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文字 独特的视角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赵丽宏的短文《哀驴》文字質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人们往往乐于歌颂马那高大俊朗的外表、勇敢洒脱的性格,牛憨厚勤劳、踏实肯干的形象。而写驴的文章则比较少见。《哀驴》一文以“驴”为写作对象,既写出了驴对山里人的重要性,又突出了驴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特性。作者对在陇南见到的第一头毛驴有着深刻的印象,对后来与儿子夜间“遇驴”的场景更是记忆犹新。那长长的耳朵,那沉默的步伐,竟令人有了亲切感。在写法上,本文以“驴”为主线,从“初次见面”到“夜间相遇”再到“个人评述”,不断推进人对驴的认知,也揭示了驴的生命轨迹,突出了“哀”的特点。独特的视角,娓娓的叙述,直抵心灵的文字,掩卷之余令人生发别样的思考。
  哀  驴
  赵丽宏
  今年去陇南,我看见很多毛驴。在那里,毛驴仍然是乡间的一种运输工具。一头毛驴拉一辆小车,可以灵巧地在各种各样的路上转。从前那里没有公路的时候,毛驴就是最主要的运输动力。山里的药材、水果、土产,全靠毛驴来驮出去。曾经有一种说法,没有毛驴,便没有山里人的活路。可见,这些长耳朵牲口对山地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在陇南见到的第一头毛驴,是在天水的一条热闹的街上,那景象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头拉车的驴子,赶车的人不知去向,毛驴独自站在路边,低着头,一动也不动,全然不理会周围市声的喧嚣。它似乎是沉浸在一种当众孤独的沉思之中。以后又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看见毛驴,在乡间集市里,在公路上,在无人的旷野里,在崎岖的山道上,它们留给我那种沉默、执拗而又孤独的印象,一直保持到我离开陇南,都没有改变。
  据说驴叫如雷吼,可以吓退虎豹。可是,我很少听到它们叫,真怀疑那叫的功能是否已经退化。总之,我很少看到它们狂躁不安,总是看见它们背负沉重的行囊埋头行走。若停下来,便以一个固定的姿态站在那里,只是偶尔甩动一下尾巴,拂去身上的飞虫,或者抖一抖长长的耳朵。汽车和拖拉机轰鸣着从它们身边开过时,它们也毫不惊慌,沉着得像一尊尊雕塑。走到它们身边,它们有时也会抬眼注视你。接触毛驴的目光时,我的心不禁颤动了一下。这目光,善良、忠厚,又有些漠然,似乎已看透了这世上的一切,一对褐色的眼睛里总像是含着泪水……
  一天夜晚,我和七岁的儿子一起在文县县城的小街上散步。没有路灯,寂静的石板路上洒着星星点点的月光,街上的一切都黯然而又朦胧。突然,儿子紧张地拉住了我的手,嘴里恐惧地喊道:“狼狗!”我顺着儿子的视线望去,只见前方街口有两只黑黝黝的大兽,一前一后地晃动着,迎面向我们走过来。在幽暗中,看不清它们的模样,看样子,确实像两条巨大的狼狗。小街很窄,黑咕隆咚的,在这里和两条狼狗狭路相逢,实在是一件叫人发怵的事情。不要说儿子,我也有些紧张。然而已经没有退路。儿子紧攥住我的手,躲在我的背后,眼看那两只大兽渐渐逼近了。它们的步履稳健,不快也不慢,黑暗中依然看不清它们的嘴脸。在月光下,我突然发现了长在它们脑袋上的长长的耳朵,这不是狼狗的耳朵!
  “毛驴!是毛驴!”
