。清晨的湖边气温很低,鱼鹰们纷纷走到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对着老杨抖开了它们的翅膀,样子多少有些娇憨。鱼鹰属鸟类,为了防止它们飞走,老杨已经把它们的翅膀做了修剪,但即便如此,有的鱼鹰扇动翅膀时,仍能笨拙地飞个五六步远。
这群鱼鹰中,有几只是刚下的雏儿,老杨就叫着它们的名字,把它们集中到一起,在它们的腿上拴上细线,然后,让它们和其他有经验的鱼鹰一起接受训练。训练鱼鹰是非常必要的,重复的训练能使它们时刻保持机敏。“鱼鹰就像学生,全靠教。若论教鱼鹰,附近的人都说我是校长级的。”老杨对我说。老杨训练鱼鹰用的全部是白族话,随着他的吆喝,鱼鹰时儿聚拢,时儿分开,时儿箭一样射向水底,时儿又挺身跃出水面,很像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士兵。老杨告诉我他家的鱼鹰几乎从一生下来就开始训练了,不过,那时的训练主要是让它们划水,让它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待鱼鹰长到七八个月时,羽毛已经丰满,这时,正规的训练就开始了。小的鱼鹰通常和大的放在一起训练,这样,它们能在手足无措的时候得到榜样的提示而很快掌握动作的要领。“鱼鹰的灵性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不能比的,即使是狗。”老杨常常这样说。一般情况下,鱼鹰长到两三个月就可以下水,七八个月时开始学习捕鱼的技术,两三岁就可以独立作战了,最得力的时候是在四到八岁之间,那时,若遇鱼群,鱼鹰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可以有十几丈深。
八九点钟,老杨一家吃完早饭准备出海了。我和老杨夫妇一条船,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一条船,几十只鱼鹰肩并肩地站在船的两侧。鱼鹰们小心地用四个趾头紧紧抓住船舷,趾头间有黑色的蹼相连,这些蹼既可以帮助它们抓稳东西,在它们下水的时候,又可以成为它们有力的桨,使它们在水里的速度像箭一样快。小船悠悠地向湖心划去,这时,远处巍峨的苍山峰顶经年的积雪在玫瑰色的阳光下闪动着晶莹的光泽,小船边浩淼的海水蓝得像块翡翠。鱼鹰们稳稳地站在船舷上,或抬头望天,或低头沉思,偶尔目光与人相遇,那种锐利,有如寒光闪过,让人为之心动。
先系扣,后捕鱼
张四姐认真地划着船,而老杨则用一些稻草套住鱼鹰的脖子,根据脖子粗细的程度轻轻地系上扣。鱼鹰的肚子还饿着,为了防止它们把捉到的鱼吞下去,系扣是很必要的。等扣子全部系完,老杨就把它们赶下水。鱼鹰天生是水的精灵,和水极其亲近,下到水里就愉快地撒欢起来,或一个猛子扎到水里,一分多钟才露面;或拼命地在水里扇动翅膀,把水花溅得到处都是;更有一些特别调皮的鱼鹰,一个猛子扎下去便不见了,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过了一会,时间也不会太长,涟漪一层层被掀开,才露出头来,嘴里已经有鱼了。
鱼鹰的羽毛是不防水的,这样反而对它们的下潜有好处,吸满水分的羽毛能增加全身的重量,身体越重,潜得就越深。鱼鹰的视力在水下也能发挥它的优势,可以准确无误地看到东西,从而指挥身体冲上去。鱼鹰在水里玩耍的时候,老杨在船上微笑地看着它们,眼睛里有父亲般的慈爱。这些鱼鹰都刚刚换完了羽毛,眼睛由褐黄变成翠绿,头上的毛变成了白色,身上的毛黑得发亮、白得耀眼,正是最漂亮的时候。
我们的船渐渐到了鱼群出没的湖心,只见老杨把那些小的鱼鹰吆喝上船,让它们在船上观看有经验的鱼鹰怎样抓鱼,他也随即绰起一根竹竿,开始有节奏地敲打船的两侧和抽打水面,这是要鱼鹰开始捕鱼的信号。随着敲打声越来越响,鱼鹰们争先恐后地钻进水底。几分钟后,就有鱼鹰嘴里塞满了鱼游到船边。老杨抓着脖子把它提上船来,让它把嘴里的鱼吐到早已准备好的篓子里,然后,又把它放回水去。半个小时以内,所有的鱼鹰几乎都有了收获,老杨的鱼篓子也满了。
两岁鱼鹰论婚嫁
有的时候,如果早上的收成好,一两点钟,老杨他们会把船摇回去做一顿晌午吃,顺便也为鱼鹰再准备些小花鱼。鱼鹰胃口很好,一只鱼鹰一天能吃一公斤到一斤半小花鱼。能吃的鱼鹰长得也非常快,从出生开始,一般七至八天就能站立,三到四个月,第一身羽毛就能长全,而到了七个月时就完全地长大成型了。两岁时,鱼鹰进入成年期,从这时开始,它们就可以“谈婚论嫁”了。据老杨介绍,一般鱼鹰的寿命有二十来年。
因为要赶时间,老杨家的晌午很简单,一般都是冷饭就点咸菜或者凉拌米线、豌豆粉等。吃完东西,带上鱼鹰和它们的小花鱼,一家人又出发了。下午的路线往往和上午不同。即使是带鱼鹰出海,老杨仍会带上四五条网。船划到深水处,估摸着有鱼了,老杨就慢慢地把网一条条撒下去。现在湖里的鱼少了,只靠鱼鹰捕鱼来维持生活,势必就要延长捕鱼的时间,鱼鹰就会很累,累多了还会生病,老杨心疼,就想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年中四五月份的鱼最肥、最多,常常让老杨家的鱼鹰和鱼网双丰收,这种时候,全家就会高兴得不得了。“不过,用鱼网捕鱼还是没有鱼鹰来得快,有些时候还会挂空网。而每次带鱼鹰出海,只要不是风浪太大,多少都会有些收获。”说到捕鱼的方法,老杨的心还是偏在鱼鹰身上。张四姐常常对外来人讲起他家的鱼鹰捕鱼的一次壮举。有一年,大概是四五月份,他们把鱼鹰带到了沙坪,那一片是洱海水草最肥美的地方之一。鱼鹰才下水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条大鱼。所有的鱼鹰立刻心照不宣地围拢来,追了十多公尺,硬是把鱼围到了船边。老杨和他儿子两张船上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鱼弄上船。那是多大的一条鱼啊,到岸上一秤,足有一百多斤重,让他们全家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十多年前,一天打个几百斤鱼是常事,这些年,打到百十斤鱼要算菩萨保佑了。”张四姐边划船边对我说。
生态变化鱼变少
我进一步追问起鱼变少的原因,张四姐说:“这几年鱼王老爷身体不好,不高兴,把鱼收回去了。”老杨却说:“不要瞎说,你说那些是迷信。鱼变少的原因太多了,我这几年也一直在观察。我想首先是鱼的种类变少了,产子的鱼少了,鱼肯定也就少了;其次是大环境在变化。这几年气温越来越高,海里的水气被蒸发上天,苍山的积雪也少了,水位就跟着下降了。海里面原来有的很多藻类因为这些原因消失了,吃这些藻类的鱼也就消失了;第三是湖滨带的植被破坏得太厉害,原来到处都是树,现在海边的人多了,多了的人要有住的地方,要有吃饭的本钱,所以砍树的就多,树砍倒了,地下水就蓄不起来,直接就影响到洱海里的水和鱼。第四是前几年机动船太多了,那些柴油、汽油把水污染了。”平时不言不语的老杨一口气头头是道地说了这么多,让我大吃了一惊,可想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已经盘旋很久了。我想起前几年看到过洱海边用鱼箱养鱼的事,就问老杨这个对洱海有没有影响,老杨说:“你倒提醒我了。有影响,影响大了。前些年,洱海周围许多农民到外省学习经验,回来就搞网箱养鱼。没多长时间,洱海周围几乎都支起了网箱。人们把鱼苗撒到网箱里,把饲料也放进网箱里。一开始,鱼真的繁殖得又多又快,让主人赚了些钱。可慢慢地就不行了,网箱里的水开始变黑变臭。鱼也要吃喝屙撒,它们的粪便很快就把网箱里的,后来甚至是附近的海水都污染了。幸亏洱海管理局的人及时地下来调查,发现不对后马上就下了红头文件,禁止网箱养鱼,取缔了一万多个网箱,水又才慢慢清过来。想想那几年都害怕,有的地方都开始长水葫芦,水的味道都开始变了。”我问老杨夫妇,这些年政府在保护洱海方面还采取了些什么措施,老杨想了想说:“在取消网箱养鱼的同时,还取消了机动船捕鱼,恢复人工捕捞。