  躲在我身后的儿子忍不住叫起来,他大概也看见了月光下的长耳朵。
  不错,走过来的果真是两头毛驴。没有人驱赶它们,它们似乎是熟门熟路地在黑暗中走向既定的目的地。我们父子俩侧身看着两头毛驴默默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去,惊魂未定的同时,竟生出一种亲切感来,驴蹄叩击石板的声音,动听如音乐……
  在动物中,像驴子这样驯顺的大概很少。想想人类对驴实在很不公平。驴的一生,是为人服务、被人奴役的一生,它们干重活,吃粗食,任劳任怨,从不做任何反抗,死了,还要继续为人奉献,肉被食,皮被熬成“阿胶”……在人类的词典里,驴却从来不是一种可爱的形象。人们把浅薄之徒的无能和技短称为“黔驴之技”“黔驴技穷”,把放高利贷称作“驴打滚”,把喝茶时的粗放嘲为“驴饮”,而一声“蠢驴”,更已成为国骂的一种……可悲的驴!当我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又想起驴子那沉默的目光,想起它们那流泪的眼睛。
其他文献
秋深霜重,衰草连天。  大地将要沉寂休整。秋虫的声音渐渐喑哑。天空依然碧蓝如洗,早不见盘桓的鸟羽。极目四望,愈发寥廓空洞的视野蓦地给人一种心慌:一季的收获虽然尽归囊中,但新一季耕耘的号角也开始嘹亮。  前行,总是期待,但也总会有恐惧!  梦想,似乎就在不远的未来,但一直是在前行的脚下。  院落里篱边的菊花,开得泼泼辣辣……  开在深秋的菊,虽然也有深红浅紫,但花瓣并不妩媚,反让人觉得线条醒目,冷峻
期刊
配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思路要清晰。作文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有一种花,你平时没有注意,却在某一时刻惊艳于它的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仔细聆听,却在某一瞬间飘过你的心头;有一种爱,虽然你没有留意,但它就在你的身边时时刻刻存在着。   ——题记  (题记式作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引出“爱就在你身边”的主题。)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诗:“根是地下
期刊
夜深了,我疲惫地伸了伸懒腰,无意间发现一只硕大的苍蝇正趴在我左边衣袖上。我一惊,左手连忙一挥,用力一甩。苍蝇便在空中乱飞,发出令人烦躁的嗡嗡声。  苍蝇扇动着那对看似透明的翅膀,在壁橱上稳稳降落后,用高傲的眼神蔑视着我。我狠狠地盯住它,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看似沉静的我,眼神却在急切地寻找着能对付它的工具。桌面凌乱不堪,根本分辨不出哪样是哪样。我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隔壁房间有电蝇拍。我慢慢起身,屏住
期刊
【文题展示】  在线条中,数曲线最美,最有魅力。而提笔作文,于“水穷山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李渔《闲情偶寄》),同样能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古人告诫我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真正能吸引读者的文章,宜曲径通幽,忌一览无余;宜风生水起,忌水平山静。  【技巧点拨】  1.反复延迟法。  这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去寻宝或救人的英雄,先前几个(或者几次)总是难以成功。
期刊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本领。”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今中外,充分利用想象的手法创作的佳作不计其数,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故事新编》,吴承恩的《西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都成为文学星空里的璀璨明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联想和想象能够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使文章显示出独特的风采
期刊
一个深秋的周末,我们一家人驱车去山区秋游。车子在弯曲的山道上转过一道道弯,几经颠簸后,一片明丽的橙色柿子林忽然映入眼帘,我们不禁惊呼起来。  爸爸停好车,我兴奋地三步并作两步冲向林中,抬眼望去,树上一只只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好些熟透的柿子已经掉到了地上。我肯定这是片野柿子林,忍不住抓起石头对准柿子一扔,柿子纹丝不动。接着,任凭我怎样心急地乱打仍一无所获,我干脆赌气地坐下,“弄一个尝鲜怎么这
期刊
如霏雪般,婉转而下,粉黛的花瓣遍布着整片天。花虽落,香犹在,缭绕的芬芳,沁人心脾。花,与彩色的蝶儿们一起窈舞青春。  花瓣在空中绚烂舞蹈,追来赶去,这情景将我的思绪带到了另一个场景。  那是一个周末——住宿生回家的日子,我拉着行李箱,从公交车站往家走。远远地,我就看见母亲倚在门框上,向我的方向张望着,我心底划过一丝感动,宛如风中的那一缕花香。  “妈,我回来了。”走到家门口,我淡淡说道。  母亲连
期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这经典的诗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试着畅想一下,在满园的春色中,花草树木,假山水池,多少景物可以写,然而作者独独选写了墙外的一枝红杏作为重点,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让人遐想不已。可以说,这枝红杏,是满园春色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其特征也最鲜明。  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所行所见,处处皆物,处处皆景。那么,怎样说明事物的特征呢?所谓事物的特
期刊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大家都知道,汉语的表意是极为丰富的,而且富有变化。我们如果能够针对特定的对象、内容和语境,选用不同的语言,就会收到不一样的表达效果。如何做到表达得体呢?  1.表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根据表达目
期刊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寫好记叙文,需要注意写作的顺序。一般说来,记叙文的顺序,常用的有顺叙、插叙、倒叙等。  一、运用顺叙,条理清晰  顺叙,即按照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这是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叙述方式。采用顺叙,时间线索清晰,情节完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这种叙述方式多以时间为序,如丰子恺的《竹影》就是按时间的推移完成文章的。“吃过晚饭后”
期刊