另外还颁布了《洱海保护条例》,我们村都抽出很多时间组织学习。”我问老杨,过去一艘机动船的捕捞设施大约要多少钱,老杨说是三四千块,我又问他取消一艘船政府补助多少,老杨说:“看情况,一般是一千多块。”算算其中有近两千的差价,我有些担心渔民们是否愿意,没想到老杨严肃地对我说:“你小看我们渔民的觉悟了,洱海是我们的家,洱海水臭了,鱼死了,我们也跟着完蛋,所以政府要双取消,我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几千块钱事小,洱海的环境事大,我们世代靠洱海生活的人不保护它,谁又会来管它?”提起洱海的保护,老杨不由激动起来。他还告诉我,近几年,在洱海周围的农村,许多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洱海保护队”,遇到破坏洱海环境的事,总能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我后来又走访了洱海周围的许多村庄和洱海管理局、云南省环保局,进一步了解到,从1998年开始,国家相继投入1122万元人民币进行洱海湖滨带面山的绿化和河道的治理;在专家和沿湖有经验的老渔民的充分论证后,向洱海投放了2294万尾鱼苗鱼种,优化了洱海鱼类的种群结构,增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在每年鱼类的繁殖期和洱海风高浪急的时期,实行封湖禁鱼四个月,在这期间,发给专业渔业社渔民每人每月25元的生活补助;严格控制湖滨农田使用农药的品种和数量等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理,洱海水逐步恢复几十年前的水质,很少一部分过去已经绝迹的鱼种今年以来又出现了。每次出海,船至湖心,张四姐都要舀上一瓢洱海水喝几口,喝完她常对我说:“前几年这水总像有股腥味,现在没有了,甜得很。”
渔家后代
打鱼回来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时候。收工了,老杨总是要先让鱼鹰吃个饱,然后把它们赶上岸,让它们晒太阳,梳羽毛,自由地走来走去。而这时,张四姐忙着给鱼过秤。一般情况下,老两口一天能打百来斤鱼,有的时候就只有五六十斤,当然,也有两三百斤的时候。而他们二十多岁的儿子和儿媳打得就要少一些,一般每天只有四五十斤左右。只要我在场,每次过秤时,他儿子都要抓抓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姜还是老的辣!”而父亲也总是要拍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要急,你有的是学的时间,我和你妈老了,今后还得靠你。”
过完秤,张四姐和她的儿媳妇就要把鱼拿到附近村子的集市上去卖。她们的鱼到了集市上一般都是一抢而空,因为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鱼是鱼鹰捕的,是地地道道的洱海鱼,是环保型的。大家吃怕了鱼塘里的鱼,觉得没有鱼味,都喜欢吃又鲜又甜的海鱼。如果别人的鱼卖五六块一斤的话,张四姐的鱼可以卖到七八块一斤。卖贵一点,只要货真价实,大家就觉得值。鱼卖完了,张四姐照例要买几十斤小花鱼回去,鱼鹰是不能亏待的。杨六斤老俩口每年捕鱼的收入约是一万二千元左右,扣掉买小花鱼的三四千块,还有七八千,他家在沙村还有一点地,“只要好好计划,日子可以过得好好的。”张四姐对我说。
2000年的12月,杨家最小的姑娘杨登选要结婚了。
结婚是件大事,老俩口除了为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外,还送给这新婚的小俩口一条大铁船,“这条船比我们给她哥哥的都大,买船用掉二千一百六十元。”我问她为什么不送一条木船?四姐说:“现在都用铁船了,木船太阳照后容易开裂,得用石灰修,太麻烦。”老俩口希望儿女把自己捕鱼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我家的基业,不能丢。”老杨说。
婚后第六天一大早,老杨早早地把小俩口叫了起来,很严肃地对他们说:“任何欢乐都有头,结婚是做人的开始,你们该收收心,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了。”从此,洱海的汪洋上,又多了一条小小的渔船和两个年轻的渔民……
在洱海周围走访近三年,我一直在喜喜忧忧的情绪中徘徊着。近几年,因为环境因素和人口增加,洱海周围的渔民生活日渐困难。随着一些鱼鹰赖以生存的鱼类的消失,饲养鱼鹰变得更加艰难。在采访几户养鱼鹰的渔民时,他们对我说,他们祖祖辈辈饲养鱼鹰,鱼鹰对他们来说不仅只是捕鱼的工具,而是他们家庭的一员,是他们的兄弟姐妹,因为鱼鹰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同样因为饲养鱼鹰,他们要花高于往年三倍以上的成本来购买鱼鹰的食物,训练鱼鹰的费用也不低。洱海的鱼少了,很多时候,鱼鹰捕来的鱼难填它们食物和训练费用的亏空,饲养鱼鹰从一个方面来讲已经成为渔民的负担。当我问渔民们,鱼鹰究竟还能养多久时,这些一辈子捕鱼为生的、老老实实的渔民们眼中不约而同现出迷茫,他们对我说:“从感情上讲,我们愿意一辈子养鱼鹰,这是我们祖传的家业,但从实际来讲,我们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从他们的话中,我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洱海而言,他们,这二三十户人家,也许是最后的养鱼鹰的人了。
近一年来,每次看鱼鹰捉鱼或者嬉戏,我都会有些黯然神伤,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保护这些充满灵性、机敏过人的动物,我们人类的伙伴,我们应该更加爱惜洱海——我们的母亲海的生态和环境。
半夜醒来,只觉周围黑成一片。这种纯净的黑暗突然使我不知身在何处,过了一会儿,听见不远处此起彼落的鼾声传来,渐渐才想起原来是在老渔民杨六斤家的渔船上。头天晚上,老杨把船舱收拾了一下,就让我挤着锅灶睡下了,而他们夫妻就睡在和我仅一块竹板相隔的另外一个小的船舱里。那是他们夫妻在船上的“卧室”,很紧凑,只够两人平躺下来,脚也刚刚可以伸直。老杨说他们夫妻每年最少有八个月是睡在这里,他们在一个叫沙村的地方还有一院讲究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不过,那个家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设施齐全的旅馆,在海上实在累了,才到那里休息几天,来了亲戚朋友也往那边带,我是第一个执意要在他们海上的家留宿的人。
捕鱼世家
杨六斤家是洱海周围有名的捕鱼世家,到他这一代,至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他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就正式子承父业做起了渔民,那年刚十三岁。
杨家捕鱼的绝活是驯养鱼鹰。据老杨和其他世代捕鱼的渔民介绍,早在三四百年前,鱼鹰就在洱海周围出现并被当地百姓驯养之后用于捕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洱海渔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四个专门的捕鱼队,整个洱海有鱼船五六千条。那时洱海周围养鱼鹰的人家有一千多户,差不多每五家捕鱼人就有一家养鱼鹰。因为污染小,洱海鱼多、好打,鱼鹰也好养,一个打鱼人可以养活十来个人,还可以天天吃鱼。近几年因为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洱海的鱼少了,打一天的鱼却要晒半个月的网,渔民的生活日渐困难,打到鱼,更多的是拿去卖,自己也舍不得吃。加之鱼鹰吃的小鱼一年比一年贵,训练鱼鹰的费用也不低,洱海里的鱼又少了,所以都觉得成本太高,养的人反而少了。沙村是有一千多户人家的一个大村子,只有两家人养。而整个洱海周围,上万户渔民,养鱼鹰的也不超过二三十家了。
老杨家的鱼鹰大约有二十多只,他给每个鱼鹰都取了名字,上半年抱出来的叫“挖得子”、秋季抱出来的叫“旗国子”……等等。每次看老杨呼唤着鱼鹰的名字叫它们回来吃饭时,我都觉得像在叫他贪玩的儿子一样,而鱼鹰回到老杨的身边,凶猛的眼神也立刻变得温顺了。
我和杨六斤1999年时交上了朋友,次年初春,就到他家住了一阵子。那段时间,每天清晨,他们一家早早地就起身了。他老伴张四姐自从19岁嫁到杨家,就跟着老杨在海上闯荡了一辈子。如今,他们有了一男三女,都已长大成人,大的两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和小姑娘留在家里。儿子结婚以后,老杨买给他们一张铁皮船,让他们小两口自己闯生活。最小的女儿准备招姑爷到家里,姑爷也已经找好,是洱源下山口人,准备年底完婚。
灵性鱼鹰
鱼鹰的“家”和老杨的船仅隔着十来米。老杨用旧鱼网和一些木板、铁丝、油毛毡为鱼鹰盖起了房子,虽然在外人的眼里,房子盖得有些简陋,可是看得出鱼鹰已经很满足了。它们摇摇摆摆地走进宽敞的房子里,不一会儿就把头藏进翅膀底下,安然入睡了。
每天早上老杨来到鱼鹰的房子边时,鱼鹰还没有动静,透过周围的鱼网,老杨看到这些贪睡的家伙的头还没有从翅膀底下抽出来,而这时,太阳已经照到这个房子里了。老杨顺手从地上捡起一截木棍,开始有些不忍,可还是轻轻敲响了房子周围的木板。鱼鹰立刻就醒了,警觉地把头伸出来,四处张望。等看清是老杨,它们又放松下来。清晨的湖边气温很低,鱼鹰们纷纷走到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对着老杨抖开了它们的翅膀,样子多少有些娇憨。鱼鹰属鸟类,为了防止它们飞走,老杨已经把它们的翅膀做了修剪,但即便如此,有的鱼鹰扇动翅膀时,仍能笨拙地飞个五六步远。
这群鱼鹰中,有几只是刚下的雏儿,老杨就叫着它们的名字,把它们集中到一起,在它们的腿上拴上细线,然后,让它们和其他有经验的鱼鹰一起接受训练。训练鱼鹰是非常必要的,重复的训练能使它们时刻保持机敏。“鱼鹰就像学生,全靠教。若论教鱼鹰,附近的人都说我是校长级的。”老杨对我说。老杨训练鱼鹰用的全部是白族话,随着他的吆喝,鱼鹰时儿聚拢,时儿分开,时儿箭一样射向水底,时儿又挺身跃出水面,很像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士兵。老杨告诉我他家的鱼鹰几乎从一生下来就开始训练了,不过,那时的训练主要是让它们划水,让它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待鱼鹰长到七八个月时,羽毛已经丰满,这时,正规的训练就开始了。小的鱼鹰通常和大的放在一起训练,这样,它们能在手足无措的时候得到榜样的提示而很快掌握动作的要领。“鱼鹰的灵性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不能比的,即使是狗。”老杨常常这样说。一般情况下,鱼鹰长到两三个月就可以下水,七八个月时开始学习捕鱼的技术,两三岁就可以独立作战了,最得力的时候是在四到八岁之间,那时,若遇鱼群,鱼鹰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可以有十几丈深。
八九点钟,老杨一家吃完早饭准备出海了。我和老杨夫妇一条船,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一条船,几十只鱼鹰肩并肩地站在船的两侧。鱼鹰们小心地用四个趾头紧紧抓住船舷,趾头间有黑色的蹼相连,这些蹼既可以帮助它们抓稳东西,在它们下水的时候,又可以成为它们有力的桨,使它们在水里的速度像箭一样快。小船悠悠地向湖心划去,这时,远处巍峨的苍山峰顶经年的积雪在玫瑰色的阳光下闪动着晶莹的光泽,小船边浩淼的海水蓝得像块翡翠。鱼鹰们稳稳地站在船舷上,或抬头望天,或低头沉思,偶尔目光与人相遇,那种锐利,有如寒光闪过,让人为之心动。
先系扣,后捕鱼
张四姐认真地划着船,而老杨则用一些稻草套住鱼鹰的脖子,根据脖子粗细的程度轻轻地系上扣。鱼鹰的肚子还饿着,为了防止它们把捉到的鱼吞下去,系扣是很必要的。等扣子全部系完,老杨就把它们赶下水。鱼鹰天生是水的精灵,和水极其亲近,下到水里就愉快地撒欢起来,或一个猛子扎到水里,一分多钟才露面;或拼命地在水里扇动翅膀,把水花溅得到处都是;更有一些特别调皮的鱼鹰,一个猛子扎下去便不见了,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过了一会,时间也不会太长,涟漪一层层被掀开,才露出头来,嘴里已经有鱼了。
鱼鹰的羽毛是不防水的,这样反而对它们的下潜有好处,吸满水分的羽毛能增加全身的重量,身体越重,潜得就越深。鱼鹰的视力在水下也能发挥它的优势,可以准确无误地看到东西,从而指挥身体冲上去。鱼鹰在水里玩耍的时候,老杨在船上微笑地看着它们,眼睛里有父亲般的慈爱。这些鱼鹰都刚刚换完了羽毛,眼睛由褐黄变成翠绿,头上的毛变成了白色,身上的毛黑得发亮、白得耀眼,正是最漂亮的时候。
我们的船渐渐到了鱼群出没的湖心,只见老杨把那些小的鱼鹰吆喝上船,让它们在船上观看有经验的鱼鹰怎样抓鱼,他也随即绰起一根竹竿,开始有节奏地敲打船的两侧和抽打水面,这是要鱼鹰开始捕鱼的信号。随着敲打声越来越响,鱼鹰们争先恐后地钻进水底。几分钟后,就有鱼鹰嘴里塞满了鱼游到船边。老杨抓着脖子把它提上船来,让它把嘴里的鱼吐到早已准备好的篓子里,然后,又把它放回水去。半个小时以内,所有的鱼鹰几乎都有了收获,老杨的鱼篓子也满了。
两岁鱼鹰论婚嫁
有的时候,如果早上的收成好,一两点钟,老杨他们会把船摇回去做一顿晌午吃,顺便也为鱼鹰再准备些小花鱼。鱼鹰胃口很好,一只鱼鹰一天能吃一公斤到一斤半小花鱼。能吃的鱼鹰长得也非常快,从出生开始,一般七至八天就能站立,三到四个月,第一身羽毛就能长全,而到了七个月时就完全地长大成型了。两岁时,鱼鹰进入成年期,从这时开始,它们就可以“谈婚论嫁”了。据老杨介绍,一般鱼鹰的寿命有二十来年。
因为要赶时间,老杨家的晌午很简单,一般都是冷饭就点咸菜或者凉拌米线、豌豆粉等。吃完东西,带上鱼鹰和它们的小花鱼,一家人又出发了。下午的路线往往和上午不同。即使是带鱼鹰出海,老杨仍会带上四五条网。船划到深水处,估摸着有鱼了,老杨就慢慢地把网一条条撒下去。现在湖里的鱼少了,只靠鱼鹰捕鱼来维持生活,势必就要延长捕鱼的时间,鱼鹰就会很累,累多了还会生病,老杨心疼,就想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年中四五月份的鱼最肥、最多,常常让老杨家的鱼鹰和鱼网双丰收,这种时候,全家就会高兴得不得了。“不过,用鱼网捕鱼还是没有鱼鹰来得快,有些时候还会挂空网。而每次带鱼鹰出海,只要不是风浪太大,多少都会有些收获。”说到捕鱼的方法,老杨的心还是偏在鱼鹰身上。张四姐常常对外来人讲起他家的鱼鹰捕鱼的一次壮举。有一年,大概是四五月份,他们把鱼鹰带到了沙坪,那一片是洱海水草最肥美的地方之一。鱼鹰才下水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条大鱼。所有的鱼鹰立刻心照不宣地围拢来,追了十多公尺,硬是把鱼围到了船边。老杨和他儿子两张船上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鱼弄上船。那是多大的一条鱼啊,到岸上一秤,足有一百多斤重,让他们全家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十多年前,一天打个几百斤鱼是常事,这些年,打到百十斤鱼要算菩萨保佑了。”张四姐边划船边对我说。
生态变化鱼变少
我进一步追问起鱼变少的原因,张四姐说:“这几年鱼王老爷身体不好,不高兴,把鱼收回去了。”老杨却说:“不要瞎说,你说那些是迷信。鱼变少的原因太多了,我这几年也一直在观察。我想首先是鱼的种类变少了,产子的鱼少了,鱼肯定也就少了;其次是大环境在变化。这几年气温越来越高,海里的水气被蒸发上天,苍山的积雪也少了,水位就跟着下降了。海里面原来有的很多藻类因为这些原因消失了,吃这些藻类的鱼也就消失了;第三是湖滨带的植被破坏得太厉害,原来到处都是树,现在海边的人多了,多了的人要有住的地方,要有吃饭的本钱,所以砍树的就多,树砍倒了,地下水就蓄不起来,直接就影响到洱海里的水和鱼。第四是前几年机动船太多了,那些柴油、汽油把水污染了。”平时不言不语的老杨一口气头头是道地说了这么多,让我大吃了一惊,可想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已经盘旋很久了。我想起前几年看到过洱海边用鱼箱养鱼的事,就问老杨这个对洱海有没有影响,老杨说:“你倒提醒我了。有影响,影响大了。前些年,洱海周围许多农民到外省学习经验,回来就搞网箱养鱼。没多长时间,洱海周围几乎都支起了网箱。人们把鱼苗撒到网箱里,把饲料也放进网箱里。一开始,鱼真的繁殖得又多又快,让主人赚了些钱。可慢慢地就不行了,网箱里的水开始变黑变臭。鱼也要吃喝屙撒,它们的粪便很快就把网箱里的,后来甚至是附近的海水都污染了。幸亏洱海管理局的人及时地下来调查,发现不对后马上就下了红头文件,禁止网箱养鱼,取缔了一万多个网箱,水又才慢慢清过来。想想那几年都害怕,有的地方都开始长水葫芦,水的味道都开始变了。”我问老杨夫妇,这些年政府在保护洱海方面还采取了些什么措施,老杨想了想说:“在取消网箱养鱼的同时,还取消了机动船捕鱼,恢复人工捕捞。另外还颁布了《洱海保护条例》,我们村都抽出很多时间组织学习。”我问老杨,过去一艘机动船的捕捞设施大约要多少钱,老杨说是三四千块,我又问他取消一艘船政府补助多少,老杨说:“看情况,一般是一千多块。”算算其中有近两千的差价,我有些担心渔民们是否愿意,没想到老杨严肃地对我说:“你小看我们渔民的觉悟了,洱海是我们的家,洱海水臭了,鱼死了,我们也跟着完蛋,所以政府要双取消,我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几千块钱事小,洱海的环境事大,我们世代靠洱海生活的人不保护它,谁又会来管它?”提起洱海的保护,老杨不由激动起来。他还告诉我,近几年,在洱海周围的农村,许多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洱海保护队”,遇到破坏洱海环境的事,总能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我后来又走访了洱海周围的许多村庄和洱海管理局、云南省环保局,进一步了解到,从1998年开始,国家相继投入1122万元人民币进行洱海湖滨带面山的绿化和河道的治理;在专家和沿湖有经验的老渔民的充分论证后,向洱海投放了2294万尾鱼苗鱼种,优化了洱海鱼类的种群结构,增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在每年鱼类的繁殖期和洱海风高浪急的时期,实行封湖禁鱼四个月,在这期间,发给专业渔业社渔民每人每月25元的生活补助;严格控制湖滨农田使用农药的品种和数量等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理,洱海水逐步恢复几十年前的水质,很少一部分过去已经绝迹的鱼种今年以来又出现了。每次出海,船至湖心,张四姐都要舀上一瓢洱海水喝几口,喝完她常对我说:“前几年这水总像有股腥味,现在没有了,甜得很。”
渔家后代
打鱼回来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时候。收工了,老杨总是要先让鱼鹰吃个饱,然后把它们赶上岸,让它们晒太阳,梳羽毛,自由地走来走去。而这时,张四姐忙着给鱼过秤。一般情况下,老两口一天能打百来斤鱼,有的时候就只有五六十斤,当然,也有两三百斤的时候。而他们二十多岁的儿子和儿媳打得就要少一些,一般每天只有四五十斤左右。只要我在场,每次过秤时,他儿子都要抓抓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姜还是老的辣!”而父亲也总是要拍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要急,你有的是学的时间,我和你妈老了,今后还得靠你。”
过完秤,张四姐和她的儿媳妇就要把鱼拿到附近村子的集市上去卖。她们的鱼到了集市上一般都是一抢而空,因为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鱼是鱼鹰捕的,是地地道道的洱海鱼,是环保型的。大家吃怕了鱼塘里的鱼,觉得没有鱼味,都喜欢吃又鲜又甜的海鱼。如果别人的鱼卖五六块一斤的话,张四姐的鱼可以卖到七八块一斤。卖贵一点,只要货真价实,大家就觉得值。鱼卖完了,张四姐照例要买几十斤小花鱼回去,鱼鹰是不能亏待的。杨六斤老俩口每年捕鱼的收入约是一万二千元左右,扣掉买小花鱼的三四千块,还有七八千,他家在沙村还有一点地,“只要好好计划,日子可以过得好好的。”张四姐对我说。
2000年的12月,杨家最小的姑娘杨登选要结婚了。
结婚是件大事,老俩口除了为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外,还送给这新婚的小俩口一条大铁船,“这条船比我们给她哥哥的都大,买船用掉二千一百六十元。”我问她为什么不送一条木船?四姐说:“现在都用铁船了,木船太阳照后容易开裂,得用石灰修,太麻烦。”老俩口希望儿女把自己捕鱼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我家的基业,不能丢。”老杨说。
婚后第六天一大早,老杨早早地把小俩口叫了起来,很严肃地对他们说:“任何欢乐都有头,结婚是做人的开始,你们该收收心,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了。”从此,洱海的汪洋上,又多了一条小小的渔船和两个年轻的渔民……
在洱海周围走访近三年,我一直在喜喜忧忧的情绪中徘徊着。近几年,因为环境因素和人口增加,洱海周围的渔民生活日渐困难。随着一些鱼鹰赖以生存的鱼类的消失,饲养鱼鹰变得更加艰难。在采访几户养鱼鹰的渔民时,他们对我说,他们祖祖辈辈饲养鱼鹰,鱼鹰对他们来说不仅只是捕鱼的工具,而是他们家庭的一员,是他们的兄弟姐妹,因为鱼鹰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同样因为饲养鱼鹰,他们要花高于往年三倍以上的成本来购买鱼鹰的食物,训练鱼鹰的费用也不低。洱海的鱼少了,很多时候,鱼鹰捕来的鱼难填它们食物和训练费用的亏空,饲养鱼鹰从一个方面来讲已经成为渔民的负担。当我问渔民们,鱼鹰究竟还能养多久时,这些一辈子捕鱼为生的、老老实实的渔民们眼中不约而同现出迷茫,他们对我说:“从感情上讲,我们愿意一辈子养鱼鹰,这是我们祖传的家业,但从实际来讲,我们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从他们的话中,我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洱海而言,他们,这二三十户人家,也许是最后的养鱼鹰的人了。
近一年来,每次看鱼鹰捉鱼或者嬉戏,我都会有些黯然神伤,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保护这些充满灵性、机敏过人的动物,我们人类的伙伴,我们应该更加爱惜洱海——我们的母亲海的生态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